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之最!历时5年,长约6.8公里,深中通道海底隧道成功合龙
今天(6月11日),广东交通集团发布消息,世界最长最宽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深中通道海底隧道最终接头顺利推出,贯通测量结果表明,实现了与东侧E24管节精准对接。距离2018年4月海底隧道沉管钢壳试验段开工,整整5年后,这座“海底长城”终于合龙,深圳和中山两市在伶仃洋海底实现“牵手”。
6月8日,深中通道建设工程迎来一个关键节点,深中通道海底隧道最后一节沉管及最终接头开始浮运,承担此次浮运任务的沉管浮运安装一体船从珠海桂山镇牛头岛出发,将穿过港珠澳大桥,伶仃洋航道,行程约50公里,预计在9日凌晨到达施工地点,完成对接。而随着最后一节沉管和最终接头浮运安装成功,深中通道海底隧道将全线合龙,预计深中通道将于今年11月底全线贯通,2024年建成通车。
接下来我们通过“深中通道是怎样一个通道?”“深中通道建造难度有多大?”“建设深中通道意义何在?”三个问题了解认识即将全线贯通的深中通道。
深中通道是怎样一个通道?
深中通道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域,是国家重大工程、粤港澳大湾区核心枢纽工程。通道横跨珠江口东西两岸,联通深圳、广州、中山三地,是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于一体、当前世界上建设难度最高的跨海集群工程。

什么是“桥、岛、隧、水下互通”?可以通过大屏直观地了解一下这个跨海集群工程的总体情况。全长24公里的深中通道采用西桥东隧的方案,跨越伶仃洋三条主要航道。也就是靠近中山的西段以桥梁为主,这段全长17.2公里的桥梁部分,自西向东依次为中山大桥,西非通航孔桥,伶仃洋大桥,东非通航孔桥。其中的中山大桥和伶仃洋大桥各跨越一条珠江主要航道,并且通过万顷沙互通桥与广州南沙相连。

而靠近深圳的东段则选择了水底沉管隧道的建设方式,从第三条航道的水下穿过。因此,在整个通道穿行水下的东西两端,各建有一个人工岛。其中,靠近深圳前海的东人工岛还建有水下互通设施,可以直接连通机场。
目前,深中通道全长17.2公里的西段桥梁工程已经合龙,而东段6.8公里的海底隧道建设进入最后冲刺阶段。6月8日开始浮运安装的深中通道海底隧道最后一节沉管及最终接头,离不开一个核心装备,这就是为深中通道建设量身定做的世界首艘沉管浮运安装一体船,它历时3年时间研发建造,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记者探访
世界首艘沉管运输安装一体船
这艘浮运安装一体船长190.4米、船宽75米、型深14.7米。从高处看,就像一只巨大的长方形钢铁夹子,把最后一节沉管和最终接头牢牢抱在船的中央。
记者 李伟代:我们现在是在一体船船头的位置,甲板有两个足球场大。向下看,最后一节沉管和最终接头已经和一体船紧紧连在了一起。向上看,甲板的四周,都是用于浮运安装的机械设备。一体船4层的指挥中心,相当于一体船的大脑。

中交一航局深中通道项目部沉管分部工程师 王明:这边主要是一体船的驾驶区,一体船驾驶区的功能主要是控制一体船,还有沉管在航道中的一个航行姿态,目前这个一体船最大的亮点是配备了无人驾驶系统,这个是无人驾驶系统的一个控制界面,我们提前在这个系统内输入航道的中心坐标,那么一体船就会控制十台推进器,然后沿着指定的航道进行航行。
一体船具有航迹追踪及偏移纠偏功能,不需要其它船舶协助,就可以严格按照设定路线航行、转体等。相比传统管节浮运安装方式,能大幅减少浮运航道的疏浚量,更加环保、经济。通过智能的驾驶系统,沉管浮运到指定海域后,一体船上的安装系统就要大显身手了。

安装侧集合了沉管姿态控制系统、测量与监控系统等的数据和信号。依靠北斗卫星信号,一体船上的新型测控系统实时计算沉管三维动态,通过显示屏,指挥人员精准掌握沉管在海底的具体位置;同时,利用动态信号采集信息系统,实时监测沉管姿态。
中交一航局深中通道项目部沉管分部工程师 王明:目前的这个界面就是管节安装的测控系统界面,通过这个界面我们实时看到这个管节的一个四角坐标,通过这个四角坐标来指导管节的精准对接,四角坐标的实时显示,是通过正前方的这个测量塔系统,我们在测量塔顶部安装北斗卫星的接收天线,通过北斗卫星的接收天线与管顶的特征点建立相对位置关系,进一步显示管节在水下的姿态。

