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一个人能种千亩田,怎么做到的?
原标题:“人间天河”淠史杭⑦ | 在这里,一个人能种千亩田,怎么做到的?
从合肥市肥西县官亭镇的淠史杭工程溯流而上,大别山里的“山泉水”通过“水快递”惠及了两岸。在六安市的横排头渠首,陆海蛟正在七月的骄阳下劳作,很快,他将迎来丰收。

横排头渠首蒋常虹 摄
2015年,陆海蛟第一次来到距家数百公里的六安市。此前,他一直在素有长三角菜篮子之称的和县从事水产生意。
一个月后,他在苏埠镇承包了4000亩土地,专注于一稻一麦种植,这一干,就是9年。
9年间,陆海蛟从没考虑过在其他地方承包。
“水快递”惠及两岸
徐忠有是合肥市肥西县官亭镇的种粮大户,他也是淠史杭工程的受益者之一。在他看来,水和土地是他最在意的两大要素。徐忠有坦言,官亭这边的土地条件没有那么理想,但是这里可以保证灌溉,河道两岸基础设施也较好。无疑,淠史杭给从事种植业的他们打了一剂“强心针”。
从官亭镇出发,沿着渠道溯流而上直至横排头渠首,陆海蛟的田地就在这里。
陆海蛟从没考虑过在其他地方承包。陆海蛟说,“六安这边的肥力虽然不如老家铜陵,但是这里的水源好,用水也不紧缺,就算是去年比较干旱的时候,这边的水量也基本还算充足。”

淠史杭灌区 蒋常虹 摄
苏埠镇位于安徽省西部、大别山东北麓,是淠河出山入淮第一镇,举世闻名的淠史杭灌区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横排头水利枢纽工程)就位于该镇。淠史杭总站、淠史杭老区、新老二条淠河等都与苏埠镇有着密切的联系。
“五一”过后一直到八月底,在陆海蛟看来,都是用水的高峰期。“其他地区有时甚至要靠几十台水泵抽水来灌溉农田。”陆海蛟说道。
陆海蛟认为,由于这里靠近淠史杭,在苏埠镇,当水稻小麦到了需要用水的时候,闸口就会在固定的时间打开,通过渠道将河水灌溉进农田。“用水时期,村里就打电话上报,或是三天、或是一周、再或是半个月,就会统一放水,一般情况下都能实现正常供水。”
部分田地地势较高,无法通过放水灌溉,需要用水泵抽水,陆海蛟算了一笔账,平均下来一亩田水费在二十多元。如果用水泵抽水,每亩田的价格相差不多,但是闸口放水会更省心、更方便。
农业考虑的重中之重
5月中旬撒播,6月底栽秧,8月稻子出花。正常年景下,陆海蛟的农田亩产约700公斤,有时甚至能达到900公斤。由于种植成本比较高,亩产如果不到700公斤,就会有亏损的可能。
“因为地势较低,戚桥村可以完全依靠放水而不需要水泵。田好,地价就高。”陆海蛟表示,去年下半年,高标准农田的地价都达到了一亩500块。
陆海蛟在戚桥村承包了1500亩地,丘陵田、梯形田等价格不一,相差很多的情况下,陆海蛟的首选是平整度好、交通便利的高标田,而他考量的重中之重,就是水源。

淠史杭灌区蒋常虹 摄
对陆海蛟来说,水是最主要的,这是他选田的最重要的标准。没有水源,其他条件再好,他也不要。靠近渠首决定了用水“不需要等”。渠道很长,要用水的也不止一个村。离渠首越远,水到得就越慢,慢上个四五天都是常事。在这里,几乎村村都通淠史杭总站的水源。苏埠镇的多数田地几乎不需要水泵抽水。如果需要调大流量,得向灌溉调度处申请。
从2015年到2023年,9年中,陆海蛟的田就基本没有“干过”,用他的话来说,就是“这边的田干不了,也旱不了。”在农户用水的高峰期,田块好的区域上午申请,下午就灌溉好了;差一点的田块则需要多等上好几天。
陆海蛟表示,好在戚桥村的田比较平整,正常情况下,灌溉一次可以保一个星期。“一周左右,在地还没有干透的时候,就要补一次水,不然地里就要长出杂草了,还取决于天气情况,如果是晴天,水放好了,要7~10天田才会干;如果下了雨,那就不怎么需要再次补水了。”
灌溉用水时,陆海蛟也会注意节水。“水不是越多越好,节水了,种植效率也变得更高。”有进水就有出水。陆海蛟有时候需要在稻子栽下去40天左右“晒田”,他说,“这样稻子才不容易倒。”
一个人可以种一千亩
近年来,田里想招人干活很难——天气炎热,用工成本也在增加,想请人来都请不到。为了有性价比高的帮手,陆海蛟于前年购买了无人机。如今,不管是打药还是施肥,都可以靠操作无人机来完成。
至于成本,以戚桥村为例,把水电费、化肥农药用工等包含在内,平均每亩地需要1500元。那利润呢?陆海蛟种植的晚稻,在去年价格较高,烘干前就能卖到一块八毛钱一斤,烘干后的可以卖到两块。常规情况下,一亩田可以卖到2000元左右,刨去成本,能赚四五百。当然,这也取决于当时的市场。比如2019年,一亩地可以赚到1000元左右。

