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职业!陪人看病,就能轻松月入过万?行业“内幕”曝光→
“做陪诊轻松收入过万”
“90后加入陪诊大军”
在很多互联网平台
这样的信息随时可以刷到
这样一个新兴职业兴起
能为患者解决就诊难题吗?
陪诊真的门槛低、收入高吗?
记者走近3位陪诊员
了解这个行业背后的故事
就医痛点催生陪诊需求
最累的一天,“蜜桃”上上下下跑遍了医院门诊楼,日行两万步。但是,她陪同就诊了一年半的那个孩子,最后还是走了。她把资料找出来,默默放入那个名叫“已故”的文件夹,然后不再去看。

陪诊员“蜜桃”(左)新民晚报记者 徐程 摄
“很长一段时间,我都走不出来。” “蜜桃”哽咽了。又到了暑假就诊旺季,她开始想念那个叫JOY的15岁男孩。
新冠疫情暴发的那一年,“蜜桃”开始做公益陪诊服务。投入这个行业,是因为曾经深切体会过就医之难。
很多人不理解蜜桃,她做海外医疗中介能挣钱,为何还要做公益陪诊?甚至,她花了大把时间用来陪伴“普通人”就诊,去和他们谈心,陪他们吃饭,还要参与他们的身后事。
本周三,在红房子医院见到蜜桃时,她正陪同一位阿姨看宫颈,已是第七次陪诊了。这是她在理发店认识的李阿姨(化名),李阿姨不识字,不会看病,不会用智能手机。她和儿子住在一起,绝经很久后又来了“大姨妈”,不知道该怎么办。儿子带她就诊,诊室门口的“男士止步”四个大字,让他一筹莫展。后来,得知蜜桃有一些医学背景,就向她求助。蜜桃欣然同意陪伴李阿姨就诊,所幸,检查下来只是“癌前病变”。

新民晚报记者 徐程 摄
每次就诊,蜜桃还会对李阿姨的症状和病史进行补充,并将医嘱仔细记下。在结束问诊后,她整理出详细的文字内容,给李阿姨的儿子查看。看似简单的就诊过程,包含了蜜桃的细心和专业。
“一些病人因行动不便、不熟悉流程等导致就医困难,加上异地就医等需求,他们很需要有人陪伴。”蜜桃告诉记者,从复旦大学法学专业毕业后,由于自己和家人先后生病,男友更是因罕见病离世,就诊过程异常辛酸,这件事对她打击很大。此后,她开始接触医学,首先瞄准了营养学和药学,考取了营养师资格证后,目前正在攻读药学专业。
“我第一个陪诊的女士41岁,肺癌晚期,她没什么朋友,生病后身体状况很差,我也会和她聊天,缓解她心理上的孤独感和不安感,陪她走完了人生最后一程。”蜜桃说。
有人认为,“陪诊”是体力活,但实际上,一个合格的陪诊员还是一个时间规划师、半个全科医生、半个心理医生。
蜜桃一直惦记的JOY,发病时还在读小学,得了一种好发于青少年的尤文氏肉瘤。她给了JOY父母很多建议,JOY也很乐观,常常要求蜜桃帮他拍视频,记录和病魔对抗的日子。两次化疗失败后,JOY的父母又从北京的医院获得一个化疗方案,在上海继续化疗。最终,男孩在痛苦中离世。父母很悲痛,“如果再给我们重来的机会,我们一定会选择另一种方式。”
80多岁的杨老先生,因肺癌转移至脑部,一度想放弃治疗。他曾目睹自己的亲弟弟因肺癌离世,因此坚决不愿意做手术和化疗,也不愿意成为家里的负担。蜜桃走进他家时,他正在大声和老伴吵架。作为公益陪诊,第一步是说服老先生看病。蜜桃告诉记者,他带着老先生走进医院后,完善了一系列检查,最令她高兴的是,老先生的基因检测结果提示,他有合适的靶向药。在服药后,病灶缩小,病情控制得很好。但后来,最令她难过的事也发生了。“因为是公益陪诊,不收钱,老先生后来也觉得不好意思,就不找我了。他后来也没有按照医嘱好好治病,等我再次踏入他家时,老伴说他已经走了。”
