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肋小家电TOP3,劝你有钱也别买

发布者:青衫磊落 2023-1-24 18:23

过去租房的时候,为了减轻搬家负担,我的锅碗瓢盆少的可怜,宜家7.9元的不粘锅充当炒锅,再加一个直径约18cm的煮锅,别的没了。



用这两个锅,我只能做出一些“能勉强填饱肚子的东西”,那味道根本不能称之为“食物”,我把厨艺差的原因归结为锅太差,影响厨艺。


但真的是这样吗?


厨具多≠厨艺好


为了不让工具继续影响厨艺,我买了各种各样的锅和小家电。


各种尺寸口径,各种功能,从一人食的小锅到直径32cm大炒瓢;从随手买的不知名的锅,到双立人、菲仕乐;珐琅锅2个,蒸煮锅2个,不同材质的炒锅3个,不知道做什么用的锅若干。


厨房的锅和小家电多到溢出来,各式各样的锅能摆满满一桌子,就像下图这样。


图源:网络


除此之外,我还买了酸奶机、料理机、烤箱、豆浆机等小家电,想着大展身手,变身厨艺达人。


但有了这么多锅和小家电,一点都不耽误我做饭依然不好吃。


后来,我看到有人用同款7.9元不粘锅煎出很美味的牛排。


图源:豆瓣@7东西的7


还有人能在宿舍,用一口低功率的简易学生锅做出炒菜、米饭、馄饨汤、减脂餐等各种各样的菜式。


图源:豆瓣


这时我才明白,做饭不好吃,不是工具的问题,而是人的问题。


有的人能徒手切出比刮丝器还细的土豆丝,即使只有3个锅,也不影响Ta做出可口的饭菜。



而糟糕的厨艺,那是再高级的厨具都拯救不了的。



厨艺和厨具之间,并不是完全正相关的关系,不停购入各种专业又高级的锅和电器,陷入疯狂买买买的消费陷阱,只能反复证明“差生文具多”的真相而已。


4个锅,就够了


其实,普通人家里只有两个灶头,最多再加一个电磁炉,相当于3个灶头。


也就是说,不考虑操作可能性的情况下,可以同时用的锅最多有3个。


如果厨房条件稍微差一点,灶台和电磁炉只能由一个人操作,或者家里没有电磁炉,能同时使用的锅数量会更少。



所以,对于普通家庭来说,4个锅就够了:


• 煎炒烹炸用炒锅,炒锅推荐30cm以上,有些菜下锅之前体积很大,锅大一些翻炒更方便,也可以避免迸溅烫伤;


蒸煮合并一个锅,煮锅用不锈钢、铝、珐琅锅等材质都可以,加上个蒸屉就是蒸锅,搞定蒸煮炖;


平底不粘锅可以烙饼,不粘锅的优点是不放油或者少放油也不会粘,做无油料理、减脂餐可能会用到;


•最后,再加一个电饭锅或电压力锅,蒸饭、熬粥、炖肉、煲汤全都在行,最重要的是相当于多了一个灶头,做饭的灵活性更高。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家中人数多少,应该增减的是锅的容量而不是数量。


