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苍穹,俯瞰大地,下潜深海……看科技强国“她”作为
仰望苍穹,俯瞰大地,下潜深海……女性作为新时代科技创新和科技事业蓬勃发展的重要参与者和贡献者,队伍不断壮大,在全国科技工作者中占比45.8%,人数近4000万,成为建设科技强国的重要力量。
2021年4月,全国妇联、科技部等7个部门共同研究制定《关于实施科技创新巾帼行动的意见》;同年6月,全国妇联、科技部等13部门进一步提出支持女性在科技创新中发挥更大作用的16条措施,支持女性投身科学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
广大女科技工作者坚持“四个面向”,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争做新时代科技创新排头兵,高精尖女性科技人才不断涌现。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
高端破难显神通

胡海岚是第七位获得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的中国科学家
2022年9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网站公布第24届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名单,浙江大学神经科学中心教授、执行主任胡海岚因在神经科学,尤其是抑郁症方面的重大发现而获奖。
她是该奖项全球最年轻的获奖人之一,也是第七位获此殊荣的中国科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吴骊珠,所从事的光化学研究处在世界科技最前沿,其中已获突破的“人工光合作用”对实现氢能的绿色应用及二氧化碳的有效减排,对国家经济、能源发展都有深远影响。

吴骊珠所从事的光化学研究处在世界科技最前沿
她说自己的愿望是,即使在遥远的将来,煤炭石油的供应完全枯竭,人类文明也不会因此而受到影响,“因为只要太阳照常升起,生命和文明将会继续”。
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南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黄如,三十年如一日为“中国芯”攻坚克难,在低功耗器件的新机理新结构、纳米尺度器件和关键共性工艺等方面作出系统性、创造性贡献,在国际上产生重要影响。
她说:“外国人能做的事,中国人也可以做,并且可以做出自己的特点来。”
星河灿烂,梦想无垠,女科学家们把个人理想自觉融入国家发展伟业,坚持创新,不断创造科研新高度,围绕破解“卡脖子”难题,掌握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主动权,充分展现了新时代中国女性胸怀祖国、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精神风貌。
面向经济主战场
高质量发展动能澎湃
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福建武夷山星村镇燕子窠生态茶园,全国妇联常委、福建农林大学根系生物学研究中心主任廖红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其团队推广的“高效生态茶园建设方案”。
“‘在茶树间套种大豆和油菜’提高了茶叶品质,带动了茶农增收,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的做法表示肯定,还叮嘱大家‘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最近,廖红被推选为中国妇女十三大代表。
“科技创新巾帼行动”倡导女科技工作者要深入基层一线,加速推动成果转化,服务乡村振兴。
广大女科技工作者响应号召,进村入户,将“巾帼科技助农直通车”开进田间地头,送科技下乡,将新品种、新农技落地,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动力。
中国饭碗要装中国粮食,被誉为“女袁隆平”的大豆育种专家李艳华,先后育有11个东生系列大豆品种,推广应用面积达5000万亩,增产大豆20亿斤,为地方增加经济效益40亿元。
她说:“世界非转基因大豆占5%,中国贡献了一半,吃自己的大豆放心!”科技兴农让“中国饭碗”越端越牢。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也是创新成果的使用者、受益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立项的860多个项目中,企业牵头或参与的有 680余项,占比高达79%。
“科技创新巾帼行动”倡导女科技工作者要面向企业,广泛开展需求对接、技术咨询、联合攻关等活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快科技成果“从书架到货架”的转化。
中国妇女十三大代表宋晓玲是中国企业500强之一的新疆天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她和团队在PVC领域深耕细作,开发出9种专用树脂,其中4种填补了国内空白。
在此之前,专用树脂依赖进口,价格居高不下。国产树脂投放市场后,国外树脂价格应声而落,从此打破了国外的封锁垄断,缺水的新疆因此增加了上千亩良田。
该项技术及产品还推广到中亚、中非等缺水国家,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越来越多的女性加入到科技创业的队伍中来。
在中国互联网领域,女性已经顶起了科技创业的半边天,《中国企业家》杂志发布的一项针对科创女性群体的调研报告显示,在被调查的270位中国创业女性中,63%是科技创业,她们分布较多的为高科技制造业、软件、金融服务和技术、电子商务、生物技术等领域。
中国女科技工作者诠释着女性的坚韧、多元和包容,在经济主战场演绎着巾帼奋斗的别样精彩。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
高水平铸大国重器
国之所需,吾之所向。女科技工作者心系“国之大者”、担纲“国之重器”,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因子”。
广大女科技工作者发扬科学家精神,迎难而上,奋力投身铸大国重器、挺民族脊梁、立时代新功的生动实践中。
2020年,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卫星发射成功,北斗导航系统全面建成,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拥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中国科学院导航总体部副总工程师徐颖刻苦攻关,和团队一起铸国之重器守护国门。

