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天下第一猛男,为何却输给了刘邦?毛嗲嗲14字,道破玄机
#历史开讲#

文 | 老刀
项羽武功盖世,
是秦末“天下第一猛男”;
他也是名将之后,
祖父项燕,
曾大破李信军,
入两壁,杀七都尉,
是为楚国名将;
其叔父项梁,
秦末楚地反秦起义军首领,
与陈胜吴广齐名。
项羽接手的是一副好牌,
最后却打得稀巴烂。
他创立的“西楚”,
只活了4年。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
项羽是个英雄,
却是一个失败的“创业者”。
为什么?
01
两千多年前,有个叫陈胜的农民工,曾发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惊世豪言。
他同兄弟吴广一起创业,带领一帮戎卒向横征暴敛的秦皇朝发起猛烈攻击。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底层人士打算通过起义夺取江山作为人生的第一奋斗目标。
然而,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残酷的,这次惊天动地的起义行动很快遭到血腥镇压,从当初的轰轰烈烈到宣告失败,前后不过半年,陈吴离江山还有十万八千里。
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陈吴之后,更多的起义军和原诸侯倒秦部队呼啦啦的冒了出来。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楚国名将项燕之后项梁和侄子项羽合力干掉会稽太守殷通,于吴中起事,是为项氏楚义军,一呼百应,势如破竹,很快接手了陈胜吴广的造反事业。

项羽胸有大志,一生注定不平凡。
他自幼就随叔父项梁读书习武,却有自己的主见:“读书识字只能记住个人名,学剑只能和一个人对敌,要学就学万人敌。”
继而,又学习兵法。
其时,秦始皇巡视天下到会稽,水上大船驾游渡江,陆上豪车云集、绵延数里,项羽一旁观看,脱口而出:
“彼可取而代之”。
可谓豪气冲天。
正值青春年少,却长得身高八尺,力能扛鼎,才气过人,李晚芳对其评价曰:“羽之神勇,千古无二”。
02
后世很多人认为,项羽不过一介武夫,没有头脑。
这显然是天大的误会和偏见。
项羽短暂的一生,征战八载,历经七十余战,歼敌人数上百万。
雍丘之战、巨鹿之战、彭城之战、垓下之战、东城快战等大小征战,见证了一代王者的诞生、辉煌与落幕的全过程。
公元前207年的巨鹿对决,由秦名将章邯、王离所率的秦军主力达四十万;义军一方虽然有各诸侯盟军助阵,但都畏缩不前作壁上观。
项羽破釜沉舟,仅以五万楚军向秦军发起猛攻,人人以一当十,九战九捷,退章邯,夺粮道,杀苏角,俘王离,涉间自焚,一举歼灭秦“长城军团”20万人。

战后,诸侯联军莫不俯首臣服,共推举项羽为联军主帅。
后连续出击,历时数月,又迫降章邯“关中军团”20万秦军。至此,秦朝主力尽丧,其帝国彻底覆亡。
项羽之声威,从此遂振四海。
于是他遥尊楚怀王熊心为义帝,自立为西楚霸王,并将包括刘邦、章邯、英布在内的联军及旧贵族分封为十八路诸侯。
分封策略是基于当时的政治形势而采取的一种策略,旨在重新建立新的秩序,以便徐徐图之,但实际上也是自秦一统天下以来,开了历史的倒车。
次年,诸侯因分封不公相继叛乱,纷纷倒向刘邦,项羽率军平反,遂引发了彭城之战。
当时,项羽面临两线作战、后方失守、兵力悬殊、孤军深入等种种不利因素,仅以三万骑兵从齐国前线火速回师,乘着拂晓雾色强行突击有五十六万之众的汉军并诸侯联军主阵地,半日之内,歼灭刘邦主力,使其遭受自起兵以来的最大惨败。
