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10大教育学、心理学实验(上)

发布者:穿越激流的人 2023-4-16 01:50

世界10大教育学、心理学实验(上)

01:斯坦福监狱实验——永远不要企图考验人性

1971年夏天,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Zimbardo)和同事们在大学地下室搭建了一个模拟的监狱,并且征集了24名心智正常身体健康的志愿者,每人每天可以得到15美元报酬,但是必须完成14天的实验。

参与者由警察逮捕,并押⾄试验地点。以抽签的形式将参与者分成两批,12个⼈为囚犯,12个⼈为狱警。囚犯将先脱掉⾐服洒上除虱药粉,穿上类似于⼥⼈的连⾐裙⼀样的⽩⾊袍,不能穿底裤,头戴丝袜,为每个⼈编号来代替名字,并且在右脚脚踝出有脚链。狱警则穿制服,有警棒,带不反光的墨镜来防⽌⽬光接触。由于没有钟表也没有窗户,所以囚犯们并不知道时间。狱警可随⾃⼰喜好进行惩罚。在实验进⾏到36个⼩时的时候,⼀名囚犯因受到极度精神压⼒⽽出现哭泣、咒骂等各种各样的歇斯底里症状⽽退出了实验。实验仅仅进⾏了不到两天的时间,“正常的、⼼理健康”的⼀个好⼈已经被⼀群“正常的、⼼理健康的”好⼈折磨得濒临崩溃。本来这个实验计划是⼗四天,但到了第七天就宣告终⽌。终⽌的原因是该实验对扮演囚犯的实验者造成了伤害。

启示:

1、“⼈⼼向上,⼈性向下”,⼈性永远经不起考验,别⼈卑劣的时候,⾃⼰可以更卑劣。

2、 “白沙在涅,其泥自黑”。由于监狱的特殊环境使得狱警的行为更加暴⼒,到后期有些严重的甚⾄以惩罚犯⼈为乐。环境对⼈的⾏为的影响⼒,⽐⼤多数⼈想象中要强⼤的多。具体的情景,甚⾄可以⽴刻改变⼀个⼈的⾏为。为什么很多罪犯在被捕后看着就像普通⼈?因为他们其实就是普通人,他们犯罪,很⼤程度上是因为特定的环境,引导着他们做出了极端的选择。

3、任何事物都是⼀体两⾯的,每个⼈都是善恶的结合体,所谓恶就是只看到眼前的快乐及利益,是⼈的欲望和贪婪,我们要制约⼈性中恶的部分,主动去选择创造⼀个好的环境,让我们的活形成⼀个良性循环。

根据实验改编的电影《斯坦福监狱》剧照

02:定位速效法——明确目标、分解目标

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将一个班的学生分成三组,前去 10公里外的村庄。

甲组学生不知道村庄有多远,只让他们跟着导游走,刚走二三公里,就有学生叫苦,走了一半路学生开始抱怨,情绪低落而且开始散乱,以致溃不成军。

乙组学生仅知道距离目的地有10公里,中途没有路牌,他们只跟着向导走,走了多少,还剩多少一概不知。结果行走到不到一半就有人叫苦,速度也越来越慢。

丙组学生不仅知道距离目的地有10公里,而且能不时看到路牌,上面写有里程,他们走了多少还剩多少心中都很清楚。结果这一组学生一路上精神饱满,每当他们疲劳时,看看路牌,都为自己已走过的路程感到振奋,没人叫苦。

实验的最终结果显而易见,丙组最快,乙组次之,甲组最慢。心理学把这种按计划工作、目的明确、效率增高的现象叫“定位速效法”。

启示:

1、 越是目的明确,过程清楚的任务,我们完成的效率就越高。

2、 定目标、盯过程、及时激励

3、 目标改变一切,分解目标成就一切!


03 格塞尔孪生儿爬梯试验——拔苗助长百害而无一利

格赛尔找来一对同卵双生子A和B,A从出生后第48周起接受爬梯及肌肉训练,每日练习10分钟,连续6周;B则从出生后第53周开始,仅训练了2周,就赶上了A的水平。由于同卵双生子有相同的基因,格赛尔得出结论:在儿童的生理成熟之前的早期训练对于最终的结果没有多大的作用,而一旦在生理上有了完成这种动作的准备,训练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个实验给我们的启示是:教育要尊重孩子的实际水平,在孩子尚未成熟之前,要耐心地等待,不要违背孩子发展的自然规律,不要违背孩子发展的内在“时间表”人为地通过训练加速孩子的发展。

在现实中,有些年轻父母,往往不按照孩子发展的内在规律人为地通过训练来加速孩子的发展。孩子一般3个月时会俯卧,能用手臂撑住抬头,4~6个月会翻身,7~8个月会坐会爬,1岁左右才会站立或独立行走。心急的父母们则通过“学步车”等,让孩子越过“爬”的阶段,或者很少让孩子爬,就直接学走路。这种“跨越式的发展”,虽然能早早地学会走路,但过早走路,容易把孩子的双腿压弯,影响形体健美,还容易形成扁平足,还是造成孩子日后走路步伐不稳,跌跌撞撞的原因。

在促进孩子心理发展方面,人为加速孩子的发展,同样会对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产生危害。幼儿期的孩子正处在“游戏期”,这个时期的教育应以游戏为主,在游戏中发展孩子的感官,激发孩子的心智,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不少的家长却认为游戏浪费了孩子的时间,因而提前教导孩子学习知识(如读、写、算)或才艺(如绘画、弹琴、舞蹈),将孩子提前置于不成功便失败的压力之下,会使孩子养成以后遇事退缩与事后内疚的不良个性。


