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 进来看看吧

发布者:邻家小师弟 2019-7-13 16:31 来自: 世界之最

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他的意思是追求事物的极致,并且从中获取知识。说起格物致知这个成语他是来源于大学这本书中。并且在古代的时候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是儒家的一种主要的思想体现。也是儒家学说追求世界本质的概念。现在格物致知这个词是家喻户晓,许多人都会应用他在生活中。

1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

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乃儒家专门研究事物道理的一个理论,已失佚,源于《礼记‧大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论述的“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此段。但《大学》文中只有此段提及“格物致知”,却未在其后作出任何解释,也未有任何先秦古籍使用过“格物”与“致知”这两个词汇而可供参照意涵,遂使“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成为儒学思想的难解之谜。

《现代汉语词典》2012年发行的第六版将“格物致知”解释为:“推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知识。”东汉郑玄最早为“格物致知”作出注解,而自从宋儒将《大学》由《礼记》独立出来成为《四书》的一部后,“格物致知”的意义也就逐渐成为后世儒者争论不休的热点议题,以至于今。社会上关于“格物致知”的流行诠释是根据南宋朱熹学说的部份观点,认为“格物致知”就是研究事物而获得知识、道理。

2大家对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理解是什么?

我在「知乎」的其它議題上,讀了一些「格物致知」的辯論,不料愈到最後,愈氣急敗壞,故藉此篇幅,表達我對朱熹與王陽明的「格物致知」的理解。中文象形字的「形象」意義很奇奧,以「指事、會意」兩種字象最具特色,因有形者,物也,無形者,事也,物有形,故可象,事無形,則聖人創意以指之。

故《說文》曰:「視而可識,則近乎象形」,又曰「察而見意,則近乎會意」,然而「創意」不幾近於「會意」,也不幾近於「象形」,故介乎兩者之間,卻別有所指者,即謂之「指事」,堪稱為「六書」中最具「形象」意義的字象。以「不、至」做個詮釋。就「至」之原始字形來看,其原義有「鳥上翔不下,乃下至於地」之涵意,故必須與「不」字一起觀之,方得其意。何以故?

3"格物致知"和"格物穷理"有什么区别?

格物穷理   释义 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穷理:追寻事物的究竟,指穷究事物的原委、道理。  出处明·方孝孺《答郑仲辩》:“其无待于外,近之于复性正心,广之于格物穷理。”     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源于《礼记??大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论述的『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此段。

但《大学》文中只有此段提及「格物致知」,却未在其后作出任何解释,也未有任何先秦古籍使用过「格物」与「致知」这两个词汇而可供参照意涵,遂使「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成为儒学思想的难解之谜。《现代汉语词典》2005年发行的第五版将“格物致知”解释为:“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  释义:  【解释】:格:推究;致:求得。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出自】:《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4什么是格物?如何做到格物?

我认为国学经典之所流传至今,一定是对个人及社会有双相获利意义的指导思想。格物致知是指对各种社会现象本源力量的分析,是对社会发展趋向性的预测要求。是一种基本的安身立命的技巧。六岁的时候首次接触大学,也问过父亲同样的问题。当时父亲拿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那种方式来解释。当时似懂非懂,也就过去了。长大后看十三经疏注及汉宋明圣贤们的著作却越看越糊涂。因为秦的文化断层造成了这解释,天南地北的。

无奈间只能回到原著去理解,虽然被朱子改过了,想必也好歹保留几分原旨吧。大学在释义格物致知前,先讲了孔圣参加法庭开庭的例子,并复述了孔圣的话,大意是开庭宣判就是对奸妄的威吓,希望以后开庭的事情不在发生。言下之意就是坏人都怕了,以后不会再作恶了。大学在讲完这个例子后才进入的格物致知的解释。所以我猜测格物是指将表现不同的现象变得可以理解。或者统一的样式,像做月饼一样(格),这样能够推导出物本身的原因(知),根据这个本源其他的现象也就豁然贯通了。(致)

大家都在看

  • 人类是宇宙中最高等的文明,我们有生之年基本上见不到外星人了!

