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今晚!细看天狗如何吞月
今晚,重磅天象——月全食将闪亮登场,中国大部分地区都可看到全食阶段。
据悉,本次月全食始于北京时间11月8日16时,到21时57分结束,全程历时5小时57分,最佳观赏时间是19时前后。上一次中国可见全过程的月全食要追溯到2018年,下一次要等到2025年。
说起月食,你一定会想到“天狗食月”的传说,它是古代先民对月食的一种奇妙理解,下面一起看看月食现象的科学原理以及传说的产生始末吧!
月食现象产生的科学原理
月食,是一种当月球运行进入地球的阴影时,原本可被太阳光照亮的部分,有部分或全部不能被直射阳光照亮,使得位于地球的观测者无法看到普通月相的天文现象。

地球阴影由太阳照射产生,地影可分为本影和半影两部分。本影是指没有受到太阳光直射的地方,而半影则只受到部分太阳直射的光线。在月球的位置,地球本影的半径约为月球直径的1.3倍,半影半径约为月球直径的2.3倍。当月球只有部分为地球本影遮住时,就发生月偏食。而当月球全部进入地球本影时就可以看到月全食。如果月球进入半影区域,太阳光也可以被遮掉一些,为半影月食,但半影月食不易被察觉,很多时候不被称为月食。

半影月食
月食发生时,太阳、地球、月球在同一条直线上,因此月食必定发生在满月(农历十五、十六)的晚上。今晚是农历十月十五,正是满月。今天的月食是月全食,也是月食中最为壮观的一种。
月全食的过程分为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复圆五个阶段。初亏标志月食开始,月球慢慢进入地影,与之外切;食既指月球进入地球本影,与之第一次内切,此时月球刚好全部进入地球本影内;食甚是月圆面中心与地球本影中心最接近的瞬间;生光时,月球在地球本影内移动,并与地球本影第二次内切;复圆时,月球逐渐离开地球本影,与地球本影第二次外切。

月全食
由于月球进入没有太阳光直射的本影时,大气层会吸收掉紫蓝绿黄色的光,只剩下红色光可以穿透、折射到月球表面,形成暗红色的月亮,所以月全食又被称为血月。中国民间有“月若变色,将有灾殃,赤为争与兵”的传说,直到今天,社交平台上还有人在传播“血月有灾,不能观看”之类的话,这完全是没有根据的妄语,可不要被吓到了。
世界范围内,迄今已知最早的月食记录在公元前2283年的美索不达米亚,其次就是中国公元前1136年的商代。《诗经•小雅》中也有“彼月而食,则维其常”的诗句。可见,很久之前的古人就已经注意到了月食现象。但他们无法理解月食出现的原因,还会对月亮的反常感到恐惧,于是或是认为月亮被什么东西遮蔽了,或是把它视为灾祸的预兆,由此演变出了种种神话传说。在中国,“天狗食月”的故事曾广为流传,你知道它是怎么出现的吗?

“天狗食月”传说出现始末
《周礼》中记有:“救日月,则诏王鼓”“救日以枉矢,救月以恒矢”。就是说当月食发生后,天子要击鼓、射箭来祈福救月。《史记》中有“月为刑而相佐,见食于虾蟆” “月照天下,蚀于詹诸”的说法,可见汉朝以前,流传的是“蟾蜍食月”。直到唐宋时期,曾有不少诗作对此有所体现,如卢仝的《月蚀诗》“传闻古老说,食月虾蟆精。径圆千里入汝腹,汝此痴骸阿谁生”、李白的《古朗月行》“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等。

东汉时期的蟾蜍食月图
要想考察“天狗食月”说的根源,还得剖析传说故事的内容。《中国文学大辞典》解释说:“古代人们因不理解日食、月食发生的原理,故传为天上有天狗神者,常张口吞食日月,但它有口无喉,虽然口大能含日月,却终于不能咽下,所以它衔而又吐,吐而又衔。日月神不堪其扰,便指示下界百姓遇日、月食时发出大声以惊吓天狗。”

