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对于裹脚的真实目的 居然和男女之间的性有关

发布者:华山欧阳锋 2019-7-13 18:22 来自: 世界之最

 裹脚从宋朝就有了,一直到清朝到了巅峰。中国古代社会封建,女性地位低于男性,女性的生活就要按照男性的审美标准来过,男性觉得女性要走路慢一点,脚步小一些才有小鸟依人的感觉,但是扼杀了女性生活的自由,所以裹脚其实是个不好的东西。现代社会文明了,恶习都被根除了。下面就让小编来详细给大家介绍一下裹脚。

裹脚的目的

裹脚的目的是限制脚的生长,并弯曲生长的脚,所以脚的年龄自然是尽可能小的。脚越小,越容易裹起来,但脚太早包不起来,怕脚。嗯,我不会走路,我担心她太小,不能忍受。裹脚通常是在女人走路之后开始的。如果他们出生在中国,他们只有一岁。平均来说,他们已经三岁了。他们发展了一年的脚。当他们达到四或五岁,他们开始包装他们的脚。事实上,按照西方算法只有三或四岁。不同地区的风俗习惯也有差异。

女性裹脚是封建社会女性压迫的重要表现之一。它与性欲和男人的性兴趣有很大关系。因为男人要求女人保护她贞操,她必须限制她的行为,阻止她与外界更多的接触,剥夺她与其他男人互动的机会。因为这个原因,脚下的阻碍是一个“良法”。“女儿的经典”说:“什么事,是包起来的吗?”它不像弓一样好看。我担心她会走出家门,被成千上万的人束缚着。

然而,女性裹脚最直接的原因是满足男人的感情、性兴趣和性要求。一般来说,女人最能唤起男人欲望的地方不是暴露的部分,而是隐藏的部分,比如藏在衣服里的乳房和藏在鞋子里的脚。古人认为女人的脚太小,不能给她们带来爱。由于足小,走起路来娉娉婷婷、扭扭捏捏,也会使男子浮想联翩,他们可以“昼间欣赏,夜间把玩”。

裹脚是从什么时候开始

缠足,又称裹脚、缠小脚、裹小脚、扎脚,古代汉族女性的一种习俗。具体始于何时何处不可考,仅知北宋已有缠足。此风俗至民国初年,逐渐消失。惟认为宋朝人以女子小脚为美,北宋元丰后是开始流行的时期。宋代的缠足是把脚裹得“纤直”但不弓弯。元代的缠足继续向纤小的方向发展。明代的缠足之风进入兴盛时期,并要求足形弓弯,如江苏泰州明代刘湘夫妇合葬墓出土的花缎凤首尖足鞋、南昌明代宁靖王朱奠培夫人吴氏墓出土的缎面弓鞋皆长20-23厘米左右,头向上翘,穿上后显得足形弓弯。

清代缠足之风蔓延至社会各阶层的女子,还出现了“三寸金莲”之说,要求脚要小至三寸。日治时期大正年间的台湾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汉族女性中,六成福佬女性缠足,客家女性缠足者不足百分之一。清末民初,社会普遍认为缠足是陋习。清朝政府和民国政府亦主张废除此习俗,此后缠足遂逐渐消失。在廿世纪后期,在华人社会仍能看到一些上年纪的缠足老妇。

裹脚缠足,是我国封建社会残害妇女的一种恶俗。旧时女孩长到五六岁要用缠脚布把脚紧紧裹起来,迫使其不能正常发育,时间一长,使足骨变形。当时的风俗认为被缠得残废了的脚越小越美,名之曰:“三寸金莲”。姑娘找婆家。相亲时“看脚不看头”,认为脚小才是美人。中国古代妇女以走路缓行慢移为美。

裹脚过程

缠脚的时候让女孩坐在矮凳子上,盛热水在脚盆里,将双脚洗干净,乘脚尚温热,将大拇趾外的其他四趾尽量朝脚心拗扭,在脚趾缝间撒上明矾粉,让皮肤收敛,还可以防霉菌感染,再用布包裹,裹好以后用针线缝合固定,两脚裹起来以后,往往会觉得脚掌发热,有经验的人不会一开始就下狠劲裹,最好是开始裹的时候轻轻拢着,让两只脚渐渐习惯这种拘束,再一次一次慢慢加紧,这一个时期可以从几天到两个月左右。

缠的时候,要用劲把裹布缠到最紧的程度,每次解开来重缠的时候要将四个蜷屈的脚趾头由脚心底下向内侧用劲勒过,每缠一次要让脚趾弯下去多压在脚底下一些。同时还要把四个蜷屈的脚趾,由脚心底下向脚后跟一一向后挪,让趾头间空出一些空间来,免得脚缠好以后,脚趾头挤在一起,脚尖太粗。一直要缠到小趾压在脚腰底下,第二趾压在大趾趾关节底下才可以,裹尖的时候往往得把脚趾向足底扭到屈无可屈的程度。