淠史杭灌区蒋常虹 摄
二十岁就开始包地,如今的陆海蛟已经在农业种植方面耕耘30来年了。在陆海蛟的号召下,原本在沪苏浙等地包地的亲朋好友也“转战”苏埠镇,之前在上海干瓦工的妹妹也到这边来从事农业种植了。
不仅如此,陆海蛟学习数控机床专业的儿子也受到父亲的影响,开始从事无人机(播撒)的工作。陆海蛟这一宣传,直接号召了四五十人来苏埠镇做承包。
陆海蛟的父亲之前一直在老家种田,当年,他在家门口承包了100亩田,因为以前一个人只能种100亩。而现在,在科技的帮助下,打药、收割都不再需要多少人工,一个人可以种1000亩田。面对如今的改变,老人很是感慨。
淠史杭在变化
陵波村向南走,就是淠河总干渠,这里距离戚桥村仅3公里左右。
农忙时间,下午两点多,气温正逐渐攀升到一天中的最高峰。黄国艮从农田走出来时,衣服都已被汗水浸透,黝黑的皮肤是烈日下的劳作留下的印记。
黄国艮在陵波村承包了1400亩田地,其中80%以上都是较为平整的高标田,这些田地被用于种植小麦、水稻和油菜。一般情况下,黄国艮的农田满种水稻。“‘冷茬’(种植甘薯、水稻和瓜类作物的地块,由于植株隐蔽,土壤发阴,叫“冷茬”)的情况下,小麦油菜也可以达到种植面积的70%~80%。”
黄国艮是土生土长的苏埠镇人,但从父辈开始,他家就没有接触过田地。在种植农田之前,黄国艮从事室内外装修,一干就是20年。
小时候的黄国艮只听过横排头,对淠史杭,他并不怎么了解。接触了农业生产后,他才了解到淠史杭是多么重要的存在。

淠史杭灌区蒋常虹 摄
可以说在黄国艮小时候,淠史杭对他只是个模糊的概念;而现在,淠史杭对黄国艮来说,就是“救命水”。一路成长,他看着淠史杭越来越规范,“原本的土坝现在变成了护坡,泥土路变成了水泥路,放水也变为了定点定量。”
2012年,黄国艮的一个朋友跟他提出了三个人合伙去农村包田搞农业的想法。2012年3月30日,黄国艮记得特别清楚,因为那是他正式转行的日子。
农业这行并不好干。
11年过去,当初牵头的朋友都已经放弃,黄国艮却一直坚持了下来。他记得,刚开始的时候,他跟农田一点都不熟。他不知道养育了无数庄稼的农田是什么样的性格,田地里的石头、土块、树根,还有机械造成的损伤等,都让他吃了不少苦头。
第一年,这并不相熟的农田让黄国艮亏损了70万。可他没有灰心,“拿出劲头用心和土地培养感情”。经过11年的相处,如今的他一眼就能认出田里的杂草是什么草,要用多大剂量、如何调配的什么药去除。
11年的时间,黄国艮得出了技术、管理、天气是农业种植过程中的重要因素,而水则是重中之重的结论。
除草、种水稻,最大的倚仗就是水。除草的时候,三天不回水,草就会复长——除草后不回水,草的根部就会接触到氧气,从而复长;而用水“闷”一下,隔绝了氧气,也就断绝了杂草的复长。

