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暴入法,还有多远?在现有法律基础上,如何治理?
由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上的交流变得日益活跃,与此同时,一些网暴伤害事件也在因网络产生,但互联网并非法外之地,我们应当如何以法律手段来扼制网络暴力?又是否有可能出台专门针对网络暴力的法律?近日,北京商报记者分别采访了多位专业律师,就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对话与探讨。
对话人物
■李洪江 北京观韬中茂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
■孙宇昊 海华永泰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
■聂丽佳 北京致镜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
■屈向东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讲师、北京己任律师事务所兼职律师
1.在治理网络暴力方面,我国是有法可依的,但为何目前没能对许多网暴者形成约束力?
■李洪江:我国对网络暴力的法律规制主要是以民法典、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为基础,结合专门的网络立法、两高司法解释等规范性文件协同治理,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备的法律体系。但是,相关规定存在针对性不强、衔接不畅、效力不高等问题,取证难等实践难点仍未得到解决。
从刑事角度来看,我国对于诽谤罪、侮辱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寻衅滋事罪都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但是上述罪名入刑门槛都比较高。从民事诉讼和行政处罚的角度看,网暴存在施暴者人数众多、难以确定施暴者身份的特点。
网络暴力愈演愈烈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互联网的虚拟环境中,网友有一种“法不责众”的心理,评论热点事件无所顾忌、信口开河。因此,即使已经有法可依,施暴者仍然很少会被予以处罚,也就导致施暴成本低,无法形成足够的约束。
■聂丽佳:社会在进步,法律存在滞后性。
在立法方面,过往,所谓舆论一般只存在线下或者报纸等报道中,侵权行为往往只能发生在熟人之间,范围较小、取证较便捷;但是随着网络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陌生人会对他人的行为、外在等进行评价、发表言论,导致网暴事件的发生,那么想要惩罚网暴者,就面临了之前没有过的困难。
在立案方面,如何让网暴者现身也是一个问题。被网暴者想要提起民事诉讼,第一个障碍就是没有网暴者的信息。起诉是要求原告提供被告信息的,网暴者在网络环境,想要获取被告信息有点难。
在取证方面,网暴事件发生在网络环境中,涉及用户较多、数量较大,加之网络上的信息本身存在容易被篡改的特征,这类信息首先是搜集难度大,其次是需要进行证据保全,即维权前需要被网暴者对相关言论进行取证,不论是聘请专业律师操作还是自行取证,需要进行公证等方式来固定证据,以便法院更容易采信。
■屈向东:第一,“立法不专”。我国打击网络暴力的法律规定,散见于民法典、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规范中,且少数条款存在相互冲突的问题。这种立法模式严重影响了上述规则的治理效能。第二,“规则不够”。当前法律法规对于一些网暴行为尚存在规制空白。第三,“维权困难”。除侵权主体认定难、违法证据取证难以外,网暴行为与损害结果的因果关系在事实上也难以确定。第四,“滞后性明显”。
2.从粉发女孩,到坠楼母亲,网暴事件的发生不断诉说着对网暴进行合理管制的迫切性。网暴入法,有可能成真吗?
■李洪江:网络暴力的治理需要从适应线下社会的风险管理向适应网络社会的风险治理转化,主动发挥公、私协同共治的优势,面对网暴现象频发迫切需要制定具有统摄性的《反网络暴力法》。
关于网暴入法的问题,一直以来存在两种声音,其中支持入法的学者认为有必要将“网暴单独入刑”,可以通过国家机器有针对性地予以打击犯罪,但是从立法技术上、立法时机上需要作出选择。
在我看来,虽然网络暴力已经有刑法规定的侮辱罪、诽谤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等罪名,但如果通过刑法修正案将网暴单独入刑应该没有技术障碍;另一方面,目前立法时机也是比较成熟的。杭州取快递女子被造谣出轨、“粉色头发”女孩郑灵华因网暴去世、武汉被撞小学生之母坠楼身亡……诸如此类的网暴恶性事件近期频发,已经引起了社会公众的普遍呼吁和期待。相信“网暴单独入刑”是有可能的。
■屈向东:对于一些顾虑,可以通过平衡式立法予以解决,比如合理平衡反网暴与公民言论自由之间的关系。个人认为,6月初,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联合发布的《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已经开启了反网暴立法的第一步。
从我国立法历史来看,先行积累司法经验而后提炼其中具有典型性、普遍适用性的制度规则,并将其上升成为法律规范,已然成为体现中国特色、已被证明行之有效的立法路径。反网暴立法并非一蹴而就,此次征求意见稿可谓肩负先行积累执法、司法经验的重大使命。
■聂丽佳:入法时还需要明确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责任和义务,实现网络言论可追溯。一是通过明确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义务,完善平台注册实名制(包括真实姓名、电话、身份证号码),明确规定何种情况下平台可提供网民真实信息;二是明确网络服务提供者的平台责任。平台对其用户发布的内容履行人工审核、技术主动监测义务,有效预防网暴发生,对于不良舆论在符合什么条件情况下应采取屏蔽、删除、下架等技术手段(即技术治理)有效防止事件扩大。
3.网暴入法,面临哪些难点?