这两件事也让蜜桃感受到,无论专职还是兼职,从事陪诊的人员都应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能帮助患者解决实际问题,让他们少走弯路。普通人的就诊理念还有很多误区,影响着他们对治疗方案的选择,也影响着他们的人生。
陪诊员不能有信息差
陈洁是某陪诊平台的创始人,她的本职工作与居家养老和保险相关,陪诊是 “副业”,也和某数字化患者病程管理平台合作,主要服务高端客户、肿瘤患者等,有年费用户和病种收费两种模式。
“目前我们大概服务过3000名患者,数量不是很多,从需求端看,主要包括子女不在身边的空巢老人、单身青年、宝爸宝妈以及异地就医的大病患者等。”陈洁告诉记者。

陈洁团队的陪诊员陪病人看诊 采访对象提供
优质医疗资源分布的不均衡,催生了异地就医需求,陈洁认为,未来陪诊的市场一定会越来越大。“子女无法陪父母看病,或是请假陪父母看病的成本远高于雇人的开支,所以干脆请一位陪诊员;另一方面,医院就医流程的智能化,让很多老年人无所适从,这时陪诊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
但这个行业的准入门槛并不低,绝非外卖员脱下马甲就可以从事的。“我们这个职业不可以有信息差。我们见过太多误诊或延误治疗的案例了。如果有专业人士指导就诊,结局大不同。”
而现实中,又是什么样的人在做陪诊员?目前,市场上既有个人从事陪诊服务,也有养老、家政、保险公司开展相关业务。“陪诊员这个职业目前大部分只能归类到家政服务业中。”陈洁表示,当初做陪诊,看重的是这个行业的前景:“陪诊只是一个切入口,我们需要积累顾客的过程,开拓其他服务,比如养老、海外就医等,会有很多机遇。”陈洁透露,她的团队所做的陪诊是全病程管理,把预防、康复等内容都融入其中,形成了健康管理的全链条。
陪诊不是黄牛,有些事不能做
其实,陪诊并不是这两年才火起来的。陈语涵从事专业医学陪诊7年了,建立了稳定的获客渠道,从一开始每周接待2-3个客户,到现在几乎每天都有客户。关于服务收费标准,她说目前行业无标准,一般半天陪诊服务收费300-800元不等。
“我服务过一位70多岁的乳腺癌患者,发现时已经是中晚期,没有手术的机会。她很害怕,甚至开始思考遗产分配。家属找到我后,我一路陪同她就诊,先通过新辅助化疗,顺利将病灶缩小获得了手术机会,术后再辅助化疗加局部放疗,治疗效果很好。我在陪诊过程中给予她的不仅是陪伴、建议,还有一些心理的安抚。”陈语涵认为,一个好的陪诊员,需要有基本的医学知识,熟悉各大医院的环境和看病流程,耐心、细心,保护客人的隐私。
还有一名客户,老是抱怨医生爱理不理,不给他回答。后来,陈语涵陪诊发现,其实是客户“不会看病”,问的都是重复的、不重要的问题,医生想要了解的信息,患者又答不上来。这时专业陪诊就需要承担沟通医患的角色。
帮助有需要的人,偶尔能提供一些专业意见——这让陪诊员看到了自己的价值。但他们也在思考:陪诊行业如何更专业和规范?
“一些陪诊员考取了所谓的资格证,但其实目前国内陪诊员并没有权威认证的资格证,它甚至都算不上正规职业。”蜜桃说,在网络上,很多短视频都在传递着“做陪诊员,轻松月入过万”的信息,其实为了卖课。大众对陪诊的印象只停留在“能赚钱”上,是一种误解。
陈语涵认为,正规的从业人员,都希望陪诊员能成为一个有“身份证”的职业,有一套规范化的标准和流程。
那么你愿意让他们陪伴吗?
