中国这个大科学装置通过国家验收,已经创造三项世界之最

位于四川稻城海子山的大科学装置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英文缩写LHAASO,中文昵称“拉索”)。 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摄
从提出构想到预研、设计、选址、立项、建设和建成运行,历时13年多的中国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英文缩写LHAASO,中文昵称“拉索”)5月10日晚顺利通过国家验收,标志着这一大科学装置开始向宇宙线起源的“世纪之谜”发起全面科研冲击。
目前已创造三项“世界之最”

“拉索”首席科学家、中科院高能所曹臻研究员介绍大科学装置工程建设运行成果。 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摄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科院高能所)介绍说,以宇宙线观测研究为核心目标的大科学装置“拉索”,于2015年底获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立项,项目由中科院和四川省政府共建,中科院成都分院与中科院高能所承担建设,建设周期4年。“拉索”主体工程2017年动工,2021年全部完成建设。在国家验收之前,“拉索”项目已先后通过工艺、建安、财务、设备资产和档案5个专业组验收。

大科学装置“拉索”的探测器。 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摄
这次国家验收委员会由20多位专家组成,通过对“拉索”实施严格验收程序后,同意该项目通过国家验收。验收委员会认为,项目法人单位中科院成都分院和共建单位中科院高能所按期、全面、优质完成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的建设任务,各项指标达到或优于批复的验收指标。“拉索”的1/4规模探测装置于2019年4月投入试运行,全规模探测装置于2021年7月投入试运行,整体性能可靠,具备长期稳定的科学运行能力。
验收委员会表示,“拉索”充分利用特定地域4410米优越的高海拔条件和先进技术优势,成为目前世界上最灵敏的超高能伽马射线探测装置、世界上灵敏度最高的甚高能伽马射线源巡天普查望远镜,以及能量覆盖范围最宽的超高能宇宙线复合式立体测量系统。“拉索”的建成运行,使之成为目前国际粒子天体物理三大实验设施之一,对促进该领域实现重大原创突破、带动前沿交叉相关学科发展和国际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完成多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拉索”总工艺师、中科院高能所何会海研究员介绍大科学装置建设相关情况。 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摄
“拉索”位于四川省稻城县海子山,平均海拔4410米,占地面积约1.36平方公里,由5216个电磁粒子探测器和1188个缪子探测器构成的1平方公里地面簇射粒子探测器阵列、7.8万平方米的水切伦科夫探测器阵列、18台广角切伦科夫望远镜等三大阵列组成。“拉索”采用电磁粒子、缪子、水切伦科夫、广角切伦科夫4种探测技术,可以全方位、多变量地测量来自于高能天体的伽马射线和宇宙线。

中科院高能所“拉索”团队科研人员紧盯大科学装置运行情况。 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摄
中科院高能所“拉索”项目团队表示,宇宙线是来自宇宙空间的高能粒子,是人类探索宇宙的物质样本。通过自主创新和国际合作,“拉索”已完成多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首次在大视场成像切伦科夫望远镜中大规模使用新型硅光电管,改变了这类望远镜不能在月夜工作的传统观测模式,实现有效观测时间的成倍增长。

大科学装置“拉索”的探测器。 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摄
二是发展基于“小白兔”技术即适应4000米以上高海拔野外工况的大面积、多节点、高精度时钟同步技术,远距离同步精度提升到0.2纳秒,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三是采用中国国产20英寸超大型光电倍增管,并将时间响应提高了3倍;把观测阈能从3000亿电子伏降低到700亿电子伏,大大扩展了观测能力。
四是在海量数据获取技术上取得显著进步,发展并实现“无触发”数据获取,对数据传输率高达4GB每秒的宇宙线事例实现“零死时间”观测;采用特殊的数据筛选技术,对海量数据进行无损压缩,实现从四川海子山到北京中科院高能所的实时数据传输。
获多项突破性重大科学成果

