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习俗大全,涨知识!
先辈云:“习俗移人,贤智者不免。”今一衣一帽、一器一物、一字一语,种种所作所为,凡唱自一人,群起而随之,谓之“时尚”。中国的传统习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样,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我们从这些流传至今的风俗礼仪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历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
先秦 周 (郑国)踏青

溱洧河畔钟鼓交,踏青游人乐陶陶。
红男绿女佩香草,两情相悦赠芍药。
《诗经·郑风》有一首民歌《溱洧》,其中说:一对青年男女,要到溱洧二河边上去看集会,他们相互逗笑,并赠送芍药。
实际上,郑国的上巳节是我们已知的最早的情人节。后来才移到七月七日。
汉 六博

六白六黑十二棋,双方相争博一局。
只缘获筹心欢悦,废寝忘食仍嗜迷。
六博在汉代流行。出土汉俑即有二人对坐六博者。每人六棋,局分十二道,中间横一空间为水,放鱼两枚。博时先掷采,后行棋。棋到水处则食鱼,食一鱼得二筹。更多具体玩法,已失传。
汉 弄剑与踏杯舞

壮夫弄剑不弄丸,上下青光慑人寒。
长袖应随笙鼓乐,跳踏圆杯舞君前。
四川出土汉画像砖中百戏部分有『跳丸』或称『弄丸』者,一男子赤上身,双手上举,空中有五个圆球,加其手中一球当为六球。汉代壁画百戏中亦有一人在弄六丸、梳髻着衣,似为妇女。沂南汉墓石刻百戏中一赤上身男子,所弄为四把短剑。我国的杂技在两千多年前便有了相当高超的水平。
晋 流觞赋诗

修禊文会聚溪头,羽觞载酒曲水流。
酣饮赋诗联佳句,留得美名在士俦。
周代已有到水边洗涤污浊、消灾去病之俗。所谓修禊,即指临水洗濯以除不祥。到晋代,变为临水流杯的文人聚会。
晋 重阳 饮菊花酒

九月采菊酿酒香,来年开坛又重阳。
畅饮何必陶隐士,难得佳节入醉乡。
农历九月九日,二九相重,称为『重九』。汉代已有重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的风俗。饮菊花酒的时代,一般认为是从晋代陶渊明赏菊饮酒而来的。
晋 斗鸡

斗鸡芥翼争英雄,双距利刃逞威风。
羽毛飞扬分胜负,终在纨绔欢乐中。
斗鸡在战国时期已很盛行,寒食斗鸡在魏晋时尤盛。
(南北朝)北朝 踏青

北国三月沐春风,香车纷然乐踏青。
游人谁顾杨柳绿,竞看佳丽映桃红。
踏青之俗早在汉代之前已经盛行,到了唐代更为盛行。宋代在清明时踏青。
唐 饰梅花妆

传说宋武帝时,寿阳公主在人日卧含章殿,檐下梅花飘落在公主额上,形成一种装饰;宫女效之,以红点额为『梅花妆』。此俗传至唐宋,妇女多在脸上画各式图案;有『斜红、面靥』等名目;涂唇有『万金红、大红、内家圆』等名目。
其实,妇女在脸上点画装饰,早在春秋战国时已经兴起了。到唐代发展为往脸上贴金箔花钿,成为一种化妆时尚。
放灯

火树银花不夜天,游人元宵多留连。
灯山星桥笙歌满,金吾放禁任狂欢。
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故称『元(月)宵(夜)』。早在汉代已有庆贺元宵之俗,至唐规模更为盛大。
唐 送穷

年年晦日送穷神,柳车草船载出门。
沥酒再拜早离去;老穷方走新穷临。
送穷之俗,自汉已有之。西汉扬雄有《逐贫赋》。说穷神穿破衣,吃稀饭;在正月最后一天死去。人们在这天熬粥、扔破衣、结柳为车、缚草为船,在巷口焚之。
唐 内宴冷餐

御赐冷食满宫楼,鱼龙彩旗四面稠。
千官尽醉犹教坐;归来月上金殿头。
所谓冷食,即已做成的熟食。唐宫内的寒食内宴,可谓最早的冷餐大会。
唐 祭扫

寒食祭扫冢一堆,风吹旷野纸钱飞。
黄泉不知生人泪;暮雨萧萧惆怅归。
传说介子推于三月五日为火所焚,国人哀之,每岁春暮,为不举火,谓之禁烟。在唐代寒食扫墓,后来与清明祭扫合为一事。
唐 走马射箭

