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伯望远镜发现:宇宙的第一批星系,质量只有银河系的几十分之一
现代天文学告诉我们,宇宙起源于138亿年前的一场奇点大爆炸。

爆炸瞬间诞生了空间和时间,随后物质迅速扩张,在上千万年间的时间里逐渐冷却下来,它们合成了各种基本粒子,又在之后的数亿年内缓慢演变,直至出现第一颗恒星,形成第一个星系。

它们的历史距离我们过于遥远,不过现代科技的加持能够让我们从遥远的深空中窥见一二,那么人类找到宇宙中第一批闪耀的原始星系了吗?
它们距离太阳系有多远?
韦伯望远镜或许能告诉我们答案。

近日,从美国宇航局传来消息,韦伯望远镜发现了两个宇宙大爆炸之后形成的第一批星系。根据估算,这两个星系大约形成于宇宙诞生后3.5亿年和4.5亿年,成为了目前为止人类找到的最古老的星系。

第一个星系来自于巨型星系团Abell 2774的外围区域,第二个是红移值约为12.5的星系GLASS-z12,它们的质量都非常小,只有银河系的几十分之一,但却十分遥远且古老。
光的速度有限,天体距离我们越遥远,它们的光抵达地球所需的时间就越长,因此当我们利用望远镜观望宇宙深处时,实则是在观望宇宙过去的历史,我们想知道,宇宙诞生时究竟发生了什么?

上世纪三十年代,美国天文学家艾德温.哈勃在观测河外星系时,发现绝大多数星系都在光谱中展现了明显的红移特征。
红移是特征是波的一种特殊效应,无论是声波也好光波也罢,它们都具有多普勒效应。即当物体靠近观测者时,波长变短,频率会升高,反之当物体远离观测者时,频率就会降低,同时波长变长。

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多普勒效应就越明显。
在可见光中,红色的频率最低波长最长,蓝色的频率最高,波长也就最短。因此,当哈勃发现了星系的红移特征时,就说明这些星系都在远离地球,并且越远的速度越快,起初他以为只是星系在快速移动,后来人们发现是物质所在的空间不断膨胀。

倒推历史,这说明宇宙间的物质在某一个时间点前是凝聚在一起的。
由此就得到了宇宙大爆炸理论,即宇宙由一场奇点爆炸诞生,-但我们无法得知奇点状态,光子在在爆炸发生后38万年内无法自由飞行,所以目前来说科学家对大爆炸时的初期状态其实是一无所知的。

大爆炸后的1036秒左右宇宙发生了暴涨,即在极短的时间内,宇宙从一个点以超光速扩张到了极大的范围,我们同样也无法得知这一过程究竟是怎样发生的,只能寄希望于看到更远,更古老的天体,比如GLASS-z12,它看起来似乎是从未谋面的第一代恒星。

宇宙形成之初,氢元素占了宇宙物质总量的92%左右,其次是氦元素占了8%,最后不到1%的部分由锂元素组成,可以看出来,最初宇宙间的金属元素非常稀少,这也就决定了第一代恒星的金属丰度会非常低。
而我们现在能够看到的绝大多数恒星都拥有较高的金属丰度,和第一代恒星已经截然不同。

并且宇宙中物质密度较高,在这种情况下,恒星的质量也会比现在大很多。而大质量恒星内部的氢氦核聚变更加强烈,导致氢燃料消耗的速度就更快,寿命更短,有些只有千万甚至百万年的时间。这就使得我们目前很难在宇宙中找到第一代恒星。

GLASS-z12在光谱中异常明亮,科学家猜测它有可能就是第一代恒星。也有部分人认为可能是GLASS-z12的质量比较大,所以才展现了异常明亮的光谱,要进一步确定细节,还需要韦伯望远镜继续观测。

古老的星系往往距离地球很遥远,而距离我们越远的星系远离地球的速度就越快,所以从那里而来的光在空间膨胀的过程中逐渐从可见光被拉长到红外光,这时要观察到它们的难度不亚于在近地轨道找地球表面的一个硬币。
为了完成这类艰巨的任务,韦伯望远镜付出了不少的努力。

负责在红外波长观察宇宙的是中红外仪器,它具有极高的灵敏度,能够捕捉到遥远深空中的微弱热量。不过望远镜自身仪器就会散发热量,要保持高灵敏度就必须降温,于是韦伯望远镜被设计在了位于地球100万英里的拉格朗第二日点,隐藏在行星和巨大的遮阳板后。
经过精心设计,此时韦伯望远镜自身的温度已经能够保持恒定在零下223摄氏度。不过还不太够,中红外仪器需要更低的温度。

因此韦伯望远镜安装了一个低温冷却器,低温冷却器更像是一个复杂的冰箱,制冷剂在管道系统中冷却,然后通过仪器泵传送以保持低温。
实际运行时,韦伯望远镜的温度只有零下266摄氏度,只比绝对零度高了7摄氏度,韦伯望远镜不是首个停在拉格朗第二日点的探测器,但却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强大的宇宙之眼。

