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修·布洛斯罗伯特·曼宁:2023年全球十大风险预测
【文/马修·布洛斯&罗伯特·曼宁 译/观察者网 由冠群】
我们曾在隶属美国情报圈的国家情报委员会工作多年,工作是为美国领导人预测全球风险和趋势,向他们提供长期分析和观点报告。借助这些工作经验,现在我们从美国和全球视角出发,识别出了2023年的十大全球风险。
回顾我们的2022年风险预测,我们的成绩相当不错。正如我们预测的那样,新冠病毒变异确实令人担忧,尤其是这一疫情会抑制中国的经济增长。
我们还预测俄罗斯会入侵乌克兰,油价达到每桶100美元。尽管能源价格在2022年下半年有所下降,但所有这些事件都在2022年早些时候发生了。
2022年和2021年一样,发展中国家出现了严重的粮食短缺、经济危机和日益严重的债务问题。一些经济学家预测,债务危机可能不像我们和其他人预测的那样普遍,但斯里兰卡和巴基斯坦等中低收入国家已经面临这一现实问题。
我们在2021年预测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不足,202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7)于11月在埃及开罗举行,这场平淡乏味的会议证实了我们的这一预测。现在,我们预计这一趋势将在2023年延续。
最后,由于台海紧张局势日益加剧,以及美国对高端半导体设计和设备实施出口禁运,中美分歧将在2023年继续存在。
我们评估了每一风险出现的概率。中等概率意味着,该风险会有50/50的几率出现。现在做出此类预测已变得更加困难,因为有众多的风险相互关联。“复合危机”一词被用来描述一个危机具有与其它危机相互交织的性质。尽管“复合危机”以前就存在,但乌克兰战争突显出当今世界正面临一系列相互交织的危机。
乌克兰直到最近才能够出口谷物,此前因乌克兰无法出口粮食而加剧了全球粮食危机。能源危机之所以出现是由于西方努力阻止俄罗斯战争机器获得能源利润,以及弗拉基米尔•普京为回击欧洲而切断了俄罗斯对欧洲的天然气供应。由于能源和食品价格上涨,通货膨胀愈加严重,但这也与疫情导致供应链中断有关。与债务危机一样,通货膨胀出现的原因是乌克兰战争引发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以及美元走强和各国为应对疫情引发的经济衰退而大笔支出。
大多数风险是相互关联的,这一事实意味着任何一个风险的消退都将取决于许多其它风险同时消退。同样,任何单一风险加剧都会引发其它风险,且往往会加剧其它风险。然而,我们认为在牢记所有风险都具有相互关联性的同时,有必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预测每一风险的发展趋势,给出爆发的概率。
十大风险如下:
1)乌克兰战争引发的复合危机:乌克兰战争的结局,以及这一结局将如何以及何时出现,仍然是个谜。然而,战争引发的复合危机循环往复,如能源和食品危机、通货膨胀、经济放缓,可能会引发西方的“乌克兰疲劳症”,从而使乌克兰失去至关重要的支持。随着冬天的到来和战争进程的放缓,普京无疑会加大消耗战力度,攻击乌克兰的能源和自来水基础设施,试图在自己因承受不了损失而接受某种程度的失败前,先瘫痪乌克兰这个国家的正常运转。
自2月24日以来,基辅夺回了南部的赫尔松和东北部顿巴斯的部分地区(已夺回俄占区50%以上的土地),这抬高了乌克兰的谈判地位。现在谈判解决方案(甚至停火和长期休战)仍然为时过早,因为两方都认为自己可以获胜。基辅在11月的20国集团会议上发布了一项10点和平计划。它要求俄罗斯撤出乌克兰的所有主权领土并支付损害赔偿金。这实际上就是要求普京彻底投降。各种压力在相互撕扯:一方面,基辅要求美国/北约向其输送更先进的武器,包括陆军战术导弹系统和导弹防御系统等远程武器;与此同时,美国国会的一些议员却希望限制向乌克兰提供支持。
这场战争正在产生多重相互关联的风险:持续僵持不下的冲突;如果美国/北约为应对普京的轰炸而向基辅运送更多的先进武器,则局势会升级;如果基辅试图占领克里米亚,俄罗斯将使用核武器;随着经济衰退的到来,欧洲会出现“乌克兰疲劳症”;以及在对乌军援的数量和质量方面,美国和欧盟产生分歧。
可能性:中高

乌克兰战事正酣
