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最大!全球第二!

发布者:清风明月夜 2023-10-29 15:59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优质中小企业的核心力量,更是城市经济转型升级的排头兵,创新驱动发展的主力军。西咸新区融媒体中心推出“小巨人”主题报道,聚焦各类“小巨人”企业,记录它们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本期,我们走进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陕西三毅有岩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看看这家企业是如何成为国内铱材料领域的领头羊,占据全球市场的一席之地。

陕西三毅有岩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毅有岩”)位于西咸新区秦汉新城周陵新兴产业园,是亚洲最大、全球第二的铱制品(铱坩埚及其配件)加工企业,主营业务为铱制品加工和铱贸易,铱制品加工量占全国总量的90%以上,产品主要用于国防军工、航空航天、医疗、通信、电子行业等领域。

近年来,中国铱制品加工量飞速增长,其中,三毅有岩加工占有量达90%,在最尖端的激光、航空航天领域超过70%。自成立以来,专注铱制品领域的开发与研究、生产与销售,一步一步突破技术壁垒,填补了国内多项铱制品加工生产的技术空白。2022年,三毅有岩铱制品销售额近10亿元。


解决半导体领域“卡脖子”问题

三毅有岩自2014年从北京整体搬迁至秦汉新城。三毅有岩董事长孙岩说,起初团队也是摸着石头过河,直到2001年成立了中国第一家专业铱制品加工公司,结束了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然而,创业的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受技术和工艺的限制,产量一直在千万级徘徊。

直到2015年,三毅有岩在秦汉新城周陵新兴产业园建设4000平方米办公区及7000多平方米智能制造生产基地,多项“全国第一”的探索尝试都是从这里“诞生”,自此翻开了国内铱制品加工的新篇章。

2021年,三毅有岩对铂铱材料进行针对性的加工,研究出新一代宽禁带半导体衬底氧化镓晶体用特种铱坩埚,解决了半导体领域“卡脖子”问题。也是当年,三毅有岩正式成为世界第二大铱制品加工企业。先后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陕西省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陕西省瞪羚企业、陕西省绿色工厂等称号。


技术与市场的新突破

很多人并不了解“铱”,其实,这个看似陌生的稀有贵金属,和光电、医疗、航空航天等领域都有密不可分的联系。然而早些年,铱制品生产加工技术精度高、难度大,相关技术长期以来被国外垄断。

“这里生产的铱坩埚,品质远高于日本和英国的同类产品。”一位外国客户在使用三毅有岩的产品后称赞。

“2019年,我们实现了360毫米直径铱坩埚生产。随着研发力度不断加大,公司已突破450毫米直径超级大铱坩埚的技术瓶颈,领先全球很多企业。”陕西三毅有岩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梁向鹏说道。

2022年12月14日,三毅有岩要交付的一批铱坩埚,这些根据用户需求加工特种规格的铱制品将出口美国、日本、韩国、印度、德国、瑞士及中国台湾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如今,随着光电、通讯、医疗、航空航天等各领域日新月异的发展,对贵金属铱的各种功能材料的需求日益增长,公司年加工各种铱制品超过2500公斤,成为亚洲领先的铱制品加工企业,公司产值连年攀升,年均增长超过10%,2022年实现产值近10亿元,同比增长72.8%。


选择新区的多个理由

能实现产值的逆势上扬,梁向鹏直言:“这和西咸新区秦创原总窗口的支持分不开。”2022年,秦汉新城全力推动试点改革创新,一大批产业项目和科创企业在这里聚集发展,三毅有岩作为其中之一也为区域发展注入新动能。

据梁向鹏回忆,当时调研了全国很多地方,与西咸新区秦汉新城接触后,发现这里不仅政策好,工作人员非常敬业和专业,对企业的特色和发展前景很认可;加之在铱材料方面,西安有良好的人力资源,如西工大、陕科大等,对企业研发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于是,三毅有岩最终选择在这里扎根。

“2022年,我们获得专精特新奖励等各类补贴总计400多万元。根据最新的奖补政策,我们还将获得20多万元的企业管理团队专项奖励。政策及时有力不仅体现了新区对企业发展成绩的认可,也体现了对人才的重视。”梁向鹏说道。

下一步,三毅有岩将继续深度聚焦成本控制与技术突破,通过深耕细分产品领域把企业做精做强,助力“中国制造”加速向“中国智造”转变。

大家都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