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营观察丨感悟砺剑尖兵精神密码
感悟砺剑尖兵精神密码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李兵峰
深山阵地,暖阳高照。发射架下,火箭军某旅正在组织一场青年典型分享会,气氛十分热烈。
火箭军“十大砺剑尖兵”侯长岭,刚刚完成一场全流程演练。此刻,侯长岭与一群官兵围在一起,结合岗位实践交流成长感悟。这位二级军士长强军备战、砺剑打赢的经历,深深地触动了大家。

火箭军第十届“十大砺剑尖兵”颁奖现场。刘明松摄
砺剑是导弹部队的常态,尖兵是火箭兵的追求。
如今,举办10届的“十大砺剑尖兵”评选表彰,已成为火箭军部队的一个特色荣誉品牌。座座导弹军营里,崇尚尖兵、争当尖兵蔚然成风。
今天,让我们走近他们,感悟一群砺剑尖兵的精神密码。

火箭军某旅组织导弹发射。郭海涛摄
“咱们执掌的是国之重器,必须做到绝对忠诚”
岩层之下,隆隆的机械声中,铁臂钻杆在岩壁上打满钻眼;长长的坑道里,装载机来回穿梭……走进火箭军某工区,映入眼帘的是一派鏖战景象。
“越是这种特殊的地质,我们越要科学攻坚,注重工程质量、做到安全第一!”施工现场,某旅副参谋长沙子呷一边察看施工断面情况,一边与营连骨干研究施工方案,指挥官兵向大山深处不断掘进。
沙子呷是火箭军第九届“十大砺剑尖兵”。
入伍20多年,沙子呷把足迹镌刻在大江南北的一个个“无名坐标”。从大凉山走出来的他,新兵下连又走进了大山。“筑巢”是沙子呷所在部队的神圣使命,“掘进”成为沙子呷军旅人生的关键词。这位没有真正摸过一次导弹的导弹工程兵,深知自己的战位与大国长剑息息相关。
“宁可透支生命,绝不辜负使命。”从一名彝族青年成长为砺剑尖兵,沙子呷一直用实际行动践行这句诺言。
掘进打风钻时,沙子呷左右开弓、一手抱一个,双钻一起干,在穿山凿岩中锻造成“阵地铁人”。当兵第二年,沙子呷当上班长;当兵第三年,沙子呷火线入党;后来当排长连长,沙子呷始终冲在最险时、干在最难处……
忠诚融入基因,心中号角吹响。在沙子呷眼中,没有打不穿的岩石,没有完不成的任务。为了抢时间赶进度,常常是工程进展到哪里,他就把床铺搬到哪里。他带领部队在施工会战中处处领先、月月超额,建设了一批优质工程。
那年仲夏,工程掘进中遇到不良地质发生塌方,像是一道“拦路虎”挡住了大家。日历一页页撕下,沙子呷心急如焚。他带头进入塌方地段,带领骨干拟制攻坚方案,一点一点为岩石加固防护,终于成功突破塌方段。
一次爆破后,本该轮休的沙子呷又出现在现场。忽然,听到山体传出滴水声,沙子呷感觉情况不妙,大吼一声:“快撤!”一名新战士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一下子愣在那里。沙子呷快步上前,一把抱上他往外跑。刚带着官兵撤到安全地带,只听一声巨响,作业面被埋得严严实实……
这,只是沙子呷和战友们为导弹筑巢的一个缩影。
“苦、累、伤、残、险”,是沙子呷这些导弹工程兵天天要面对的挑战。“大山再高,高不过导弹工程兵的斗志;石头再硬,硬不过导弹工程兵的脊梁。”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的沙子呷,先后10多次担任突击队长,数十次战胜塌方险情。
高原戈壁,青山沟壑……在一个个导弹军营,和沙子呷一样,无数火箭军官兵忙碌在各自战位,用青春担当筑起一座座“钢铁长城”。
