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勇当中国式现代化开路先锋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高质量发展】
光明日报记者 任鹏 颜维琦
从上海徐汇万体馆附近的家到西岸人工智塔,一路有茂密的梧桐,也有宜人的滨江风景。在这条不到4公里的路上骑行上下班,成了敖小庆的新享受。
32岁的敖小庆出生在德国,是一名中德混血的帅气小伙子。2021年,他回到阔别15年的中国,定居上海徐汇,在树图区块链研究院担任解决方案工程师。置身千亿级人工智能产业的核心承载区上海西岸,尖端的科学研究、优美的办公和人居环境,每每让他想起新学的词语——高质量发展。“之前就听过‘高质量发展’,但这次真正回到中国,来到上海,我才更直观地理解了这个词。”敖小庆说。
敖小庆的感受,道出了很多人的“上海故事”。上海是什么?一千个人眼中,或许有一千个上海。但这座城市的底色始终是人民的城市,是一座充满光荣与梦想的奋斗之城。新年伊始,上海锚定目标,继续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持之以恒细化“施工图”,高质量转化为“实景画”,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浦江两岸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上海西岸成为投资兴业的热土。上海市徐汇区新闻办供图
打好浦东引领区这张“王牌”
1月1日早晨,东航全球首架C919国产大飞机从上海虹桥机场起飞,顺利抵达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完成新年的首次验证飞行。
“在完成C919大飞机研发任务的同时,我们还培育、积淀了一大批本土化优秀项目。”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张玉金介绍,“大飞机创新谷”已吸引148个项目、1500多名高端人才入驻。
产业是高质量发展的“顶梁柱”,也是上海城市核心竞争力的“硬支撑”。中国商飞总部落户浦东后,中国商飞研发中心、总装中心和试飞中心均布局在浦东,围绕国产大飞机上下游产业链、资本链、创新链布局的“大飞机园”和“大飞机创新谷”正在稳步建设中。
新年首个工作日,上海洋山深水港盛东码头桥吊作业繁忙,13艘大型集装箱船舶同时靠泊。世界最大集装箱船之一的中远海运“太阳轮”在这里同步进行装箱和卸箱作业。
2022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4730万标准箱大关,连续13年蝉联全球第一。依托区块链技术,上海港已实现进口放货全流程无纸化,进口换单放货流程缩短至4小时以内。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港口服务平台、全新的散/件杂货码头生产运营软件、以“GIS数据跟踪”“船舶信息大数据展示”“智慧港口三维数据融合”为主体的生产管理“智慧眼”……一系列自主创新,持续提升国际集装箱枢纽港辐射能级。
在浦东的另一隅,张江科学城传来好消息。张江科学城将在原95平方公里的城市规划基础上,按照“一心两核、多圈多廊”错落有致、功能复合的空间布局要求,编制形成220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同时,推进各项改革措施的先行先试,释放制度红利,破解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浦东是上海的一张“王牌”。新时代,如何推进高水平改革开放,把浦东这张“王牌”打得更加出彩?一年多来,上海全力以赴打造浦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取得显著成效。2022年,浦东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快于上海全市两个百分点左右,占比提高到36%以上。
深入推进首创性改革,深入推进引领性开放,深入推进集成化创新——在上海发展的蓝图中,浦东不仅是上海经济的压舱石,更要成为经济发展的领头羊、科技创新的主力军、高水平改革开放的试验田。记者了解到,探索开展综合改革试点,是下一步浦东引领区建设重中之重的任务。上海正在配合国家相关部门推动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加快出台,该试点将在市场准入、投资建设、要素流动、产业创新等领域,赋予上海、赋予浦东更大的改革自主权。接下来,将对国家授权事项形成“一项一方案”,打好组合拳、实现新突破。

百年张园焕发新生。上海市静安区新闻办供图
“从0到10”,推动全过程创新
“科技创新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包含了从基础研究到创新加速,即‘从0到10’的全过程。”
“强化全过程创新理念,完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是提升创新能力的一条重要路径。”
“上海必须抓住机遇主动作为,在科创中心建设中形成若干个创新‘核爆点’。”
…………
日前召开的2023年上海两会上,“全过程创新”成了热议的焦点。加快形成“科学家敢干、资本敢投、企业敢闯、政府敢支持”的创新资源优化配置方式,成为共识。
