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是永恒的灵感之源

发布者:白色荆棘谷 2023-7-5 05:02

在日常生活之中,你是否有注意过,我们身边有哪些触手可及的物品之上,有着植物图案的装饰。读过莫里斯·皮亚尔-韦纳伊的这本《万物有文》之后,抬眼看看四周,才发现,原来植物装饰无处不在,早已渗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只不过,习惯之后,反不为奇。


莫里斯在书中开篇带着读者进行“植物研究”,如果没有读之后的内容,仅仅看开头这一部分,还真容易让人错以为莫里斯是位地地道道的植物学家。那些曾经乱熟于心、而后又渐渐流逝殆尽的生物学知识,就这么被莫里斯稍稍唤醒了。研究植物还挺有趣的。

当然,研究植物并不是本书的最终目的。不过,要想掌握植物装饰的诸多要点和诀窍,先决条件还是在于对植物的充分了解。诚如莫里斯所说,自然是永恒的灵感之源,植物是自然最朴实的造物,在装饰艺术中却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为艺术创造者提供了无尽的灵感和创意。


莫里斯创作本书的目的,是要以最为简单明了的方式揭示植物界的规律原理。由简及繁,由整体到局部。我们撇开植物华丽的表相,看清其本质的内在规律,将无限的创作可能运用在各种各样的装饰艺术之中。化繁为简之后,反而存在更多的可能性。植物本身,是有规律可循的,只有掌握了植物自身的规律,我们才能在各种各样的材质和布局上来驾驭植物装饰。

在之后的内容之中,我们便会发现,植物装饰可以用于陶瓷、墙纸与印花布、花窗玻璃、梭织布、蕾丝与刺绣、细木镶嵌、地毯、书籍装帧和马赛克、铁艺与青铜工艺、首饰工艺与金银细工。单从这数目繁多的材质和可塑性来看,便能发现,植物装饰的可能性是多么壮观了。


在此也要对莫里斯的渊博知识感到敬佩,他在讲述每一种可以进行植物装饰的材质之时,都将对工艺技术本质的讲解放在前面。比如说,告诉读者制作陶瓷的流程,织布的技法等等。也只有真正清楚了那些我们日常接触不到的工艺技术,我们才能真正明了,何以会有这样的植物装饰图案呈现在我们眼前。

莫里斯还不时讲到一些看似与本书主题无关的冷门知识,比如他在书中说到白色能够给人以侵吞周围深色空间的印象。平时倒还真的没有注意过这个问题,直到莫里斯举出了实例,让人一下子明白了过来,也认识到了人的肉眼在看事物之时会产生错觉。

在了解了基本的工艺流程之后,莫里斯方才让我们走进植物装饰艺术的世界。艺术不一定非得是那种博人眼球的炫目,也不一定是先锋派的极致简约。总归一点,还是要每个人发挥自己的观察能力,做出判断。通过研究植物的基本规律,看清事物的本质,而后将植物的各个部分依照一定的既定规则排列组合在一起。以自己的艺术细胞,来创造属于自己的无限可能。

大家都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