2)日益严重的粮食危机:世界粮食计划署(WFP)疾呼饥饿和营养不良危机正蔓延至全球——从中美洲和海地蔓延到北非、萨赫勒、加纳、中非共和国和南苏丹,然后向东蔓延到非洲之角、叙利亚和也门,再蔓延至巴基斯坦和阿富汗。自2019年以来,面临严重粮食短缺威胁的人数从1.35亿飙升至3.45亿。即使乌克兰战争得到和平解决,乌克兰在未来可以顺利输出谷物,粮食短缺危机仍将出现。
除了冲突之外,气候变化(导致严重干旱和降水模式变动)是引发粮食危机的另一大主因。气候变化问题不太可能在2023年得到有效缓解。乌克兰战争和供应链问题(将作物推向市场和肉类/家禽加工)导致柴油和化肥成本飙升,这增加了饲养牲畜和奶牛的成本。由于通货膨胀,人道主义救援成本正在增加:世界粮食计划署的运营成本上涨,其增加的成本足够养活400万人一个月。
可能性:高
3)伊朗的动荡和美伊对抗:就像乌克兰战争一样,前所未有的民众起义可能会在伊朗引发一场复合危机。美国和/或以色列与德黑兰出现了对抗的危险苗头。伊朗核协议(几个月前还处于成功的边缘)现在即使没有终结,也处于休眠状态。伊朗正在加速生产接近武器级的高浓缩铀(达到武器级90%丰度的60%)。伊朗只需几周时间就可生产出足够的浓缩铀,制造出核弹,并将在未来两年或更短的时间内制造出可用于实战的核弹。
伊朗向俄罗斯提供无人机和导弹,使乌克兰战争增加了新的变数,并使其有可能受到新的制裁。这个神权政体的合法性已被耗尽,前所未有的民众起义遭到镇压,这都增加了伊朗的不确定性。伊朗可能只需遭受一次重大打击就会爆发政治革命——这是一个低概率但具有潜在重大影响力的事件。
以色列新的极右翼政府和美国的共和党籍议员将加大压力,要求轰炸或破坏德黑兰的福尔多铀浓缩厂以及伊朗的导弹和无人机设施。作为报复,伊朗可能会袭击沙特在霍尔木兹湾的石油设施或油轮。随着冲突升级,石油运输可能会受到影响。推翻神权政体的民众抗议是一个低概率但潜在后果非常严重的事件,可能会改变已经陷入困境的中东地缘政治形势。
可能性:高
4)发展中国家面临日益恶化的债务危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警告说,54个中低收入国家存在“严重的债务问题”。这些国家的人口占全球人口的18%,其人口中过半数生活在极端贫困中。在世界前50名最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国家中,这些国家占28个。从历史上看,债务减免来得“太少太迟”。偿付能力问题最初常被误认为是流动性问题,这导致债务危机久拖不决,产生了严重的经济后果。
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经济困难国家名单”中,像索马里和津巴布韦这样的低收入国家名列前茅,但牛津经济研究院评估说,许多新兴市场国家将经受住这场风暴,它们已经在下行周期出现的早期削减了支出。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出现了糟糕的财政状况,对实现2030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而言,这不是个好兆头。发展中国家可能会在2023年变得更加贫困,其国民受教育水平会进步得更慢,抗击气候变化的能力也会受到削弱。
可能性:中高
5)全球债务水平不断攀升:根据国际金融协会的数据,非金融机构的债务(88万亿美元,约占全球GDP的98%),以及政府、企业和家庭的债务总和(到2022年第三季度为290万亿美元)在过去的四到五年里一直在增加。持续几年的低利率(在某些情况下是负利率)导致流动性泛滥,这部分解释了此种现象为何会出现。尽管债务总额已略有下降,但利率上升、美元走强、欧洲衰退、中国经济疲软以及乌克兰战争的不确定性共同构成了一场复合危机,这可能会引发另一场地区甚至全球性金融危机。
现在全球债务规模已比2007-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大得多,经合组织主要国家的财政状况也问题重重。更令人不安的是国际合作水平下降,和2008年相比大为逊色。由共和党控制的美国国会不太可能批准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提供更多支持以避免某些国家出现债务违约和债务重组,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或者意大利。20国集团在2007-2008年金融危机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但观察11月在巴厘岛举行的20国集团会议,各国没有充分协调行动以控制债务问题。
