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情画意 山水精神——园林的古典与现代
作者:何晓静(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系副教授)
园林被称为可赏之诗、可游之画,既是空间的艺术,又是时间的艺术。20世纪以来,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空间布局和美学观念受到现代社会的种种冲击,在空间营造、理水叠石、园林雕塑,甚至照明和材料的使用等造境方式上,都面对新的社会情境。那么,什么是古典园林?传统渊源深厚的古典园林如何面对现代生活的新历史境遇?古典园林如何能够实现创造性转化?现代园林营造应如何处理好古典园林的基本母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作出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索。

诗意生活的表征
从以圈地、祭祀为起源,到对神仙境界的向往,基于对自然的获得和再现,人们赋予园林实用且宏伟的意义。而后,它又成为文人生活的布景、观照的对象,逐渐抽象成为一种与诗画同构的艺术形式。
中国古代园林成熟阶段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融入了诗意的内涵。以诗意的表达和诗化的结构传达园林理想。东汉以来,一直到北宋,把诗歌当作隐喻的做法颇为盛行。文人们试图在绘画中输入严肃的内容时,就借用诗歌意境来表达。对绘画与诗歌结合所产生的情感需求,是诗意在绘画空间中表达的最初渊源。诗和画可以相互转换的观念在欧阳修之后,在以苏轼为中心的文人圈子里发展到了一个高峰。到了南宋,诗画间共通共感的特性延伸至园林,园林不论从其场景布营,还是观赏流线设置都以表现诗歌意象为本。南宋中晚期,新儒学的发展开始影响艺术领域,新儒家、道家倡导以“道”来统摄宇宙间万事万物的“器”,在思维上注重综合观照和往复推衍。各种艺术方式在此时的全面融合,突破界域、触类旁通,进一步铸就了中国古典园林得以参悟于诗、画艺术,形成“诗情画意”的独特品质。园居生活在此时成为文人格物致知、观照自然的最佳方式。
南宋文人曾丰在《东岩堂记》写到,士大夫们喜爱天台、雁荡山水,常游览其间,当游览难以满足能“日涉之”时,则便作画来记录山林并且加以想象;当绘画仍难以满足时,则开始选石叠石,以象二山之态,日夜对坐其间;但当如此都无法满足时,则“相所居前后左右山,天所予形,峥嵘耶,崔嵬耶,陂陀耶,壇曼耶,百尔屈奇,与二者仿佛”,选择与二山相似的山地依山造园以居其间。从这样递进式的描述看来,游览真山水,只能是偶然为之的欣赏方式;绘画,则使山水愿望得到进一步满足;置石叠山放入居所则更进一步贴近自然;最终,选择相似的山水环境进行改造成园,并栖居其间才是观照自然的最佳方式。

湖畔幽居图(中国画)夏圭(南宋)
人们对诗意的生活有过多种想象,但要说出它究竟是什么却不容易。园林结构的不拘于法,园林空间的迷离零散,园林与自然关系的暧昧不清,园林中人物活动的性质难辨,都成为可提供诗意生活的可能。人们给予园林多种属性,园林在自身的发展中也形成多样语汇,契合着现代诗意生活对于诸如身体、空间、感知、自然等方面的关注以及再现。
山水文化建构的手段
园林与诗歌和绘画同构,首先在于三者之间共有的“山水”内涵。山水究竟为何?仅“山”“水”二字,即道出了这是“有山有水”的环境特征,更多的时候这是一种关于人居环境的理想,以及对待自然的态度。虽然绘画、诗歌、园林是不同的艺术形式,但在对山水的表现上大多采用相同的观照方式、审美标准以及内在结构。

王澍设计的杭州国家版本馆一景
宋代山水画论对此所述最详,画论虽是写作画,但对绘画中意味的表达远重视于对于技巧好差的评论,而又以“山水”观念为其最重。郭熙《林泉高致》认为“可游可居”是为山水最高品,也是山水画最高品。可游、可居本身已经指明了此山水并非纯自然山水,而是经历了人类活动,经由人手改造的环境。“山之楼观,以标胜概”,虽在写山水,实际是写已由人梳理过的山水,也即山水园林。“水以山为面,以亭榭为眉目,以渔钓为精神。”其中的“亭榭”与“渔钓”都是以人为主体而建构的场景及活动,确是“真山水”的标准。《林泉高致》又说道,山上架栈道,水上通舟楫,是山水“入画”的标准。由此可见,“山水”是园林和绘画共同标准的渊源。山水文化,其实就是人类最谦逊且朴实的自然观。以山水为本,人介入山水,改造山水,而成真山水。真山水强调人的存在,而园林又强调“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其中,不论是强调人作,还是强调天开,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的状态始终是贯穿其间最重要的线索,也一步步凝固成我们所强调的山水文化的典型特征。