“号手就位!”火箭军某旅一处阵地,年轻的大学生士兵廖武雄穿梭于号位,熟练操作导弹武器,完成火力突击演练任务。曾经追逐演艺明星的他,如今追逐的“明星”是王忠心。
“每次走到文化长廊前,看到王忠心的先进事迹,我的内心总是涌动热流,浑身充满力量。”廖武雄深有感触地说,“王班长让我学有榜样、干有目标。”
王忠心,是火箭军第六届“十大砺剑尖兵”。
从入伍时只有初中学历,到全旅首个士兵测控专业指挥长,王忠心的青春都留在了深山里的军营。他精通近20个导弹岗位技能,先后带出数百名优秀导弹号手。
那一年,两鬓斑白的王忠心,到了最高服役期。因编制体制调整,所在旅测控技术骨干被抽调走了一半,新装备训练急需人才。王忠心决定留下来,递交延迟退休的申请。
延迟退休的王忠心,比以前更忙了。他一边担任大项任务技术把关,一边悉心培养导弹操作骨干。课余时间,他系统梳理多年来的工作心得,编写出厚厚一本测控专业操作指南。
“咱们执掌的是国之重器,必须做到绝对忠诚。”那一年,正式退休离开部队的前夜,王忠心这样鼓励年轻战友扎根军营。
平凡岗位彰显忠诚,平凡战位见证使命。“王班长用34年的绝对忠诚书写了导弹‘兵王’传奇,也擦亮了砺剑尖兵的本色。我要像老班长那样,成为一名忠诚履行使命的导弹精兵。”号位上加紧淬炼本领,年轻号手廖武雄慷慨激昂。
砺剑尖兵的样子,万千官兵追逐的榜样。一名名砺剑尖兵,正示范带动着广大火箭军官兵,扎根岗位践行绝对忠诚的誓言。
“我们肩上扛着守护国家的重担,心中必须立着能打胜仗的标尺”
“导弹飞天划过的轨迹,是我见过的最美风景。”火箭军第四届“十大砺剑尖兵”、某旅一级军士长何贤达和战友们说。
南国密林深处,火箭军某训练场,何贤达穿梭不停,指挥所在发射单元的导弹号手,围绕战斗力的短板弱项,展开一轮轮训练。
长剑飞天,如虹弹道铭刻着这名导弹“兵王”备战强能的铿锵步履。从流水线工人参军入伍成为导弹兵,梦想亲手送导弹飞天的他,新兵下连被分配到炊事班。何贤达没有气馁,一边当好“伙头军”,一边苦学导弹知识、精练操作技能。后来,在全旅导弹专业知识大考中,何贤达脱颖而出跻身专业前三,成功转型为一名导弹转载号手。

火箭军某部官兵正在开展训练。刘明松摄
在砺剑尖兵的眼中,备战强能没有终点,只有起点。当何贤达成为全旅数一数二的“一吊准”时,他又主动请缨当发射号手,在激烈选拔竞争中走上全旅首个军士“1号手”岗位。随着能力升级,何贤达成长为战略导弹部队首批军士发射架指挥长。
那一年,当某型导弹武器开进阵地,何贤达抚摸着高车长剑,再次向新的目标发起冲锋——成为新型导弹发射架指挥长。他带着战友从头学起,参与编写教材和各类规范,不断淬炼新战法,很快掌握新装备。
渐渐地,何贤达成为该旅实弹发射号手墙上出现次数最多的人。“当兵就要当精兵,我们必须将本领练到极致,才能在关键时刻当先锋、打头阵。”何贤达与战友说的这番话,引发了大家的共鸣。
天天弓满弦,时刻在冲锋,是何贤达的日常,也是一名名“砺剑尖兵”履行使命的姿态。
走进火箭军第八届“十大砺剑尖兵”罗寅生的办公室,一张高挂的安全态势图异常醒目。他说:“作为导弹部队一员,不管什么岗位,打仗的弦一秒也不能松。”
编写专业教材、指导手册等百余册,带领官兵深入推进实战化训练……当营长时,罗寅生瞄准更大机动距离、更高环境要求、更长待机时间锤炼部队,不断细化作战岗位、作战单元和核心战斗指标,为打仗赢得先机。
