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精在美国立法了不让用是真的吗?

发布者:泰山顶上 2024-1-5 20:12

1968年,美国大力批判中国味精是毒药,多吃会造成脑损伤,然而中国却替日本背了这口“黑锅”。

当时在美国的中餐馆遭到了食客的猛烈抨击,为了谋生,中餐馆不得不挂出“No MSG”标语(不含味精),时至今日,别说是外国人,就连咱们国内还有很多人都认为“味精是有害物”,必须要杜绝!

中国人有多么喜欢吃味精?

从美国给出的数据来看,全球在2014年总共消费320万吨谷氨酸单钠,仅仅中国一个国家的消费量就高达176万吨,比例高达55%,人均数值几乎是美国的10倍。

或许有人说,西餐的烹饪手法很少用到味精,但咱们的邻居日本韩国,在文化、烹饪手法上都跟我国有些类似,然而他们的人均味精消耗量连中国的一半都没有。

1968年,在美国顶级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有篇文章,主要内容是有人发现在中餐馆吃过饭后,身体会出现例如麻木、无力、心悸等情况,怀疑是因为中国厨师在烹饪时放了味精!

这件事很快在美国就引起了轩然大波,于是美国食客开始纷纷抵制中餐,甚至有科学家给小白鼠吃味精,结果发现小白鼠的脑部竟然出现了损伤,于是这件事的热度持续发酵,不仅是美国,整个西方食客都在抵制,甚至还出现了“中餐综合征”这个词汇,为了守住生意,中餐厅不得不特意打出“No MSG”标语,意思是“炒菜不含任何味精”。

说起提鲜,我国最早可追溯到西周,当时古人用多种肉类合在一起腌制,制作成醢,到了西汉时期,古人通过智慧发明了酱油,并且此后一直流传于我们的饭桌上。

但味精这东西,其实是日本人最先发明的,1908年,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化学家池田菊苗,从昆布中分离得到了带有强烈鲜味的谷氨酸,经过后续仔细的研究,池田菊苗发现谷氨酸钠的鲜味是最棒的,于是将其命名为Umami,寓意“鲜美的味道”。

1909年,池田菊苗开始批量生产谷氨酸钠,在成功申请专利后,他成立了一家“味之素”公司,并且味之素从日本逐渐传播到全世界,味之素在传入我国后被赋予了更加本土化的名称,那就是“味精”。

当时味精可以说是奢侈品,普通老百姓根本吃不起,本着把“价格打下来造福老百姓”的初心,我国化学家吴蕴初开始了研发道路,在独立分析出味之素的主要秘诀后,吴蕴初为了跟日货区分开来,特意将国产味精取名为“天厨味精”。

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发现人类之所以能感受到鲜味,是因为我们的味觉细胞中存在TAS1R结构受体,当受体遭遇鲜味物质后,就会将释放的神经信号迅速传递给味觉中枢系统,从而才让我们人类感受到了“鲜”。

在后续的研究中,专家发现干鲣鱼片中的肌苷酸(IMP)和蘑菇中的鸟苷酸(GMP)都具备强烈的鲜味,而且两种物质结合在一起放入食品中,只要很少的量就能让鲜味猛增,于是第二代增香剂应运而生。

但味精在当时属于奢侈品,在熬过那段困难时光后,我国开始量产味精,特别是从1976年以后,各地乡镇味精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到了1992年,我国味精产量更是高达6万吨,一举超过法国奥桑、韩国味元、中国台湾味丹这三大味精名厂,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老百姓的饭桌上真正普遍能吃上味精了。

当时大街小巷,不管外面的食堂还是自家的餐桌,亦或者街头吆喝的小食摊,都在欢笑声中添加着味精,味精从奢侈品变成了普通增鲜剂。

要是味精有问题,作为味精第一消费大国,我们岂不是都深受其害?

咱们再回到1968年,当时不仅是美国人,就连整个西方国家都在抨击中餐,凭什么美国人要斥责中餐,味精明明是日本人先发明的,然而国外还是有理智科学家的。

他们找来一些自称“吃了添加味精的中餐后身体出现不良反应”的食客,这些人说吃了味精后会口渴、心悸、乏力等,结果科学家给他们吃了添加味精的薯片,这群人却吃的津津有味,这说明什么?

说明味精有害这事纯属造谣,正经科普没人看,网上造谣万人信,欧美国家的常吃食品中,很多都含有谷氨酸钠,例如很多芝士,这时候怎么不见他们抨击呢?

