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看AI赋能“进度表”
新华社上海7月6日电 题:从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看AI赋能“进度表”
新华社记者周琳、龚雯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被视为全球AI行业风向标。7月6日,在上海举行的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参展企业数量、展览面积均创历届之最,首发首展新品达30余款,来自全球的超400家AI行业知名企业和机构拿出人形机器人、大模型等“新赛道”上的“硬核产品”,展现AI技术如何加速深耕实体经济、赋能美好生活。

7月6日在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展会现场拍摄的特斯拉机器人。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大模型”热力集体释放。
30多个大模型在大会上集体亮相,有的瞄准通用、有的深耕行业,推动人工智能从感知走向认知、从识别走向生成、从专用走向通用。
在现场,观众可以近距离体验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等机构首发推出的大模型“天际”,会场所在地附近15平方公里的实景模型,正在屏幕上推送。这一实景三维大模型,能对100平方公里范围的城市实景进行高精度快速建模,清晰度能达到4K,观众不仅可以360度观测,还能在模型中挪动建筑、“修改城市”。
值得一提的是,前沿大会现场随处可见“中国风”,不少大模型名称古韵十足。华为推出的“盘古”、商汤的“日日新”、网易的“丹青约”以及慧拓搭载了大模型的矿山解决方案命名为“愚公”……这些名称巧妙暗藏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致敬,更将人工智能技术造福生活的人文价值体现得淋漓尽致。

7月6日,参观者与商汤元萝卜AI下棋机器人对弈。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未来模型将面对更加复杂多样化的交互场景,更加注重各种形式的信息融合。”中信智库专家委员会主任武超认为,大语言模型将成为个人智能助理,作为未来的人机交互界面,也会成为新一代的流量入口。
——“头雁”效应赋能实体经济。
走在中信集团展台,可以实时观看位于湖北黄石的中信泰富特钢大冶特钢460钢管工厂的数字孪生图像。视频中,每一支钢料的位置都能实时追踪。
“这是首个无缝钢管全流程、全业务工业互联网平台和数字孪生工厂,实现人均劳动生产率和产能提升同时,工序能耗及碳排放降低。”中信泰富特钢大冶特钢钢管事业部首席工程师马金辉说。
人工智能具有溢出带动性很强的‘头雁’效应。眼下,其赋能百业的“头雁”效应正在加速显现。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徐晓兰在大会开幕式上表示,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到5000亿元,企业数量超过4300家,算力规模位居全球第二。同时已建成2500多个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经过智能化改造,研发周期缩短约20.7%、生产效率提升约34.8%、不良品率降低约27.4%、碳排放减少约21.2%。

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沪开幕。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算力、算法、数据是人工智能发展的三要素,深度应用正催生对算力的“火爆”需求,多家头部公司也在着手提供“方案”。“比如华为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的数据中心,初期阶段我们部署了数千卡规模的人工智能集群,在同等算力下,计算效率提升10%以上。”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崑说,多年来华为深耕算力,将通过架构创新、生态发展以及灵活共建的手段,让算力不再成为人工智能发展的瓶颈。
——加快“人工智能”创新发展。
6日,腾讯公布“探星计划”新成果,2023年通过AI技术,从大量观测数据中发现快速射电暴。
“快速射电暴是宇宙中最明亮的射电爆发现象,爆发的持续时间仅为几个毫秒,是天文学家研究宇宙的重要工具。”腾讯优图实验室负责人吴运声说,从天文探索到文化研究,人工智能推进创新策源,正在拓展人类认识自然界、总结客观规律的边界。
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AI for Science)是当下热点话题。2017年前后,科学家开始尝试将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用于求解科学问题。6日,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研究中心等发布的报告显示,我国在AI for Science方面论文发表数量全球第一。