2022年,上海积极应对疫情等超预期因素的叠加冲击,经济走出了V型反转。上海全市生产总值(GDP)已连续两年突破4万亿元。一系列经济数据透露出,上海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新年伊始,上海将科技创新视作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一招”,着眼“全过程创新”,让“从0到10”环环相扣,以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为重点,为企业创新发展营造更优环境。
创新的主体是企业,政府可以通过为企业引导、支持、补位,专心当好协调者、服务者和政策供给者。记者获悉,宝山区揭榜国家发改委和科技部的改革试点,正以“先投后股”的创新探索,建立完善财政小投入撬动社会资本大投入的风险共担机制。
瞄准全链条、全过程创新,让转型中的宝山尝到了甜头。通过打好“大学牌”,推动科技创新加快形成生产力,宝山“一核一带”大学科技园集群初步形成,累计落地企业345家,转化科技成果69项,诞生了首艘南极科考无人艇等一批高质量创新成果;通过打好“企业牌”,培育“种子选手”,定向攻坚“裉节儿”难题和“卡脖子”领域。2022年,宝山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新增13家,同比翻两番。高新技术企业超1475家,两年内实现翻番。
科技创新是上海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也是当好排头兵和先行者的关键。在上海南部的闵行区,围绕“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校区、园区、城区三区联动,全力布局未来新产业。
“大零号湾”毗邻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近年来,闵行区以新时期大学科技园高质量建设为契机,充分发挥“高校院所聚集、科技成果密度高、产业承载能力强”的区位优势,打造“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
宁德时代、西门子电气、歌尔光学等头部企业创新中心相继落地,“大零号湾”核心区内实际入驻企业已近700家,50家企业获融资达50亿元,其中9家估值超10亿元,23家公司获批市级“专精特新”企业,成为推动“大零号湾”发展的新引擎。
同时,“大零号湾”区域还汇聚航空、航天、船舶、核电装备等10多家科研院所,20多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按照规划,到2035年,“大零号湾”将全面建成科技创新策源地,成为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科创新地标。

上海洋山深水港四期自动化码头。新华社发
协同发展,“优势做优、特色做特”
1月11日,“静安区露台经济联盟”在上海南京西路上的中信泰富广场亮相。依托丰富的露台资源,静安区内的商业体将打造丰富的沉浸式体验与夜间社交新场域,将夜间经济的发展触角从地面延展到露台天台,最大限度利用城市空间,打造“露台经济”。
一条流光溢彩、具有“国际范儿”的南京西路,是上海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缩影。国际大牌喜欢在这里扎堆,商务楼宇租金高,却“一房难求”。目前,南京西路汇集了2000多个国内外知名品牌,是国际品牌进入中国市场的首选商业街区。
2022年年底,南京西路商圈又添新成员。上海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建筑风格最丰富的石库门建筑群——张园,在四年修缮改造后焕发新生。先行开放的张园西区引来诸多国际顶尖品牌,在浓浓的老上海氛围中打造自成一格的品牌展示空间。
自上海启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以来,静安区作为核心承载区,立足“国际静安”的优势,抓国际化、抓载体、抓机制,不断做优做强品牌经济、首发经济和总部经济,致力打造既能“买全球”,也能“卖全球”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示范区。
立足自身特点和比较优势,上海各区以“拼抢”劲头谋创新,更在扎实做好区域协同、系统发展大文章的同时,将“优势做优、特色做特”,在空间布局上形成更合理、更科学的产业生态,以创造性的探索,赋予中国式现代化生动的实践内涵。
建总部,引人才。人们发现,具有磁吸力的,不只是南京西路这样的繁华市中心,上海郊区的田野乡间同样独具魅力。
2022年11月,新兴际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两家重量级央企,相继落户上海奉贤东方美谷核心区。“奉贤就像一座花园城市。”一位央企相关负责人说,没想到上海还有这样一个市场前景广阔又环境宜人的地方,既有大都市独有的产业政策、人才政策,又有良好的区位优势,通江达海,企业的货物装备运输非常便捷。
“生态美”成最强引力。从零起步,经过7年跨越式发展,东方美谷已集聚3000多个美丽健康产业品牌,致力从“中国化妆品产业之都”向“世界化妆品之都”迈进。作为上海五个新城之一的奉贤新城,也凭借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文化生活,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才前来安居、兴业。
敢闯敢拼,一马当先。新征程上踔厉奋发的上海,正保持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努力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贡献更多上海经验。这座城市要通过自身的实践,更好地向世界展示中国式现代化的光明前景。