在多个程序密切配合下,沉管下放到基床上实现初步对接。但达到滴水不漏还要进行水力压接,借助海水的力量使沉管严丝合缝对接。整个浮运安装过程,需要建设者们20多个小时连续作战。
深中通道建造难度有多大?
仅仅是浮运安装海底沉管的管节及接头,就需要使用量身定做的沉管浮运安装一体船,而且这艘船的研发建造也历时3年,可见整个工程建设的难度之大。深中通道建造难度有多大?我们来听听深中通道管理中心总工程师宋神友的解读。
深中通道管理中心总工程师宋神友表示,工程创新性采用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结构,伶仃洋大桥建造过程中遭遇了多重难题,超宽海底隧道叠加水下枢纽互通立交也带来了难题。
开工建设逾6年
刷新多项纪录
深中通道是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于一体的世界级跨海集群工程,自2016年12月28日开工建设以来,已历经6年半的时间,建设期间刷新多项纪录,即将在2024年迎来建成通车。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回顾。
2015年12月21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出具关于广东省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同意建设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
2016年3月,深中通道被列为国家“十三五”规划重大工程项目。
全长约24公里的深中通道横跨珠江口,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于一体,关键控制性工程为伶仃洋大桥和海底沉管隧道,控制性工程包括中山大桥、东人工岛、西人工岛。

2016年12月28日,深中通道西人工岛先行工程开工,深中通道正式开建。
2017年12月21日,深中通道东人工岛开工建设,建成后将是国内首个高速公路水下枢纽互通。
2018年9月6日,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中山大桥主墩桩基同时开钻,桥梁工程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2021年9月21日,中山大桥主塔封顶。2022年6月28日,中山大桥合龙,并于2023年3月12日完成钢桥面铺装,创下热拌环氧沥青钢桥面单日铺装的世界纪录。

2021年7月19日,伶仃洋大桥主塔封顶。2023年4月28日,伶仃洋大桥正式合龙,标志着深中通道桥梁工程部分全部合龙。伶仃洋大桥是世界最大跨径海中钢箱梁悬索桥和世界最高的海中大桥,可以满足30万吨散货轮和3万标箱集装箱船的通航需求,抗风能力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2019年6月26日,深中通道海底隧道首节沉管钢壳运往世界最大沉管预制智慧工厂浇筑。深中通道打造了国内首条大型钢结构智能制造生产线,自主研制了钢壳混凝土智能浇筑设备及控制系统。