    人类是宇宙中最高等的文明,我们有生之年基本上见不到外星人了! 你是否曾在深夜仰望星空,思考那个终极问题: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人类是否孤独地站在了文明之巅?宇宙,这个充满神秘的浩瀚空间,一直以来都让人类充满好奇。我们不断探索,试图找到其他文明的存在,但至今仍未发现 ... 人类之最07-03

  • 最清凉的战场:榕江村民水壶里倾注的“民族之魂”

    最清凉的战场:榕江村民水壶里倾注的“民族之魂” 烈日灼烧下的贵州榕江山火前线,浓烟弥漫,连呼吸都像在吞咽着滚烫的沙子。消防队员们喉咙干得冒烟,水壶却早已空空如也。就在这艰难时刻,山路上忽然响起喧闹声,村民们三三两两、肩挑手抬着水瓶水桶,汗水湿透了背 ... 人类之最07-01

  • 人类最接近灭绝的一刻:93万年前的绝境,98.7%人类曾消失

    人类最接近灭绝的一刻:93万年前的绝境,98.7%人类曾消失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艺术加工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别看如今的人类上天入地无所不能,可我们的祖先也有狼狈一刻。为啥?看一看两个数字就能明白了,98.7%和1280。前一 ... 人类之最06-28

  • 人体最高级的保护伞:喝茶

    人体最高级的保护伞:喝茶 1. 茶是人体最高级的保护伞,每一口都是岁月沉淀的温柔守护2. 茶汤流淌间,筑起抵御时光的堡垒,茶是健康最诗意的铠甲3. 用一盏茶的仪式感,为身体编织细密的防护网4. 茶香氤氲中,藏着对抗喧嚣世界的天然护盾5. 茶 ... 人类之最06-28

  • 诸子时代·荀子│人为什么要讲“礼”

    诸子时代·荀子│人为什么要讲“礼” 作者:王杰这个话题选自《荀子》第19篇《礼论》篇。中国历来被誉为“礼仪之邦”,而“礼”似乎已经成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灵魂,代代相传。然而,什么是“礼”?它为何如此重要?我们常听人提到“礼”,却很少有人深入 ... 人类之最06-28

  • 人类最稀有血型被发现!全世界仅她一人拥有!究竟是如何得来的?

    人类最稀有血型被发现!全世界仅她一人拥有!究竟是如何得来的? 6月21日,法国血液供应机构(EFS)宣布发现人类第48个血型系统,创造了血型学研究的新里程碑。这一发现已获得国际输血学会(ISBT)官方认可,并在今年5月31日的米兰世界大会上引发轰动,被专家称为"杰出成就&#34 ... 人类之最06-27

  • 人类文明最珍贵的精神资产——信用

    人类文明最珍贵的精神资产——信用 信用是穿越千年时光的文明火种,是维系社会运转的无形纽带。无论是在波谲云诡的商业海洋,还是在纷繁复杂的人际交往中;无论是关乎个人的安身立命,还是关联国家的治理发展,信用始终如一座明亮的灯塔,为人类的前行 ... 人类之最06-18

  • 人最可贵的精神是什么

    人最可贵的精神是什么 古往今来,人类文明的星河中闪烁着无数璀璨的精神之光,它们或是激励个体突破生命的极限,或是推动整个族群跨越时代的藩篱。有人说,勇气是最可贵的精神,能让人直面未知的恐惧;有人认为,智慧是灵魂的瑰宝,赋予人 ... 人类之最06-16

  • 陈来:儒家价值与人类共同价值

    陈来:儒家价值与人类共同价值 中新社北京6月12日电 题:儒家价值与人类共同价值作者 陈来 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2015年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的讲话中指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 ... 人类之最06-13

  • 令国人自豪的我国古代10件世界之最

    令国人自豪的我国古代10件世界之最 好的!这里列举我国古代在科技、工程、文化、制度等领域的十个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之最”:这些“之最”充分展现了中国古代在多个领域所达到的**卓越成就**和**深远的世界影响力**,是中华文明对人类进步作出的巨大 ... 人类之最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