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最大债权国,中国更喜欢以双边方式管理债务问题。令人担忧的美中关系表明,北京不太可能像2008年那样与华盛顿合作。引发新一轮重大金融危机的火花可能来自一个或多个发展中国家或意大利出现债务违约苗头、一个雷曼兄弟式的公司倒闭,或者乌克兰战争升级到核战争层次从而引发恐慌。
可能性:区域危机:中高;全球危机:中
6)全球合作继续减少:从气候变化、最不发达国家的债务危机到外层空间碎片,全球风险正在增加,而日益激烈的大国竞争使得各国更难展开合作以应对共同的全球挑战。
11月,乔•拜登总统和习近平主席在G20会议上碰面,其后,两位领导人同意恢复双边谈判,讨论气候变化问题。然而,有关台海的冲突可能会中止这一努力。正如世贸组织总干事恩戈齐•奥孔乔-伊韦阿拉最近警告的那样,贸易保护主义造成的损失和大国自给自足的尝试将减缓所有国家的经济增长,多边贸易体系正受到严重损害。
其它机制也被证明是无效的:孟加拉国、巴基斯坦、斯里兰卡等国受债务危机影响最严重,而20国集团在缓和危机方面行动迟缓。世界银行因没有将更多资金用于应对气候变化而受到发展中国家的严厉批评。如果多边机构不采取更多行动来应对当今的挑战,二战后西方自由主义秩序的合法性将受到侵蚀。特别是在众多发展中国家看来,经济快速发展的机会正变得越来越小。经济民族主义导致各国无法合作改革和升级全球机制,这引发的一个后果是国际秩序分裂成区域集群和各国展开低效竞争。多边体系的崩溃只会增大风险,导致更严重的贫困问题、民族主义和冲突出现。
可能性:高
7)技术两极化和碎片化的体系:波士顿咨询公司估计,如果主要大国试图学习美国,想在半导体方面实现全面自给自足,前期投资可能要达到1万亿美元,芯片成本将增加35%至65%。随着中美科技战升温,中国将无法获得某些外国产品,需要用本国产品替代外国产品,这将鼓励中国不再拘泥于国际标准。麦肯锡全球研究所的一项研究检视了中国正在开发的81项技术,该研究发现其中90%以上仍应用了国际标准。在许多情况下,中国有20-40%的配件依赖跨国公司提供。不仅是电子产品或高端技术设备,半导体在所有消费品中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此,所有制造业产品市场都可能因成本上涨(即通胀)和商品选项减少而四分五裂。
从长远来看,如果世界经济分裂为中西两个自给自足的阵营,则全球GDP将下降至少5%。根据世贸组织的数据,这比2007-2008年金融危机造成的损失还要严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经济模型显示,“在这种情况下,发展中经济体的增长前景将会变得暗淡,一些国家将面临两位数的福利损失。”
可能性:中高

拜登签署《芯片法案》
8)气候变化的影响日益严重:202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7)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挫败感而非成就感。尽管将气温上升限制在1.5摄氏度以内仍是目标,但石油生产国阻止了大会发出逐步淘汰化石燃料的呼吁。大多数科学家认为,全球气温将很快上升1.5摄氏度。假如各国不设法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43%,那全球气温将最终上升2.2摄氏度。全球变暖意味着人类将迎来更多的干旱和洪水,降水模式也会发生危险变化,这些变化将破坏农业生产。
202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唯一的小亮点是就一项新的“损失与损害”基金达成一致,以弥补发展中国家因气候变化而受到的损失。但对赔偿金的数额,各工业化国家却未达成一致。西方国家曾承诺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财政援助,帮助其向低碳世界过渡,但它们并没有兑现这些承诺。现在控制众议院的美国共和党人已经表示,他们不想付钱给其它国家来应对气候变化。欧洲政治正右倾化,日益转向民族主义,所以无法确定欧洲是否会在未来几年向“损失与损害”基金注资。尽管极端天气事件越来越频繁地出现(所有国家都受到了影响,而不仅仅是贫穷国家),但气候变化问题仍未成为西方工业化国家最优先处理的问题。