淠史杭灌区蒋常虹 摄
在黄国艮看来,水的功能不仅仅有灌溉,防治病虫害也是水的一项重要功能。到了晚稻后期,很多步骤都需要水,不然成熟时形成的就是空谷粒,用当地土话说,“那就是瘪子大了”。
搞农业,要考虑的方面有很多。黄国艮介绍,在下秧的时候,就考虑小麦什么时候收,什么时候提前育秧。因为水稻的季节性很强,撒播、插秧需要在五月至六月中旬完成;如果寒露风来得早,九月气温猛然降低,对后期灌浆影响会非常大,也有可能会造成空谷粒。
黄国艮的田地在支渠渠头,靠近水源地,这个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正是黄国艮选择在陵波村承包田地的原因,也是其他大户在苏埠镇承包土地的关键因素。
用水需“循序渐进”
作为毗邻横排头渠首枢纽的乡镇,苏埠镇几乎不会缺水。陵波村的水利条件良好,14公里长的张寿支渠从黄国艮家的农田旁穿过,给了黄国艮粮食生产最大的底气。

横排头渠首蒋常虹 摄
去年干旱,水位也比较低,其他地区的水资源都有一定的紧缺。但支渠附近的田地水源有保证,去年甚至比往年丰产了一些,“这样的旱情,搁在多年前,收成都毁了。但有淠史杭工程,我家1400亩水稻,80%依然达到了丰产,亩产600多公斤。”
苏埠镇有多个闸方口,用水需要写调度函。黄国艮知道,淠史杭属于定量放水,并且从去年开始,放水需要提交申请报告。他觉得这样挺好的,一定程度上,这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
黄国艮说,在农忙最忙的时期,水源得到了充足的保障。“直到七月中旬,当所有的秧苗都下地后,张寿支渠的水才会关闭。”
黄国艮的1400亩地需要循序渐进地灌溉,为此,他还对田地进行了规划。水稻的生长期一般在135天左右,这期间,用水的需求主要在几个时间节点,灌溉基本上需要4次用水:水稻下地用一次水、除草施肥用一次水,经过七到十天的烤田后,田地要回一次水,90多天的时候,还需要灌浆用水。这其中,前两次用水需求量较大,后两次较小,最后“端午节收小麦,中秋节收水稻”。
“淠史杭放水由上面调度,田地来水时我也会自行调配。”黄国艮说道。
种植条件都满足
2012年到2015年,是黄国艮最艰苦的3年。刚开始,黄国艮在农业方面还是个“门外汉”,他从外地招来技术员种植水稻。两年后,黄国艮根据逐步积累学习的农业经验,对种植水稻有了自己的想法。技术员依旧遵循以前的老旧观点,黄国艮却学到了“日浸夜露”的新技术。
所谓“日浸夜露”,就是白天将种子放在水里泡,晚上捞出来放在架子上用露水“露”,三天两夜为一个流程,这样连续三次流程,泡出来的稻种没有异味、坏种率更低、种子的品质也更高。