星空下的大科学装置“拉索”。 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摄
“拉索”团队透露,基于超高的探测灵敏度,“拉索”在初步运行期间已取得多项突破性的重大科学成果:“拉索”在银河系内发现大量超高能宇宙加速器候选天体,并记录到人类观测到的最高能量光子,开启了“超高能伽马天文学”时代;“拉索”精确测定了“标准烛光”蟹状星云的超高能段亮度,发现1千万亿电子伏伽马辐射,挑战理论极限。
同时,“拉索”建设期间即开展观测,实现科学成果持续产出,截至目前,基于“拉索”项目发表的期刊论文累计215篇、会议论文156篇。
“拉索”项目还充分发挥中科院建制化研究的优势,依托大科学装置开展观测与理论研究,并面向中外全面开放共享,目前,已有28个天体物理研究机构成为“拉索”的国际合作组成员单位。该国际合作组利用“拉索”观测数据开展粒子天体物理研究,同时进行宇宙学、天文学、粒子物理学等众多领域基础研究。
随着通过国家验收投入正式运行,“拉索”也将成为以中国为主、多国参与的国际宇宙线研究中心,并借助高海拔伽马天文、宇宙线的观测优势,成为独具特色、综合开放的科学研究平台。
中国宇宙线实验研究经历三阶段