垂杨金堤翠幕连,健儿走马射堂前。
国家尚武多才俊,方显干城诸英贤。
唐 浴佛节

佛光普照遍长安,吃斋诵经建寺庵。
居士男女多布施;为求来生结善缘。
相传夏历四月初八日为释迦牟尼生日,佛寺常于此日诵经,以各香浸水灌洗释迦之太子诞生像;纪念佛之诞生,称为浴佛节。唐代佛教信仰极盛,长安善男信女多于此日施舍。此风迄宋明依然。
唐 拜新月

妆楼鸾镜拜月明,再乞嫦娥驻美容。
蛾眉新月今相似,如水流年叹无情。
唐代妇女拜新月,多是祈求青春常驻。
唐 登高

乐游原上游人多,重九登高乐如何。
留恋夕阳无限好;寸阴难买莫蹉跎。
据《续齐谐记》载,东汉桓景跟费长房学道术。一日,费告知桓:九月九日有大灾,可速回家,让全家插茱萸,登高饮菊花酒,即能免灾。从此形成一种风俗。
唐 西域歌舞

西域歌舞名胡旋,传入宫掖靡长安。
吹奏何必琼林宴,市间到处闻管弦。
隋唐时期,西域文化包括宗教(如景教、祆教)、服饰(如胡服翻领窄袖)、饮食 (如胡饼、烧饼)、绘画、歌舞、音乐及乐器等一起传入长安。乐器舞蹈也随之而流行。
唐 驱傩

驱傩吹笛又击鼓,瘦鬼涂面赤双足。
桃弧射矢茅鞭打,鼠窜引得众欢呼。
『驱傩』是古代驱除疫鬼的仪式,多在腊月举行。
唐 镜听

夫君远宦盼回程,跪拜灶前点香灯。
怀中抱镜藏门候,闻人初言细品评。
唐 新妇不跪

并蒂莲花两相偎,红毡展地迎亲回。
新妇不拜新郎拜,感谢天公为良媒。
唐代结婚有男拜女不拜之风俗。最明显的形象证明,即在敦煌莫高窟第十二窟(又有记为四七三窟者)晚唐的《婚礼图》,『礼堂』用步幛遮之,新娘立右,新郎跪左;新郎旁一人司仪。
唐 折柳

跋山涉水轻别离,天涯芳草亦萋迷。
只因登程常折柳,桥畔岸边皆秃枝。
古人离别时,有折柳枝相赠之风俗。
唐 步障

国殷民富夸盛唐,豪门出行步障长。
可怜明皇幸蜀路,难遮风雨任凄凉。
晋代即有步障,贵族富家出门要用步障遮住路的两侧,尤其内眷不欲路人看见。唐代贵家妇女出门,仍用步障;在敦煌莫高窟唐代多处壁画中有步障出现。
唐 骑马打球

吐番马球号波罗,传入大唐靡中国。民间亦好击鞠乐,无奈马少骑驴多。在唐初传入长安后,即为皇帝和贵族们所喜好。尤其到唐玄宗时,打马球风气大盛。
唐 相扑

孟贲古冶两相搏,强者角抵在必得。
今番对阵显身手,他日三军勇报国。
我国古代角抵最早进入宫廷,在秦汉时的角抵不作为体育项目,而归于百戏一类。
唐 双陆

桐阴对坐品香茗,一局双陆赤与青。
掷骰滴答如铜漏,深宫又闻小尨声。
双陆是古代一种棋类游戏,有固定长方形盘,上画左右各有六路,双方分黑白各十五个马子,状如保龄球的小木棒。马子按规定在盘边摆放,双方轮流掷骰子,按点多少移动马子。白马子自右向左,黑马子自左向右。马子先出尽者为胜。晚唐反映宫人生活的绘画中有打双陆的形象。
唐 刺青