再用裹布紧紧地勒住,缠的时候第二趾的趾关节和第三、四、五趾的趾关节受到很大的扭屈,每缠一次就得把几个扭伤的关节再伤害一次,缠的时候痛苦难当,缠好要用针线紧紧地把裹布缝起来,硬挤进尖头鞋里,然后要求少女到处走动。走动时重量压在内弯跪折的八个脚趾上,把关节扭伤得更厉害,脚趾头因为才弯进去还没紧贴在脚掌上,走时脚趾关节容易长鸡眼,要时常用针把鸡眼挑掉。

展开全文

大家都在看

  • 人类最稀有血型被发现!全世界仅她一人拥有!究竟是如何得来的?

    人类最稀有血型被发现!全世界仅她一人拥有!究竟是如何得来的? 6月21日,法国血液供应机构(EFS)宣布发现人类第48个血型系统,创造了血型学研究的新里程碑。这一发现已获得国际输血学会(ISBT)官方认可,并在今年5月31日的米兰世界大会上引发轰动,被专家称为"杰出成就&#34 ... 人类之最06-27

  • 人类文明最珍贵的精神资产——信用

    人类文明最珍贵的精神资产——信用 信用是穿越千年时光的文明火种,是维系社会运转的无形纽带。无论是在波谲云诡的商业海洋,还是在纷繁复杂的人际交往中;无论是关乎个人的安身立命,还是关联国家的治理发展,信用始终如一座明亮的灯塔,为人类的前行 ... 人类之最06-18

  • 人最可贵的精神是什么

    人最可贵的精神是什么 古往今来,人类文明的星河中闪烁着无数璀璨的精神之光,它们或是激励个体突破生命的极限,或是推动整个族群跨越时代的藩篱。有人说,勇气是最可贵的精神,能让人直面未知的恐惧;有人认为,智慧是灵魂的瑰宝,赋予人 ... 人类之最06-16

  • 陈来:儒家价值与人类共同价值

    陈来:儒家价值与人类共同价值 中新社北京6月12日电 题:儒家价值与人类共同价值作者 陈来 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2015年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的讲话中指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 ... 人类之最06-13

  • 令国人自豪的我国古代10件世界之最

    令国人自豪的我国古代10件世界之最 好的!这里列举我国古代在科技、工程、文化、制度等领域的十个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之最”:这些“之最”充分展现了中国古代在多个领域所达到的**卓越成就**和**深远的世界影响力**,是中华文明对人类进步作出的巨大 ... 人类之最06-12

  • 母爱是人类最伟大的文化

    母爱是人类最伟大的文化 【谨以此文献给逝去的母亲】当婴儿的第一声啼哭刺穿夜晚的寂静,母亲那一声急切而温柔的回应便随之响起——这啼哭与回应之间,便是一道人类最古老而崇高的文明曙光。母爱,并非仅仅为生命之河的源头,更是人类一切文 ... 人类之最06-11

  • 从苏轼到截肢冠军:人类开挂真相曝光,原来痛苦是大脑的彩蛋

    从苏轼到截肢冠军:人类开挂真相曝光,原来痛苦是大脑的彩蛋 《命运褶皱中的生命突围:一项关于逆境转化的现象学研究》引言:在那个暴雨倾盆的终南山夜,茅屋漏雨如注的声响与老茶农陈伯推门而入的动静交织成独特的生命韵律。他布满老茧的手掌托着粗陶茶盏,琥珀色茶汤中浮沉的 ... 人类之最06-01

  • 人类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人类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人类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就是于一九九零年四月二十四日成功发射了人类史上第一个太空望远镜哈伯望远镜,距离地面大约六百公里的位置。它像月亮一样以每小时二点八万公里的速度围绕着地球运行。由于它位于大气层之上,不 ... 人类之最06-01

  • 人类打过最惨烈的仗有多恐怖?31个细节让你汗毛倒竖

    人类打过最惨烈的仗有多恐怖?31个细节让你汗毛倒竖 看到这个数字你怕了吗?整整61个国家20亿活人像下饺子一样被卷进绞肉机!这场从1939打到1945的仗,光直接死亡人数就塞满9个北京鸟巢体育场!今儿咱就掰开揉碎了唠唠,二战的血盆大口是怎么一步步张开的!一、仇恨的 ... 人类之最05-30

  • 人类造过的十大狠核弹!第一颗能炸平七座珠峰,美国占了九个

    人类造过的十大狠核弹!第一颗能炸平七座珠峰,美国占了九个 那些威力惊人的核武器。这些家伙的威力可不是盖的,随便一颗都能让一座城市变成废墟。下面就是从威力一般到最强的十大核武器排行榜,看看谁才是“核霸主”!第十名:美国马克14氢弹(690万吨TNT)1954年登场的马克14 ... 人类之最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