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中国军事史上最璀璨的一颗流星
骠骑将军为人少言不泄,有气敢任。天子尝欲教之孙吴兵法,对曰:“顾方略何如耳,不至学古兵法。”天子为治第,令骠骑视之,对曰:“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有没有觉得这段话好像在哪里见过?来看看西楚霸王项羽的少年事迹。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史记项羽本纪》
有没有感觉?两人几乎一样的性情,一样的骄傲,再来看看两人的战绩。
霍去病
18岁,首次出征,率八百人斩敌两千余,功冠全军,封冠军侯。
20岁,封骠骑将军,河西大胜。
22岁,漠北大胜,封狼居胥,加封大司马。
项羽
23岁,一人斩会稽郡守及手下百余人,与叔父项梁起义反秦。
26岁,巨鹿之战,大败40万秦军,章邯降楚。
27岁,诛秦王子婴,屠烧咸阳。尊楚怀王为义帝,分封十八诸侯王,自立为西楚霸王。
是不是觉得两人的人生轨迹很相似?一样的年轻,一样的勇猛,一样的战功赫赫,当然,最后也一样年纪轻轻离开人世。
本文重点来说霍去病(公元前140年——公元前117年)。

霍去病
从18岁到22岁,短短的四年时间,一个毛头小子从新兵蛋子一跃变成了朝中权势最大的人物,估计小说都不敢这么写。但偏偏,霍去病就做到了。
想想二十二岁,多少人还懵懵懂懂没找到人生方向,而霍去病已经达到了人生巅峰。
霍去病是一个私生子,按说这个身份有些尴尬,免不了遭人嫌弃,就比如他舅舅卫青,一生行事都小心翼翼(司马迁称他为人仁善退让,以和柔自媚於上),何尝没有小时候受苦的原因在内?
但霍去病就不一样了,他赶上了好时机,姨母卫子夫深受汉武帝宠爱一路升至大汉皇后,卫氏家族可谓鸡犬升天,身为皇帝的外甥,爱屋及乌之下,就算私生子的身份不光彩又如何?
霍去病在少年时代就“善骑射”,很早就陪在汉武帝身边,汉武帝想让霍去病学习兵法,但霍去病却认为,古代兵法的那些步兵团作战技巧,不适合茫茫草原中的大规模骑兵团作战。
那么,霍去病认为什么才是对战匈奴的制胜之道呢?
答案很简单:轻骑猛将,运动作战,消灭匈奴的有生力量。
我们再来看一组数据
“元光五年,青为车骑将军,击匈奴,出上谷;太仆公孙贺为轻车将军,出云中;大中大夫公孙敖为骑将军,出代郡;卫尉李广为骁骑将军,出雁门:军各万骑。”
这一年汉武帝派出的将领分别是卫青、公孙贺、李广、公孙敖,这些人都是汉武帝专门为了应对匈奴而培养的高级将领,率领的部队也都是经过汉武帝精心训练的骑兵,这可以说是汉武帝第一次大的尝试.
但结果呢?
