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站在食物链顶端,为何偏好吃食草动物,而不怎么吃食肉动物?

发布者:军中无细盐 2022-12-30 11:23

如今市面上的肉类很多,鸡鸭鱼猪羊牛等都是再常见不过的肉类食材了,而当你仔细观察这些肉类的“供应商”,就会发现它们基本上都是食草动物。即使翻开人类的历史食谱,也能看出,咱们似乎一直偏好于食用食草动物的肉。

人类吃的肉基本都是食草动物的肉

那么,为什么人类吃食草动物的肉,却不怎么吃食肉动物的肉呢?

食草动物与食肉动物

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之间有着深深的“恩怨情仇”,这主要是因为它们处在食物链的不同位置上,所以注定不平等。

大多数时间,人们习惯用“食草动物”四个字对食用植物的动物进行概括,其实这是不对的,这类动物应该叫植食性动物,简单来说,它们在生理学和解剖学层面适应了以食植物为生

植食性动物基本以食植物为生

而所谓的食草动物只是植食性动物的一种罢了,因为在这之下还可以分为食叶动物、食果动物、食谷动物、食蜜动物等等。

食肉动物就比较简单了,基本就是指以肉类为主食的动物,它们和植食性动物除了在“饮食结构”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之外,还拥有更好的立体视觉

值得一提的是,许多食肉动物也会吃杂食,比如由狼演化而来的狗,它们既可以吃肉,又能接受人类投喂的五谷杂粮,部分狗狗甚至很喜欢吃“菜叶子”。

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的交集就是杂食性动物

在野外环境中,食草动物只有被食肉动物欺压的份儿,所以它们大多十分擅于奔跑和躲藏,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活下去。

这些年来,人类凭借着“聪明的大脑袋”成为了食物链顶端的存在,按理来说,在这种情况下,任何动物都可以被纳入“食谱”。可是大家对食肉动物似乎没什么兴趣,除了部分“野味儿”爱好者,喜欢冒着犯罪的风险去吃某些食肉动物以外,人们日常食用的肉还是以食草动物为主。

人类日常食用的肉还是以食草动物为主

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为何人类吃肉还如此挑剔?

实际上这一点很好理解,因为大多数时间,生物圈的食物链就像是一个“金字塔”,处在下层的生物基数比较大,越是食物链上端的生物,基数就会更小。当然,已经达到80亿人口的人类是一个意外。

人类虽位于金字塔上端,但是基数并不小

首先单以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在食物链中的占比来说,食草动物的数量明显是碾压食肉动物的,因此站在人类祖先的角度,捕获食草动物的成功几率会更大一些

要知道,那时候人类的生活还是“水深火热”的,并没有如今的猎枪或者其他的高级的捕猎工具,所以对食草动物下手,无疑是最正确的选择。

此外人类在长期围猎的过程中,还掌握了“驯化”的技能。

人类很久之前就开始训化动物

人们将大量野生的食草动物,变成了家养的,这些动物在人类的麾下,往往不用再受到食肉动物捕猎的威胁,但是与之付出的代价就是,要成为人类的“备用粮”。比如大家现在于冬天常常念叨的大鹅,它的祖先其实就是野雁。

有人可能会问,那咱们为啥不顺便将食肉动物也驯服了,拿来做“储备粮”?这样的话还能换换口味儿。这主要是因为饲养成本差异太大,想将一头狮子养大养肥,可能要准备“一圈的羊”,有这条件为何不直接选择吃羊肉呢?

要驯养一头狮子,付出的成本太高了

其次就是食肉动物过于凶猛,人类在大脑得到进化又学会合作捕猎之后,确实也算是食物链中不容小觑的存在。可是,在面对食肉动物的尖牙和利爪的时候,我们的躯体还是显得过于脆弱了。

因此如果不是被逼到绝境,实在没有吃的,人们都不会主动去追击食肉动物。毕竟搞不好就是两败俱伤,作为杂食动物的咱们,没必要非为了吃一口食肉动物的肉,而付出自己的生命。

有些食肉动物对人类有生命威胁

最后就是口感和营养价值的问题

在许多人看来,食肉动物的肉应该更好吃,因为它们非常的好动,所以肉的口感应该很不错。但实际上,食肉动物的日常捕猎行为,让它们消耗了大量的脂肪,身上就只剩下一些精瘦肉了,吃起来并没有那么香,反而又干又柴,不会有食草动物肉那种“滋滋冒油”的情况。

再者,如果食肉动物的脂肪太多,体型太胖的话,它们可能早就被自然法则淘汰了,毕竟跑两步就“喘”,是肯定无法追上擅于逃跑的食草动物的。久而久之,就只能被饿死了。

相比食肉动物一身“肌肉”,被人们圈养的食草动物,明显更加的“膘肥体壮”,身上有着丰富的脂肪。

圈养的食草动物更加“膘肥体壮”

虽然咱们现在常说摄入太多脂肪并不健康,但是大家的身体“喜好”还是很诚实的,食草动物的口感也更符合人类的需求。

若是从营养价值来说,这其实与食物链中“能量流动”有关系。位于食物链顶端的生物,体内往往有可能积累更多的毒素,因为食草动物可能只需要接受一次毒素积累,但是食肉动物则要接受“毒素叠加”。

以此前在美国泛滥的缅甸蟒为例,它们在当地沼泽当中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食物链王者。人们为了解决蟒蛇泛滥成灾的问题,曾尝试食用它们的肉,结果发现由于食物链“能量流动”的机制,大量的汞元素在缅甸蟒的体内淤积,这就意味着人类如果选择吃蛇肉,无异于直接吃重金属。

美国缅甸蟒泛滥,却并不适合食用

由此可见,食肉动物的肉不仅口感一言难尽,营养价值更是少的可怜,有时候甚至还有毒。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自然不会选择食用它们的肉了。

值得一提的是,说到这儿有人可能会好奇,为什么咱们就非得吃肉呢?