《光明日报》( 2023年01月19日05版)
大家都在看
-
我国历史上的建筑工程之最 中国历史上的建筑工程之最。·一,万里长城是世界上最长的城墙,始建于西周时期,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连接和修缮了六国长城,始有万里长城之称。·二,北京故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是明 ... 建筑之最05-25
-
中国古建筑上最浪漫、最具想象力的设计之美,您一定见过 不管是北京、沈阳的故宫,西安、南京的城楼,泰安、曲阜的岱庙、孔庙,承德的避暑山庄,还是平遥、丽江、台儿庄等古城、古镇,甚至老君山、武当山等名山古刹,只要抬头望一眼高大的古建筑,一定能发现屋檐、屋脊上装 ... 建筑之最05-22
-
建筑美学赏析 昆明台北街牌坊夜景A:这条街是什么元素的建筑,跟金马碧鸡坊有点像,但又不一样嘎?B:貌似有点闽南风格的感觉......一段游客的对话,似乎也是昆明朋友们想要解锁昆明台北街的一个建筑符号!昆明台北街东段,融合闽南 ... 建筑之最05-22
-
上古不可思议的巨石建筑,到底是巨人杰作还是外星文明残存? 一、当今存留的超级建筑当今世界所存的巨石建筑,数量不是很多,但个个都很震慑人心。其中最为知名的就是埃及金字塔和英国巨石阵了。但最近在国内风险一种沦调,认为这两类建筑是最近两三百年才建设的,是跟西方假造 ... 建筑之最05-22
-
应县木塔又又又倾斜,看一眼少一眼的古建瑰宝 应县木塔,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塔齐名的“世界三大奇塔”,最近有新闻称其倾斜加剧。据最新监测数据,木塔二层最大倾角已达11.3°,远超比萨斜塔的5°。不少人称“看一眼少一眼”、“希望别再倾斜,自己 ... 建筑之最05-21
-
惊魂瞬间!341万修缮的明代鼓楼突现塌方 砖瓦如雨坠落惊呆路人 2025年5月19日,这天的傍晚,安徽凤阳的明中都鼓楼,这座历经六百年风雨的明代古建筑,突然发生了一起令人瞠目结舌的事件。这座去年才花费341万修缮好的鼓楼,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瓦片如雨点般坠落,现场一片狼藉。 ... 建筑之最05-21
-
地球上这些超越时代的巨型建筑,是否暗示着史前超级文明的存在? 人类或许不是地球上的第一代文明——从金字塔到复活节岛石像,这些巨型建筑的建造技术连现代科技都难以复制,它们像一串密码,挑战着我们对历史的认知。一、那些“打脸”现代科学的建筑奇迹吉萨金字塔:数学与天文的 ... 建筑之最05-21
-
旅顺小龟山堡垒的三个之最 昨天同王珍仁老师等人应邀参观当地人俗称的旅顺小龟山堡垒,文保碑上的名字是鸦户嘴堡垒。堡垒负责人76岁的老宋带领我们参观,认真讲解了2个时,累得老爷子口干舌燥。一圈下来突出的感觉是,小龟山堡垒在旅顺众多的 ... 建筑之最05-21
-
山东烟台1904年的老照片,110年前登州府繁荣景象 烟台,古称登州,位于山东东北,因烟台山得名。 明朝为抵御海盗,于此建“狼烟炮台”。风景如画,被誉为“人间仙境”。1904年,庙山成为人们眺望烟台的胜地。烟台港,自古为海港要地,春秋时期以“芝罘湾”著称,唐 ... 建筑之最05-20
-
文化中国行丨从 “天圆地方” 到最速曲线 古人把哲学与科学“搬进”天坛 天坛位于北京中轴线的南端,历经了600多年的岁月洗礼,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皇家祭祀建筑群。在天坛的建筑群中,从北向南依次排列着皇乾殿、祈年殿、皇穹宇和圜丘,西侧建有斋宫,占地面积近三百万平方米。其中,祈 ... 建筑之最05-18
相关文章
- 文化中国行丨天坛:与天地“对话”的传世古建
- 苏州十大高楼最新排名:苏州国际金融中心排第一,高450米
- 2023年浙江省高楼排名前十:杭州之门排榜首,高米310米
- 杭州十大高楼排行榜:杭州世纪中心夺冠,高度310米
- 重庆十大地标性建筑,解放碑位列榜首
- 杭州十大最高建筑排名,杭州世纪中心高310米排第一位
- 南京十大标志性建筑,南京总统府名列榜首
- 法国十大著名的建筑物,埃菲尔铁塔登顶第一名
- 丹麦十大标志性建筑,阿美琳堡宫名列第一
- 巴黎十大地标性建筑:巴黎圣母院居第二,埃菲尔铁塔排榜首
- 河南的博物馆有哪些?河南十大博物馆排行榜
- 古代东方四大奇迹,万里长城排第一位
- 中国10大博物馆排名,中国十大著名博物馆
- 秦始皇留下的烂尾工程,荒废2000年,却被联合国誉为“天下第一“
- 世界上十大最长桥梁:丹昆大桥排第一名,长达165公里
- 世界十大斜拉桥排名,沪苏通大桥排第一名
- 世界上十大最高的桥:北盘江第一桥排第一,高度565米
- 世界近代史上的十大历史名桥:伦敦塔桥居榜首,中国上榜两座大桥
- 中国古典名著有哪些?中国十大古典名著
- 全球造价昂贵的十大体育馆,索菲体育场排第一
热门阅读
-
全球十大摩天轮排行:天津之眼直径达110米 04-03
-
全球十大最高的桥梁,中国独占八座 04-14
-
2020年全球十大高楼排名,中国占了6座! 05-12
-
贵州十大名桥排行榜,北盘江大桥全长1341.4米 05-14
-
世界上最美的十大教堂,凡蒂冈圣彼得教堂位列第一 05-15
-
埃及十大著名神庙,卢克索神庙位居榜首 05-30
-
深圳十大高楼排行榜,平安金融中心高达592.5米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