“青至茏城,斩首虏数百。骑将军敖亡七千骑;卫尉李广为虏所得,得脱归:皆当斩,赎为庶人。贺亦无功。”
很可惜,只有卫青小胜,公孙贺无功也无过,公孙敖和李广则是大败。
虽然大汉精心挑选善于骑射的子弟进行军事训练,培养熟悉匈奴作战方法的将领,但大汉骑兵的整体底蕴还是不够,毕竟都是半路出家,而匈奴人可是自小便在马背上长大的。
因此可以说,汉武帝想要重振大汉威风,洗刷白登山之耻而精心准备的战役失败了。
但刘彻之所以被人称为“汉武大帝”,他的意志可不是一次失败就能击垮的。
汉军学习匈奴军,可以壮大自己的实力;但是如果汉军一味地照搬,用匈奴军的骑射战法,那么一定打不过匈奴军。
战争,需要的是创新。
汉军总结经验,及时变更作战方式。首先是改小集团作战为大集团作战,每次出击的骑兵部队不少于三万人,以避免被匈奴军队给各个击破;其次,放弃了骑射的作战方式,毕竟汉军骑兵再努力,在骑射方面也很难超过匈奴人,因此选取了近身缠斗的方式与匈奴人作战。
再来看看变更作战方式后的汉军战绩
元朔元年(前128年)
遣将军卫青出雁门,将军李息出代,领三万骑兵,长驱而进斩获敌首数千级。
元朔二年(前127年)
派李息从代郡出击,卫青率大军进攻匈奴盘踞的河南地,大胜,活捉敌兵数千人,夺取牲畜数百万之多,收复河套,置朔方郡、五原郡。
元朔五年(前124年)
车骑将军卫青率领六名将军及士兵十余万人在朔方、高阙出塞,包围右贤王,斩敌首一万八千级,俘虏小王十余人、男女一万五千余人,牲畜达千百万头。
元朔六年春(前123年)
大将军卫青率领六名将军及士兵十余万骑出定襄,斩敌首三千余级。
元朔六年夏(前123年)
卫青再次率六名将军及士兵到达匈奴南界沙漠,大获全胜,斩敌首一万九千级。前将军赵信军败,降匈奴。右将军苏建部队溃散,只身逃回,赎罪为平民。
元狩二年春(前121年)
派骠骑将军霍去病率领一万骑兵出陇西,过焉支山千余里,杀折兰王,斩卢侯王,俘浑邪王子等,收休屠王祭天金人,至皋兰山,斩敌首八千余级。
元狩二年夏(前121年)
派将军霍去病、公孙敖出北地二千余里,兵过居延,霍去病大胜,逾居延,过小月氏,至祁连山,俘二千五百人,斩三万二百级;公孙敖失道未能与霍去病会和。遣卫尉张骞、郎中令李广都领兵一万四千骑出右北平。李广杀匈奴三千余人,而自己的军队四千人都溃亡,只身逃回,张骞失军期没有按期到达。匈奴昆邪王杀休屠王,并率其众四万余人来降。
元狩四年(前119年)
大将军卫青率领四将军兵出定襄,将军霍去病出代,各领五万骑兵,步兵随骑兵之后数十万人。卫青到漠北围困单于王,斩首一万九千级,到阗颜山回师。霍去病与匈奴左贤王战,斩敌首七万余级,封狼居胥,禅姑衍,临瀚海。李广、赵食其失道。自此单于远遁,漠南无王庭。
虽然其中夹杂着失败,但总体上是胜多败少。可以说,汉军新的战术战略起作用了。
再把霍去病的战绩拿出来看看,
1,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为剽姚校尉,与轻勇骑八百直弃大军数百里赴利,斩捕首虏过当。于是天子曰:“剽姚校尉去病斩首虏二千二十八级,及相国、当户,斩单于大父行籍若侯产,生捕季父罗姑比,再冠军,以千六百户封去病为冠军侯。”《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若是觉得杀敌二千余不怎么多,可以拿其他将领的表现作比较——前将军赵信投降匈奴,右将军苏建部队溃散,只身逃回。
2,其夏(公元前121年,河西之战),骠骑将军与合骑侯敖俱出北地,异道;博望侯张骞、郎中令李广俱出右北平,异道:皆击匈奴。而骠骑将军出北地,已遂深入,与合骑侯失道,不相得,骠骑将军逾居延至祁连山,捕首虏甚多。天子曰:“骠骑将军逾居延,遂过小月氏,攻祁连山,得酋涂王,以众降者二千五百人,斩首虏三万二百级,获五王,五王母,单于阏氏、王子五十九人,相国、将军、当户、都尉六十三人,师大率减什三,益封去病五千户。《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河西之战
