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这样守护“地球之肾”
null

图①:大批天鹅到河南省三门峡市黄河湿地栖息越冬。 新华社记者 郝 源摄 图②:浙江省杭州市西溪国家湿地公园。 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摄 图③:位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的扎陵湖湿地。 赵金德摄 制图:潘旭涛
作为“地球之肾”,湿地是给养自然生命长青的默默守望者,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生命通道和生态长廊。中国科学院日前发布的《中国湿地研究报告》显示:中国湿地面积整体呈现恢复态势,保障我国水安全的作用更加明显;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显著;湿地碳汇功能显著提升;湿地合理利用模式不断创新,保护体系日趋完善,恢复技术体系基本形成。
中国湿地保护的显著成果,离不开一个个湿地守护者的坚守与付出。他们有的在黄河湿地义务巡护20余年,救助野生动物400余只;有的甘当“守门员”20余年,带着西溪湿地的清澈水体登上了《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有的成为“高原绿色的守护天使”,在青海湖边建湿地公园,再现“半河清水半河鱼”的生态奇观……他们用自己的身体力行,守护着“地球之肾”,写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妙故事。
范运亭——
“最喜欢黄河湿地鸟高鸣、雁成群”
“俺从小在黄河边长大,特别喜欢听鸟儿嬉戏打闹的声音。”清晨,深冬的黄河开封段,寒风凛冽。河南省开封市柳园口乡大辛庄村农民老范,骑着自行车出现在去往黄河滩区的路上。这条路,老范已经走了23年。
老范本名叫范运亭,今年67岁。从小,范运亭就喜欢鸟。每当农闲时,他就会去黄河滩看鸟,用卖粮食的钱给鸟治病,还会省下钱给老鹰买肉吃。“老范老范,拾个鸟不吃,送到保护站。”过去,滩区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
2000年春季,在参加湿地野生动物救助活动之后,范运亭被正式聘为开封市柳园口省级湿地的野生动物保护义务巡护员。这20多年来,他先后骑坏了4辆自行车。柳园口黄河滩湿地1.6万多公顷的水面、浅滩、堤岸、外滩……都留下了他巡逻的身影。
黄河进入开封境内,河道变宽,泥沙大量沉积,河床不断增高,经年累月造就了一望无垠的黄河滩地。这片广袤的湿地,是亚洲候鸟迁徙的中线,也是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地带。然而,20多年前,偷猎、捕杀野生鸟禽等破坏湿地生态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还屡有发生。“以后黄河边上没有鸟了,那可怎么办?”范运亭回忆说,日渐稀少的飞鸟,河滩上四处散落的羽毛,他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成为湿地义务巡护员之后,范运亭更加积极。一个冷馒头、两瓶矿泉水、一双胶鞋,这就是范运亭巡护的“标配”。他总是天不亮就起床,绕着黄河边,“这儿转转,那儿转转”。饿了就啃一口冷馒头,困了就在羊棚里迷瞪会儿。“每天不仅要沿着黄河大堤巡护,有时还要到滩区进行巡查。” 范运亭说,滩区里的路本来就凹凸不平,遇上雨天,道路就更加泥泞难行,自己就只能推着自行车进行巡护。
2008年正月初五的凌晨,老范收到线索,说滩区有人在捕鸟,他连忙赶过去阻止。由于天色昏暗,又下着大雪,范运亭一不小心滑倒了,造成右手腕骨折,落了病根。像这种危险的事儿,他经历多次,早就习以为常。
在许多人看来,范运亭所做的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但范运亭却不以为然:“这些年,别人都说俺傻,俺也懒得和他们辩解。俺才不傻呢,付出一点点努力,就可以让环境变得更好,这道理俺是明白的。”家人对老范的“不务正业”也习惯了,妻子经常打趣他说:“你这巡护工作没白干,锻炼了个好身体!”