深山腹地,雨雾缭绕。在一个静谧的操作大厅,面对眼前的特装设备,火箭军首届“十大砺剑尖兵”、某部二级军士长刘建行神情专注,正在进行装备检验。
“我们肩上扛着守护国家的重担,心中必须立着能打胜仗的标尺。”虽说已经操作过无数遍,但刘建行每次依旧是小心翼翼。在一线操作岗位摸爬滚打20多年,他一直保持着零差错的纪录。
那一年,基地组织大比武,参赛选手们展开激烈角逐,刘建行的综合成绩排名第一。年近五旬的他,一直保持士兵本色,每次军事考核成绩都名列前茅。
如今,刘建行所在专业的新号手要想拿到“上岗证”,必须先过他这一关。操作中,哪里该释放静电,哪里需反复检查……刘建行容不得出半点疏漏。一次测量湿度,刘建行发现中士小蔡记录的一个数据不够细致,当场叫停。“我们要对自己测量的每一组数据负责,要保证记录的每一组数据都经得起检验!”刘建行让小蔡重新测量,确保没有任何问题隐患。
翻看入选火箭军第十届“十大砺剑尖兵”的官兵名册,他们来自不同领域、不同岗位——
既有五次立功、六岗全能的营长徐海龙,也有荣获18个“第一”的连长陈晓辉……
一座座阵地、一个个发射架,既是一名名砺剑尖兵实现梦想的沃土,也是他们奋进新征程的“起跑线”。
“为了等待那一声号令,我们必须坚守战位、勇挑重担”
东风浩荡,雷霆万钧。
每次看到导弹腾飞的那一刻,火箭军某部高级工程师晏文武总是难以按捺内心的激动,仿佛一切的付出,在此时都得到了回报。
导弹部队被称为“千人一杆枪”,能亲手送长剑飞天,是每名导弹兵的梦想。然而,在导弹部队,更多的人做的是默默无闻的工作。
入伍30年的晏文武,便是其中的一个。荣获火箭军第十届“十大砺剑尖兵”的他,从当兵到现在,只是在电视画面里,见过大国长剑烈焰喷薄、直刺苍穹的壮美瞬间。
虽然从未上过发射场,他却时时在“打仗”。作为导弹武器的“守护神”,晏文武和战友们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装备。
一次执行任务,面对随时可能袭来的危险,晏文武让导弹号手们撤离到安全地域,独自一人穿着厚厚的工作服,连续工作8个小时。守在外围的战友,都为他捏了一把汗。当他完成任务走下号位的时候,现场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为了等待那一声号令,我们必须坚守战位、勇挑重担。”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晏文武带领团队完成了近百次重大任务。
长剑不语人不寐。和晏文武一样,火箭军指挥学院副教授刘华也默默坚守在自己的战位上。不久前,他和晏文武同时被评为火箭军第十届“十大砺剑尖兵”。
“‘天剑’是他挥动的教鞭,打赢是他锁定的坐标。一个个重量级大奖,一场场实战化导调,一项项铁字号荣誉,让这个军校教员,在研战教战最前沿绽放光华……”这几句简短的颁奖词,是刘华的奋斗写照。
在实战化训练的硝烟里,常常能看到刘华的身影。从深度参与各项试点建设任务,到带领团队奔波演训场,刘华和战友们被不少部队誉为战斗力生成的“磨刀石”。
一次对抗演练中,刘华带领团队进行作战筹划。他们紧盯未来战争设计高难课目,逼着部队指挥员谋良策、出实招,让参演部队吃了不少苦头。讲评部队暴露的问题时,刘华直指要害、毫不留情。有人提醒他委婉点,他说:“今天演训场上留面子,明天战场上就要丢里子。只要能找到战斗力的短板问题,这种得罪人的事咱们要敢干、要多干。”
