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最火商业之AI眼镜:人人都当社牛
创新才是硬道理。

文/每日资本论
“Oh, my goodness。”一个嘴型呈O字型的老外,不停地喊着。因为他居然通过一副眼镜知道他对面的中国人说什么,而对方也能通过眼镜与他正常交流。
不仅如此,这副眼镜除了贴身翻译,还能实时拍照、录制视频……再也不用担心驾驶、骑行、跑步等活动时不方便记录。当然,它还能像手机一样,只需喊一声“Hey XX”,便能唤起音乐、导航功能。
没错,这就是被商界视为2025年热点行业之一的AI眼镜——这是继大模型之后,又一个被世人几乎公认的商业爆点之一。

众所周知,最近这几年大模型在全球范围内快速研发和应用,众多国内外顶流科技厂商纷纷投入到这场被认为改变世界的科技变革的潮流中。问题是,大模型极其烧钱,一圈下来发现盈利几乎没几个。于是,全球的科技人员都在苦苦选择,AI有什么好的出口或者叫落地的载体。最终,从销量以及参与度来看,AI眼镜目前应该是最成功的方向之一。
与大模型几乎如出一辙,AI眼镜也是先从国外兴起。2023年9月,由马克·扎克伯格创立的美国互联网科技公司Meta与欧洲眼镜巨头EssilorLuxottica旗下雷朋合作推出了新款Ray-Ban Meta智能眼镜,并在7个月后为其加持AI功能,用户通过语音口令就可以唤醒智能助手进行对话操作,支持英文对话,限美国和加拿大用户使用。
产品随即引爆市场。根据The Verge,截至2024年5月,Ray-Ban Meta销量超100万台,年出货量预期超200万台。敲黑板!,产业界一向将“200万台出货量”作为AI硬件的生死线,标志该产品已成功通过市场检验。
不久,AI眼镜的这股热潮迅速传导到国内市场。从2024年4月底开始,华为、百度、小米、雷鸟等各大厂商陆续发布/发售了AI眼镜,这股风潮更是在11月到达了顶峰。最密集时,国内外仅10天就发布了18副AI眼镜。
研究机构wellsenn XR预测,从2025年开始,AI智能眼镜将在传统眼镜销量保持稳定增长的大背景下快速渗透,2029年,AI智能眼镜年销量有望达到5500万副。保守估计,到2030年,全球市场规模超 5000 亿元。2035年,全球AI眼镜年销量有望达14亿副。
好了,一个五千多亿的市场,足够众多玩家眼红了。于是,一场被部分媒体誉为“百镜大战”的序幕就此拉开。
但朴素的问题是,AI眼镜的玩家赚钱吗?是不是与大模型一样又陷入了“叫好不叫座”的怪圈?
从创新角度来说,目前国内的玩家基本还是跟随战术,谈不上有多大的创新,而创业公司往往采取的是错位竞争。但这并不是说,创业公司就一定会脱颖而出。因为无论是跟随战术还是错位竞争,最终还是要通过市场检验,看谁能笑到最后。这里面牵涉到很多因素,不是简单的黑与白的问题。
从功能角度来看,国内AI眼镜的基本功能包括语音识别、音视频播放录制和AI调用(比如语音交互、翻译、查询天气交通信息)。综合多位从业者的观点,厂商大部分都是围绕着“音频”、“摄像头”、“AR显示”三种要素进行组合,价格在500元-5000元,功能越多,价格越高,具体可以主要分为三种路线。
核心点还是价格。道理很简单,AI眼镜更偏向C端用户,因此讨好用户,“让用户买得起,玩得转,”就成了各大AI眼镜玩家的必修课。这就导致,AI眼镜也开始内卷、更卷。
数据是最好的佐证。Vision Pro第一代售价高达3499美元,PICO 4 Ultra的单价超过4000元。显然,这离用户的心理价位较远。之后,Meta与雷朋合作的AI眼镜价格立马拉到299美元,售价不足Vision Pro的十分之一。
这只是开始。2024年10月底,最新款AR眼镜Air 3,价格已下探至1699元。而闪极公司刚推出的AI“拍拍镜”最低售价仅为999元,李未可的AI眼镜更是杀低至699元……
这个价格已经挤进了传统眼镜的价格区间,显然,这是C端用户更愿意看到的。但硬币的另一面是,AI眼镜的研发需要大量投入,才能有更好的创新,如此价格内卷,只能大家相互去“抄袭”,去想尽办法压低成本,最后会恶性循环反馈到产品上。而一旦给用户留下了不好的体验,这种反作用力一定会在玩家们身上发酵。
尤其是,在国内市场通常就是只要看到某个行业、某个产品有热点预期,不管是不是内行,反正一拥而上,先挤上牌桌,最终一地鸡毛。这种现象在光伏、风电、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众多行业屡见不鲜,可以说是众多行业发展的顽疾。
难怪,部分业内人士表示,在上一波智能手机的风口,在100多个厂商的惨烈竞争之下,最终只留下了5个真正赚钱的厂商。而这一波AI眼镜的风口……“有可能有10个或者15个厂商会最终活下来并且赚钱。”

你是那个活下来的玩家吗?
