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至19世纪,西方人眼中的中国究竟什么样

■本报记者 李婷
“说到17世纪以后的中西文化交流,人们会自然而然想到西方对中国的影响,但其实文化交流是双向的,既有‘西学东渐’,也有‘中学西传’。”日前,在上海图书馆东馆举行的《徐家汇藏书楼珍稀文献选刊》首发座谈会上,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研究员董少新说,甚至在一定时期内,中国对西方的影响可能要比西方对中国的影响大。
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徐家汇藏书楼珍稀文献整理与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徐家汇藏书楼珍稀文献选刊》精选珍稀西文文献六种,从博物学、建筑设计、服饰文化等方面,具体而生动地展现了17至19世纪西方人眼中的中国。《中国植物志》《中华和印度植物图谱》《中国昆虫志》《中国的建筑家具服饰机械和器皿之设计》《中国建筑》《中国服饰》,这些中西文化交流重要文本或图册均为首次高清全彩影印出版。与会专家表示,随着越来越多西方人撰写的有关中国的文献出版,将有力推动学界在中国对世界现代化进程的贡献等方面的研究。
物种大交换深刻改变人类的生活
始建于1847年的上海图书馆徐家汇藏书楼是上海现存最早的近代图书馆,是世界四大西学汉籍收藏中心之一,藏有1950年之前出版的各类外文文献50多万册。这些承载了人类500年历史足迹的文献,展示了“西学东渐”与“中学西传”的多元景象。以此次首发的六种珍稀西文文献为例,从《中国植物志》《中国昆虫志》《中华和印度植物图谱》中可以认识到:1492年哥伦布的地理大发现,不只是发现了美洲,同时开启了全新的世界史,将各自独立存在的东西半球融汇到全球化的发展潮流中,最显著的影响是引发了物种大交换,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
“这种植物与动物跨地区交换的移植与饲养,不仅导致了生物意义上的生态变化,还连锁地促进了全球政治生态、文化生态的变迁。这种伴随性影响是塑造五百年世界格局不容忽视的因素。”“徐家汇藏书楼珍稀文献整理与研究”项目组首席专家黄显功以《中国植物志》为例,这本由波兰传教士卜弥格等在中国考察所产生的博物著作,是西方人所写的第一本关于中国动植物的书籍,为我们考察中国物种传播与域外物种入华培植历史提供了图像文献。此次出版,以徐家汇藏书楼引进的“罗氏藏书”中的1656年初版手工上色本为底本。书中,除了我们普遍认知的影响世界历史的茶外,原产中国南方的荔枝在西方首见于卜弥格的笔下。而作为药用植物的大黄在14世纪左右就已被欧洲引进,成为许多药物的原料成分之一,是大航海时代所有船长都要求船上必备的药品,因此深受西方人关注,卜弥格在书中特别予以了记录。
《中国植物志》所记对象并不是单纯的中国本土植物,它同时也是一部中国移植境外植物的重要记录。其中有产自印度或马来西亚的芒果、菠萝蜜;有16世纪被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引进的原产美洲的腰果、番石榴、番木瓜,对研究中国物种交流具有特别意义。此外,胡椒、桂皮和姜都是对欧亚历史产生特殊影响的香料。“卜弥格在本书有限收录的29种动植物中选择以上物种,有其特殊的背景与意图,可作进一步研究。”黄显功说。
提供观察欧洲“中国风”的独特视角
《中国的建筑家具服饰机械和器皿之设计》《中国服饰》《中国建筑》则为今人提供了13世纪以来欧洲“中国风”的观察视角。这是在中西相互接触与交流的过程中,欧洲人对中国文化主动追求的表现,虽然直到1883年,“中国风”这一词汇才被收录到《牛津英语词典》中,日渐成为一个学术名词而流行于20世纪。上海大学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刘义注意到,作为西方特有文化现象,“中国风”是西方人心目中的中国,它以一种浪漫式的怀旧姿态看待神秘的东方文化,有从外看内的清晰格局,也有为满足怀旧而特有的想象,甚至是各种捏造糅合。
比如,此次影印出版的保罗·达克的《中国建筑》是欧洲“中国风”在建筑领域之代表,展现了18世纪西方人理念中的中国建筑印象。整本图册收录60幅铜版画,在题名页特别注明“书中插图均在中国绘制完成,原型皆为中国真实设计”。然而,书中的建筑从总体上看,虽依稀有中国古建筑的身影,如檐角起翘、坡面多层顶、镂空木花格等,但仔细观察不难发现洛可可风味浓郁,很多细节掺杂了画者想象中的元素或审美取向,如外墙竖立的罗马式方柱、等比例的人偶雕塑、随处悬挂的风铎、花哨且随意点缀的纹饰等,和真实的中国建筑样貌有一定差距。
“出版的意义,在于让这些珍贵文献化身千百,让学界乃至广大读者可以便利地加以利用。”上海图书馆馆长陈超表示,对馆藏文献进行整理、出版与研究,是一项长期工作,将努力发挥历史文献的作用,促进文明互鉴的研究。
上一篇:不断重复做一件事
大家都在看
-