长安少年多英雄,胴臂竞相比雕青。
精刺五彩多奇妙,东传扶桑有遗风。
刺青是古代纹身风俗的遗迹,许多民族都曾有过。古书记载:周代的越人即披发文身。后来民间的刺青已没有上古图腾崇拜的内容。唐代民间特别流行刺青,当时称为『札青、点青、肤札、镂身。』刺的内容有各种图形,文字以及人物佛像等。
宋 宫中赐银幡

新春拜过至初三,大内银幡赐百官。
朝回两袖天香满,帽饰招得笑语喧。
宋 春社

千寻古栎笑声中,此日春风属社公。
割肉卜瓦馀风在,更喜畅饮治耳聋。
立春后第五个戊日是春社日。古时以村为单位祭祀社神,祈求丰收。祭社神先立社,在土坛上用石砌屋,无顶,上贴『社稷之神』红纸,祭祀后,撒肉四周以饷乌鸦。
宋 斗草

社下烧钱鼓似雷,日斜扶得醉翁归。
青枝满地花狼藉,知是儿孙斗草来。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中『春日杂兴』曾描述儿童斗草情形。见画中题诗。盖江南春早,立春草长,儿童互相用草角力,坚韧者胜,折断者败。
宋 迎富

古人采莲携鼓游,今朝杂花插满头。
相随郊外游一日,迎富即是忘忧愁。
二月二日迎富风俗由来甚古。《岁华纪丽》载:早在有巢氏时代,有人在这天要了一个小孩回家养活,从而家富。后人便在这天到野外采蓬叶以代子,向门前祭之。
宋 担酒上坟

骑驴担酒祭祖坟,一路春光满眼新。
道旁关扑掷得顺,竿挑利物好夸人。
南宋杨万里有《三月三日上忠襄坟因之行散得十绝句》诗,当时上坟已由祭扫变为带食盒酒具到郊外踏青的活动;而路旁许多卖粉捏孩儿、象生果子等物的小贩用赌博形式吸引买主,这种赌博称为『关扑』。
宋 祭灶

时届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
酒糟涂灶醉司命,男儿酌献女儿避。
我国古代奉祀的灶神,即是火神祝融。
宋 挂五彩线

榴花照眼艾蒿香,挂符门帘饮雄黄。
粽角流苏悬彩穗,平安佑尔度端阳。
宋 染红指甲

端午阶前采凤仙,小钵加矾细细研。
染红女儿纤纤指,粉白黛绿更增妍。
民间有在五月端午或七夕捣凤仙花染红指甲之俗。
宋 穿针比巧

供果焚香祝新秋,庭中比巧月如钩。
年年闺阁乞织女,男儿何曾求牵牛。
宋 供摩侯罗

捏塑彩画一团泥,妆点金珠配华衣。
小儿把玩得笑乐,少妇供养盼良嗣。
宋代苏州虎丘有玩具市场,被称为『虎丘耍货』,包括泥娃娃、泥美人,彩画鲜妍,制作精良。
宋 秋社

社鼓敲时聚庭槐,神盘分肉巧安排。
今番喜庆丰年景,醉倒翁媪笑颜开。
立秋后第五个戊日,约新谷登场的八月,是为秋社。
宋 钱塘弄潮

八月钱塘江口开,万人鼓噪岸边排。
弄潮健儿显身手,风头浪尖逞矫材。
宋 冬舂

一年辛苦到腊中,舂米碓杵运成风。
筛簸分藏三日毕,除夕香满饭盎馨。
江南至腊八日,家家舂米。因腊月米较坚实,舂时可少损耗。
宋 馈岁

不计酒食与野鲜,每逢岁暮送年盘。
馈赠虽少风淳厚,友邻情谊溢山川。
北宋时,年底人们互赠礼物,称为『馈岁』。
宋 烧火盆

春前五日夜初更,排门燃火如昼晴。
儿孙围坐鸡犬忙,迎得来岁好收成。
江南水乡在腊月二十五日夜初更,家家烧火盆。
宋 照田

腊月廿五天正寒,长竿燃炬照南田。
侬家今夜火最旺,定知来年多稻蚕。
宋 儿童卖痴呆

除夕悦民夜禁开,儿童结队提灯来。
沿街穿巷呼贱价,赚取翁媪买痴呆。
宋 打灰堆

除夕黎明打粪堆,一任灰尘满院飞。
但求万事如吾愿,定放汝向彭泽归。
宋 茶贩

银针碧螺漫自夸,玉壶沏煮胜紫砂。
夏至日长行人少,担歇柳荫闲斗茶。
宋 蹴鞠

我国古代称踢球为『蹴鞠』,《水浒传》中描写宋徽宗赵佶好踢球可证。当时有许多球社,称『齐云社』、『圆社』;称踢球者为『圆情的』。《蹴鞠谱》中还介绍十种踢法:『肩、背、拐、搭、控、拽、捺、膝、拍、月。』
宋 捶丸