淠史杭灌区蒋常虹 摄
平时,黄国艮也会参加市里农业农村局组织的培训,慢慢地,他积累了许多新的观念。除了浸种、施肥、打药外,无人机是黄国艮用途最大的工具。
2014年,黄国艮植播,一天需要20人左右。那时,黄国艮还没有无人机,功效很低,一个人一天大概只能工作3亩地;后来,黄国艮使用喷粉机,人工减少了一半,两个人一天可以工作120亩;2020年,黄国艮购买了无人机,无人机一天就可以工作300亩地,大大减少了人工和时间成本。
“我是苏埠镇最早使用无人机的种粮人。”黄国艮自己学习了如何操作无人机,目前他的田地基本上实现了70%机械化。在体会到无人机的便利后,黄国艮现在共有两台无人机,其中一台留作备用。
有了技术和管理经验,再加上苏埠镇的气候条件,黄国艮觉得,谁在这从事种植都能得到满足。
70%的机械化之外,30%的农业需要人工。机械在田边无法精确完成施肥、打药,有时也需要人工操作,还有部分的田埂地势略高,只有一小部分长草,二次除草也需要人工。“搞农业是少不了人工的,更少不了淠史杭。”黄国艮说道。
转自:安徽日报报业集团政经八百融媒体工作室
作者:淠史杭
上一篇:手动金桥,直线形机芯的机械之美
下一篇:【科普】浅谈机械键盘
大家都在看
-
中国陆军全面进化:士兵带机器狼进攻,单兵无人机下放到班排 战场上奔跑的,已不全是血肉之躯。未来的步兵,将不再孤军奋战。这不是遥远的想象。这套全新的作战方式,正在中国军队的演练中,成为现实。一场看似普通的阵地进攻演练,却透露出完全不同的作战信息。演习的核心,是 ... 机械之最07-22
-
2025年最火的专业轮到传统“机械专业”了! 机械专业是中国传统老牌专业,也是一直以来工科里面最推荐的专业之一。相比这几年热捧的计算机、电子信息、电气而言,机械一直默默无闻,但今年机械类专业重新焕发活力,又开始受到关注。机械类受关注度提升原因1、 ... 机械之最07-22
-
DeepSeek 分析:机械类最“站在风口”的5个本科专业! 总结:智能制造、机器人、新能源装备、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商业航天/低空经济)这五个方向,紧密契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全球科技产业变革浪潮,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巨大的发展潜力。不过请记住,“风口”代表着机 ... 机械之最07-21
-
超导研究为何让科学家们“追”了一百年? 很多人第一次听到“超导”,可能会觉得陌生。简单说,超导就是某些材料在特定条件下电阻突然消失的现象。1911年,荷兰物理学家昂内斯发现水银在极低温下电阻为零,揭开了超导研究的序幕。这可不是小发现——没有电阻 ... 机械之最07-21
-
盘点网文界那些“之最”作品,承包影响力、销量与口碑的巅峰之作 《诡秘之主》- 影响力之最:自第一部问世便轰动全网,成为起点五星名作,第二部《宿命之环》也快速成为五星名作。在“2024年度诸神之战”投票活动中入选神作榜,入藏大英图书馆,其英文版在起点国际阅读量超4900万, ... 机械之最07-20
-
10个中国历史之最:从文明曙光到世界巅峰(二十九) 2025年最新考古与科技研究揭示,中华文明在人类发展史上创造了多项"唯一性"成就。本文基于最新科研成果,展现十项颠覆认知的中国原创发明,揭示古人的智慧如何为现代科技提供解决方案。一、能源技术突破最早 ... 机械之最07-20
-
DeepSeek分析:机械类最“站上风口”的5个本来专业! 2025年机械类五大风口专业前瞻 当前,随着智能制造、绿色能源、高端装备国产化等国家战略加速推进,机械工程领域迎来新一轮技术革命。以下五大专业凭借技术融合与政策红利,成为产业升级的核心驱动力:智能装备与机 ... 机械之最07-19
-
拆解机械的 “骨骼与肌肉”:聊聊机械类专业的狭义定义 当我们谈论 “机械类专业” 时,很多人会联想到工厂里轰鸣的机床、汽车的发动机,甚至是机器人的精密动作。但在专业领域中,机械类专业存在 “广义” 与 “狭义” 之分。广义的机械类专业常常涵盖机械设计、电子控制 ... 机械之最07-19
-
10个中国历史之最:从文明曙光到世界巅峰(二十八) 2025年最新考古发现与科技研究成果显示,中华文明在人类发展史上创造了多项"唯一性"成就。本文基于最新科研成果,展现十项颠覆认知的中国原创发明,揭示古人的智慧如何为现代科技提供解决方案。一、材料科学 ... 机械之最07-17
-
【揭秘“力学之父”阿基米德:古希腊科学巨匠的辉煌人生与贡献】 你知道吗?在漫长的科学史上,有几位伟大的思想家,他们的理论不仅改变了人类对自然的认知,更奠定了现代科学的基石。今天,我们要走进古希腊的辉煌时代,认识一位被誉为“力学之父”的天才——阿基米德。一、伟大的 ... 机械之最07-17
相关文章
- 全国大学机械类专业大排名,看看哪所大学机械专业最强
- 铣工高级技师夏正华:勤勉笃行成就超精密零件制造“破壁者”
- 性价比最高的矿山机械品牌推荐(2025最新版)
- 中国“机械工程”最好的大学排名,清华稳居榜一,西交大位列第四
- 机械专业黄金方向,毕业后直通百万年薪
- 机械类专业就业前景全解析!从薪资排行到500分以上院校推荐
- 防波抵风浪 庇护归航人——记中国援建加纳渔港综合设施项目
- 机械类专业薪资榜:3个方向年薪轻松30万+
- 人类对薯条的开发,真的没有上限!谁懂……
- 对比二战轴心三巨头的野心:德国东进,日本扩张、意大利最膨胀
- 把叶绿体“偷”到自己体内,这些动物晒太阳就能活!太太太爽了
- 机械类专业中哪个专业的就业方向最广
- 以实力创造传奇!机械革命签约黑马之师狼队无畏契约分部!
- 2025机械行业最吃香的岗位,第3个适合想躺平的人
- 阿基米德~古希腊的“力学之父”
- 镜观中国丨四个关键词回顾中国高铁发展征程
- 从31年到37年,日本军力猛增数倍,军费和资源从哪来的?
- 阿基米德:古希腊的“力学之父”,用智慧点亮人类科学的星空
- 机械工程专业哪个强?请看2025年全国机械工程专业大排名
- 哪些工程大学在机械工程领域最有名?清华和麻省理工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