DeepSeek 分析:机械类最“站在风口”的5个本科专业! 总结:智能制造、机器人、新能源装备、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商业航天/低空经济)这五个方向,紧密契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全球科技产业变革浪潮,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巨大的发展潜力。不过请记住,“风口”代表着机 ... 机械之最07-21
-
超导研究为何让科学家们“追”了一百年? 很多人第一次听到“超导”,可能会觉得陌生。简单说,超导就是某些材料在特定条件下电阻突然消失的现象。1911年,荷兰物理学家昂内斯发现水银在极低温下电阻为零,揭开了超导研究的序幕。这可不是小发现——没有电阻 ... 机械之最07-21
-
盘点网文界那些“之最”作品,承包影响力、销量与口碑的巅峰之作 《诡秘之主》- 影响力之最:自第一部问世便轰动全网,成为起点五星名作,第二部《宿命之环》也快速成为五星名作。在“2024年度诸神之战”投票活动中入选神作榜,入藏大英图书馆,其英文版在起点国际阅读量超4900万, ... 机械之最07-20
-
10个中国历史之最:从文明曙光到世界巅峰(二十九) 2025年最新考古与科技研究揭示,中华文明在人类发展史上创造了多项"唯一性"成就。本文基于最新科研成果,展现十项颠覆认知的中国原创发明,揭示古人的智慧如何为现代科技提供解决方案。一、能源技术突破最早 ... 机械之最07-20
-
DeepSeek分析:机械类最“站上风口”的5个本来专业! 2025年机械类五大风口专业前瞻 当前,随着智能制造、绿色能源、高端装备国产化等国家战略加速推进,机械工程领域迎来新一轮技术革命。以下五大专业凭借技术融合与政策红利,成为产业升级的核心驱动力:智能装备与机 ... 机械之最07-19
-
拆解机械的 “骨骼与肌肉”:聊聊机械类专业的狭义定义 当我们谈论 “机械类专业” 时,很多人会联想到工厂里轰鸣的机床、汽车的发动机,甚至是机器人的精密动作。但在专业领域中,机械类专业存在 “广义” 与 “狭义” 之分。广义的机械类专业常常涵盖机械设计、电子控制 ... 机械之最07-19
-
10个中国历史之最:从文明曙光到世界巅峰(二十八) 2025年最新考古发现与科技研究成果显示,中华文明在人类发展史上创造了多项"唯一性"成就。本文基于最新科研成果,展现十项颠覆认知的中国原创发明,揭示古人的智慧如何为现代科技提供解决方案。一、材料科学 ... 机械之最07-17
-
【揭秘“力学之父”阿基米德:古希腊科学巨匠的辉煌人生与贡献】 你知道吗?在漫长的科学史上,有几位伟大的思想家,他们的理论不仅改变了人类对自然的认知,更奠定了现代科学的基石。今天,我们要走进古希腊的辉煌时代,认识一位被誉为“力学之父”的天才——阿基米德。一、伟大的 ... 机械之最07-17
-
铣工高级技师夏正华:勤勉笃行成就超精密零件制造“破壁者” 数控铣工,是指根据零件设计图纸,使用计算机软件编程和数控机床加工零件的技术工人。数控加工是制造业中非常重要的工种,是特种工具零件复杂的加工工序,齿轮花键涡轮成形等,都是铣工的“杰作”。深圳以制造业立市 ... 机械之最07-16
-
中国“机械工程”最好的大学排名,清华稳居榜一,西交大位列第四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今日精彩话题,感谢大家的阅览,希望能获得您的点赞 关注 评论小编在此先祝大家天天开心,日进斗金!年年快乐!机械工程专业一直是工科中的王牌专业,选择一所实力强劲的大学至关重要。今天就为大家 ... 机械之最07-16
相关文章
- 全国大学机械类专业大排名,看看哪所大学机械专业最强
- 铣工高级技师夏正华:勤勉笃行成就超精密零件制造“破壁者”
- 性价比最高的矿山机械品牌推荐(2025最新版)
- 中国“机械工程”最好的大学排名,清华稳居榜一,西交大位列第四
- 机械专业黄金方向,毕业后直通百万年薪
- 机械类专业就业前景全解析!从薪资排行到500分以上院校推荐
- 防波抵风浪 庇护归航人——记中国援建加纳渔港综合设施项目
- 机械类专业薪资榜:3个方向年薪轻松30万+
- 人类对薯条的开发,真的没有上限!谁懂……
- 对比二战轴心三巨头的野心:德国东进,日本扩张、意大利最膨胀
- 把叶绿体“偷”到自己体内,这些动物晒太阳就能活!太太太爽了
- 机械类专业中哪个专业的就业方向最广
- 以实力创造传奇!机械革命签约黑马之师狼队无畏契约分部!
- 2025机械行业最吃香的岗位,第3个适合想躺平的人
- 阿基米德~古希腊的“力学之父”
- 镜观中国丨四个关键词回顾中国高铁发展征程
- 从31年到37年,日本军力猛增数倍,军费和资源从哪来的?
- 阿基米德:古希腊的“力学之父”,用智慧点亮人类科学的星空
- 机械工程专业哪个强?请看2025年全国机械工程专业大排名
- 哪些工程大学在机械工程领域最有名?清华和麻省理工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