即在与支援部队(公孙敖)失去联系的情况下,霍去病依然取得了一场大胜;反观另一路汉军,李广率领的四千骑兵被匈奴左贤王将围住,大战两天,死者过半,所杀亦过当,张骞迟迟赶来之后,匈奴兵才退去。战后,张骞和公孙敖因为军事失误当斩,后赎为庶人。
李广等将领,无一不比霍去病经验老到,但偏偏就只有霍去病能取胜,还是大胜。汉武帝也因此越发喜欢霍去病,将其与卫青并列。
3,(公元前119年,漠北之战)骠骑将军亦将五万骑,车重与大将军军等,而无裨将。悉以李敢等为大校,当裨将,出代、右北平千馀里,直左方兵,所斩捕功已多大将军。军既还,天子曰:“骠骑将军去病率师,躬将所获荤粥之士,约轻赍,绝大幕,涉获章渠,以诛比车耆,转击左大将,斩获旗鼓,历涉离侯。济弓闾,获屯头王、韩王等三人,将军、相国、当户、都尉八十三人,封狼居胥山,禅於姑衍,登临翰海。
我个人觉得,河西之战是汉军对战匈奴取得的最大胜利,匈奴从此无力与中原争锋,匈奴人连唱歌都在叹息“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而漠北之战则是“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从此匈奴势力大为衰退,也让霍去病的军事生涯达到了顶峰。

封狼居胥,这个一个让人热血沸腾无限向往的成就,后世有无数的君王名将梦寐以求想得到这个荣誉,只可惜结果都是“赢得仓皇北顾”。
似乎感觉骠骑将军对不起霍去病的战功,汉武帝特意设了大司马之位,以卫青和霍去病同为大司马,霍去病的大司马骠骑将军看着比卫青的大司马大将军要低上那么一点,但其实两人的官阶和俸禄是一样的。
汉武帝对霍去病如此宠爱,令人不得不感慨,若是霍去病不英年早逝,他的表弟刘据(汉武帝嫡长子)能不能免于“巫蛊之祸”?那么西汉的历史,又将会是另一种情形了。
霍去病对匈奴作战保持全胜纪录,这是与其同时代的其他名将不可比拟的(卫青除外,不过卫青的战果不如霍去病)。
问题是,霍去病的骑射功夫比不上李广,兵法以及战争经验跟那群老将(公孙敖,苏建,公孙贺,李息)比起来也差上许多,怎么就他一个人能够做到每战必胜呢?
我们再来看《史记》的一段记载
其秋,单于怒浑邪王居西方数为汉所破,亡数万人,以骠骑之兵也。单于怒,欲召诛浑邪王。浑邪王与休屠王等谋欲降汉,使人先要边。是时大行李息将城河上,得浑邪王使,即驰传以闻。天子闻之,于是恐其以诈降而袭边,乃令骠骑将军将兵往迎之。骠骑既渡河,与浑邪王众相望。浑邪王裨将见汉军而多欲不降者,颇遁去。骠骑乃驰入与浑邪王相见,斩其欲亡者八千人,遂独遣浑邪王乘传先诣行在所,尽将其众渡河,降者数万,号称十万。既至长安,天子所以赏赐者数十巨万。封浑邪王万户,为漯阴侯。封其裨王呼毒尼为下摩侯,鹰庇为煇渠侯,禽犁为河綦侯,大当户铜离为常乐侯。于是天子嘉骠骑之功曰:“骠骑将军去病率师攻匈奴西域王浑邪,王及厥众萌咸相奔,率以军粮接食,并将控弦万有馀人,诛獟駻,获首虏八千馀级,降异国之王三十二人,战士不离伤,十万之众咸怀集服,仍与之劳,爰及河塞,庶几无患,幸既永绥矣。以千七百户益封骠骑将军。”减陇西、北地、上郡戍卒之半,以宽天下之繇。
我们可以从这段话里得出一些信息
1,霍去病部下有大量匈奴降卒。“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大概就是说霍去病这样的神操作,他在战争中俘获匈奴人后,当场收编为己用,然后继续攻击下一个目标。
2,霍去病麾下匈奴将领很多。两次河西之战,麾下将领有:校尉高不识(匈奴句王)、校尉仆多(匈奴人)、司马赵破奴(长期生活在匈奴的汉人),匈奴人占2/3, 再加上在匈奴长大的赵破奴,河西之战霍去病手下可以说是全匈奴阵容;漠北之战,麾下将领有:高不识、赵破奴、赵安稽(匈奴某王)、复陆支(匈奴因淳王)、伊即轩(匈奴楼剸王)、李敢、路博德、渔阳太守解(出自汉书,史记中无此人)、卫山、徐自为,匈奴人占4/10。
漠北之战,李广因为迷路无功而返,最后不愿受辱自杀。那么为什么霍去病从来不会迷路,而且能精准打击对手?这显然不是什么难以解释的问题,既然他手下有这么多匈奴人,那么“不迷路”对他来说根本不是问题。