可能性:高
9)不断加剧的美中紧张局势:尽管在11月的拜习会上,两国领导人都致力于稳定中美关系,但在台湾、技术规范和标准、贸易、人权以及南海等问题上,两国的根本性分歧仍然存在。贸易、气候和军事对话已开始初步恢复,但两国不稳定的民族主义情绪可能会阻碍两国达成任何实质性成果。迄今为止,面对拜登政府禁止人工智能和超级计算机芯片及芯片制造设备出口中国,中国的反应是向世贸组织提出申诉,并计划向其半导体行业追加1430亿美元的补贴。
拜登政府的措施旨在扼杀中国高科技的发展。在民主、共和两党都对中国感到厌恶的情况下,即将被共和党控制的美国众议院计划采取更激进的措施,在台湾、贸易和人权问题上施压中国,这有可能破坏拜登的计划。尽管我们认为中国在2023年或此后几年强行统一台湾的可能性极低,但即将出台的、旨在加强美台军政关系的《台湾政策法》将重新挑起美中对抗,两方会针锋相对地展示本国决心并相互妖魔化。两国稳定双边关系的努力正面临重大障碍,两国关系有可能会脱轨。
可能性:中高
10)朝鲜半岛出现更大危机:平壤不断试射各种弹道导弹(2022年进行了86次试射)、巡航导弹、能搭载战术核武器的机动中程导弹和洲际弹道导弹,其目的是创建一个有能力进行二次打击的核武库,并为胁迫行动和可能的攻击行动提供更多选项。正如美国和韩国政府一直警告的那样,第七次核试验的准备工作已经进行了几个月。平壤和北京可能达成了“援助换克制”共识,这就解释了为什么第七次核试验还没有发生。然而,如果第七次核试验发生了,北京又否决了联合国安理会制裁朝鲜的决议,那美中关系裂痕就可能会加深。平壤的武器库已经远远超过了威慑美韩的需要。北朝鲜可能会因误判而发起挑衅性行动,这可能会引发危机或朝韩冲突。
可能性:中高
其它未知风险
用美国前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的话说,上面讨论的风险是“已知的未知风险”,即可识别的形势或趋势,其可能的发展轨迹可以被评估出来。此外,还有一系列“未知的未知风险”,即我们无法预料到的灾难性事件。其中包括:超级火山爆发(美国黄石公园、印度尼西亚、日本);一颗6英里宽的巨型小行星撞向地球,此类小行星曾在6600万年前灭绝了恐龙;太阳风暴(日冕物质抛射)导致大量带电粒子射向地球,可能会使电网瘫痪数周或数月;来自深空的放射性伽马射线爆发。正如新冠疫情所展现的,在我们的星球上有成千上万的病毒可能会在未来引发新疫情,其中一些疫情比新冠疫情更难对付。
这些未知风险发生的概率很低,但一旦发生就会引发巨大灾难。
(观察者网由冠群译自“国家利益”网站)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大家都在看
-
世界最大跨度公路斜拉桥——观音寺长江大桥主塔封顶 今天,位于湖北省荆州市的世界最大跨度公路斜拉桥——观音寺长江大桥北岸主塔成功封顶,至此大桥两个主塔全部封顶,大桥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后续施工奠定坚实基础。今天上午,观音寺长江大桥北岸主塔钢壳最后一个 ... 世界最大05-07
-
世界上最大的四个城市,繁华程度令人难以想象 世界上最大的四个城市。世界上最大的四个城市,河南计生局大门口的一副对联,如今都一一应验了,快来看看。·上联:晚婚晚育。厉害!乌克兰老人对泽连斯基说的三句话,听之令人动容。·第二句:我们要相信世界上多数 ... 世界最大05-06
-
省公布!世界最大,金湾的! 为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展示劳动者风采,致敬每一位处在生产建设、城市运作第一线辛勤付出的金湾人。「珠海金湾」推出“金湾奋进者 筑梦新时代”系列报道,让我们沿着奋斗的足迹,走进劳动者逐梦的阵地,聆听那 ... 世界最大05-05
-
