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全国前2,国际大赛金奖!这一“重要”学科,南林实力不俗!

发布者:不是知青 2025-6-18 10:04

森林作为地球的绿色之肺,承载着维护生态平衡、净化空气、涵养水源的重要使命。今年5月以来,我国北方地区遭受7次强沙尘暴侵袭,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日益凸显,这些都与森林资源的减少密切相关。这样的背景下,林学学科的重要性愈发突出。

作为中国现代林业教育的发源地之一,南京林业大学在林学人才培养方面底蕴深厚、成就卓著。作为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学科之一,学校林学学科在教育部历次全国学科评估中均名列前茅,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A+;在各大国际排行榜上表现优异,在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位居全国第二。国际声誉和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充分彰显了学校在林学领域的顶尖实力。

(第四轮学科评估)

(图片来源:软科)

南京林业大学林学教育,前身可追溯到中央大学森林系和金陵大学森林系。1952年合并组建南京林学院,是当时中国大陆仅有的三所高等林业院校之一。2023年5月由原林学院正式更名为林草学院,成立水土保持学院与林草学院合署办公。学院拥有以郑万钧、马大浦、叶培忠等为代表的第一代学科奠基人,其中郑万钧院士在四十年代发现并定名了被誉为“活化石”的水杉,这一重大发现震惊了国际植物学界,这一发现和命名被誉为20世纪植物学界最伟大的发现之一。

(郑万钧院士)

薪火相传,木能成林。以王明庥、熊文愈、李传道等为代表的第二代学术名师成功接棒,以曹福亮、施季森、叶建仁等为代表的第三代在国内外有广泛影响力的著名学者再创辉煌。其中王明庥院士被称为“中国黑杨之父”为发展我国杨树产业做出了杰出贡献;曹福亮院士也为我国银杏产业发展和现代林业建设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研究成果在全国得到大力推广。

(王明庥院士)

(曹福亮院士)

在多年发展历程中,南京林业大学林学研究与教育在每个时代都有杰出的代表性学者领衔,不断拓展、深化中国林学学科体系,教师队伍也在不断扩大。学院现有教职工162人,其中教授56人、副教授3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32人。教师队伍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其他国家级人才9人;江苏省特聘教授等省级人才18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林草局科技创新团队2个、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3个(截至2024年9月)。

立足林学学科建设,培养拔尖创新型和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并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平台支撑。南林开展了一系列积极尝试——

2007年林学实验教学中心被教育部列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中心教师承担了“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160余项,科研经费突破了5000万元;获国家科技进步奖6项,省部级科技奖12项,发表学术论文80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81篇)

2013年,由南京林业大学牵头,联合中国林科院、南京大学、江苏省林业局、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等单位共同组建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2020年被认定为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2024年11月举办教育部林木遗传与种质创新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揭牌仪式,该实验室依托学校林木遗传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林木遗传与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联合加拿大UBC大学Asia Forest Research Centre和Centre for Forest Conservation Genetics等国外优势单位共同组建。实验室面向国际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整合依托单位优势资源,在林木遗传和种质创新与分子育种、特种经济林木品种定向选育等领域开展国际联合研究,为加速推进林木优良品种产业化进程提供科技支撑。

……

截至2024年9月,学院已拥有林木遗传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林木遗传与种质创新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等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7个和国家级林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努力为师生提供更好的科研平台。

这些创举下,学生培养成果究竟如何?亮眼的成绩给出了答案:

在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揭榜挂帅专项赛终审决赛上,林草学院、水土保持学院《碳“锁”林间——基于“近自然恢复”的杉木人工林森林质量提升与碳增汇协同提升技术》等多个项目获奖,《碳“锁”林间——基于“近自然恢复”的杉木人工林森林质量提升与碳增汇协同提升技术》获得擂主、国奖特等奖

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中,学院学子的《低木质素高纤维桉树新品种培育》获得产业命题赛道金奖首次实现学校产业赛道金奖“零”的突破

在江苏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中,学院学子更是斩获三个一等奖!其中,学院“愚公益杉—杉木优培优植 照亮林业碳汇公益路”项目成功闯入冠军争夺赛并荣获大赛季军。

……

面向未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林学的社会价值将更加凸显。无论是参与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实施,还是投身美丽中国建设,林学人才都将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期待更多胸怀绿色梦想的青年学子选择南林,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学术沃土上茁壮成长,成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坚力量,用青春和智慧书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时代华章。

关注“南京林业大学招生办”头条号,获取更多精彩资讯

本文素材来源:南京林业大学林草学院、水土保持学院官网、南京林业大学官网、环球网、软科官微

展开全文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