从黑发到白发,从鸟类稀少到百鸟翔集,成为义务巡护员以来,范运亭救助野生动物400余只,救护、协助没收、上交各类禽鸟500多只,制止各类滥捕乱猎行为200余起。2010年,范运亭获评“斯巴鲁生态保护奖”,2019年获得全国“最美家乡人”称号,2020年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他将“斯巴鲁生态保护奖”的5000元奖金全部拿出来,购买石子、水泥、钢筋,自己动手制作了100块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宣传牌,竖立在黄河滩区。
现如今,捕猎者没有了,鸟类成群,一到迁徙期,几千只候鸟集体亮相柳园口湿地,场面壮观,引得摄影爱好者蜂拥而至。“现在抓鸟的少了,一两年都遇不到一个。国家管得严了,人们的思想觉悟也提高了。”范运亭感慨道,“俺最喜欢的就是这片黄河湿地每天鸟高鸣、雁成群。”
刘想——
“守护好西溪湿地这个留给后人的礼物”
“你看,那是一只夜鹭!”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一角,刘想激动地小声惊呼。只见不远处,一只鸟儿立在水中的浮木上,他赶紧拿起相机记录这一幕,“又够我高兴好一阵了”。
杭州西溪湿地是中国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湿地公园,有“天堂绿肺”之称。一句“西溪且留下”,让多少人心驰神往。自2002年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实施以来,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想,已与这片土地相伴20载。他笑言,自己就是西溪湿地的“守门员”。
湿地多塘,但以往塘与塘之间几乎互不“交流”。为了增加水的流动性,提高观感度,刘想及同事们通过暗管将湿地内的野塘连通起来,并通过电子设备对水质进行24小时监测。
“西溪湿地有柿基、桑基、竹基‘三基鱼塘’构成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鱼塘鳞次栉比,堪称‘万塘揽胜’,这是西溪原生态的特色,也是其珍贵的特质。”展开一张西溪湿地卫星影像图,指着西溪湿地影像全貌,刘想动情地说,“希望通过湿地人的共同努力,让这1066个池塘不减少、湿地功能不退化、保留地形地貌,让这里永远都充满绿意与生机。”
如今,走近西溪湿地,能看到一块大屏,上面有气象参数、空气质量、水体质量,更有刘想特别添加的“花鸟日历”。“人们一来,看到空气质量优,核心区域水体常年保持Ⅱ类,还能看看当下哪些花开了,哪些鸟儿来了。”刘想说,他想让人们对湿地的了解更多一些,“有了解才有喜爱,有喜爱才会珍惜。”
近年来,西溪湿地免票开放区域由原来的2平方公里扩大到5.79平方公里。在这些区域,市民、游客可感受四季不同的野趣与惬意。但湿地中众多的小岛和浅滩,游客是无法上去的,就连观鸟楼也掩映在芦苇丛中,人可观鸟,但不会惊扰到鸟。
鸟儿是“生态试纸”。为了吸引更多鸟类,2018年,刘想和同事们特意给鸟儿打造了一个觅食、嬉戏的空间,包括营造大水面、扩大浅滩面积,水里种上鸟儿们喜欢的水生植物,一切按照适合涉禽、游禽类水鸟喜爱的生活环境来。
所谓“栽得梧桐树,引得凤凰来”,2019年冬天,一只东方白鹳被拍到在西溪湿地现身,东方白鹳有“鸟界国宝”之称,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此后,每每发现东方白鹳、丹顶鹤、黑脸琵鹭等“明星”鸟儿来到西溪湿地,刘想都要在朋友圈“嘚瑟”一番。
刘想把自己的社交平台视作展示西溪湿地的一个“窗口”,在他的朋友圈里,几乎都是西溪湿地的近况:哪只鸟儿来串门了,不起眼的蓼草是哪种植物,积攒了8个冬天的鸟巢长什么样……刘想分享的故事不掉书袋,更接地气。“这样细微的妙趣所在,是公开报道、介绍材料里无法得知的。”一位好友这样评价。
2022年11月,《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在湖北省武汉市举行,刘想代表西溪湿地参与相关活动并发言,他还带去了2升清澈透亮的西溪之水。“西溪之胜,独在于水。我们带来了这瓶水,就是带来了西溪最美的一面,带来了保护湿地的最佳成果。”刘想向世界各国嘉宾介绍。
近10年来,西溪湿地动植物种类不断增加,其中维管束植物增加了474种,现有1040种;鸟类增加了43种,现有196种;昆虫增加了173种,现有898种;鱼类增加了6种,现为56种。近两年,西溪湿地整体水质稳定保持在Ⅲ类,目前部分核心区域可达Ⅱ类。
“有人说,杭州西湖是前人留给今日的财富,西溪湿地是今人留给后人的礼物。我们在这里保护好湿地生态,保护好生物多样性,就是守护好西溪湿地这个留给后人的礼物。”刘想说。
王威——
“让更多人领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沙柳河湿地公园的发展目标就是人鱼共栖、人鸟共乐、人湖共存。”沿着观景栈道慢慢踱步,今年44岁的沙柳河国家湿地公园管理中心主任王威讲述起过去的故事。
2021年12月29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关于2021年国家湿地公园试点验收结果的通知》,位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的沙柳河国家湿地公园通过国家验收。得知这一消息,王威百感交集,眼框湿润:“沙柳河湿地公园成为‘国’字号名片,我整整盼了五年!”