问题是,道理谁都懂,但为什么其他汉军将领没有大量使用匈奴降将和士兵呢?我们知道,游牧民族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纪律性,一旦战事不利则作鸟兽散。因此,如何驾驭这些士兵,用纪律约束他们,才是最大的难题。
史书没有记载霍去病统御匈奴兵的手段,但我们可以想象得到,霍去病有用人不疑的气魄和自信,有非同寻常的人格魅力,才能将高不识,仆多和赵破奴这么多匈奴或者在匈奴长大的将领聚集在身边,也因此他能非常熟悉匈奴人的战术和指挥系统。同时,这些匈奴将领还可以帮霍去病收编或者劝降匈奴人,才能顺利地将刚刚投降编入汉军的匈奴人立即投入战场。
再来说霍去病麾下的汉族士兵,史书记载“诸宿将所将士马兵亦不如骠骑,骠骑所将常选,然亦敢深入,常与壮骑先其大军,军亦有天幸,未尝困绝也。”这说明霍去病因为深受汉武帝的喜爱,其率领的士兵都是汉军之中的精锐,这也是霍去病能逢战必胜的原因之一。甚至,老天爷也十分宠溺这位天之骄子,反正霍去病出征,从未陷入困境,每次都能大胜而回。
“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涉间不降楚,自烧杀。当是时,楚兵冠诸侯。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作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
每每看到这段文字,我都能瞬间激情澎湃热血沸腾,虽然这段史书是描述的是项羽,但我觉得霍去病的战争应该也是如此,披甲持戈,一骑当先,冲锋陷阵,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只可惜,霍去病的生命止步于24岁,在漫漫历史长河里,24年就如弹指一挥间,但生命如此短暂,却更显出霍去病天才般的军事才能和辉煌战功,他是那一颗最璀璨的流星。
临了,再唠叨一句: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上一篇:俄罗斯的军事力量在全世界排第几?
下一篇:军事上的世界之最你都知道哪些?
大家都在看
-
三十四条好汉硬撼千余美军创造军事奇迹,毛主席亲封最牛排长 1951年6月,朝鲜鹫峰高地暴雨倾盆而下,24岁的志愿军排长沈树根接到上级急电“拿下鹫峰,固守一天”。抬眼望去,美军陆战第一师两个营上千兵力盘踞山头,坦克大炮列阵以待。而沈树根身后,算上自己仅仅只有34名战士 ... 军事之最07-22
-
霍去病:西汉军事奇才的璀璨人生与战略思想 霍去病,公元前140年出生于汉朝名门望族,是西汉时期最为耀眼的军事天才之一。他的短暂一生如同流星般璀璨,却在中国古代军事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史料记载中,他不仅以勇猛善战闻名,更以超凡的战略眼光、创 ... 军事之最07-22
-
西方军事专家:“中方没有任何弱点,美国根本无从下手” 中国现在的工业体系——很全!联合国那个工业目录。。。里面的东西,中国都能造。轻的重的产业,两条线一起发展。之前,美国对付苏联,看准了它里面的问题。民族、经济都不行。。。这就是它的弱点,美国就从这里下手 ... 军事之最07-21
-
韩信:从草根到兵家之神的传奇人生——一部军事天才的全景剖析 引言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楚汉争霸是一段充满血与火、谋略与背叛、英雄与悲剧的壮丽史诗。众多英雄豪杰中,韩信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灵活多变的战略思想,成为“兵家之神”的代表人物。他的故事既是天才的辉煌,也是 ... 军事之最07-21
-
妇好钺:128公斤青铜凶器!这位商朝女神将的军事神话靠谱吗? 商朝的风吹过殷墟,卷起黄沙仿佛低语着三千年前的血与火。在洹水南岸那片肃穆的王陵区,1976年考古者的手铲揭示了一个颠覆认知的存在——妇好。她不仅是武丁的王后,更是青铜钺的主人。天啊,整整128公斤!两柄饰有 ... 军事之最07-21