王亚平迈出了中国女性太空行走的第一步
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将王亚平等3名中国航天员送上“天宫”,他们在太空驻留半年,这意味着中国的载人航天已实现太空往返常态化。
2021年11月8日,王亚平迈出了中国女性舱外太空行走的第一步,成为中国首位进行出舱活动的女航天员。她和我国首位飞天女英雄刘洋一起,成为载入中国航天史册的里程碑式人物。

刘洋是中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女航天员
航天浪漫,女性拥有一半。越来越多的中国女科技工作者逐梦天穹繁星,用智慧和力量助力探索浩瀚宇宙。
容易,作为重型运载火箭副总师,她带领团队一次次向祖国和人民交上满意的答卷。
继神舟十二号飞船发射成功之后,神舟十三号、神舟十四号、神舟十五号也相继发射成功。目前,她已带领团队全身心投入托举载人登月的大火箭研究之中,遥想2030年前将要实现我国载人登月的目标,容易心潮澎湃,无比振奋。
在高能物理、遗传工程、微电子技术、激光技术、宇宙观测、卫星发射、南极考察等较为尖端的科学技术领域,广大女科技工作者也取得了无愧于时代的骄人业绩。
彭艳,上海大学未来技术学院院长、人工智能研究院执行院长、无人艇工程研究院院长,带领团队研制了15个系列无人艇,取名 “精海”,寓意用精卫填海的精神,在东海、黄海、南海和南极执行大量任务,为我国海洋战略及应急探测等作出了突出贡献。
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广大女科技工作者将个人追求与科研报国相结合,成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巾帼担当。
面向人民生命健康
“她力量”保驾护航
2022年11月,在第五届世界顶尖科学家“她”论坛上,发布了《性别视角下的中国科研人员画像》,数据显示女性的学术影响力在物质科学、计算机科学、工程技术等领域低于男性,但在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男女比例最为接近,尤其是在神经科学和药理学领域,女性的表现尤为卓越。
截至2023年,共有184名女科技工作者获得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而其中从事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研究的人数最多。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她力量”奋勇争先。
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的最紧要关头,广大女科技工作者不畏艰险、日夜奋战,用担当和奉献换来了山河无恙。

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生物安全首席专家武桂珍
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生物安全首席专家武桂珍,用爱与责任筑起坚实的生物安全防护墙,为守护人民生命和健康贡献巾帼力量。
“科技创新巾帼行动”倡导广大女医务科技工作者继续发扬伟大抗疫精神,攻坚克难守护人民健康。
王莉,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博士生导师,成都华西海圻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国家成都新药安全性评价中心(GLP中心)等机构的创始人。
16年来,她和团队完成了562个新药临床前安全性评价,中国新药评价数据逐渐被国际接受和认可,迈出了中国创新药走向国际的第一步。