纵令相隔云山路,曲折轻巧入窝圆。
按捶丸的形制,就是高尔夫球之祖源。而《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没有高尔夫球起源记载,只说最早1457年(明代)苏格兰禁止高尔夫球。
宋 说书

闲听瓦内讲评书,粉怪传奇胜翻读。
打诨烟花皆悦众,全凭利口誉京都。
宋 傀儡戏

村头齐观耍傀儡,搬演故事又一回。
载歌载舞赖提举,博得欢笑落夕晖。
宋 燃爆竹

霹雳声中旧岁除,为惊疫魃燃青竹。
一自火药发明后,难止新年放鞭俗。
据《神异经》载:西方山中有山臊,犯之则令人寒热。但它怕竹子爆声。于是人们烧竹来赶走它。
宋 教坊自乐

良辰美景奈何天,泪眼装欢又一年。
堪喜岁首无官役,相聚青楼奏管弦。
宋代教坊妓女原属宫廷,是为官妓;另有私妓,在市井演唱。官府有事,如设酒库卖酒,为招揽生意,『官私妓女,顾倩只应』。一年之内,难得休息。只有新岁初一有空闲自娱。
金 晒书翻经

三伏朝爽晒书篇,庵院翻经结善缘。
近事信女乐相助,愿修来世福寿全。
魏晋时代在七月七日晒书,后改为六月六日三伏时晒书。
金 货郎担

鼗鼓街头摇丁东,无须竭力叫卖声。
莫道双肩难负重,乾坤尽在一担中。
《货郎担图》在宋人绘画中有数幅。《清明上河图》中即有两架货郎担子;金代有《乾坤一担图》,明代也有《货郎担图》。
金 酒楼唱曲

路歧天涯沦落人,酒楼赶座唱清音。
不入勾栏打野呵,瞽女弹词说陶真。
《武林旧事》云:或有路歧,不入勾栏,只在耍场宽阔之处做场者,谓之『打野呵』。即露天卖艺,或称『打野火』。《尧山堂外纪》载:杭州瞽女唱小说评话,谓之『陶真』。
元 结羊肠

元宵初过犹自忙,家家女儿结羊肠。
含情暗思心中语,何时得似双鸳鸯。
元 盂兰盆道场

道场超度安亡魂,原有盂兰古意存。
庆赞中元贴门首,酒海肉山飨活人。
农历七月十五日,道家称为『中元节』;佛家为『盂兰盆节』。
元 驿站送信

天涯海角难相逢,尺素传达圌赖远征。
驿站健卒鞭快马,山高水长亦贯通。
秦汉已有驿传制度。但至宋代才废除唐代以民为驿夫的制度,而代之以军卒传递。并实行急递铺。二十里有歇马亭,六十里有馆。
明 拜年送名片

拜年不必进府门,送上名片抵见人。
各处贺岁皆如此,赠予纸店大笔金。
宋代已用名片拜年,称为『飞帖』。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即承放飞帖之用。到明代仍然如此。现代的贺年片、贺年卡,可以说是其遗风。
明 春卷

春卷是汉族民间节日传统食品。流行于中国各地,江南等地尤盛。民间除供自己家食用外,常用于待客。唐宋以后,立春之日有食春饼与生菜之俗。饼与生菜以盘装之,即称为春盘。
源于汉代,与六朝元旦之五辛盘也有一定联系。故春盘或亦称辛盘。明、清之时,于春饼、生菜外,兼食水红萝卜,谓能去春困,因而整个尝新活动称为“咬春”。表示迎接春天之意。
明 鞭春牛