除了造园本身,有关园林的文字记载也发挥着建构山水文化的作用,如园记。很多早期优秀的园林早已消融于自然山水之中,园记即时地将园林意象书写呈现,通过文字结构展示了园林结构。园记的价值不止它所描述的园林物象本身,其关于园林考察方法的思考、园林兴衰的感悟以及“自然”山水观念的表达,以更清晰的文字为我们展示了山水文化建构的脉络。中国上千年的造园史,仅有一部晚明计成的《园冶》专门讨论造园技法。这首先是因为中国古人从来不愿将园林作为仅通过技术手段即可获得的对象,园林超越了物质性和技术性可描述的范畴。园记书写者们将一切可提供美好想象的语汇给予了园林,这也成就了“山水”文化得以在文本中建构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董豫赣设计的红砖美术馆一景
东方文化传播的载体
中国古典园林是东方园林体系的母体这点毋庸置疑。日本造园从飞鸟、平安时代就开始全盘模仿中国唐代园林,到宋元时期借鉴中国禅宗意境造园,明清时期造景模仿江南园林意象,这个学习和转变过程系统而清晰。这也是与日本从12世纪平安晚期到19世纪江户时代结束,至少保留有30多种造园技法古籍的情况有关。这些书籍有着完整的谱系,并记载着大量源自中国的造园技法,呈现了中国文化以造园为载体,域外传播、影响和发展的显著表征。
中国古典园林也曾在18世纪的西方世界成为引领艺术潮流的模范。英国人威廉·钱伯斯发现中国园林能超越自然景观,能投射造园人的丰富想象,产生丰富的心灵回应与感官体验。他写道:“中国人营造的园林景致与一般的自然有别,如同一篇英雄诗之别于散文;园师如同诗人,放开他们的想象;而且甚至在任何有必要提升、装饰、活化或增益新奇的主题时,超越真实的界限。”他于1773年写成《东方造园论》,概括出了中国造园中“整体”“局部”“多样”“统一”等一系列高度归纳的手法,并借鉴中国的园林观念,将英国园林发展成为西方自然风景园林的先河。最有意趣的是,钱伯斯将中国所有园林分为三个类型,分别对应以愉悦、恐怖和惊奇,这三种类型回应着中国人三种自然观,天然理想的、荒芜的、超越理想的,他也以此生发出中国人早已参透自然的感慨。

日本设计师重森三玲造园“蓬莱之庭”景色
在对中国造园的审美和价值高度认同,并充分想象后,西方造园家们认为,东方造园文化存在于一种与自然共存、改造自然、完善自然的最高境界里。在那个科学分类学盛行的年代,他们甚至接受了中国的园林植物分类法,并将其运用于本国的造园实践。那时候的中国园林作为东方文化的显性力量,建立起了自己的身份并影响了西方国家。
2022年12月,中国美术学院主办的“以自然之名:园林的古典与现代”论坛,邀请了多位深耕于园林史论研究以及探索当代园林实践的学者专家,聚焦于园林的古典与现代问题,讨论古典园林在现代生活中的境遇和实践意义、古典园林如何实现创造性转化、现代园林营造如何处理古典等问题。我们意识到,园林作为历史、文化研究的素材,其所具有的多学科融合的独特性,以及不断引发新知识生产的可能性是关键。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将其作为讨论和研究的素材,不断地、充分地进行讨论,而进一步发展,则留待以后将其展现。
《光明日报》( 2022年12月25日11版)
大家都在看
-
南怀瑾7大预言:未来50年,这些变化将重塑人类命运 灾难的根源:人心的贪嗔痴如何引发危机南怀瑾曾说,火灾、水灾、战争、饥荒等灾难,本质是人类“贪嗔痴”三毒的外显。比如过度开发自然资源是“贪”,种族冲突是“嗔”,沉迷短期享乐而忽视长远是“痴”。这些心念积 ... 人类之最07-29
-
人性之光:在纷繁世界中最宝贵的品质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社会的变迁不断考验着人们的品格与价值观。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个人的利益冲突与道德的困境,究竟什么品质才是人类最宝贵的?我认为,最宝贵的品质是“善良”。善良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 ... 人类之最07-28
-
地球发烧40℃:我们正在经历人类史上最滚烫的夏天 一、数据揭示的沸腾时代(一)全球极端气候事件频发2025年6月,全球灾害性天气呈现出“多灾种并发、同一地区高频极端叠加”的特点。在欧洲西南部,法国大部、比利时、荷兰南部、德国大部、波兰西部、匈牙利、塞尔维 ... 人类之最07-27
