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望远镜,古人用什么看星星?这门观星技术,还一度失传

发布者:方天话戟 2022-12-28 15:39

近日,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公布了一组由韦伯空间望远镜拍摄的全彩深空图像及光谱。这是迄今为止,人类所能观测到的宇宙最深、最清晰的红外图像。

人类仰望星空的历史十分悠久,但使用天文望远镜的历史并不长。那么,你知道中国第一台望远镜从何而来?历史上,我国的天文观测工具又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星汉灿烂,双眼可探

中国人对宇宙的观测和记录可追溯到几千年前。传说中,羲和是古代掌管天文历法的官员,在《史记·历书》中有:“黄帝使羲和占日,常仪占月。”

早在夏朝时,中国就有了专门观测天象的场所,叫作清台,后也被称为神台、灵台或观台。

我国古代的天文台,既是天文观测基地,也是奉神占星的场所,历代均有不同的称呼方式。在《诗经·大雅·灵台》中有:“天子有灵台者,所以观祲象察气之妖祥也。”

西汉时期,在长安城城郊筑有“候景之台”,高15仞,台上放着观测天象所要使用的仪器,其中包括浑仪、相风乌和铜表等。宋朝十分重视天文观测,在当时的北宋都城汴京设有4个观星台。元代时,著名天文学家郭守敬在河南登封城东南处设观星台,这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天文观测建筑。

河南登封的元代观星台

早期,人类的天文观测以肉眼为主,辅之天文测景器,如圭表、日晷等。

春秋以前,“圭表”被普遍用来测量日影长度。表为立竿,圭为卧尺,测日影长度,定冬至和夏至的日期以及回归年的长度。依靠竖立的长竿,唐代最早实测了子午线的长度。日晷则主要用于天文计时。

发现于河南的周公测景台,高3.91米,由石圭和石表两部分组成,俗称“无影台”,是中国古代立八尺圭测量日影、验证时令、计年的仪器,相传为东周所建。这比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的亚历山大天文台和罗德斯观星台都要早。

另外,文学作品中常出现的“璇玑玉衡”或许也是一种天文观测工具。在《尚书·舜典》中有:“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李约瑟曾为此注解:“舜检查璇玑仪器和玉衡,以便使七种标准的不同周期相一致。”

据推测,璇玑玉衡很可能是一种窥管,古人能借此直接观测天象的仪器。《周髀算经》中有用窥管测量太阳直径的记载,宋代沈括也记载了使用窥管观测到真天极及附近恒星的圆周运动。

浑仪的“进化史”

在天文望远镜被发明之前,浑仪是我国古代天文观测最主要的仪器。相比于西方的黄道坐标系统,我国的浑仪用的是赤道坐标系统,更有利于测定恒星位置。

浑仪也叫浑天仪,它的出现与“浑天说”密不可分。公元前4世纪左右,民间天文学家落下闳提出了浑天说,东汉天文学家张衡对其作出了系统性阐述,他在《浑天仪图注》中这样描述:“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中黄,孤居于内,天大而地小。”

到张衡的时代,古代浑仪的基本结构已经形成,一般为支架上固定着两个互相垂直的圈,分别代表地平线和子午圈;在其内还有若干个能转动的圆圈,其上附有可绕中心旋转的窥管,用以观测天体。

复制的浑天仪

唐代时,随着生产力和科技水平的显著提升,贞观七年(633年),天文学家李淳风制造出了更加精密的浑天黄道仪,这台浑仪主要增加了三辰仪和白道环,使得天文观测变得更为简便。此时,浑仪在结构上的精妙程度到达了高峰。

北宋时期,浑仪变得更加简便,精度也更高。人们还把浑仪、浑象和报时装置结合起来,形成了大型天文仪器——水运仪象台。《中国天文学史》作者陈遵妫认为,它已经具备了近代赤道仪的雏形,可以被看作早期的天文台。

公元1092年,宋代天文学家苏颂制造出了“水运仪象台”。这是一座大型天文钟台,台分三层:上层是浑仪,用来观测日月星辰的位置;中层是浑象,旋转并显示天象;下层设木阁,木阁又分五层,每层有门,每到一定时刻,门中有木人出来报时。木阁后有漏壶和机械系统,驱动整个仪器。

可惜的是,靖康之乱后,宋朝所有的仪象都被金人所夺。宋高宗南渡之后,曾想复建,却已没有专家。后来,苏颂的儿子将记录了其父之法的书籍献上,也无人能了解其中的方法进而仿制。

到了元代,郭守敬彻底改造了浑仪,去掉了一些不必要的规环,把地平环放到下座,制成了简仪。在这之后,望远镜登上了历史舞台,浑仪和简仪在结构上的变化就不多了。

从望远镜到“深空之眼”

望远镜与中国的渊源,可追溯到约400年前。

明朝天启二年(1622年),望远镜由德国传教士自广东携入中国。时任广州十三行总商的潘有度有诗云:“万顷琉璃玉宇宽,镜澄千里幻中看。”

在《明史》中也有对望远镜的记载:“若夫望远镜,亦名窥筒,其制虚管层叠相套,使可伸缩,两端俱用玻璃,随所视物之远近以为长短。不但可以窥天象,且能摄数里外物如在目前,可以望敌施砲,有大用焉。”可见,当时的人们已经想到可将其运用在军事领域。

崇祯二年(1629年),徐光启上书建议朝廷自制望远镜,但囿于技术原因,直到崇祯末年,中国才终于能够制作望远镜。在这之后,机械制造家薄珏还将“千里镜”应用到铜炮上,提高了武器的射击精度。