巨鹿之战和彭城之战,无疑是项羽军事生涯中最得意的代表作,更是中国历史上史诗般的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项羽既有着华夏冷兵器时代最强悍的勇武,更有着古代战争史上无与伦比的战场嗅觉和杰出的战术指挥能力,是推翻秦帝国的首功之人。
同时,他也是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和兵法勇战派最杰出的代表人物,绝不可以寻常一勇之夫视之。
江山对他而言,曾经是那么的触手可及。
03
但是,气贯长河、力可拔山的“兵形势”翘楚项羽,说到底还只是军事战术家,离军事战略家尚有距离,尤其是对与军事密不可分的政治战略的迟钝。
正如东汉史学家班固在总结“兵形势家”的特点时指出:
“形势者,雷动风举,后发而先至,离合背乡,变化无常,以轻疾制敌者也。”
战术牛逼,战略空白。
项羽在大败秦国主力后,刘邦却乘虚而入关中,夺了咸阳,这让项羽很不爽。
刘邦自知此时不是项羽对手,答应让出关中,项羽转怒为喜,挥师入关。
范增开始觉得刘邦是个潜在的巨大威胁,劝项羽趁机除之而永绝后患,却被项伯从中搅和,项羽的态度变得有些不置可否。
为一试刘邦诚意度和表示“友谊长存”,项羽决定鸿门设宴请客吃饭,与刘邦相约把酒言欢,不见不散。

范增觉得这是一个除掉刘邦的千载难逢的机会,于宴席周围重兵埋伏。
席间,范增多次以举起玉佩,暗示项羽尽快下令杀了刘邦,但项羽似乎不忍,默然不应。
范增只得命项庄入账舞剑助兴,乘机刺杀刘邦,不想项伯亦拔剑起舞暗助刘邦,张良见机引樊哙入内护主,项羽一时豪情大发,赐酒英雄惜英雄。
鸿门宴已不受原计划控制,刘邦以内急为借口,伺机逃离。
一次零距离绝杀对手的机会,注定不会再生。
04
入咸阳后,这是项羽离江山最近的一次。
项羽却一把火烧了阿房宫,弃咸阳战略要地而归故里。
他是这样解释的:“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
一己短见,始现败迹。
这或许是暨新安城南坑杀二十余万秦军之后,项羽败象真正的开始,在他眼里,所谓得天下人心不如用武力征服一切,秦人皆不能用,咸阳还不如彭城。
以至彭城之战后,对刘邦的追击并不彻底,再次给了刘邦喘息的机会。
待刘邦缓过神来,便有了陈平的离间计,项羽唯一的智囊范增被除,楚营内部乱得一团糟。
战场主导权开始向刘邦倾斜,先是“鸿沟和议”让项羽放松警惕,又有三分天下实力的齐王韩信和游击战鼻祖彭越出兵与刘邦三路夹击,让项楚军因此陷入重围,疲于应战。
那个曾经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终于尝到了兵败如山倒的滋味,垓下之围,状如铁桶,又四面楚歌,仅存的数万兵力不战而几乎尽数逃散殆尽。

夜色阑珊,烛影摇曳,美人帐下起舞,霸王端起酒杯一饮而尽,慷概悲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却不料虞姬一剑殉情,英雄欲哭无泪。
待杀出重围,转战东城,仅剩二十八骑。
乌江是最后一站,江水滔滔,人生如梦,虽有一线生机,却无颜再见江东父老。
战至最后一兵一卒,项羽挥剑自刎,一时狂风大作,电闪雷鸣,天地为之动容。
英雄落幕,霸王凋零,历史从此拐弯。
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的宋代词人李清照悲呼: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刀评:
项羽为什么创业失败?