-
人体中最大块的肌肉是什么?蚂蚁庄园教育人体中最大块的肌肉答案 蚂蚁庄园教育:你知道人体中最大块的肌肉是什么吗?小鸡宝宝考考你:萤火虫发光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这些都是蚂蚁庄园教育的题目,关于,人体中最大块的肌肉是什么?萤火虫发光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的答案,选项中有两个 ... 人类之最07-21
-
# 毛主席创造十个世界之最,让人感叹毛主席的伟大 在历史的长河中,无数杰出人物如璀璨星辰般闪耀,而毛主席,无疑是其中最为夺目、最为恒久的那一颗。他波澜壮阔的一生,如同史诗般壮丽,而他所创造的十个“世界之最”,更是如同十座巍峨挺拔、直插云霄的高峰,横亘 ... 人类之最07-21
-
3个不起眼的行为,正在"掏空"你的肝,劝你尽快停止 一、肝脏:沉默的"解毒将军"正在超负荷运转肝脏作为人体最大的实质性器官,承担着代谢、解毒、分泌等500余种生理功能。这个重约1.5公斤的器官每天要处理1500升血液,过滤掉800种毒素。但就是这个"劳模器 ... 人类之最07-20
-
人类历史上最残酷的战争:席卷60多个国家,20亿人口陷入浩劫 引言战争,作为人类社会最黑暗的篇章之一,带来了无尽的痛苦与破坏。从古至今,无数战争在血与火的洗礼中改变了世界的格局。然而,有一场战争以其规模之宏大、残酷之程度,成为人类历史上最为惨烈的战争之一。这场战 ... 人类之最07-20
-
诺奖百年最惊世之美:这5个段落,是人类精神的巅峰时刻 诺奖百年最惊世之美:这5个段落,是人类精神的巅峰时刻,而非ai算法写作的机械!诺贝尔文学奖的浩瀚星河中,总有一些文字如流星般刺穿凡尘,它们不只被书写,更在世人灵魂深处刻下永恒烙印。1. 海明威:钢铁意志的悲 ... 人类之最07-20
-
人类最恐怖武器:不是原子弹,不是AI,而是“一页孙子兵法” 2024 年 9 月,联合国安理会的一次闭门会议里,各国武官对着同一张幻灯片沉默——那是一张 1972 年银雀山汉墓出土的竹简照片,上面写着:“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翻译成大白话:“战争 ... 人类之最07-20
-
48年巨作,25年后完工!人类史上最疯狂工程! 人类史上最疯狂的超级工程!48年了,还要再等25年?!描述: 比金字塔还疯狂!比长城还漫长!它,就是人类历史上最宏伟、最持久、也最让人抓狂的超级工程!持续建设48年,预计还要再建25年才能完工!到底是什么工程 ... 人类之最07-19
相关文章
- 人世间之“最”
- “给我一个支点!”:阿基米德用科学撬动人类认知的史诗
- 人类史上最黑暗的时代?人均只活到12岁,和鬣狗争食、靠食尸为生
- 万园之园焚毁记:1860年,人类文明最黑暗的3天!
- 河声丨让精品光芒刺破雾障,照亮人类精神最深处
- 杖朝之年的联合国:废墟中诞生,变局中前行,危机中涅槃
- 对一个人来说,最宝贵的是什么?
- 惊世骇俗!人类史上最神秘的七大宝藏,至今无人能解!
- 深度科普:人类有没有可能是全宇宙最高等级文明?
- 人工智能时代,何以“永远的”?
- 人类史上最大最疯狂的超级工程:已持续建设45年,还有28年才完工
- 人类历史上最残酷的战争!席卷60多国家,20亿以上人口被卷入战争
- 人类是宇宙中最高等的文明,我们有生之年基本上见不到外星人了!
- 人类最优秀的品质是什么?
- 最清凉的战场:榕江村民水壶里倾注的“民族之魂”
- 人类最接近灭绝的一刻:93万年前的绝境,98.7%人类曾消失
- 人体最高级的保护伞:喝茶
- 诸子时代·荀子│人为什么要讲“礼”
- 如何理解李长之所说的“批评家精神”
- 人类最稀有血型被发现!全世界仅她一人拥有!究竟是如何得来的?
热门阅读
-
关于男人的15个世界之最,最长阴茎达56厘米 07-13
-
东方女性最标准的乳头(图片),看看自己达标吗 07-13
-
人体器官分布图介绍 五脏六腑的位置都在哪 07-13
-
木马刑是对出轨女性的惩罚 曾是满清十大酷刑之一 07-13
-
熙陵幸小周后图掩盖性暴力 至今保存于台湾博物馆 07-13
-
包头空难堪称国内最惨案件 五名遇难空姐照曝光 07-13
-
2022中国最新百家姓排名,你的姓氏排第几? 03-26
-
好玩的绅士手游有哪些?2022十大绅士游戏排行榜 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