青海湖北岸,有片神圣的区域,它东枕日月山,西望柴达木盆地,北依祁连山国家公园,南临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青海湖生态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就是沙柳河国家湿地公园。
2016年12月,刚察沙柳河国家湿地公园经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批准试点建设。时任刚察县林业站站长兼林场场长的王威被委以新的重任——沙柳河国家湿地公园管理中心主任。作为这个试点项目的最终落实人,建设从哪里着手?具体怎么办?一系列现实问题让王威感到“压力山大”。
经过几个昼夜的思索,参考大量湿地公园建设的案例,王威心中渐渐有了一个明朗的计划:坚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保持原生态,既要与已经建成的湟鱼家园相融,也要杜绝重复建设,必须走出一条独特的湿地公园建设道路来。为此,王威积极向专家学者请教,实地勘察,对建设中关于湿地保护、湿地恢复、宣教展示、科研监测、合理利用、社区共管等具体内容,他反复同有关专业人士研讨、商定。
在青海,人们常说,“青海湖中有两宝,一是湟鱼,二是鸟”。湟鱼,又叫青海湖裸鲤,这是青海湖的特有鱼种,每年5月到8月,是湟鱼洄游的季节,鱼儿们成群结队地奋力游动,逆流而上,在水流坦缓的淡水河道里产卵、生儿育女。湟鱼是维系“水—鱼—鸟—草地”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环节,但大肆捕捞使得湟鱼数量迅速下降,2004年,湟鱼被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濒危物种。作为第二大入湖河流,沙柳河是青海湖湟鱼主要的洄游河道。
“改造前,沙柳河两岸曾是个天然垃圾场,一度垃圾遍地、河道受阻,是刚察县‘脏乱差’的重灾区。”王威说,以前,当地群众缺乏湿地保护意识,河内的垃圾在阻塞河道的同时也对湟鱼洄游产卵造成了很大影响。
生态环境破坏、湿地面积萎缩、水系贯通不畅,直接威胁到湟鱼的生存,也影响到鸟类的迁徙、繁衍和生物多样性,沙柳河湿地的改造迫在眉睫。河道清淤、水质优化、堤岸修葺……王威和同事们夜以继日、加班加点进行湿地恢复和保育工作,大大改善了湟鱼洄游和繁殖环境。
湟鱼洄游的生态环境变好了,怎么能让鱼儿游得更轻松呢?王威还想到了一个“鲤鱼跃龙门”的点子。他们在湟鱼洄游必经的泉吉河边,新建了一个“阶梯式”通道,每个阶梯之间设置一个高约30厘米的台阶和一个小水池,供湟鱼休息缓冲,帮助休息充足的湟鱼轻松完成飞跃。
现在,沙柳河国家湿地公园已经成为著名的旅游景区,“半河清水半河鱼”的生态奇观重新上演,“青海湖观鱼放生节”声名远播,游客络绎不绝,都想来一睹湟鱼的风采。越来越多的农牧民开起了农家乐和牧家乐,吃上了“生态饭”,他们亲切地称王威为“高原绿色的守护天使”。
“未来,我要让更多的人走进青海湖畔,走进刚察,走进沙柳河国家湿地公园,了解高原藏城的神秘和广袤,领略这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王威说。
大家都在看
-
中国地理之最:从世界之巅到秘境奇观 中国幅员辽阔,地理景观千姿百态,从世界最高峰到陆地最低点,从广袤沙漠到璀璨珊瑚礁,无不展现着自然与人文的极致魅力。以下精选中国地理的极致特征,带您一览这片土地的壮丽与神奇。地形地貌之最1. 最高峰珠穆朗 ... 自然之最05-25
-
写作写什么?最自然的东西才最有保存价值 欢迎来到蝶之林小屋,每天一篇文章与您一起分享,麻烦进来的才子佳人,动动你们小手,点点右上角关注,留下您的印迹。背景清晨,享受着窗台前的第一缕阳光的洗礼,呼吸着第一口新鲜的空气,感受着来自大自然的最真诚 ... 自然之最05-22
-
世界母乳喂养日:生命之初,自然之乳 2025年5月20日是第35个世界母乳喂养日今年的主题是:生命之初,自然之乳母乳是婴儿最理想、最安全、最营养的天然食物,自生命之初,母乳喂养就为婴儿的生长发育提供全面营养和免疫保护。世界卫生组织 (WHO)与联合国 ... 自然之最05-22