如果想知道深空中有什么, 那就让韦伯望远镜朝那里看看吧。
上一篇:司马南:有一件事情躲不过去
下一篇:中医“调心” 缓解焦虑保证健康
大家都在看
-
如果人类不幸灭绝,最可能以哪种方式?一共有五种可能性最高 地球上生命演化了亿万年,经历过多次大灭绝,每次都重塑了生态格局。从寒武纪的奇虾到如今的主宰者人类,没有谁能永立不败之地。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过去五次大灭绝事件,比如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那次小行星撞击抹 ... 人类之最08-11
-
颠覆常人认知、人类史上最惨烈的暗杀——要离刺庆忌 颠覆常人认知、人类史上最惨烈的暗杀,首推要离刺庆忌。任何一个有半点同情心的人,了解了要离刺庆忌事件全过程的人,莫不觉得难以置信:肉体致残、家庭毁灭、人格污损,真的狠过头了。一、要离刺庆忌:春秋最惨烈的 ... 人类之最08-11
-
11000年一圈的塞德娜要回来了?人类如何拦截太阳系最神秘天体?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艺术加工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在广袤的宇宙中,每一位访客的到来都让人无比兴奋、激动和珍惜,天文学家最近透露,有一位特殊的访客将会在2076年 ... 人类之最08-10
-
六年磨一 “屏”:1000块木头造显示器,人类最可爱的 “无用之用” 当科技公司们在为显示器的 4K、8K 分辨率较劲,为 120Hz、240Hz 刷新率厮杀时,工程师 Ben Holmen 却用六年时间,交出了一份反其道而行之的 “答卷”—— 一台分辨率仅 40×25、由 1000 块木制 “像素” 拼贴而成的 ... 人类之最08-10
-
惊世揭秘!731部队,人类史上最黑暗的罪恶深渊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有些事件因其对人性的践踏而成为永恒的警示。731部队的所作所为,便是这样一段需要被永远铭记的黑暗历史,它不仅是特定群体的伤痛,更是全人类应当反思的镜鉴。据历史档案记载,1933年,日本陆 ... 人类之最08-07
-
A股:“人工智能+”政策井喷,最受益的是这个方向。 人工智能科技浪潮#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随着世界人工智能大会2025(WAIC2025)的盛大举行,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正从“互联网 +”的广泛连接阶段,稳步迈向“人工智能 +”的创新引领阶段。年初,《政府工作报告》着重提 ... 人类之最08-07
-
五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最伟大的奇迹 他不仅是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军事家,更是中华文明浴火重生的总工程师。他让一个濒临解体的古老文明,在20世纪完成了人类史上最艰难的“文明重启”——这正是五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最伟大的奇迹。他是一穷二白的 ... 人类之最08-07
-
人体免疫力最喜欢的8大主食,家有老人,小孩快收好 最近天气变化大,不少朋友又开始打喷嚏、闹嗓子了。家里有老人孩子的,更是得小心。其实啊,这身体好不好,免疫力说了算一大半!而咱们天天吃的主食,选对了,就是给免疫力添柴加火。今天就跟大家聊聊8种免疫力特别 ... 人类之最08-02
-
诺曼底登陆:人类史上最壮烈的海滩奇迹 1944年6月6日清晨,天还未亮,整个诺曼底海滩仿佛还沉浸在黑暗的梦魇中。然而,随着第一声炮响的轰鸣,战火骤然点燃。炮弹划破寂静的海面,火光映红了天空,也点燃了无数士兵心中熊熊的战斗意志。那一刻,成千上万的 ... 人类之最08-02
-
谁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人? 从爱因斯坦的科学与人文遗产谈起引言:当我们谈论 “伟大” 时,我们在谈论什么?法国思想家伏尔泰曾在《哲学通信》中尖锐地指出:“我们应当尊敬的是凭真理的力量统治人心的人,而不是依靠暴力来奴役人的人。” 这 ... 人类之最08-02
相关文章
- 世界之百科
- 人体免疫力最喜欢的8大主食,家有老人,小孩快收好
- 人生最舒服的10件事
- 诺曼底登陆:人类史上最壮烈的海滩奇迹
- 谁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人?
- 731部队,如何把哈尔滨变成人间炼狱?
- 你发现了么?人生最舒服的,是以下10件事情
- 非洲大陆写给人类的最浪漫情书
- 南怀瑾7大预言:未来50年,这些变化将重塑人类命运
- 人性之光:在纷繁世界中最宝贵的品质
- 地球发烧40℃:我们正在经历人类史上最滚烫的夏天
- 人体中最大块的肌肉是什么?蚂蚁庄园教育人体中最大块的肌肉答案
- # 毛主席创造十个世界之最,让人感叹毛主席的伟大
- 3个不起眼的行为,正在"掏空"你的肝,劝你尽快停止
- 人类历史上最残酷的战争:席卷60多个国家,20亿人口陷入浩劫
- 诺奖百年最惊世之美:这5个段落,是人类精神的巅峰时刻
- 人类最恐怖武器:不是原子弹,不是AI,而是“一页孙子兵法”
- 48年巨作,25年后完工!人类史上最疯狂工程!
- 人世间之“最”
- “给我一个支点!”:阿基米德用科学撬动人类认知的史诗
热门阅读
-
关于男人的15个世界之最,最长阴茎达56厘米 07-13
-
东方女性最标准的乳头(图片),看看自己达标吗 07-13
-
人体器官分布图介绍 五脏六腑的位置都在哪 07-13
-
木马刑是对出轨女性的惩罚 曾是满清十大酷刑之一 07-13
-
熙陵幸小周后图掩盖性暴力 至今保存于台湾博物馆 07-13
-
包头空难堪称国内最惨案件 五名遇难空姐照曝光 07-13
-
2022中国最新百家姓排名,你的姓氏排第几? 03-26
-
好玩的绅士手游有哪些?2022十大绅士游戏排行榜 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