要想活下来。最重要的还是要有创新,而创新绝非是表面上的创新。就如同现在如火如荼的新能源汽车一样,天天都吹嘘这个软件好,那个功能超级强大,估计再过两年都可以在火星上遥遥领先了。但,国外已经在固态电池上准备给国内厂商们狠狠地上一堂课了。
试想,一旦被国外占据了新能源汽车的新制高点,我们又该如何弯道超车呢?
当然,还有人认为自己是超级工厂,有的就是银子,靠价格战完全可以耗死竞争对手。这么想那只能说后果自负了。科技企业不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不完全靠价格战制胜。从微软、苹果等众多科技公司发展轨迹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一旦新科技崛起就代表着一个旧时代的结束,一大批原来无比看似强大的企业迅速离开镁光灯。如同当年的诺基亚,而同时具有领先的新科技公司将成长为巨无霸,类似新能源汽车中的特斯拉。
还有人认为,企业首要任务是活下来,因此避免不了去打价格战去内卷。表面上看,这种理念没有太大问题,但反过来说,陷入打价格战的窘境,说明你的产品没有竞争力,没有核心科技。
信息安全也是AI眼镜未来发展的一大掣肘。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就不在此过多论述了。总之,国内AI眼镜的玩家必须拿出真本事,才能跑得快,走得远。情怀这东西,玩久了就不爱了。

【文章只供交流,并非投资建议,请注意投资风险。码字不易,若您手机还有电,请帮忙点赞、转发。非常感谢】
大家都在看
-
深度拆解万达广场生存密码:当商业帝国遭遇贴身肉搏 五一小长假的最后一天,北京通州万达三楼的火锅店排号到189桌,店员扯着嗓子喊"过号作废"的声音穿透整个中庭。距离这里15公里的丰科万达,单日客流突破12万创下年度新高。全国510座万达广场用1.3亿人次、60 ... 商业之最05-14
-
刘强东的76个鸡蛋应该是史上最成功的风投 刘强东的 76 个鸡蛋和 500 元村民资助,毫无疑问应当堪称中国商业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风投案例”。回首往昔,刘强东出身草根,家境贫寒。在他面临人生抉择、追逐梦想的关键时刻,乡亲们纷纷伸出援手。那 76 个鸡蛋 ... 商业之最05-12
-
我们可以从商业史上最悲情人物身上学到什么 1976年4月1日,在加州的一个车库里,三个人创立了苹果公司,他们分别是:乔布斯:一个穷得叮当响的梦想家;沃兹尼亚克:一个没有商业头脑的技术天才;以及罗纳德.韦恩:一个有一点钱也有一点想法的成年人,同时也是 ... 商业之最05-12
-
DeepSeek分析中国最"反商业"的商业传奇——胖东来为何不学万达? 在中国商界,胖东来始终是个另类的存在。当万达以每年50座商业体的速度攻城略地,当永辉超市在全国开出超千家门店,这家扎根河南的零售企业却用"龟速"扩张书写着独特的商业神话。在商业文明野蛮生长的今天, ... 商业之最05-09
-
工商类最吃香的三个专业:解码商业世界的“黄金三角” 在数字经济与全球化浪潮的双重冲击下,工商管理类专业的价值坐标系正经历重构。结合行业趋势、技术迭代与人才需求变化,工商管理、市场营销、金融科技三大专业以“传统内核+新兴动能”的复合优势,成为商业领域最具 ... 商业之最05-09