■屈向东:首先,基本概念存在争议。对于什么是“网络暴力”仍存在一定分歧。例如当暴力行为从线上走入线下,是否仍属于“网络暴力”之范畴就有不同认知。部分观点认为,此类线下暴力行为与传统刑法调整对象并无二致,不应当属于网络暴力之概念范畴。
其次,平台责任之边界难厘清。网络平台就网暴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的边界位于何处仍存在争议。一些网暴事件的产生可能具有随机性,并非绝对的规律性分布,要求平台对非明显互联网言论进行实质审查,也可能不合理增加其合规义务。
最后,社会公众对于网络暴力之侵害后果尚未形成有效共识。实践中,仍有少数网络用户错误地将侵害后果归咎于受害者自身、发出“玻璃心”等错误言论。
■李洪江:“网暴入刑”一直有两种不同的声音,除了支持的声音之外,还有学者认为:刑法应保持谦抑性,防止过度立法。不可否认的是,网暴治理是把双刃剑。在强调从严惩治的同时,必然会引发影响公民言论自由权利的担忧。
比如,2020年5月,职业摔跤手木村花被发现在家中自杀身亡,年仅22岁。此前,她因出演真人秀节目遭到网暴达数月之久。木村花去世后,其母亲木村响子一直为恢复女儿名誉、惩戒施暴者而奔走呼告。2020年12月和2021年4月,两名男性以涉嫌侮辱罪被法院判处各罚款9000日元。日本舆论普遍认为,判决过轻无法对犯罪行为起到震慑作用。2022年,日本通过《刑法》修正案,针对网络暴力频发的现象,强化对“侮辱罪”的法定刑责。此举旨在严惩近年引发日本社会关注的“网络暴力”事件。修正案的通过得到网暴受害者的积极评价,但也有法律界人士担心滥用“侮辱罪”会限制公民权利。
■孙宇昊:当社会问题和矛盾越发突出后,是可以考虑采取专门化、体系化的集中立法来应对网络暴力,制定反网络暴力专项法律。但也要警惕过度立法的问题出现,制定专门法的必要性仍需要进一步论证,立法应慎之又慎。比如,对于一些名人明星而言,他们是需要容忍一些比较“基础性”的负面讨论的,对于这样的群体,什么时候可以进行刑事打击或者民事维权,此类问题其实可能会涉及到这些群体的利益损失,这些损失认定在司法中也是有争议的。
4.如果无法单独立法,现有法律的基础之上,在治理网络暴力方面有哪些建议?
■李洪江:如果通过刑法修正案将网暴入刑,建议在刑法246条增加设立“网络暴力罪”,针对利用信息网络制造、散布谣言,通过肆意谩骂、恶意攻击、披露隐私等手段,贬损他人人格、损害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可以入罪。事实上,严惩网暴的呼声不断高涨,“两高”正在积极释放相关信号。
■孙宇昊:网暴现象主要是网暴发起人和首要分子利用从众心理发起的网络攻击行为,如何对网暴发起人和首要分子实施“精准打击”,需要一定的技术侦查手段,当然侦查取证的工作量是非常大的。完善的内容包括进一步准确、细化侮辱、诽谤罪的公诉条件,明确公益诉讼规则,包括适用标准、条件等。
其次,网络环境具有隐蔽性、快速性等特点,执法机关虽然也在有所监测,但如果网络平台也设置实时检测预警机制来予以配合,则对涉网暴风险话题的预判和前置处理将会更加有效。
■聂丽佳:不论是事前的预防还是事后的追责,都需要技术支持、人力和精力的投入。在技术方面,我认为可以攻关一下,用技术手段来监测可能引起网暴的言论,或者进行批量的取证等。例如:网警监管网上舆论技术,国家机关可考虑研发AI技术,识别不良言论,在引发网暴前进行屏蔽,或者开发类似国家反诈App等软件,检测到不良言论,触发电话沟通机制,及时联系不良言论的网民,提示注意引起网暴的风险及需要承担的后果。
此外,我认为目前最紧迫的不是用专门的法律来约束,而是需要通过修正案、司法解释或者指导案例来细化已有的法律,让它落实下去。
■屈向东:徒法不足以自行,无论反网暴法是否出台,也应联合多元主体实施协同治理。
首先,网络平台应发挥好“第一道防线”的事前预防功能。由于大量的网暴言行发生于网络平台之上,网络平台不应缺位。其次,监管部门应发挥好合规指引功能。政府要通过执法活动,为广大用户、网络平台提供合规指引。再次,司法机关要为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等弱势受害人寻求司法救济提供适度、合理的帮助。
最后,推动全社会形成文明上网的守法理念。引导广大网民形成守法有德的网络理念,“口嗨有后果、守法记心间”。通过法律治理与自我约束并重,从而构建我国良好的网络互动生态,从源头杜绝网络暴力态势的进一步蔓延。
下一篇:标准紧固件的基础知识
大家都在看
-
海上核堡垒-北风之神级核潜艇(俄罗斯深海最恐怖的战争机器) 北风之神级核潜艇(俄语:Борей,意为“北风之神”,北约代号:Borei-class)是俄罗斯第四代弹道导弹核潜艇(SSBN),也是当前俄罗斯海基核威慑的核心力量。其设计旨在取代苏联时期的台风级和德尔塔级核潜艇, ... 机械之最05-10
-