-
韩信~从屈辱到辉煌的军事天才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韩信无疑是一位令人敬仰的军事天才。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与辉煌,从一个贫苦的少年到汉朝的开国功臣,韩信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书写了一段令人震撼的传奇。今天,我们将从他的出生背景、成长经历、 ... 军事之最07-21
-
西方军事专家:“只有越南最清楚,中国国力强大到了何种程度” ——南海对峙背后,河内的战略焦虑与北京的真实威慑力【河内/华盛顿/北京联合报道】 近期,随着中国海军在南海的常态化演习和越南低调但坚决的军事现代化进程,西方战略界开始重新评估中越之间的力量对比。美国智库 ... 军事之最07-21
-
郗鉴:军事强人,政治高手 东晋成帝时,王导接见了一名来自京口的使者。这名使者带来了当朝太傅也是辅政重臣郗鉴抛来的橄榄枝:他的女儿长大了,欲寻个好女婿,两家门当户对,正好结个亲家。这一下,可撞进王导心里去了。王敦叛乱被平后,琅琊 ... 军事之最07-21
-
天下第一雄关的华丽转身:从军事要塞到戈壁明珠 一座关城,半部中国边防史南望祁连雪峰,北倚黑山冈峦,在河西走廊最窄仅15公里的咽喉地带,一座黄土夯筑的关城傲然矗立了六百余年。这里,便是明代万里长城西端的起点——嘉峪关。“初有水而后置关”,洪武五年(13 ... 军事之最07-20
-
世界历史上三大军事天才:前两名都是中国人,拿破仑仅排第三! 军事是一个国家最基础的生存保障。没有强大的武力作为后盾,再高深的文化、再先进的思想都只能是纸上谈兵。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曾涌现出无数杰出的军事天才,而在世界公认的排名中,几乎统一欧洲的拿破仑只能屈居第三 ... 军事之最07-20
相关文章
- 世界历史上三大军事天才:前两名都是中国人,拿破仑仅排第三!
- 世界十大军事强国 看看你知道哪几个?
- 公认打仗最厉害的十位开国中将,都是属于人民军队中的铁血战将
- 除了毛主席,我军中能被称为“军事天才”的还有3人,他们是谁?
- 史上公认的三大军事奇才,拿破仑排在第三位,第一第二都来自中国
- 铁甲禁令:解码中国古代最严苛的军事管制
- 我军顶级的军事天才只有一人,他打的仗,西点军校复盘也打不出来
- 李牧不死,赵国不亡?战神陨落背后的千古疑案
- 美澳主导19国"护身军刀"军演创规模之最
- 左宗棠为何是梁启超眼中的五百年第一伟人?且看他的三大军事成就
- 长平血战: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惨烈的围歼战
- 韩信:楚汉争霸的军事奇才与历史传奇
- 太平天国的陈玉成,军事水平到底有多厉害?看看曾国藩如何评价
- 为什么说刘邦的军事实力仅在项羽韩信之后?
- 司马懿:智谋与权谋的巅峰之路,三国最复杂的军事政治巨头
- 一朝一名将之汉朝霍去病,流星般璀璨的军事传奇
- 韩信未央宫斩首:刘邦对军事天才的恐惧绞杀
- 揭秘中国军事力量:明星装备陆战之王VT-4最高端出口型主战坦克
- 张爱萍:中国军事史上不可或缺的“巨人″! 开国将帅传奇之十一
- 俄乌这么一打,中国常规军力的实力再也藏不住了
热门阅读
-
战区司令秦伟江 砸店事件背后的真相 07-14
-
南斯拉夫战争始末,强奸妇女惨无人道 07-14
-
98印尼排华,亚洲金融危机引发的印尼华人暴乱 07-14
-
高燕生的父亲是高岗,曾与习仲勋是共患难的战友 07-14
-
西路军女战士蒙难记,最终绑在树上折磨致死 07-14
-
国共内战爆发的最根本原因 中共又为何取得胜利? 05-08
-
世界上威力最大的十个超级炸弹,仅次于核弹了 07-22
-
世界最厉害的导弹排名,北星之光位居榜首 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