刘华培养的学员遍布导弹军营,活跃部队一线。在学员们的记忆里,刘华总是教授前沿的理论、鲜活的战例、演兵场上的第一手资料……
刘华在三尺讲台赢得了属于军校教员的荣光。因为贡献突出,他带领的教研室被评为火箭军“十大砺剑堡垒”,自己也被表彰为“新时代火箭军练兵备战模范个人”,胸前佩戴上了二等功奖章。
在静谧的阵地,在偏远的哨所,在荒芜的靶场……无数导弹官兵默默坚守,负重前行,铸就了一座座无言丰碑,托举起一枚枚大国长剑腾飞。
这里有一片“尖兵林”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李兵峰
胸挂奖章、肩披绶带,火箭军某部军官王文龙迎来了军旅生涯高光时刻——在火箭军今年举行的一场颁奖典礼上,他被表彰为火箭军第十届“十大砺剑尖兵”。
这一刻,萦绕在王文龙心中多年的梦想终于成真。
青春岁月常常在某一个瞬间,被梦想击中。那年5月,火箭军首届“十大砺剑尖兵”走进火箭军工程大学,与学员们交流成长成才心得,讲述奋斗强军故事。
“只要把平凡的岗位当成打赢的战位,忠实履行自己的使命,每个人都可以发出耀眼的光芒。”听着一个个感人故事、感受一段段奋斗历程,当时还是学员的王文龙感到热血沸腾。
那次活动中,“十大砺剑尖兵”群体还与青年学员代表一道,走进该校“育才园”,一起种植下一批小树苗,将之起名为“尖兵林”。
播下荣誉的种子,盛开多彩的鲜花。这次活动,在王文龙的心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在校期间,王文龙经常走进那片“尖兵林”。望着一株株茁壮成长的树苗,他一次次汲取努力向上的力量,多次被学校评为优秀学员,荣立三等功。
“一个个尖兵,就像是一盏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王文龙说。
寒来暑往,岁月更迭。毕业后,王文龙走上工作岗位,全身心融入导弹部队建设发展的浪潮之中,聚焦备战能参善谋,完成任务敢挑重担,荣立二等功,光荣地跨入火箭军第十届“十大砺剑尖兵”行列。
如今,走进火箭军工程大学校园“尖兵林”,原来的一株株小树苗,现在已经枝繁叶茂,仿佛火箭军“十大砺剑尖兵”这个群体一样日益壮大。
大家都在看
-
防波抵风浪 庇护归航人——记中国援建加纳渔港综合设施项目 新华社阿克拉7月10日电 记者手记|防波抵风浪 庇护归航人——记中国援建加纳渔港综合设施项目新华社记者金正 高剑飞这是6月3日在加纳首都阿克拉拍摄的停靠在詹姆斯敦渔港的渔船。新华社记者 高剑飞 摄在西非国家加纳 ... 机械之最07-13
-
人类对薯条的开发,真的没有上限!谁懂…… 今天是网传的“国际薯条日”。2025 年,全球炸薯条市场规模为 179.4 亿美元,大型薯条生产公司每天大概都能生产 4000-5000 吨薯条,能铺满地球赤道 4 圈多。人类对这个食物的热爱,超越了国界和语言,毋庸置疑,全世 ... 机械之最07-13
-
对比二战轴心三巨头的野心:德国东进,日本扩张、意大利最膨胀 20世纪,两场世界大战几乎将文明拖进过一次深渊。第一次世界大战,好像是德国单挑全世界;到了第二次,德国、意大利、日本三家凑成一对轴心,拿着几乎全部的野心和一个残破的秩序,和同盟国缠斗生死。整场故事看起来 ... 机械之最07-12
-