美是全球最大消费市场?央视力证,钱都花在打官司、看病、租房上 #发优质内容享分成#特朗普为什么怂了?这场关税战真的揭露出来很多秘密,我们以前还真不知道呢!关税战之前,美国是信誓旦旦、自信满满的。特朗普真的觉得,他只要把关税加上去了,别的国家都会奴颜婢膝。尤其是他觉 ... 世界最大04-30
-
全球首艘、世界最大!首靠世界最大港→ 【来源:中国水运报】4月27日,在宁波舟山港梅山港区,全球首艘、世界最大的2.4万标准箱级液化天然气(LNG)双燃料动力超大型集装箱船“达飞塞纳河”号在完成装卸作业后,缓缓驶离6号泊位。与最新“绿色顶流”的“邂 ... 世界最大04-28
-
北大人百年发现,世界最大稀土矿在这! “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所谓“稀土”是元素周期表中17种金属元素的总称包括钪、钇及镧系元素等因其提取难度大故被称为“稀土”作为“工业维生素”“万能之土”稀土在高端技术领域具有不可或缺的战略地位在内蒙古 ... 世界最大04-26
-
世界上七个最大的城堡:最后一名,竟然是克里姆林宫? 古老的石墙背后,埋藏着千年风雨与血火记忆。城堡,这个在人类历史中充满传奇色彩的词汇,既是守护者的堡垒,也是统治者的象征。从欧洲的山巅到亚洲的平原,它们或耸立如巨人,或蜿蜒如龙,静默地守望着时代的更替。 ... 世界最大04-24
-
煤层厚达千米,延伸上千公里!世界最大的煤田,真是植物形成的? 这才是“家里有矿”的最佳诠释,煤层厚达1千米,延伸上千公里,全世界最大的煤田阿巴拉契亚煤田面积居然达到了18万平方公里,同时还蕴藏着3107亿吨的煤矿储备。如此惊人的数字,不仅让全世界都对美国的煤矿储备羡慕 ... 世界最大04-23
-
报名费上万、“年薪百万”:全球最大规模考试争议重重 CFA考试被业内人称为“华尔街入场券”“国际第二护照”和“全球通行证”。(视觉中国/图)因为考试中的一段小插曲,王勇把CFA考试告上了法庭。CFA是特许金融分析师的英文简称,由美国CFA协会进行统一管理,其组织的 ... 世界最大04-23
-
全电驱动!世界最大,正式投用 ◎ 科技日报记者 都芃4月22日,由中交集团自主设计建造的世界最大全电驱可拆装环保绞吸船——“浚澜”船,在官厅水库清淤试点工程中正式投入使用。“浚澜”船是中交集团为官厅水库治理量身定制的“清淤利器”。该船 ... 世界最大04-23
相关文章
- 全电驱动!世界最大,正式投用
- 日本天价打造“全球最大驱逐舰”,垂发比055大驱还多
- 旅客带430只甲虫入境被全部销毁 包含世界最大甲虫之一的“大力神”
- 火爆“异宠”!海关单次截获“异宠”430只 包含世界最大甲虫之一的“大力神”
- 世界上10个最大的国家排名,看看中国排第几?
- 世界最大跨度三塔斜拉桥合龙
- 世界最大直径高铁盾构机掘进至长江江心,安全穿越刀鲚保护区
- 刷新纪录!全球最大海上“带货王”来了
- 24000箱级!全球最大海上“带货王”来了
- 海国志丨被人遗忘的“寂静浩劫”:这个国家,正面临全球最大饥饿危机!
- 全球首艘!世界最大!中国制造24000TEU级双燃料动力箱船在沪交付!
- 全球最大饥荒背后的“寂静浩劫”
- 全球首艘、世界最大24000TEU级双燃料动力箱船在沪命名交付
- 全球首艘、世界最大,24000TEU级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在上海命名交付
- 全球综合国力十大强国
- 世界最大跨径三塔不对称斜拉桥进入中塔柱施工阶段
- 希勒:曼联仍是世界最大俱乐部之一,但绝非最佳球队之一
- 全球最大规模!我国团队在这一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
- 世界最大的20个民族,中国汉族居首
- 世界面积最大国家——俄罗斯
热门阅读
-
泷泽萝拉作品,光看一眼就让人欲罢不能 07-14
-
高岗事件真相令人震惊 究竟有何隐秘内幕 07-14
-
北京大裤衩 也就是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 10-24
-
江户四十八手 看一看可以年轻十岁 11-01
-
柳州莫菁视频流出,最终判定是男友所为触及法律底线 11-14
-
揭秘翁帆怀孕真相 杨振宁和翁帆的孩子 11-15
-
世界上最大的火车站,在中国(100个足球场大) 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