天狗
天狗最早出现在《山海经》的记载中:“又西三百里,曰阴山。浊浴之水出焉,而南流于番泽。其中多文贝,有兽焉,曰天狗,其状如狸而白首,其音如榴榴,可以御凶。”意思是在阴山有种长着白顶毛,外形像狐狸的神兽,名叫天狗,它可以抵御凶险。东晋郭璞在《山海经传》中注释说天狗是星宿,并引用《周书》说“天狗所止地尽倾,余光烛天为流星,长数十丈,其疾如风,其声如雷,其光如电。吴楚七国反时,犬过梁国者是也”,他将天狗视为灾星,不过这时候天狗还没有和月食扯上关系。
民间流传的“天狗传说”还有另外一个版本。大致是说,古时候有个叫目连的人非常善良、孝顺,但他的母亲生性暴戾。有一天,目连之母想出了个坏主意,于是做了三百六十只狗肉包子,谎称是素包子想让和尚开荤。目连知道后,怎么劝说母亲都没有用,只好去通知了寺庙方丈。方丈准备了三百六十只素包子藏在每个和尚的袖子里,并将狗肉包子埋了。玉帝知道后非常生气,于是把目连的母亲变成一只恶狗,永世不得超生。后来,目连之母逃出了地狱,想找玉帝算帐。但她找不到玉帝,就去追赶太阳和月亮,想吃掉它们让天上人间变成一片黑暗,于是有了月食现象。

目连救母
这个故事,明显与佛教传说“目连救母”有关,最早见于东汉初年由印度传入我国的《佛说盂兰盆经》。《百喻经·月蚀打狗喻》中也记有:“昔有阿修罗王,见日月明净,以手障之。无智常人,狗无罪咎,横加于恶……如彼月蚀,枉横打狗。”意思是从前有个阿修罗王,他看见太阳、月亮很明亮,就用手遮住它。没有智慧的普通人,看到月蚀就打狗,以为是天狗吃了月亮。《百喻经》是古代天竺高僧伽斯那所撰,由此而知,古印度是有“天狗食月”传说的。这部经书在南北朝永明年间被翻译成汉文,不知从何时起,中国百姓将佛教故事和“蟾蜍食月”相结合,创造出了流传至今的中国版“天狗食月”传说。