-
宁阳县第一人民医院母乳喂养宣传日丨生命之初的自然之爱,给宝宝最珍贵的“礼物” 2025年5月20日是第35个“全国母乳喂养宣传日”,宣传主题为“生命之初,自然之乳”。为进一步倡导母乳喂养理念,提升母婴健康水平,宁阳县第一人民医院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主题宣传活动,为准妈妈及家庭提供科学、实用 ... 自然之最05-22
-
沉沉醉山水间,邂逅自然诗情画意 在尘世的喧嚣中久居,心似蒙尘。偶然间,一幅山水画作撞入眼帘,宛如一把精巧的钥匙,瞬间开启了通往宁静桃源的门扉。画面中央,一湾湖水如镜面般澄澈。湖水似是被周围的绿意晕染,透着清新的绿。天空的湛蓝与洁白云 ... 自然之最05-21
-
刘亦菲38岁素颜自拍照流出,于无妆中邂逅纯粹自然之美 在娱乐圈这个被美颜滤镜和精致妆容充斥的世界里,刘亦菲38岁素颜自拍照的流出,宛如一阵清风,吹进了大众的心田,让我们得以于无妆中邂逅她纯粹自然之美。照片中的刘亦菲,褪去了舞台上的华服与浓妆,素面朝天却依旧 ... 自然之最05-21
-
全国母乳喂养日丨生命之初,自然之乳 5月20日“我爱你”被喻为爱的表白日但它还有一个特殊的含义全国母乳喂养宣传日2025年5月20日是第35个“全国母乳喂养宣传日”,宣传主题为“生命之初,自然之乳”。母乳喂养母乳喂养是一种经济且环保的生活方式;母乳 ... 自然之最05-21
-
生命之初 自然之乳丨这场“全国母乳喂养宣传日”活动有料又有爱 #常德头条##汉寿县人民医院#5月20日是充满爱的日子。2025年5月20日是第35个“全国母乳喂养宣传日”,主题为“生命之初,自然之乳”。该主题强调母乳是婴儿最营养、最安全的天然食物;母乳喂养是一种经济且环保的生活 ... 自然之最05-21
-
甘肃之美:推荐5个最具特色自然景观。 1.张掖七彩丹霞色彩交响曲·地质博物馆。张掖七彩丹霞被誉为“世界十大地理奇观”之一,其斑斓的岩层因白垩纪砂砾岩受流水侵蚀和风化作用形成,呈现红、黄、白、灰等渐变色带,宛如大地的调色盘。景区内“刀山火海” ... 自然之最05-21
-
凤翔峡原始生态旅游区探索自然之旅 景区内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其中不乏珍稀物种,如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南方红豆杉、二级保护动物穿山甲等。凤翔峡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原始生态保存完好,几乎没有受到人为破坏,溪水清澈见底,瀑布飞泻,形成了一幅天然的 ... 自然之最05-21
相关文章
- 嘉峪关最有灵性的5座山!您都去过吗?
- 国际博物馆日:德基艺术博物馆推出特别活动
- 自然分娩与剖腹产:哪个更好
- 520邂逅自然之爱 “山间动物的浪漫情书”邀你赴生态之约
- 博物馆的未来是什么?
- 让文旅“流量”变发展“增量”
- 抄作业!码住这份母乳喂养必备知识,解锁自然之乳的喂养密码
- 【卫生健康宣传日】全国母乳喂养宣传日——生命之初,自然之乳
- 金山湖 沉浸自然 释放心灵!
- 戛纳红毯:高圆圆古天乐同框,自然之美全场!
- 西藏之美:最具特色5个自然景观
- 吉林人参系列报道之一:秘境“山珍”——林下参
- 江汉北顾处 一陂纳古今——“武汉城市之根”黄陂走笔
- 石门岭雾锁奇峰,雨后水墨丹青既视感!
- 自然之颂
- 哪个自然奇观最让你感到敬畏?暗示你的意志力极限和突破力
- 拥抱自然:探寻最养生的自然之地
- 自然与生命的永恒主题
- 第146.《幼科概论》明·佚名【附】世界自然之最
- 江苏省兴化市之“最”盘点
热门阅读
-
张译和张铎,你真的能分清楚吗? 07-13
-
三年自然灾害毁灭了多少的东西,实属可怕 07-13
-
丹霞山阴阳石酷似男女生殖器,羞涩的人真的看不下去 07-13
-
世界上最高的十大山峰,珠穆朗玛峰稳居第一 07-13
-
俄罗斯十大城市排名:莫斯科第一,圣彼得堡第二 08-01
-
世界十大最缺水的国家排行榜,索马里位列第一 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