原因有几:
1、太过自负。
项羽出身名将之后,不乏理想和大志,其年少时观秦始皇龙船渡江的一句“彼可取而代之”,与陈胜的“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不落下风,且有异曲同工之妙。
有理想的项羽也很有本事,是当时天下最能打的男人,也曾是万人景仰的英雄。
在群雄逐鹿的冷兵器时代,出身好、有理想、又能打的人无疑是自信的,但是项羽的自信是一种不受控制的极度自信,等于是太过自负。
太过自负者,往往会高估自己的能力,看不到自己的缺点甚至要害,更看不到对手的长处和优点,会冲动地做出无所谓的冒险,付出惨痛代价。
正是在这种太过自负的心理作用下,项羽连续犯下了“鸿门宴放刘邦”“坑杀二十万秦军”“火烧阿房宫放弃咸阳”等一系列战略错误,一次次把自己的好牌打烂,最后无力为天。
2、不会用人
项羽的身边有两个绝顶高手,一个是范增,另一个是韩信。
70岁才投笔从戎加入反秦大业的范增,计谋非凡,得到项梁的赏识。
项梁不幸战死后,接班的项羽一开始也还算虚心向范增请教的,巨鹿之战、攻破关中的大胜仗,除了项羽的英勇善战,还有范增屡献奇谋的功劳。
但被巨大胜利冲昏头脑的项羽从此更加目中无人,只相信自己的武力,加之陈平的“反间计”,让他失去了范增。
至于后来被世人奉为“兵仙”的韩信,盲目自大的项羽更是没发现他的过人之处,不委以重任,导致韩信投向刘邦,最后成了项羽最大的克星和埋葬者。
如果项羽一直重用范增,同时起用韩信,一文一武,天下必收入怀中。
3、死要面子
从“四面楚歌”中逃出来的项羽还有一线生机,但他始终认为“是天要亡我,非我不会打仗。”
当他一路逃到乌江,遇见乌江亭长,对方劝他回江东以图东山再起,并备好了船只。可项羽却以一句“无颜见江东父老”,自刎乌江,一代枭雄至此陨落。
就如他当年放弃咸阳战略要地时说的“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谁知之者?”,何其相似。
最后害了他的,竟然还是面子。
项羽的“缺陷”,恰恰是刘邦的长处。
出身低微,个人能力有限,所以就倚仗兄弟、朋友,听得进别人的意见和建议;
只要是人才,必须重用,所以网络了高级管理人才萧何、顶级策划师张良、兵权谋打仗奇才韩信等大批能人干将;
刘邦更不看重面子,能上能下,能屈能伸,能忍受“奇耻大辱”。
最后,刘邦反败为胜,扭转乾坤,打破了项羽的神话,他成功了!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
毛嗲嗲在总结项羽的失败时写过一句诗: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对绝大多数创业者来说,我们没有项羽的辉煌出身和“背书”,更没有项羽的绝世武功,那么,我们凭什么成功?
这是永远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

大家都在看
-
三十四条好汉硬撼千余美军创造军事奇迹,毛主席亲封最牛排长 1951年6月,朝鲜鹫峰高地暴雨倾盆而下,24岁的志愿军排长沈树根接到上级急电“拿下鹫峰,固守一天”。抬眼望去,美军陆战第一师两个营上千兵力盘踞山头,坦克大炮列阵以待。而沈树根身后,算上自己仅仅只有34名战士 ... 军事之最07-22
-
霍去病:西汉军事奇才的璀璨人生与战略思想 霍去病,公元前140年出生于汉朝名门望族,是西汉时期最为耀眼的军事天才之一。他的短暂一生如同流星般璀璨,却在中国古代军事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史料记载中,他不仅以勇猛善战闻名,更以超凡的战略眼光、创 ... 军事之最07-22
-
西方军事专家:“中方没有任何弱点,美国根本无从下手” 中国现在的工业体系——很全!联合国那个工业目录。。。里面的东西,中国都能造。轻的重的产业,两条线一起发展。之前,美国对付苏联,看准了它里面的问题。民族、经济都不行。。。这就是它的弱点,美国就从这里下手 ... 军事之最07-21
-
韩信:从草根到兵家之神的传奇人生——一部军事天才的全景剖析 引言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楚汉争霸是一段充满血与火、谋略与背叛、英雄与悲剧的壮丽史诗。众多英雄豪杰中,韩信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灵活多变的战略思想,成为“兵家之神”的代表人物。他的故事既是天才的辉煌,也是 ... 军事之最07-21