五万元左右的背透腕表推荐:看得见的机械之美 对于钟表爱好者而言,背透无疑是机械腕表中最令人心动的设计精髓,透过蓝宝石水晶表底来看机芯转动,可以说是视觉享受。今天我要介绍的三款表分别来自欧米茄、泰格豪雅和百年灵,它们都是各自品牌中有诚意、有颜值、 ... 机械之最05-10
-
2025机械制造专业大学排名出炉!这些高校实力碾压同行 最近不少家长和学生都在打听,学机械制造到底该选哪所大学?这个专业就业面广、薪资待遇好,选对学校直接决定未来职业起点。今天咱们就来看看国内机械制造专业的最新排名,帮你避开择校坑。第一梯队:清华、哈工大、 ... 机械之最05-10
-
机械类最有前景的 5 大专业解析与院校推荐 (数据结合教育部学科评估、行业趋势及就业薪资整理)院校简介(以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为例)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始建于 1932 年,入选国家 “双一流” 学科,在 QS 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稳居全球前 10。学院聚焦智能制 ... 机械之最05-09
-
北京机械大学排名出炉,这些专业最吃香 最近很多家长和考生都在关注北京机械大学的排名情况。作为一所以工科见长的高校,这所学校在机械、自动化等领域的实力一直很强。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它的最新排名,顺便分析一下哪些专业更值得报考。先说说排名。根据最 ... 机械之最05-09
-
雷柏V700DIY-98机械键盘评测 7层Gasket结构带来极致柔和手感 【ZOL中关村在线原创评测】随着机械键盘设计和轴体越发丰富,对外设手感要求较高的玩家们已经开始不再满足于传统品牌的几款经典键盘款式和轴体。而是开始寻求手感多样、配列多变、外观设计感更强、满足了个性化需求 ... 机械之最05-07
-
专家说机械收割最科学?老农"三看一摸",蒜头产量翻倍打脸! 六月的日头像火盆般悬在头顶,蒜田里的收割机轰鸣声震得人耳膜发疼。王有才蹲在田埂上,看着自家那片还未收割的蒜地,被邻村老张笑掉大牙:"老顽固!现在都用机器收蒜,你还守着那套'三看一摸'的老法子 ... 机械之最05-06
-
机械工程专业解析:未来十年最吃香的硬核技术 说到机械工程,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车间里轰隆作响的机器,或是满手油污的维修工。其实这个专业远比你想象的更有含金量。从智能手机的精密零件到高铁的制动系统,从医疗机器人到航天发动机,机械工程的身影无处不在。 ... 机械之最05-03
-
2025最新流体机械大学排名出炉,这几所高校实力超群 最近不少家长和学生都在打听,学流体机械到底该选哪所大学?这个专业听起来有点冷门,实际上在航空航天、能源动力这些领域特别吃香。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国内流体机械专业最牛的几所高校,看看它们凭什么能上榜。说到流 ... 机械之最05-02
-
历史真相!诸葛亮“独裁”背后,藏着最狠的帝王术 前言诸葛亮,这位被后人尊为"智慧化身"的蜀汉丞相,表面上忠诚辅佐刘氏江山,背后却是三国时期最高明的权术大师!他用所谓的"匡扶汉室"作幌子,实际上一步步架空了君主。更令人震惊的是,这套权术手 ... 机械之最04-29
相关文章
- 游戏王卡牌分享 古代的机械系列2 明明可以打正面却偏要耗血玩法
- 古希腊的“天书”:安提基特拉机械消失之谜
- 祖冲之:古代著名的数学家,天文学家,科学家,我们永远铭记
- 专门Mac设计带数字键盘,手感接近全金属:贱驴K4Max机械键盘分享
- 为何喇嘛都爱开丰田霸道?解码机械铁骑与藏地梵音的精神图腾之路
- 一步到位,最具性价比的国产豪华SUV,试驾问界M8
- “我最在意的身份是教师”——追忆恩师钟秉林
- 希捷:机械硬盘环保碾压SSD
- 330余家企业齐聚 “起重机械之都”河南长垣觅商机
- 鼓吹"机械至上"的人,真的开过现代车吗?
- 三件小事最耗气血,别再做了!
- 古董钟表里的机械之美,时光流转中的经典工艺。
- "立木为信"的商鞅,为何成了帝国最锋利的刀?
- 机械革命最划算游戏本来了?配置低但价格给力,国补后3999元
- 宇树机器狗最具有成长潜力的10家企业!一、长盛轴承二、绿的谐波
- 机械之舞:当国产机器人跳出《功夫》的江湖气韵
- 至今无法被超越的经典运输机安225,机械之美超级运输机!
- 一文图解 72 个机器学习基础知识点
- 在皇帝之最中,乾隆独揽了哪三项?
- 机械工程世界一流学科排名:16所进全球前30,上大北理南航闪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