人类为什么非要吃肉?

如今有许多的素食主义者,他们的饮食都不沾荤腥。从这些人的身体健康程度来说,其实也能看出不吃肉的话人也是可以活着的。

不吃肉的人依旧可以活着

那么,为什么人类的祖先不吃野果、野菜就好,非要跑去捕猎吃肉呢?

这主要是那时候咱们正处在进化的阶段,大脑的存在使我们需要获取更多的营养物质,而此时寻常食物含有的纤维素已经不能满足我们了。

要知道,人类的巨大脑容量决定了咱们即使坐着不动,也要消耗大量的人体能量。更不用说,当我们频繁的使用大脑时,消耗就更严重了。

人类的脑容量在发生变化

所以为了能让“大脑”吃饱,人类不得不寻找更多的高质量食物,这种食物正是肉类

此外,人类还在进化当中掌握了“生火”的技能,这就使我们能将血淋淋的肉烤熟,变成美味且易消化的东西。在这种情况下,食肉的习惯就渐渐的被培养出来了。

人类掌握生火技巧之后,就开始吃熟肉了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研究显示,人类祖先最开始可能并不是直接通过捕猎来获取肉类的,而是跟在食肉动物的后面,等它们吃完,我们再去收拾残局,有时候,甚至会吃一些“骨头渣”。只能说,那时候的生活还是非常艰苦的。

展开全文

大家都在看

  • 最清凉的战场:榕江村民水壶里倾注的“民族之魂”

    最清凉的战场:榕江村民水壶里倾注的“民族之魂” 烈日灼烧下的贵州榕江山火前线,浓烟弥漫,连呼吸都像在吞咽着滚烫的沙子。消防队员们喉咙干得冒烟,水壶却早已空空如也。就在这艰难时刻,山路上忽然响起喧闹声,村民们三三两两、肩挑手抬着水瓶水桶,汗水湿透了背 ... 人类之最07-01

  • 人类最接近灭绝的一刻:93万年前的绝境,98.7%人类曾消失

    人类最接近灭绝的一刻:93万年前的绝境,98.7%人类曾消失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艺术加工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别看如今的人类上天入地无所不能,可我们的祖先也有狼狈一刻。为啥?看一看两个数字就能明白了,98.7%和1280。前一 ... 人类之最06-28

  • 人体最高级的保护伞:喝茶

    人体最高级的保护伞:喝茶 1. 茶是人体最高级的保护伞,每一口都是岁月沉淀的温柔守护2. 茶汤流淌间,筑起抵御时光的堡垒,茶是健康最诗意的铠甲3. 用一盏茶的仪式感,为身体编织细密的防护网4. 茶香氤氲中,藏着对抗喧嚣世界的天然护盾5. 茶 ... 人类之最06-28

  • 诸子时代·荀子│人为什么要讲“礼”

    诸子时代·荀子│人为什么要讲“礼” 作者:王杰这个话题选自《荀子》第19篇《礼论》篇。中国历来被誉为“礼仪之邦”,而“礼”似乎已经成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灵魂,代代相传。然而,什么是“礼”?它为何如此重要?我们常听人提到“礼”,却很少有人深入 ... 人类之最06-28

  • 人类最稀有血型被发现!全世界仅她一人拥有!究竟是如何得来的?

    人类最稀有血型被发现!全世界仅她一人拥有!究竟是如何得来的? 6月21日,法国血液供应机构(EFS)宣布发现人类第48个血型系统,创造了血型学研究的新里程碑。这一发现已获得国际输血学会(ISBT)官方认可,并在今年5月31日的米兰世界大会上引发轰动,被专家称为"杰出成就&#34 ... 人类之最06-27

  • 人类文明最珍贵的精神资产——信用

    人类文明最珍贵的精神资产——信用 信用是穿越千年时光的文明火种,是维系社会运转的无形纽带。无论是在波谲云诡的商业海洋,还是在纷繁复杂的人际交往中;无论是关乎个人的安身立命,还是关联国家的治理发展,信用始终如一座明亮的灯塔,为人类的前行 ... 人类之最06-18

  • 人最可贵的精神是什么

    人最可贵的精神是什么 古往今来,人类文明的星河中闪烁着无数璀璨的精神之光,它们或是激励个体突破生命的极限,或是推动整个族群跨越时代的藩篱。有人说,勇气是最可贵的精神,能让人直面未知的恐惧;有人认为,智慧是灵魂的瑰宝,赋予人 ... 人类之最06-16

  • 陈来:儒家价值与人类共同价值

    陈来:儒家价值与人类共同价值 中新社北京6月12日电 题:儒家价值与人类共同价值作者 陈来 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2015年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的讲话中指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 ... 人类之最06-13

  • 令国人自豪的我国古代10件世界之最

    令国人自豪的我国古代10件世界之最 好的!这里列举我国古代在科技、工程、文化、制度等领域的十个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之最”:这些“之最”充分展现了中国古代在多个领域所达到的**卓越成就**和**深远的世界影响力**,是中华文明对人类进步作出的巨大 ... 人类之最06-12

  • 母爱是人类最伟大的文化

    母爱是人类最伟大的文化 【谨以此文献给逝去的母亲】当婴儿的第一声啼哭刺穿夜晚的寂静,母亲那一声急切而温柔的回应便随之响起——这啼哭与回应之间,便是一道人类最古老而崇高的文明曙光。母爱,并非仅仅为生命之河的源头,更是人类一切文 ... 人类之最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