一旦发生纠纷该如何维权?
患者家属:我不知道去哪里维权
上海市民奚小姐表示,这个新型职业,帮助她解决了大难题。奚小姐的父亲得了肺结核,需要一个漫长的治疗周期。“我自己不能经常请假陪伴看病,所以就找了一个陪诊员。有一次,医院的CT取号机坏了,只能自己去排队,他让我爸在一边休息,自己站着排了一小时的队,做好后还把我爸送出医院,叫出租车回家。”
“这种新事物也需要正确的引导方向和规章制度去约束。比如收费标准纯粹靠双方讨价还价,我找的陪诊半天需支付200-500元。还有,如果在服务过程中产生纠纷,我不知道去哪里维权。”她说。
市民徐女士则不愿意接受陌生人陪看病。她说,小毛小病就自己一个人去医院看。真的出现大问题,第一时间还是会通知最亲近的家人。“生病的时候,我觉得亲情更加可贵。”
院方:容易出现问题,希望是家属陪同
上海某三甲专科医院的门诊管理办公室负责人表示,院方希望是家属陪同,有个值得信赖的监护人比较好。“就目前来说,陪诊还处在一个模糊地带,也可能扰乱医疗秩序,容易出现问题。比如,陪诊是不是会变成医托?是不是会泄露患者隐私?大量陪诊员涌入医院开展商业行为,有可能打破公平就医的模式,这并不是我们想看到的。”
近年来,沪上各医院也在逐步完善各种导医服务。华东医院、华山医院、市六医院等都有专门针对就诊的空巢、失独、残疾老人提供的“一对一”陪诊服务。“健康云”平台在便利老年人日常就医服务中,也配备了专业的陪诊团队,目前该服务已实现上海申康旗下所有三甲医院及院区的全覆盖。
对于职业陪诊,你怎么看?
新民晚报
作者:左妍
大家都在看
-
深度拆解万达广场生存密码:当商业帝国遭遇贴身肉搏 五一小长假的最后一天,北京通州万达三楼的火锅店排号到189桌,店员扯着嗓子喊"过号作废"的声音穿透整个中庭。距离这里15公里的丰科万达,单日客流突破12万创下年度新高。全国510座万达广场用1.3亿人次、60 ... 商业之最05-14
-
刘强东的76个鸡蛋应该是史上最成功的风投 刘强东的 76 个鸡蛋和 500 元村民资助,毫无疑问应当堪称中国商业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风投案例”。回首往昔,刘强东出身草根,家境贫寒。在他面临人生抉择、追逐梦想的关键时刻,乡亲们纷纷伸出援手。那 76 个鸡蛋 ... 商业之最05-12
-
我们可以从商业史上最悲情人物身上学到什么 1976年4月1日,在加州的一个车库里,三个人创立了苹果公司,他们分别是:乔布斯:一个穷得叮当响的梦想家;沃兹尼亚克:一个没有商业头脑的技术天才;以及罗纳德.韦恩:一个有一点钱也有一点想法的成年人,同时也是 ... 商业之最05-12
-
DeepSeek分析中国最"反商业"的商业传奇——胖东来为何不学万达? 在中国商界,胖东来始终是个另类的存在。当万达以每年50座商业体的速度攻城略地,当永辉超市在全国开出超千家门店,这家扎根河南的零售企业却用"龟速"扩张书写着独特的商业神话。在商业文明野蛮生长的今天, ... 商业之最05-09
-
工商类最吃香的三个专业:解码商业世界的“黄金三角” 在数字经济与全球化浪潮的双重冲击下,工商管理类专业的价值坐标系正经历重构。结合行业趋势、技术迭代与人才需求变化,工商管理、市场营销、金融科技三大专业以“传统内核+新兴动能”的复合优势,成为商业领域最具 ... 商业之最05-09