天狗食月
明朝刘炳在《承承堂为洪善初题》说:“天狗蚀月岁靖康,血战于野龙玄黄。”虞淳熙的《答朱太复》也提到“谚云天狗蚀月。”可见这时,“天狗食月”已经广为人们传道。
到如今,随着科学的进步,人们早已弄清了月食的原理。“天狗食月”变成我们宝贵的文化资源,但月食的神秘感并未完全消失,当我们抬头望月时,憧憬的是更为广阔的宇宙。
(文中配图均来源于网络)
大家都在看
-
星空下的奇才:第谷·布拉赫与他的天文传奇 在浩瀚的宇宙中,星星闪烁,仿佛在诉说着千古的秘密。而在16世纪的丹麦,有一位天文学家,他不仅是星空的观察者,更是科学史上的一位奇才——第谷·布拉赫。提到他的名字,或许你会想到那璀璨的星辰和他那段传奇的生 ... 天文之最05-27
-
星空下的传奇:第谷·布拉赫与他的天文奇迹 在浩瀚的宇宙中,星星的闪烁不仅点缀了夜空,更启发了无数人的探索与思考。而在这片璀璨的星海中,有一个名字值得我们铭记,那就是第谷·布拉赫(Tycho Brahe)。这位丹麦天文学家的传奇人生,不仅为我们揭开了宇宙 ... 天文之最05-27
-
世界之最-全球最大天文望远镜,到底有多大? 你知道世界上最大的天文望远镜吗?它就是位于贵州平塘“大窝凼”洼地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简称FAST ,也被称为“中国天眼”。从规模上看,FAST口径达500米,占地面积相当于30个标准足球场,反射面由4450块三 ... 天文之最05-25
-
“令人惊叹的天文学”:28张最迷人的天文图片 浩瀚宇宙无穷无尽,它既神秘莫测,又令人敬畏。从古至今,人类对天际的探索从未止步。随着观测技术和摄影设备的飞跃发展,我们得以一窥宇宙深处的壮丽画卷。本文精选28张震撼心灵的天文照片,每一幅都如同星辰的低语 ... 天文之最05-24
-
星空的探秘者:第谷.布拉赫与他的天文学传奇 在天文学史上,有许多杰出的人物以其独特的贡献和卓越的成就而被铭记。其中,第谷·布拉赫(Tycho Brahe,1546—1601)无疑是最为耀眼的星辰之一。他不仅是丹麦天文学界的奇才,更是现代天文学发展的奠基人之一。布 ... 天文之最05-24
-
第谷·布拉赫:丹麦天文学的奇才 引言第谷·布拉赫(Tycho Brahe,1546—1601)是丹麦历史上最杰出的天文学家之一,他的贡献在科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布拉赫以其精确的天文观测和独特的宇宙模型而闻名,尤其是他所编著的《鲁道夫天文表》(Rudolph ... 天文之最05-22
-
天文学的奇才:第谷·布拉赫如何颠覆了我们对宇宙的认知! 在科学史的浩瀚星空中,有一位天文学家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卓越的贡献,改变了我们对宇宙的理解。他就是第谷·布拉赫(Tycho Brahe,1546—1601),这位丹麦的天文学巨星不仅以其精确的观测数据闻名于世,更因其与开普 ... 天文之最05-21
-
【南京大学天文系】中国天文最耀眼的明珠 南京大学天文学系是全国高校中历史最悠久、培养人才最多的天文学专业院系,拥有目前国内唯一的天文学一级重点学科,在历次学科评估中稳居第一一,4位中科院院士坐镇目前拥有4位中国科学院院士:曲钦岳院士、苏定强院 ... 天文之最05-21
-
古希腊“天文学”:为何能够领先中国,背后原因引人思考 新中国之后,在天文学领域,中国考古取得了很多重大发现,其中两个尤其特别:其一,先秦史书上说“北斗九星,七见二隐”,而考古发现的距今5300年前的河南巩义双槐树遗址中,就发现了北斗九星的布置,因此北斗原本九 ... 天文之最05-20
-
第谷.布拉赫,丹麦天文学界的奇才 第谷·布拉赫(Tycho Brahe,1546—1601)是丹麦历史上最杰出的天文学家之一,他的贡献不仅在于开创了现代天文学的基础,更在于他以独特的视角和方法推动了科学革命的进程。布拉赫的研究和观测成果,为后来的天文学 ... 天文之最05-19
相关文章
- 【南京大学天文系】中国天文最耀眼的明珠
- 古希腊“天文学”:为何能够领先中国,背后原因引人思考
- 第谷.布拉赫,丹麦天文学界的奇才
- 宇宙也自转?
- 万年前最硬核"天文密码"!揭秘燧人氏如何用北极星终结"看天吃饭"
- 天文学界的“奇才与怪咖”
- 世界时钟之祖,最古老的天文钟——宋朝的科技巅峰“水运仪象台”
- 第谷•布拉赫:丹麦天文学界的奇才
- 第谷•布拉赫:丹麦天文学的奇才与《鲁道夫天文表》的传奇
- 地球之最天文篇:月球上最早的“软着陆”
- 中国历史之“最”——震撼全球的璀璨明珠
- 春分,最是人间好颜色
- 金星最亮时刻
- 有史以来的最强伽马射线暴——这种天文学强爆炸,闪耀了整个宇宙
- 天文之最——带你探秘浩瀚深邃的宇宙世界极美景观
- 看:这是银河系的中心照片!天文学家在这里有惊人发现
- 天文学家眼中的星之“尽收眼底”
- 第谷.布拉赫:丹麦天文学的奇才与《鲁道夫天文表》的传奇
- 金属鼻子天文学家:第谷.布拉赫-的星空传奇与科学启示
- 第谷:布拉赫:丹麦历史上最杰出的天文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