2020年6月17日,在世界首制的沉管浮运安装一体船的助力下,深中通道首节沉管E1管节完成沉放安装。2021年8月30日,隧道东端首节沉管E32管节完成沉放对接。E32管节为超宽、变宽管节,横断面最宽处为55.46米,突破了超宽、变宽沉管管节在浮运安装方面的世界纪录。
2023年6月8日,深中通道海底隧道最后一节沉管E23管节及最终接头出发,世界首例双向八车道海底沉管隧道即将合龙。
截至目前,深中通道桥梁工程已经全部贯通,海底隧道即将合龙,东西人工岛主体工程基本完工,正进行管内、路面、机电等工程施工,项目计划2024年建成通车。
建设深中通道意义何在?
深中通道通车后,从深圳到中山的时间将从目前的一个半小时缩短至半小时左右。最后我们来看第三个问题:建设深中通道意义何在?另外,为什么有了港珠澳大桥还要再建一个深中通道?与港珠澳大桥相比有何优势?让我们一起听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所研究员卢伟的解读。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所研究员卢伟表示,深中通道有助于缩小珠江两岸发展差距,能推动珠江东西两岸融合发展,有助于构建循环畅通大湾区。
转自:央视新闻
大家都在看
-
红枣之都·麦盖提——甜蜜世界,从这里出发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西南边缘,风里总裹着沙的粗粝,却在叶尔羌河水漫过的地带,揉出一片柔软的绿洲。就在这沙与水相拥的秘境里,一抹热烈的红,年复一年续写着大地的奇迹——那是麦盖提灰枣,正以无可复制的甘甜,绽 ... 机械之最08-25
-
机械手表中最复杂的功能之一——三问,究竟是什么样的功能? 要说到机械表中的三大复杂功能,大家可能都会异口同声:三问、万年历和陀飞轮,万年历和陀飞轮可能大家都有个大概印象,知道是怎么回事。也属于这三项复杂功能里比较多多见的功能,之前我们也发布过关于万年历和陀飞 ... 机械之最08-25
-
机械车位成摆设!车主吐槽:停车比开车还难,宁愿绕路 不久前,清华大学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中国重型机械工业协会停车设备工作委员会、中国市政协会城市停车专业委员会,发布了一份《2024年中国停车行业发展白皮书》。里面有一组让行业扎心的数据:机械式停车设备的 ... 机械之最08-25
-
文博日历丨“节约”“比较”都源于它 秦代“座驾”藏着多少现代密码? 如果评选“古代国家工程师”秦代匠人一定榜上有名他们用7000多个零件、14公斤金银配饰以毫米级的精度铸成了这组国宝今天带你了解两辆来自秦代的“顶配座驾”△秦陵一号、二号铜车马车轮上的“青铜之冠”1980年,在秦 ... 机械之最08-25
-
阿基米德:古希腊“力学之父”,开启科学的奇迹之门 在科学的浩瀚星海中,有几位巨人永远闪耀——牛顿、伽利略、高斯……而与他们齐名的古希腊科学巨匠,就是阿基米德!他不仅被尊为“力学之父”,还是静力学和流体静力学的奠基人。今天,让我们走近这位古希腊的天才, ... 机械之最08-25
-
“完人”曾国藩的另一面:国外一份报纸,揭露了其令人发指的残暴 晚清的天幕下,其实真正能把一个烂摊子扛起来的人不多。旁人争着说谁是定海神针,谁是栋梁。可说着说着,总是不绕开一个名字,这人,名叫曾国藩。他的故事,像一棵倒影在污泥里的树,干是挺直的,根却扎得太深,分不 ... 机械之最08-22
-
机械工程专业顶尖院校、考研方向与就业前景全解析 在人工智能席卷全球的今天,机电专业却逆势上扬,成为2025年最热门专业之一,制造业企业对机械工程人才的渴求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机械工程已经不再是传统观念里的‘油腻’专业了。”某985高校机械工程学院教授表 ... 机械之最08-22
-
放下包袱,开动机器——毛泽东最劝导的一句话 1944年,春日的延安,处处透着盎然生机,可中共党内一些同志的心头,却沉甸甸地压着阴霾。彼时,抗日战争已进入战略相持阶段的关键时期,胜利曙光初现,却也伴随着诸多艰难险阻。党面临着从局部执政向全面执政转变的 ... 机械之最08-21
-
机械类专业必看!这 8 个老牌专业搞懂了,其他都是 “衍生品”! 说起机械类专业,很多人觉得五花八门难分辨,但其实核心就 8 个 “老大哥”—— 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业设计、机械电子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车辆工程、汽车服务工程。这 ... 机械之最08-21
-
4年3次刷新“世界纪录”!潍坊临朐:聚链成势凸显“雁阵效应” 新派新闻讯 记者从潍坊临朐县获悉,近日,山东华特磁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全球首台、全球最大的直径7米智能立环高梯度磁选机走下生产线,并获得扛旗世界纪录“全球首台”世界纪录认证。从2022年研发出全 ... 机械之最08-21
相关文章
- 放下包袱,开动机器——毛泽东最劝导的一句话
- 机械类专业必看!这 8 个老牌专业搞懂了,其他都是 “衍生品”!
- 4年3次刷新“世界纪录”!潍坊临朐:聚链成势凸显“雁阵效应”
- 攻克“0.01毫米”壁垒!看这家企业如何在高端机床上实现突破
- 4年3次刷新磁技术产业领域“世界纪录” 潍坊临朐聚链成势凸显“雁阵效应”
- 艺术教育不能重技巧轻素养——从古筝教学说起
- 新华网财经观察丨何时走进千家万户?洗碗机市场调查
- 安吉竹业让世界刮目相看
- 国际观察丨美关税政策加剧德国经济复苏之困
- 世界上最贵的手表,3000万每年产一只
- 世界上最贵的摩托车品牌,最贵的高达100万美金!
- 世界上最贵的十款宝马,最便宜的也要277万元!
- 雷克萨斯:颜值与动力的选择悖论?成年人根本不做选择!
- 这是大疆做扫地机器人的全部真相
- 明朝升职最快首辅:多自夸,有辩才且擅批斗,误国投敌,夹头而死
- 阿基米德:古希腊的科学巨人,力学之父的传奇人生与不朽贡献
- 生态均衡律下的机器轰鸣:解码德国一战宿命的文明深层逻辑
- 领域覆盖面广 创新引领性强 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引领太原新质生产力发展
- 古希腊“力学之父”阿基米德的传奇人生与科学奇迹
- “宜昌大撤退”为何被称为中国实业的“敦刻尔克大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