年年春打六九头,烟火爆竹放未休。
五彩旌旗喧锣鼓,围看府尹鞭春牛。
明 走百病上城头

姐妹元宵结伴游,金吾不禁登城头。
走出深闺祛百病,胜到岳阳万丈楼。
明 斗百草

百花争艳满庭芳,莺歌燕舞女儿乡。
不喜饮酒猜拳乐,闲将斗草过时光。
明 饮菖蒲酒

采得菖蒲届端阳,酿成美酒送异香。
角黍蔗浆祝尔寿,何妨纵饮入醉乡!
唐代已饮菖蒲酒。菖蒲又称『剑水草』,生于水滨。制成菖蒲酒,具有性温味辛特点。
明 放湖灯

轻舟荡漾玉波澄,中元盂兰放湖灯。
梵呗伴得笙管韵,古寺东山月又升。
中元节有放湖灯之习俗。此俗在宋已有之,但当时是『差内侍往龙山放江灯万盏。』
明 贴门神

当年恶梦惊唐王,秦琼敬德守门旁。
传到草民小茅舍,也请将军佑吉祥。
东汉应劭《风俗通》中引《黄帝书》云:上古有神荼郁垒二兄弟,居度朔山。山有一桃树,树荫如盖。每天他们在这树下检阅百鬼。如有恶鬼为害人间,便缚之喂虎。故家家户户于春节户悬『桃符』。
到了唐代,门神的位置便被秦叔宝和尉迟敬德所取代。《西游记》中便有唐王作恶梦,要秦琼、尉迟恭守宫门的故事。
明 磨镜