-
当“胖东来”被“胖都来”包围:一场商业符号的集体狂欢 符号寄生:商业丛林的新型生存法则浙江嘉兴某商场开业庆典红毯之上,红黄相间的巨型LOGO直插云霄。“胖都来”三个字,以与“胖东来”近乎97%相似度的字体设计,公然向零售界翘楚“胖东来”发起挑衅。72小时后律师函 ... 商业之最05-09
-
李嘉诚的"商业哲学":爱国面具下的资本秃鹫 当上海世纪汇广场以200亿天价转手的同一天,伦敦泰晤士河畔的Montevetro大厦顶楼,长江实业高管正与英国财政部官员举杯庆祝——这是2016年秋天同时发生的两个场景,也是解码李嘉诚商业帝国最生动的注脚。一、资本 ... 商业之最05-09
-
生意场的温度:笑脸背后的商业哲学 菜市场里,两家相邻的水果摊呈现出有趣的对比:左边摊位老板眼神锐利如鹰,算钱时分厘必争,称杆总往低处压;右边摊主总是笑眼弯弯,多抓两把葡萄塞进顾客袋子,零头说免就免。久而久之,前者门可罗雀,后者熟客盈门 ... 商业之最05-09
-
胖东来最牛的是什么?用"反资本逻辑"击穿中国商业文明的至暗时刻 引言:当超市成为“6A级景区”2025年春节,河南许昌的胖东来超市单日客流量突破80万人次,单日营收过亿,远超省内5A级景区的吸金能力。人们拖着行李箱、驱车数百公里涌入这家超市,仿佛在朝圣。在实体零售普遍萧条的 ... 商业之最05-09
-
当理想主义杠上流量黑幕:胖东来玉石战火,撕开商业文明最痛伤疤 一、从商超神话到玉石修罗场:透明经营者的"自杀式"抗争五月的第一声惊雷,炸响在曾被奉为"零售业乌托邦"的胖东来身上。创始人于东来清空某平台账号的动作,像极了一个理想主义者的悲壮谢幕——这个 ... 商业之最05-05
相关文章
- 李嘉诚的"商业哲学":爱国面具下的资本秃鹫
- 生意场的温度:笑脸背后的商业哲学
- 胖东来最牛的是什么?用"反资本逻辑"击穿中国商业文明的至暗时刻
- 当理想主义杠上流量黑幕:胖东来玉石战火,撕开商业文明最痛伤疤
- 从“船王”到“商界拿破仑”:包玉刚的全球商业版图与传奇人生
- 解码万家丽现象:垂直商业体的空间叙事革命
- 商业智慧:在竞争格局中构建持久优势
- 南京最国际化的商业街区
- 郑州首个“暖商业”标杆——梧桐里点亮老城区焕新之路
- 第五消费时代来临,未来10年最重要的商业发展趋势之一,不容错过
- 商业江湖最硬核砍价:不砍价!
- “押注”商业航天,烟台要当头雁
- 我国的商业文化哪里最出名?你了解多少?
- "破局者刘强东:以毛泽东智慧破解资本压榨困局的商业革命"
- 俞敏洪到底输在哪那个拥抱董宇辉的姑娘藏着东方商业最稀缺的密码
- 史玉柱:从负债2.5亿到17亿担保泥潭,这位商业枭雄的三次生死劫
- 商业帝国的建造者: 王健林的万达神话
- 刘强东的“接地气”为啥成了商业圈的“显眼包”
- 商业社会的“软化”:从效率至上到价值共生
- 哪种类型的商业模式让你觉得最稳?看你的风险评估能力
热门阅读
-
世界上最小比基尼,几根绳子也能叫比基尼 07-14
-
胡文海事件真相,以暴制暴杀了村干部等14人 07-14
-
好日子香烟价格,多款不同系列价格口感介绍 07-14
-
缅甸惊现最古老琥珀 距今一亿年价值连城 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