7月6日拍摄的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开幕式现场。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人工智能赋能,将突破传统科学研究能力瓶颈,成为全球科学研究新范式。”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赵志耘说,当前正处于AI for Science突破性发展的关键窗口期,应持续强化研发支持、有序推动科学研究数据开放共享、加快完善基础软硬件技术生态体系、统筹推进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培养多学科交叉复合型人才以及深化拓展国际合作。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至2022年已连续成功举办五届,共吸引60余万观众线下观展,15亿人次线上参会,总计推动200多个总投资700亿元的重大产业项目签约落地;300余项产品首发首秀,走向市场。
在此次大会展厅里,特斯拉对外展示了Tesla Bot人形机器人“擎天柱”,身高172厘米、体重56.6千克的“Ta”能单手举起一台钢琴,还能完成行走、上下楼梯、下蹲、拿取物品等动作。“一旦中国决定迈出某个领域的步伐,无论是人工智能还是其他产业,中国都能够做到极好。我对中国拥有强大的人工智能能力充满信心。”在大会开幕式上,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这样说。
大家都在看
-
紧急提醒:指甲出现这个变化,可能是癌变!别不当回事 在剪指甲时,你是否留意过指甲微妙的变化?比如指甲上突然长出的黑线、指甲的小月牙消失、指甲长出竖纹等等。 这代表着身体健康出问题了吗? 指甲长黑线,会癌变吗?此前,曾有网友晒出自己的指甲图,并发出求助: ... 机械之最09-01
-
民族危亡之际,“科技脊梁”巍然屹立 十四年抗战岁月,四万万中华儿女勠力同心,苦难深重的民族在绝境中奋起。这之中有一群人,埋首书卷间,他们是钻研真理的学者;走出实验室,他们是胸怀信仰的战士。吴运铎、茅以升、汤飞凡、竺可桢……从研制枪炮到护 ... 机械之最09-01
-
宝可梦动画十大恶心桥段,机械降神最恶心 众所周知,宝动画有很多恶心桥段,很难想像到编剧是怎么样写的,接下来看看dinner编剧写了什么nc玩意吧!1.go收服水君这个桥段是当年退坑的导火索,什么bw xy我都忍了,到水君没绷住,苍狼末裔,北风的化身。亦或是 ... 机械之最09-01
-
古代800里加急有多快?为何连劫匪都不敢去抢?原因其实很残酷 八百里加急,一进耳朵,就自带一种令人脊背发凉的紧迫感。有多少人能真切想象出,这是一种什么级别的紧急传递?可在那遥远的年代,没电话没网络,千里之外一封信,能决定生死,能改写历史的节奏。真到了要“八百里加 ... 机械之最09-01
-
鲁班:工匠之魂,木工之祖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那么一些名字,仿佛星辰般璀璨,闪耀着不灭的光辉。而鲁班,便是其中最为耀眼的一颗明星。他不是天上的星辰,而是人间的奇迹,是那位用木头雕刻未来、用智慧点亮世界的传奇工匠。话说鲁班,姓鲁, ... 机械之最09-01
-
老钳工被误调总部, 一群博士等他出丑, 他一摸机器众人傻眼 “你这个废物,厂子都不要你了!”尖利刻薄的声音像一根钢针,扎进陆秉谦的耳膜,刺入他早已麻木的心脏。他手里紧紧攥着那张薄薄的“优化通知书”,纸张的边缘已经被汗水浸得发皱,上面的“优化”二字,像是一记响亮 ... 机械之最09-01
-
滇缅公路上,平均每公里牺牲一名的南侨机工是一群什么样的人? 视频:【抗战胜利80周年】华侨史专家林少川:“南侨机工”回国驰援是华侨史上“最灿烂的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他们的赤诚热血,在滇缅公路上挥洒他们的青春芳华,在抗战炮火中燃烧80年前,有一群特殊的“海归”他们 ... 机械之最09-01
-
抗日根据地 今昔巨变丨抗联热土换新颜 解锁黑龙江汤原县的“经济密码” 黑龙江省汤原县是东北抗联第六军的诞生地,东北抗联十一个军,其中有七个军曾经在汤原战斗过。从艰苦卓绝的革命岁月,到新时代的蓬勃生机,80多年来,汤原这片热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总台记者任秋宇:在汤原县的 ... 机械之最08-26
-
机械分析的 “解密钥匙”:2 类核心简图,从原理到作用讲透! 当工程师面对一台轰鸣的机床、复杂的汽车变速箱,或是精巧的机器人关节时,如何跳过繁杂的外壳与零件细节,快速抓住 “谁在动、怎么动” 的核心逻辑?答案藏在两张看似简单的图纸里 ——运动简图与示意图。这两类机 ... 机械之最08-26
-
新研究!一种可以预防痴呆的饮食模式,这7类食物是核心 在全球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痴呆症已成为公共健康挑战之一。预计到2050年,全球受影响人数将超过1.5亿,是2019年的2.7倍,超半数患者集中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其中,阿尔茨海默病(AD)是最常见的痴呆类型,占比60 ... 机械之最08-26
相关文章
- 「机械飞升」18个月后,马斯克首位脑机植入者重磅发声:我重生了
- 红枣之都·麦盖提——甜蜜世界,从这里出发
- 机械手表中最复杂的功能之一——三问,究竟是什么样的功能?
- 机械车位成摆设!车主吐槽:停车比开车还难,宁愿绕路
- 新技术浪潮重塑传统专业 复合型人才成机械类专业就业“新宠”
- 文博日历丨“节约”“比较”都源于它 秦代“座驾”藏着多少现代密码?
- 阿基米德:古希腊“力学之父”,开启科学的奇迹之门
- 中国工程机械智能化进阶 “无人工地”照进现实
- “完人”曾国藩的另一面:国外一份报纸,揭露了其令人发指的残暴
- 机械工程专业顶尖院校、考研方向与就业前景全解析
- 秦皇岛:一座“掌管”浪漫和治愈的城市
- 放下包袱,开动机器——毛泽东最劝导的一句话
- 机械类专业必看!这 8 个老牌专业搞懂了,其他都是 “衍生品”!
- 4年3次刷新“世界纪录”!潍坊临朐:聚链成势凸显“雁阵效应”
- 攻克“0.01毫米”壁垒!看这家企业如何在高端机床上实现突破
- 4年3次刷新磁技术产业领域“世界纪录” 潍坊临朐聚链成势凸显“雁阵效应”
- 艺术教育不能重技巧轻素养——从古筝教学说起
- 新华网财经观察丨何时走进千家万户?洗碗机市场调查
- 安吉竹业让世界刮目相看
- 国际观察丨美关税政策加剧德国经济复苏之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