04 :反馈效应实验——及时鼓励、暂缓批评

心理学家罗西和亨利曾做过一个著名的反馈效应心理实验:

他们把一个班的学生分为三组,每天学习后就进行测验,测验后分别给予不同的反馈方式:第一组每天告知学习结果;第二组每周告知一次学习结果;第三组只测验不告知学习结果。8周后将第一组和第三组的反馈方式对调,第二组反馈方式不变,实验也进行8周。反馈方式改变后第三组的成绩有突出的进步;而第一组的学习成绩逐步下降;第二组成绩稳步上升。

这则实验说明,学习者对自己学习结果的及时了解,对学习积极性有强化作用,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反馈方式不同,对学习的促进作用也不同。及时知道自己的学习成绩对学习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且及时反馈比远时反馈效果更好。

启示:

1、准确的、完整的反馈比笼统的、模糊的反馈效应大。

2、具有激励性的反馈,往往会使学生深受鼓舞,增强自信。

3、要正确发挥教育评价的指挥棒作用。


05:迟延满足实验——从延迟满足走向坚韧

发展心理学研究中有一个经典的实验,称为“迟延满足”实验。

实验人员给一些4岁小孩子每人一颗非常好吃的软糖,同时告诉孩子们可以吃糖,如果马上吃,只能吃一颗;如果等20分钟,则能吃两颗。有些孩子急不可待,马上把糖吃掉了。另一些孩子却能等待对他们来说是无尽期的20分钟,为了使自己耐住性子,他们闭上眼睛不看糖,或头枕双臂、自言自语、唱歌,有的甚至睡着了,他们终于吃到了两颗糖。在美味的奶糖面前,任何孩子都将经受考验。这个实验用于分析孩子承受延迟满足的能力,所谓的延迟满足,就是能够等待自己需要的东西的到来,而不是想到什么就要什么,这是一个很通俗的解释。

这个实验后来一直继续了下去。那些在4岁时能以坚忍换得第二颗软糖的孩子常成为适应性较强,冒险精神较强,比较受人喜欢,比较自信,比较独立的少年;而那些在早年已经不起软糖诱惑的孩子则更可能成为孤僻、易受挫、固执的少年,他们往往屈从于压力并逃避挑战。

对这些孩子分两级进行学术能力倾向测试的结果表明,那些在软糖实验中坚持时间较长的孩子的平均得分高达210分。在后来的几十年的跟踪观察中,发现有耐心的孩子在事业上的表现也较为出色。

启示:

1、想要实现远大的目标,意味着必须要放弃及时行乐的心态;

2、当坚定不移的实现目标时,所得的回报也更大。


06:恐惧形成实验——孩子胆小的根源来自于大人

比如在游乐场,自己不敢独自滑下长长的滑梯,;比如看到陌生人就赶忙躲在父母身后,眼神永远是怯生生的……孩子认生,家长认为是太内向了,但是平时就怕这个那个的。其实孩子胆小的根源,是来源于大人。

在1920年,美国的心理学家约翰华生,曾经做了一个恐惧形成的实验,这就是臭名昭著的阿尔伯特实验。阿尔伯特当时只有8个月,面对小白鼠等动物,都表现出了很兴奋和开心的,对这些小动物没有丝毫的害怕和恐惧。

实验开始,当阿尔伯特想去抱小白鼠,华生就在他身后猛烈敲击铁棒,发出刺耳的响声,阿尔伯特往往会被吓得大哭。每当阿尔伯特去触碰小白鼠,就会被吓哭,重复这样的行为,很多次后,阿尔伯特再见到小白鼠就会大哭,会露出惊恐的表情,即使华生已经不再敲击铁棒了。


实验的结果就是,阿尔伯特把小白鼠和巨大的响声联系到一起,对巨大响声的恐惧也转移到了小白鼠身上,看到小白鼠就会感到恐惧。后来,这个实验对阿尔伯特的影响扩展开来了,他开始对一切毛茸茸的东西都表现出恐惧,包括兔子,圣诞老人的胡子等等。

孩子胆小形成的原因:

1、被过度的保护

孩子想玩一些运动,总会被大人冠以“太危险了,会受伤”之名,禁止孩子去做,担心孩子受伤,所以危险的运动统统不可以做。这样的“保护”会阻碍孩子探索世界,失去很多学习和锻炼机会。

2、被过度的恐吓

“不听话就让坏人把你抓走”、“不吃饭大灰狼就把你吃了”,这样的恐吓的语气,会胆子越来越小。

3、心理标签效应

家长一定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勇敢的,面对困难是无所畏惧的,但是殊不知,自己并没有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却逼着孩子去“勇敢”。孩子没有得到有效的引导,却被呵斥着向前摸爬滚打,面对你的“大家都敢上台,你为什么不敢,像不像男孩子?”孩子只会变得更加恐惧,胆子越来越小,你却毫不留情,给他贴了“怂”的标签。

恐惧也不是不可战胜的,孩子需要的是一个足够安全的港湾。家长在带孩子时,发现了孩子恐惧的心理,一定不要呵斥孩子,不要说什么“男子汉怕什么”之类的话,首先要接受孩子的情绪,理解孩子的恐惧,然后和孩子统一战线,共同面对孩子的恐惧,是“怪物”就一起打败他,如果怕黑,就打开小夜灯。

等到孩子不再惧怕,等到孩子勇敢的面对新事物,等到孩子自信的登台演出,你会发现,一切都是值得的。

启示:

大多数的“焦虑”和“恐惧”,来源于过度想象

大家都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