-
当“胖东来”被“胖都来”包围:一场商业符号的集体狂欢 符号寄生:商业丛林的新型生存法则浙江嘉兴某商场开业庆典红毯之上,红黄相间的巨型LOGO直插云霄。“胖都来”三个字,以与“胖东来”近乎97%相似度的字体设计,公然向零售界翘楚“胖东来”发起挑衅。72小时后律师函 ... 商业之最05-09
-
李嘉诚的"商业哲学":爱国面具下的资本秃鹫 当上海世纪汇广场以200亿天价转手的同一天,伦敦泰晤士河畔的Montevetro大厦顶楼,长江实业高管正与英国财政部官员举杯庆祝——这是2016年秋天同时发生的两个场景,也是解码李嘉诚商业帝国最生动的注脚。一、资本 ... 商业之最05-09
-
生意场的温度:笑脸背后的商业哲学 菜市场里,两家相邻的水果摊呈现出有趣的对比:左边摊位老板眼神锐利如鹰,算钱时分厘必争,称杆总往低处压;右边摊主总是笑眼弯弯,多抓两把葡萄塞进顾客袋子,零头说免就免。久而久之,前者门可罗雀,后者熟客盈门 ... 商业之最05-09
-
胖东来最牛的是什么?用"反资本逻辑"击穿中国商业文明的至暗时刻 引言:当超市成为“6A级景区”2025年春节,河南许昌的胖东来超市单日客流量突破80万人次,单日营收过亿,远超省内5A级景区的吸金能力。人们拖着行李箱、驱车数百公里涌入这家超市,仿佛在朝圣。在实体零售普遍萧条的 ... 商业之最05-09
-
当理想主义杠上流量黑幕:胖东来玉石战火,撕开商业文明最痛伤疤 一、从商超神话到玉石修罗场:透明经营者的"自杀式"抗争五月的第一声惊雷,炸响在曾被奉为"零售业乌托邦"的胖东来身上。创始人于东来清空某平台账号的动作,像极了一个理想主义者的悲壮谢幕——这个 ... 商业之最05-05
相关文章
- 李嘉诚的"商业哲学":爱国面具下的资本秃鹫
- 生意场的温度:笑脸背后的商业哲学
- 胖东来最牛的是什么?用"反资本逻辑"击穿中国商业文明的至暗时刻
- 当理想主义杠上流量黑幕:胖东来玉石战火,撕开商业文明最痛伤疤
- 从“船王”到“商界拿破仑”:包玉刚的全球商业版图与传奇人生
- 解码万家丽现象:垂直商业体的空间叙事革命
- 商业智慧:在竞争格局中构建持久优势
- 南京最国际化的商业街区
- 郑州首个“暖商业”标杆——梧桐里点亮老城区焕新之路
- 第五消费时代来临,未来10年最重要的商业发展趋势之一,不容错过
- 商业江湖最硬核砍价:不砍价!
- “押注”商业航天,烟台要当头雁
- 我国的商业文化哪里最出名?你了解多少?
- "破局者刘强东:以毛泽东智慧破解资本压榨困局的商业革命"
- 俞敏洪到底输在哪那个拥抱董宇辉的姑娘藏着东方商业最稀缺的密码
- 史玉柱:从负债2.5亿到17亿担保泥潭,这位商业枭雄的三次生死劫
- 商业帝国的建造者: 王健林的万达神话
- 刘强东的“接地气”为啥成了商业圈的“显眼包”
- 商业社会的“软化”:从效率至上到价值共生
- 哪种类型的商业模式让你觉得最稳?看你的风险评估能力
热门阅读
-
世界上最小比基尼,几根绳子也能叫比基尼 07-14
-
胡文海事件真相,以暴制暴杀了村干部等14人 07-14
-
好日子香烟价格,多款不同系列价格口感介绍 07-14
-
缅甸惊现最古老琥珀 距今一亿年价值连城 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