民间较早独立制造望远镜的人叫孙云球,他还写成了《镜史》,记载并制作了多种光学设备。据康熙《吴县志》载,登上虎丘用孙云球的“千里镜”试看,“远见城中楼台、塔院,若接几席,天平、灵岩、穹窿诸峰,崚嶒苍翠,万象毕见”。

可惜的是,尽管中国人较早地掌握了望远镜的制作技术,但它没有被应用于天文观测。

在北京建国门古观象台上,有六座保存完好的大型皇家天文仪器,这是1637年传教士南怀仁奉康熙之命建造的,然而它们全都未曾装置望远镜。直到1932年,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创立,其台上装备的望远镜也还是从国外进口的。

紫金山天文台早期的天文望远镜

经过了近百年的发展,中国的天文观测有了长足的进步。中国“天眼”即FAST射电望远镜建成,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实现了我国射电望远镜从追赶世界到领先世界的跨越。而中国的巡天空间望远镜预计将在2024年前后科学运行,我们将拥有属于自己的“深空之眼”。

这样看来,中国人对宇宙的新探索,或许才刚刚开始。

栏目主编:龚丹韵 题图来源:图虫 图片编辑:曹立媛

展开全文

大家都在看

  • 古希腊“天文学”:为何能够领先中国,背后原因引人思考

    古希腊“天文学”:为何能够领先中国,背后原因引人思考 新中国之后,在天文学领域,中国考古取得了很多重大发现,其中两个尤其特别:其一,先秦史书上说“北斗九星,七见二隐”,而考古发现的距今5300年前的河南巩义双槐树遗址中,就发现了北斗九星的布置,因此北斗原本九 ... 天文之最05-20

  • 第谷.布拉赫,丹麦天文学界的奇才

    第谷.布拉赫,丹麦天文学界的奇才 第谷·布拉赫(Tycho Brahe,1546—1601)是丹麦历史上最杰出的天文学家之一,他的贡献不仅在于开创了现代天文学的基础,更在于他以独特的视角和方法推动了科学革命的进程。布拉赫的研究和观测成果,为后来的天文学 ... 天文之最05-19

  • 宇宙也自转?

    宇宙也自转? / 宇宙也自转?最近,发表在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上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宇宙可能会自转——只是非常缓慢。这一发现可能有助于解决天文学最大的难题之一。目前的模型认为,宇宙向各个方 ... 天文之最05-18

  • 万年前最硬核"天文密码"!揭秘燧人氏如何用北极星终结"看天吃饭"

    万年前最硬核"天文密码"!揭秘燧人氏如何用北极星终结"看天吃饭" 在距今约1.2万年前的末次冰期结束后,中原大地逐渐温暖湿润,黄河流域的先民们开始尝试定居生活。此后,一位被后世尊称为"燧人氏"的智者,通过对北极星与北斗七星的持续观测,开创性地构建起华夏民族最早的 ... 天文之最05-18

  • 天文学界的“奇才与怪咖”

    天文学界的“奇才与怪咖” 第谷·布拉赫:天文学界的“奇才与怪在历史的星空中,有些人就像璀璨的星星,照亮了人类探索宇宙的道路。而今天我们要聊的这位丹麦天文学家,第谷·布拉赫(Tycho Brahe),不仅是一位天文学的奇才,还是个不折不扣 ... 天文之最05-18

  • 世界时钟之祖,最古老的天文钟——宋朝的科技巅峰“水运仪象台”

    世界时钟之祖,最古老的天文钟——宋朝的科技巅峰“水运仪象台” 公元 1085 年,一场关乎宋朝颜面的外交危机正在发酵。北宋使臣苏颂出使辽国时,因两国历法差异引发争执 —— 辽国冬至日比北宋晚一天,辽官当场质问:"哪国历法更准?" 苏颂的回答堪称教科书级外交智慧:&#3 ... 天文之最05-18

  • 第谷•布拉赫:丹麦天文学界的奇才

    第谷•布拉赫:丹麦天文学界的奇才 在天文学的浩瀚星空中,有一个名字如同一颗璀璨的星星,闪耀着无与伦比的光芒——第谷·布拉赫(Tycho Brahe)。这位丹麦天文学家不仅以其精湛的观测技术和数据分析能力而闻名,更以其传奇的生活故事和个性魅力赢得 ... 天文之最05-18

  • 第谷•布拉赫:丹麦天文学的奇才与《鲁道夫天文表》的传奇

    第谷•布拉赫:丹麦天文学的奇才与《鲁道夫天文表》的传奇 在天文学的历史长河中,许多杰出的人物推动了科学的进步,其中第谷·布拉赫(Tycho Brahe,1546—1601)无疑是一个闪耀的名字。他不仅以精确的观测和创新的天文仪器而闻名,更因其与约翰内斯·开普勒的合作,留下了 ... 天文之最05-18

  • 地球之最天文篇:月球上最早的“软着陆”

    地球之最天文篇:月球上最早的“软着陆” 前苏联的“月球2号”是一头撞向月球的,这种毁灭性的着陆称为“硬着陆”。如果像飞机一样,能在月面上徐徐降落,到月面上后飞行器不受损坏,里面的仪器能照常工作,那种着陆方式称为“软着陆”。人类第一次在月面上 ... 天文之最05-13

  • 中国历史之“最”——震撼全球的璀璨明珠

    中国历史之“最”——震撼全球的璀璨明珠 在悠悠历史长河中,中国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孕育出了无数令人叹为观止的奇迹。今天,就让我们一同领略那些震撼世界、独一无二的中国历史之“最”。1. 最长的城墙——万里长城蜿蜒万里、气势磅礴的万里长城。横跨15 ... 天文之最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