云想衣裳花想容,宝镜绰约映春风。
难见庐山真面目,拨雾还赖老磨工。
古代用铜镜照面,用久则不明,需倩工磨之。如遇喜事,为使镜面光洁,也要磨之。
明 妇女踢球

阳春三月小桃开,笑语飞过百花台。
五彩毛团翻上下,原是双娇踢球来。
汉代即有女子踢球运动,南阳汉代画像石中便有女子踢球形象。
明 放纸鸢

巧糊彩画飞蹁跹,乘风起舞绿杨天。
影驰碧空飘双带,又送红灯到上边。
清 高跷

丰年高跷扮秧歌,水浒英雄摹演多。
文武两班分丑俊,挥扇敲鼓打手锣。
清代高跷,俗称秧歌。较早组成的内容,系表现《水浒》男女英雄人物;分丑、俊两班;以执器来分,则左棒武松,右棒张清,渔翁阮小二,樵夫石秀,丑鼓时迁,俊鼓杨雄,丑锣顾大嫂,俊锣孙二娘,丑扇王英,俊扇扈三娘。其后加入青蛇、白蛇、许仙、丑婆、傻儿等,乃进入二十世纪之事,早已失却歌颂梁山英雄之传统矣。
上一篇:老照片:中国民间的独有风俗
下一篇:民间的这些习俗,你都知道吗?
大家都在看
-
发现广西农村,7个不一样的民间习俗,有相同的吗?一起来说说看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因此在民间流传着很多的习俗,而且这些习俗有很强的地域色彩,每个地方不同,习俗也是有区别的,就是同样的事情,在每个地方习俗都不一样,因此我们都要入乡随俗,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 ... 奇风异俗05-06
-
这些世代相传的讲究,藏着生活的美好祈愿 一、家居生活篇❶ 新居入宅先安灶具,寓意烟火永续 ❷ 米缸常满心不慌,象征衣食无忧 ❸ 卧室放桃木制品,营造安眠环境 ❹ 窗口悬挂铜铃铛,清风送吉入室来 ❺ 钟表停摆及时修,提醒珍惜时光 二、平安健康篇❶ 孩童 ... 奇风异俗05-04
-
中国的民间习俗. 以下从不同角度为你列举中国民间习俗:1.春节习俗 - 贴春联贴春联是春节期间极具代表性的民间习俗。每至春节前夕,家家户户都会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端午节习俗 - 赛龙舟赛龙舟是端午节最重要的民俗活动之一。 ... 奇风异俗04-29
-
三农现象:农村的奇怪风俗 友友们大家来啦!今天来和大家一起分享精彩话题老规矩先点赞再看文!我家隔壁老王,去年娶了个媳妇,彩礼要了二十万,还得有房有车。村里人都说这媳妇金贵,老王家里砸锅卖铁才凑齐。结果结婚没俩月,媳妇跑了,说是 ... 奇风异俗03-25
-
在我们家乡民间风俗有几点必须知曉和遵守 每个地方民间风俗流传已久,甚至代代相传,一些地域风俗习惯“礼节”必须了解,否则好事做坏,惹来不悦和引起矛盾纠纷。在我们老家【抚州东乡区】当地风俗比如有这么几点必须遵守:一、红包1、婚宴、寿宴、乔迁、升学 ... 奇风异俗03-23
-
民间十条风水习俗,你知道几条?揭秘那些影响生活的古老智慧 风水,这门古老的学问,至今仍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从房屋选址到室内布局,从家具摆放到日常起居,处处都能看到风水习俗的影子。这些看似玄妙的讲究,实则蕴含着先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让我们一起来探寻十条常见 ... 奇风异俗03-01
-
中国人必须知道的35个风俗 中国的民间风俗有很多,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我们年轻人知道的传统风俗越来越少,今天我们就一起盘点那些传统的民间风俗。1、正月初一不扫地,如果正月初一扫地的话中国人认为会扫走运气、破财,假使非要 ... 奇风异俗02-20
-
民间的这些传统文化习俗,你知道哪几个?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快速发展,民间传统文化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野,以前的人们会去茶馆看戏、看皮影,现在却是抱着手机刷消息。尽管如此,那些民间传统文化依然坚持着自己的特色,在自己所在的领域发光发热。说到民间传 ... 奇风异俗02-20
-
做四事,吃三样,二不碰……二月二,这些民间传统习俗你知道吗? 今天是农历二月二。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传统民俗要“做四事,吃三样,二不碰”,抬起一年好兆头。所谓“做四事”就是理发、采龙气、祭社和接姑娘。二月二龙抬头,民间人们都会在二月二这天剪头发,因为 ... 奇风异俗02-20
-
六送穷日来了!探秘民间18大习俗,开启新年好 正月初六是中国传统农历中的一个重要日子,被称为“送穷日”或“马日”。在这一天,人们会进行一些传统习俗和禁忌,以祈求新的一年里财运亨通、事事顺利。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禁忌和习俗:禁忌1. 不洗衣:初六是“马日 ... 奇风异俗02-05
相关文章
- 六送穷日来了!探秘民间18大习俗,开启新年好
- 什么是民间习俗文化
- 春节那些“怪可爱”的风俗
- 老祖宗的智慧,必知的民间风俗禁忌,你知道...
- 世界上的十个奇葩习俗,网友:我庆幸生在中国!
- 1月5日起进入小寒节气,竟然有这些民间风俗
- 那些让人匪夷所思的习俗,你知道吗?
- 来河南喝酒,这5个“怪”习俗得知道,酒友:酒量被严重低估了
- 盘点史上6个超震撼的奇怪风俗 绝对让你跌破眼镜
- 村子里的奇怪风俗
- 云南深山神秘民族,奇怪习俗令人毛骨悚然,少女婚前都要经历
- 十大民间禁忌:传统习俗中的敬畏与避讳
- 世界上五个让人无法接受的习俗
- 广西农村6种奇特习俗,很多外省人不理解,看你家乡有一样的吗?
- 丧葬规矩之“丧不报,孝不吊;不烧纸钱不谢孝”,什么意思?
- 出远门,当日不扫屋,三日不倒土,是什么风俗,有何说法?
- 《探秘:世界上最奇特的部落,他们的习俗让人瞠目结舌》
- 难以置信的地方丑陋风俗,你见过几个? 大家好
- “七月半,鬼乱窜”,传统讲究吃“1宝、4禁忌”,驱霉运,祈平安
- 老祖宗说 ,必须知道的民间风俗禁忌 1.急风骤雨
热门阅读
-
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傣族泼水节(代表着新年) 07-11
-
史上最牛的节日彝族摸奶节,女人很享受男人的爱意 07-11
-
日本好看的三级推荐向 保证让你满意 07-11
-
古代惩罚道具三角木马 女性被如此折磨 07-11
-
广西柳州莫菁门事件,全场都是刺激让人流鼻血 07-11
-
犹太民族的割礼习俗是怎样的 12-07
-
女体盛是一种什么文化 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