比如电饭锅,两口之家可以选2~3升小锅,三代同堂可以用6升大锅,除非有单做、开小灶的需求,不然饭的多少通过锅的大小来调节,而不是数量。


电压力锅,2Lvs6L

图源:淘宝


可能有人会说,五六口人的家庭,偶尔也会有只一人吃饭的场景,如果只有大锅,这时候做少量饭就不容易操作,会有粘锅底等问题,所以还是要备一套小规格的锅。


这种说法也没毛病,但是其实32cm的炒锅炒一人份蔬菜完全没难度,5升电饭煲煮一人份米饭也没那么难,增加小锅的唯一好处,可能就是稍微省点水、省点电。


权衡厨房空间和节约能源的关系,我宁愿稍微“浪费”一些能源,也想要厨房别太满满当当。


还原做饭场景


以上提到的4个锅,在实际的生活场景中,可以变换形式出现,我们在选购的时候,也要还原到自家实际的做饭场景中来思考。


不爱做饭的上班族,可以选择不粘涂层材质、底部更平的炒锅,既能当平底锅,又能当炒锅,一个顶俩,进一步精简了锅具。



反之,如果你家厨房很大,或者确实需要两个人做不同口味的饭菜,也可以把煎炒烹炸的需求,分别用两三个锅来实现。


如果你有蒸烤箱,那蒸屉也可以不要,只保留煮锅;电饼铛可以代替平底锅;电饭锅可以换成功能更单一的电炖盅,或者功能更丰富的炒菜机。



合理配置


确定4个锅就够用之后,可以进行非常简单的精简数量,家里有两个炒锅、两个煮锅、两个蒸屉……都可以断舍离掉。


还有一些锅,是硬凹的需求,比如麦饭石其实就是不粘锅涂层的一种,家里有不粘锅完全不用再买一个麦饭石锅。


不粘锅是消耗品,每1~3年就要更换一个,想尝试不同涂层的,可以等到更换周期再买。



根据自家的需求进行调整,在够用的基础上,多余的锅、小家电都不是刚需,而是情调。


比如为了摆拍好看的多功能锅,一人食的雪平锅,这些锅在实用性上可有可无,但可以为我们提供情绪价值,也是值得的。


但这样的锅和小家电不能太多,舍本逐末的后果就是厨房太满太乱。



选功能复合的厨具


合理配置锅具和小厨电更高级的玩法,是选择功能复合的款式。


一个大容量微蒸烤,可以代替烤箱+微波炉+蒸锅+空气炸锅。



如果家里常住人口比较少,手持料理棒多配几个刀头,就能代替打蛋器+榨汁机+和面机+搅碎机+切菜器。




有些锅具和小家电完全没必要买,比如电磁炉+煮锅完全可以涮火锅,如果吃火锅的频率非常高,也可以选择锅和底可以分离的款式,功能多、可拆洗。



厨师机比面条机使用范围广泛的多,做面条主要是和面麻烦(而且很多从小吃面食长大的年轻人也不会和面了),厨师机解决了和面的痛点,蒸馒头、包饺子也能用到,比单一功能使用频率高多了。



前段时间,同事壳子买了一款手柄可拆卸的三合一锅具套装,一个手柄三个锅体,收纳特别省空间,这种也是功能复合的一种形式,空间紧张的小厨房可以参考。



功能单一的小家电,大部分时候都非常鸡肋,选择时要非常谨慎,比如早餐机、酸奶机、煮蛋器。


这些小家电都不贵,但功能单一又占空间,大概率买来落灰,而且它们占用了你每平米几千甚至几万的房子,还是最宝贵的厨房空间。


我们买一款小家电,其实是向往它背后的生活方式,以为买一个早餐机就能每天吃到可口的早餐,殊不知还需要早起一小时做饭,晚上下班后去买食材,这些工作,不是简单买个早餐机就能实现的。


而真正会认真吃早餐的人,不会满足于一个早餐机能做的菜式;真正爱动手做酸奶的人,拿微波炉或者保温桶都能做的出来。



图源:网友@厨房的温馨


功能单一的小家电,真的太容易买来落灰了。


购入原则总结


买每一件锅、小电器时,都要问自己:我家的其他锅,可以替代这个锅的功能吗?这个锅的功能,有没有更省空间的解决方案?买了这个锅or小电器,可以替换掉家里的某个锅,甚至某两个锅吗?


如果能做到进一出一,或者进一出二,那这次的购入就相当成功了。


如果是从情绪价值出发,去购买一款小家电,从一开始就做好准备,它也许好用也许吃灰,对实用价值不要有过高期待。



精进厨艺不靠锅


提倡精简锅具和厨房小家电,并不是一味地降低对好锅、优质小电器的追求,更不是要求每个人都用最简单的厨具做出美味的饭菜。


心理学上说,一个人越是缺少什么,就越是会在意什么,我们应该把重心放在烹饪上,厨具只是做饭的工具,而不该喧宾夺主。


无论是锅,还是厨房小家电,只要满足基本使用需求,不拖后腿,就够了。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最后拜托各位点个支持一下哦,如果大家有需要,下次我们可以聊聊家家必备的4个锅该怎么选哦!

大家都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