-
妇好钺:128公斤青铜凶器!这位商朝女神将的军事神话靠谱吗? 商朝的风吹过殷墟,卷起黄沙仿佛低语着三千年前的血与火。在洹水南岸那片肃穆的王陵区,1976年考古者的手铲揭示了一个颠覆认知的存在——妇好。她不仅是武丁的王后,更是青铜钺的主人。天啊,整整128公斤!两柄饰有 ... 军事之最07-21
-
韩信~从屈辱到辉煌的军事天才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韩信无疑是一位令人敬仰的军事天才。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与辉煌,从一个贫苦的少年到汉朝的开国功臣,韩信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书写了一段令人震撼的传奇。今天,我们将从他的出生背景、成长经历、 ... 军事之最07-21
-
西方军事专家:“只有越南最清楚,中国国力强大到了何种程度” ——南海对峙背后,河内的战略焦虑与北京的真实威慑力【河内/华盛顿/北京联合报道】 近期,随着中国海军在南海的常态化演习和越南低调但坚决的军事现代化进程,西方战略界开始重新评估中越之间的力量对比。美国智库 ... 军事之最07-21
-
郗鉴:军事强人,政治高手 东晋成帝时,王导接见了一名来自京口的使者。这名使者带来了当朝太傅也是辅政重臣郗鉴抛来的橄榄枝:他的女儿长大了,欲寻个好女婿,两家门当户对,正好结个亲家。这一下,可撞进王导心里去了。王敦叛乱被平后,琅琊 ... 军事之最07-21
-
天下第一雄关的华丽转身:从军事要塞到戈壁明珠 一座关城,半部中国边防史南望祁连雪峰,北倚黑山冈峦,在河西走廊最窄仅15公里的咽喉地带,一座黄土夯筑的关城傲然矗立了六百余年。这里,便是明代万里长城西端的起点——嘉峪关。“初有水而后置关”,洪武五年(13 ... 军事之最07-20
-
世界历史上三大军事天才:前两名都是中国人,拿破仑仅排第三! 军事是一个国家最基础的生存保障。没有强大的武力作为后盾,再高深的文化、再先进的思想都只能是纸上谈兵。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曾涌现出无数杰出的军事天才,而在世界公认的排名中,几乎统一欧洲的拿破仑只能屈居第三 ... 军事之最07-20
相关文章
- 除了毛主席,我军中能被称为“军事天才”的还有3人,他们是谁?
- 史上公认的三大军事奇才,拿破仑排在第三位,第一第二都来自中国
- 铁甲禁令:解码中国古代最严苛的军事管制
- 我军顶级的军事天才只有一人,他打的仗,西点军校复盘也打不出来
- 李牧不死,赵国不亡?战神陨落背后的千古疑案
- 美澳主导19国"护身军刀"军演创规模之最
- 左宗棠为何是梁启超眼中的五百年第一伟人?且看他的三大军事成就
- 长平血战: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惨烈的围歼战
- 韩信:楚汉争霸的军事奇才与历史传奇
- 太平天国的陈玉成,军事水平到底有多厉害?看看曾国藩如何评价
- 为什么说刘邦的军事实力仅在项羽韩信之后?
- 司马懿:智谋与权谋的巅峰之路,三国最复杂的军事政治巨头
- 一朝一名将之汉朝霍去病,流星般璀璨的军事传奇
- 韩信未央宫斩首:刘邦对军事天才的恐惧绞杀
- 揭秘中国军事力量:明星装备陆战之王VT-4最高端出口型主战坦克
- 张爱萍:中国军事史上不可或缺的“巨人″! 开国将帅传奇之十一
- 俄乌这么一打,中国常规军力的实力再也藏不住了
- 历史上最能打的皇帝,从草根到传奇。
- 航母核潜艇,B2轰炸机,密度最高反导网络,关岛军事实力有多强?
- 【韩信:从草根到兵家至尊,那个改变中国历史的军事天才!】
热门阅读
-
战区司令秦伟江 砸店事件背后的真相 07-14
-
南斯拉夫战争始末,强奸妇女惨无人道 07-14
-
98印尼排华,亚洲金融危机引发的印尼华人暴乱 07-14
-
高燕生的父亲是高岗,曾与习仲勋是共患难的战友 07-14
-
西路军女战士蒙难记,最终绑在树上折磨致死 07-14
-
国共内战爆发的最根本原因 中共又为何取得胜利? 05-08
-
世界上威力最大的十个超级炸弹,仅次于核弹了 07-22
-
世界最厉害的导弹排名,北星之光位居榜首 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