把叶绿体“偷”到自己体内,这些动物晒太阳就能活!太太太爽了 众所周知,植物最会“接阳光”——它们能把太阳的能量转化成自己身体里的化学能。而动物呢,通常则需要吃其他生物来获得能量。不过总有些家伙不按常理出牌。有一群“懒汉”动物,能“偷”植物的叶绿体来利用阳光,从 ... 机械之最07-12
-
机械类专业中哪个专业的就业方向最广 在机械类专业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就业方向最广。简单说,这个专业是机械类的 “万能基础款”—— 学的东西全,既懂机械设计(画图纸、搞结构)、制造工艺(车铣刨磨、生产线流程),又涉及机械原理、自动化 ... 机械之最07-10
-
以实力创造传奇!机械革命签约黑马之师狼队无畏契约分部! 2025年7月9日,国内知名游戏PC品牌机械革命(MECHREVO)正式宣布,与狼队电子竞技品牌旗下无畏契约分部达成战略合作,成为其电竞笔记本独家合作伙伴。双方将在“机革为甲,群狼打瓦”合作理念引领下,携手开启高性能电 ... 机械之最07-10
-
2025机械行业最吃香的岗位,第3个适合想躺平的人 友友们大家来啦!今天来和大家一起分享精彩话题老规矩先点赞再看文!机械行业发展迅猛,岗位选择多样,选对岗位不仅能赚得多,还能更轻松。今天就为大家盘点2025年最吃香的机械行业岗位,第3个尤其适合想躺平的你,直 ... 机械之最07-10
-
阿基米德~古希腊的“力学之父” 嘿,朋友们!今天咱们要聊一位古希腊的超级大脑——阿基米德。他可是“力学之父”,被誉为“世界三大数学家”之一,和高斯、牛顿齐名。别看他生活在几千年前,他的智慧至今仍闪耀着光芒,影响着我们今天的科技和科学 ... 机械之最07-10
-
从31年到37年,日本军力猛增数倍,军费和资源从哪来的? 日本,这个海岛上的国度,总是像一只不安分的野兽——有些事装作看不到,但历史的影子还在。就在二十世纪以前,它曾三番五次地和中国古代王朝较劲:唐、明、清,无一幸免,不服?可你看史料,明明白白记着回合次数。 ... 机械之最07-09
相关文章
- 从31年到37年,日本军力猛增数倍,军费和资源从哪来的?
- 阿基米德:古希腊的“力学之父”,用智慧点亮人类科学的星空
- 机械工程专业哪个强?请看2025年全国机械工程专业大排名
- 哪些工程大学在机械工程领域最有名?清华和麻省理工齐名
- 综述丨中国与埃及务实合作成果丰硕
- 人类制造的最暴躁的机器:古斯塔夫巨炮
- 记者手记:一座长江大桥的拔节“生长”
- Ilya尘封10年录音曝光!大二入Hinton门下,竟坦言机器学习反直觉
- Ilya尘封10年录音曝光,大二入Hinton门下,竟坦言机器学习反直觉
- 这片“绿”,正在生长
- 苏州高新:东菱振动100吨振动台获评多个奖项
- 5K超清壁纸:机械风格
- 用哲思之光照亮少年成长之路
- 吃了那么多年腰果,但打赌你不知道它长在哪里!
- 三所新军校面向社会招生啦 都有哪些特色课程?
- 以法之名:两场饭局,李人骏两极反转,兰景茗实锤是狼,柳韵最蠢
- 机械专业宝藏院校!8所“双非”实力强、分数亲民,毕业就业不愁
- 清末中国新矿种知识启蒙与工业实践
-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丨“创新力”变“生产力”——科技创新点燃发展引擎
- 解码文化自信的城市样本丨文润铁打赋长歌——解码古城襄阳的文化自信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