大科学装置“拉索”的探测器。 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摄

中科院高能所“拉索”团队科研人员在大科学装置控制室工作。 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摄
中科院高能所称,中国的宇宙线实验研究迄今已经历了三个阶段:1954年,中国第一个高山宇宙线实验室在云南东川海拔3180米的高山建成;1989年至2000年,在海拔4300米的西藏羊八井相继启动中日合作ASγ实验、中意ARGO-YBJ实验;2009年,在北京香山科学会议上,中科院高能所曹臻研究员提出在高海拔地区建设大型复合探测阵列“拉索”的完整构想,这是中国第三代高山宇宙线观测站。
“拉索”团队表示,高山实验能够充分利用大气作为探测介质,在地面进行观测,探测器规模可远大于大气层外的天基探测器。由于超高能量宇宙线数量稀少,采用大规模探测器是唯一观测手段。经过广泛选址和实地踏勘调研,“拉索”项目最终“落户”四川稻城海子山,现已建设成为国际高水平的超高能伽马射线探测装置,作为世界上重要的粒子天体物理支柱性实验之一,“拉索”将使中国在高能伽马射线天文领域的研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记者 孙自法)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符樱】
【来源:中国新闻网】
大家都在看
-
最in,最炫,拉满科技感、给足未来感 一场创新的盛宴一个智慧的乐园涵养科学精神提升科创能力5月17日,绵阳中学第二十届科技文化节现场展示活动酷炫上演!绵阳中学党委书记魏东宣布开幕,党委副书记、校长苟文彬致辞。无人机表演、动感的机器人互动展示 ... 科技之最05-18
-
爱因斯坦:从一颗“相对”的脑袋到改变世界的科学巨星! 在科学的星空中,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就像一颗璀璨的星星,照亮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之路。他的名字几乎家喻户晓,甚至连那些对物理学一无所知的人也能说出“相对论”这个词。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位让人又爱又恨的天才 ... 科技之最05-18
-
天马科技靠“水中软黄金”逆袭,风险与难题待解 出品 | 创业最前线作者 | 谢小丹编辑 | 蛋总美编 | 邢静审核 | 颂文一直以来,鳗鱼都被人戏称为“水中软黄金”、“水中人参”。“水中人参”是指其营养价值高,而“水中软黄金”则形容其价格昂贵。正因如此,在中国 ... 科技之最05-18
-
2025 科技圈王炸!这 5 大突破,正在改写人类未来 科技发展的脚步从不停歇,每一年都给我们带来新的惊喜和改变。而 2025 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多个领域的前沿科技即将迎来重大突破,这些突破将实实在在地影响我们的生活,甚至重塑整个世界的面貌。下面就带大家看 ... 科技之最05-18
-
科学红毯,让科学家成为“最亮的星” 5月17日,2025上海科技节开幕,科学家与人形机器人共走红毯。上海科技节历经30余年的发展,已成长为上海市民尤其是科技爱好者认知科学、体验创新的重要平台。今天上午,2025上海科技节盛大启幕,张江科学会堂穹顶广 ... 科技之最05-18
-
如果全人类联手,用最先进的科技和最高端的武器能不能干掉孙悟空 当现代武器的寒光遇上金箍棒的烈焰,当量子雷达的扫描遭遇七十二变的迷雾,人类文明与神话传说的碰撞,正在我们的想象中迸发出最绚烂的火花。这个问题本质上是一场降维打击的推演——不是科技能否战胜神话,而是人类 ... 科技之最05-17
-
一条铺过11年时光的科学红毯,丈量上海科创的“长宽高” ●跨过11年漫长时光的红毯,丈量着上海科创建设的长度、宽度和高度,也让科创明星们走过的路被更多人看见。●上海科技节是科学精神与城市品格的共鸣。这里既有“从0到1”的原始创新,也有“从1到100”的产业转化;这 ... 科技之最05-17
-
鸿蒙系统:璀璨星空中最耀眼的那颗功能之星 在科技的浩瀚星空中,鸿蒙系统如一颗璀璨的新星,闪耀着独特的光芒。而在其众多令人瞩目的功能中,要说最吸引人的,那非“分布式能力”莫属。据相关数据显示,超过 80%的鸿蒙用户对其分布式能力赞不绝口。想象一下, ... 科技之最05-13
-
剖析劳力士最有科技感的新一代机心之王:7135机心 在2025年的日内瓦钟表与奇迹展表展上,劳力士推出了搭载全新7135机心的Land-Dweller系列腕表,除了新系列的设计和内外规格之外,还有一个格外引人注目的部分,就是这块表所搭载的7135机心,这款机心拥有全新的技术— ... 科技之最05-09
-
国产黑科技有点猛!钻石崩成“白菜价”,幕后推手竟是一个小县城 “黄金是黄金,钻石是钻石,少了哪样都不行。”一直以来,虽然钻石常常被人们调侃为“智商税”,但在婚礼等重要仪式中,它的地位始终不可撼动。尤其是在“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 “一生仅能定制一枚”等浪漫口号 ... 科技之最05-09
相关文章
- 国产黑科技有点猛!钻石崩成“白菜价”,幕后推手竟是一个小县城
- 荣耀手机别乱买,2025这三款才是良心之作,接近“零差评”
- 祖冲之:科学星河中的璀璨巨星
- 英国“辟尔唐人”骗局:科学史上最荒唐的谎言如何欺骗世界40年?
- 辽宁朝阳鸟化石国家地质公园锚定“五个世界之最”全新呈现
- 别再说热带无强国,南美洲坐拥48项世界之最
- 怀柔科学城:从实验室到红毯,科学星光永不落幕!
- 自然界最坚硬的东西是金刚石:深入了解金刚石的形成、特性与应用
- 南京建邺:万亿级新赛道 总部产业基地落地生态科技岛
- 全国五大“国家科学中心”开建4年了,现在发展的怎么样了?
- 阿基米德:古代科学的巨人,如何改变了我们的世界
- 人物传记系列之——郭永怀:以生命铸就的科技丰碑
- 艾萨克·牛顿:揭开科学革命的面纱
- 如何跨越“死亡谷”?专家共论科技成果转化破局之道
- 可控核聚变+深海科技,最核心的6家(建议收藏)
- 感受生命科学“最”新成果的震撼
- 科技之光:照亮未来的璀璨星辰
- 中国的最尖端科技是什么
- “最先进的”与“最基本的”(人民论坛)
- 茶叶中的科学:2025年最值得收藏的春茶科普指南
热门阅读
-
万事胜意不能乱说的原因?告诉你万事胜意该对谁说 12-09
-
科威特第纳尔为什么那么值钱?比美元值钱的货币盘点 12-22
-
撕心裂肺十大催泪情歌,10首哭到崩溃的歌曲 12-24
-
不敢公布马航真实原因,内幕曝光简直太惊人! 12-25
-
陈百强什么原因怎么走的,陈百强85事件是什么 01-05
-
麻将公式一定要背下来,麻将手气背转运小妙招 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