此时又有网友说了,即便味精无害,但它也会毁了食物本身的鲜味,大家在烹饪时添加味精,它的鲜味会破坏食材原本的自然味道,这么说也有道理,但我想说的是,味精并不是“必须要添加”,这不是必选项,你要放就放,不放也可以不放,用不着大声在网上说味精的不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

大家都在看

  •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你惊叹的二十张照片奇闻趣事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你惊叹的二十张照片奇闻趣事 一张1826年的老照片,模糊得像被水晕开的墨,却硬生生把“摄影”从想象拽进了现实。那天,尼埃普斯在自家窗边站了整整八小时,阳光一点点把影子钉在感光板上,留下一片灰扑扑的屋顶和烟囱。没人想到,这一按,后来的 ... 奇闻怪事08-24

  • 揭秘2.8亿年前外星人化石现身是真是假

    揭秘2.8亿年前外星人化石现身是真是假 关于2.8亿年前外星人化石现身这种说法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的关注。但是这一情况是否属实仍然没有明确的答案。根据目前已知的信息来判断很可能是一个没有经过证实的科学谜团或者是伪科学谣言。 任何一个公布出来的科 ... 奇闻怪事08-19

  • 列举吉尼斯实际记录中十大最让人害羞的吉尼斯纪录

    列举吉尼斯实际记录中十大最让人害羞的吉尼斯纪录 吉尼斯世界纪录是全球公认的权威记录认证机构,记录了各个领域的非凡成就和独特的现象。在吉尼斯世界纪录当中,有一些令人感到尴尬或者是害羞的项目,这些记录虽然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理解和轻易尝试的,但是却展示 ... 奇闻怪事08-19

  • 震惊!那些被历史尘封的奇闻,竟如此颠覆认知

    震惊!那些被历史尘封的奇闻,竟如此颠覆认知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岁月宛如一位神秘的收藏家,将无数不为人知的故事悄然封存。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的隧道,去探寻那些被历史尘封的奇闻轶事,它们的精彩程度,足以颠覆你的认知!一、神秘消失的古国,背后 ... 奇闻怪事08-12

  • 王蒙说聊斋:两个段子,一个是奇闻,一个是妙悟

    王蒙说聊斋:两个段子,一个是奇闻,一个是妙悟 《四十千》插图新城县王大司马,有位主管钱财账目的用人,他虽然不是什么官员,但家底不菲。一天,突然梦见一个人急匆匆跑进家,对他说:“你欠的四十贯钱,今应该偿还了。”问是什么意思,没有回答,直进内宅。梦醒 ... 奇闻怪事08-12

  • 古代奇闻录:那些神秘莫测的民间轶事

    古代奇闻录:那些神秘莫测的民间轶事 话说在唐朝贞观年间,有个名叫李富贵的小货郎,走街串巷卖些针头线脑、胭脂水粉啥的。这一日,他像往常一样挑着担子出门做生意,路过一座破庙的时候,瞧见庙门口有个衣衫褴褛的老道,那老道长得仙风道骨,却满脸穷困 ... 奇闻怪事08-08

  • 位置(深度好文)

    位置(深度好文) 农民种地,地种的好;瓦匠砌墙,墙砌的好。不要让瓦匠和农民比种地,不要让农民和瓦匠比砌墙。不同的领域,形成的认知不同。譬如乌龟赛跑,乌龟,也只是在陆地上跑得慢,在水里却不知快了多少倍。那么只在陆地,和兔 ... 奇闻怪事07-24

  • 驾驶舱化为火海,229人沉入大海,瑞士航空111航班空难全纪录

    驾驶舱化为火海,229人沉入大海,瑞士航空111航班空难全纪录 这是加拿大发生的第二大致命航空灾难,也是麦道MD-11机型最严重的一次事故,更是瑞士航空历史上最致命的空难。一架载有229人的客机正在万米高空巡航,没有爆炸,没有劫机,只有一股神秘的烟雾,悄无声息地爬进了驾驶 ... 奇闻怪事07-13

  • 二十张照片带你看世界的奇闻趣事

    二十张照片带你看世界的奇闻趣事 那具半边身躯已被啃噬的鲨鱼,究竟需要何种凶猛的生物,才能在其身上造成如此深重的伤痕 谁是真正的海洋霸主?.在上世纪初,有所谓的“叫床人”。每天早晨,叫床人会拿着竹竿敲雇主的窗户,以提醒雇主该起床了。闹钟 ... 奇闻怪事06-11

  • 生活中的奇闻趣事,你知道几个?

    生活中的奇闻趣事,你知道几个? 生活中的奇闻趣事,你知道几个?在这个无奇不有的世界里,每天都在上演着各种超乎想象的奇闻趣事,它们就像生活中的调味剂,为平淡的日子增添了别样的色彩。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些充满趣味与惊喜的故事中。日本 ... 奇闻怪事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