杨倩首次以全新角度阐述帕金森致病机理
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副院长、第十二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获得者杨倩的主攻方向是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她在权威学术期刊《Science》上首次以全新角度阐述了帕金森病致病机理,被誉为当年该领域研究的两个最重要发现之一。杨倩团队有个口号:让人们健康地老去。
让癌症患者更有尊严地活下去是第十一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获得者陈春英团队的使命,她和她的团队利用纳米材料治疗癌症取得了很多重要突破,她成为“药理学与毒理学”领域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全球133名科学家之一。
对重庆市中药研究院中药种植研究所所长陈大霞来说,田野就是她的实验室。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陈大霞觉得使命重大。她开展分子辅助育种,通过品种改良科学化提高药材品质。
她说:“我们的任务就是解决中药农业发展中的关键性技术难题,为中医药的传承创新发展添一把火。”
在科学技术的赛场上,不断崛起的女性力量,让科技进步更有活力,让社会发展更富生命力。当女性特质与科技相遇,碰撞出改变世界的耀眼光芒!
大家都在看
-
鸿蒙系统:璀璨星空中最耀眼的那颗功能之星 在科技的浩瀚星空中,鸿蒙系统如一颗璀璨的新星,闪耀着独特的光芒。而在其众多令人瞩目的功能中,要说最吸引人的,那非“分布式能力”莫属。据相关数据显示,超过 80%的鸿蒙用户对其分布式能力赞不绝口。想象一下, ... 科技之最05-13
-
剖析劳力士最有科技感的新一代机心之王:7135机心 在2025年的日内瓦钟表与奇迹展表展上,劳力士推出了搭载全新7135机心的Land-Dweller系列腕表,除了新系列的设计和内外规格之外,还有一个格外引人注目的部分,就是这块表所搭载的7135机心,这款机心拥有全新的技术— ... 科技之最05-09
-
国产黑科技有点猛!钻石崩成“白菜价”,幕后推手竟是一个小县城 “黄金是黄金,钻石是钻石,少了哪样都不行。”一直以来,虽然钻石常常被人们调侃为“智商税”,但在婚礼等重要仪式中,它的地位始终不可撼动。尤其是在“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 “一生仅能定制一枚”等浪漫口号 ... 科技之最05-09
-
荣耀手机别乱买,2025这三款才是良心之作,接近“零差评” 还在挑手机?2025年,荣耀给你惊喜,三款不同定位的手机,总有一款适合你!荣耀GT:年轻人的第一台游戏旗舰预算有限,但游戏体验不能将就?荣耀GT就是你的菜!这台中端游戏手机,性能强,价格亲民,是2025年最火机型 ... 科技之最05-08
-
祖冲之:科学星河中的璀璨巨星 祖冲之:科学星河中的璀璨巨星在历史的浩瀚星河中,有一颗耀眼的明星,永远散发着璀璨的光辉,他便是祖冲之。这位南北朝时期的科学巨匠,以其卓越的智慧和不懈的探索精神,在数学、天文和机械制造等多个领域留下了深 ... 科技之最05-08
-
英国“辟尔唐人”骗局:科学史上最荒唐的谎言如何欺骗世界40年? 你或许听说过“人类起源于非洲”,但你知道吗?一百年前,英国曾宣称自己是人类文明的摇篮,甚至将一块“半人半猿”的化石奉为“国宝”,登上邮票、写入教科书。然而,40年后,这具轰动全球的“辟尔唐人”化石,竟被 ... 科技之最05-01
-
辽宁朝阳鸟化石国家地质公园锚定“五个世界之最”全新呈现 4月27日,经过7个多月升级改造的辽宁朝阳鸟化石国家地质公园,在人们的热切期待中举行盛大复园仪式。重磅回归的朝阳鸟化石国家地质公园以“学术新高地、城市新名片、文旅新地标、融合新典范”的全新目标定位,向世人 ... 科技之最04-28
-
别再说热带无强国,南美洲坐拥48项世界之最 我们将目光锁定在南美洲,从地理奇观、资源宝藏、农业资源、自然与生态、能源、历史文明、工程奇迹、社会进步、文娱与体育、科技之光等10个不同角度入手,盘点南美洲的世界之最,详情如下。一、地理奇观1.亚马逊河: ... 科技之最04-19
-
怀柔科学城:从实验室到红毯,科学星光永不落幕! 镁光灯下,红毯之上当怀柔科学城的科学家们即将第五次亮相北京国际电影节时也许你会好奇:这座“科技之城”为何能持续“跨界破圈”?怀柔科学城的科学家们已连续多年受邀参加北京国际电影节开幕红毯仪式TA是“硬核实 ... 科技之最04-17
-
自然界最坚硬的东西是金刚石:深入了解金刚石的形成、特性与应用 金刚石,作为自然界中最坚硬的物质之一,常常被用来象征坚韧与永恒。无论是在珠宝界的璀璨光芒,还是在工业界的强大切削能力,金刚石都展现出了其独特的魅力与价值。本文将深入探讨金刚石的形成、物理特性、用途以及 ... 科技之最04-16
相关文章
- 别再说热带无强国,南美洲坐拥48项世界之最
- 怀柔科学城:从实验室到红毯,科学星光永不落幕!
- 自然界最坚硬的东西是金刚石:深入了解金刚石的形成、特性与应用
- 南京建邺:万亿级新赛道 总部产业基地落地生态科技岛
- 全国五大“国家科学中心”开建4年了,现在发展的怎么样了?
- 阿基米德:古代科学的巨人,如何改变了我们的世界
- 人物传记系列之——郭永怀:以生命铸就的科技丰碑
- 艾萨克·牛顿:揭开科学革命的面纱
- 如何跨越“死亡谷”?专家共论科技成果转化破局之道
- 可控核聚变+深海科技,最核心的6家(建议收藏)
- 感受生命科学“最”新成果的震撼
- 科技之光:照亮未来的璀璨星辰
- 中国的最尖端科技是什么
- “最先进的”与“最基本的”(人民论坛)
- 茶叶中的科学:2025年最值得收藏的春茶科普指南
- 人民论坛:“最先进的”与“最基本的”
- 黄仁勋:华为是中国最强大的科技公司!美国对华为遏制 “糟透了”
- 德媒:杭州致力于成为下一个“科技之都”
- 世界上令人震惊的黑科技有哪些?这10项颠覆你的认知!
- 又一世界之最诞生!细数子午工程二期里的电子科技
热门阅读
-
万事胜意不能乱说的原因?告诉你万事胜意该对谁说 12-09
-
科威特第纳尔为什么那么值钱?比美元值钱的货币盘点 12-22
-
撕心裂肺十大催泪情歌,10首哭到崩溃的歌曲 12-24
-
不敢公布马航真实原因,内幕曝光简直太惊人! 12-25
-
陈百强什么原因怎么走的,陈百强85事件是什么 01-05
-
麻将公式一定要背下来,麻将手气背转运小妙招 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