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鼠狼为什么会放“臭屁”?它的“屁”到底有多臭?

发布者:不虚此行 2023-3-6 05:23

记得小时候,家里老鼠比较多,母亲除了会用苹果等食物拌老鼠药外,还会在鼠洞周围放置一些老鼠夹,每天早上,在院子里转一圈总是能够发现1-2只或已经中毒奄奄一息,或在夹子上已经无力挣扎的老鼠。

不过,有一天,母亲在像往常一样检查老鼠夹时,突然尖叫了一声,当时我正在屋里玩,听到声音立刻冲了过去,结果发现母亲一个劲的干呕,我刚一靠近,一股恶臭扑面而来,我当时没忍住就“yue”了,那种气味就像是一个废旧轮胎上放了腐烂的肉和臭袜子、香油等东西点燃后散发出的味道,总之从来没闻过,如果说以前初中时期的厕所比较臭的话,这种臭是厕所的至少一千倍。

之后,我跟母亲赶紧跑开了,原本以为这样就完了,但我还是太年轻了,这股臭味已经渗透到衣服里,甚至是裸露的皮肤上了,我换了衣服,洗了个澡味道才淡了许多,而衣服洗了晾晒后依然有一股淡淡的臭味,直到第二天才消失。

这是我第一次见识到黄鼠狼的“臭屁”威力,到现在想起来都感觉有味道,相信一些在农村长大的小伙伴可能也见识过它的威力。那么,黄鼠狼的“屁”为何如此之臭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放臭屁”的黄鼠狼

黄鼠狼学名黄鼬,它是我们最常见的一种鼬科动物,与大名鼎鼎的“平头哥”蜜獾是同科动物,只不过,蜜獾在非洲大草原上威风凛凛,而黄鼠狼在我们居住地周围步履维艰而已。

我国古代许多志异故事将黄鼠狼描述为可以修炼幻化成人形的动物,比如黄鼠狼拜月、黄鼠狼讨封等等。

当然,这只是人为杜撰的黄鼠狼形象,真正的黄鼠狼就是一种简单的鼬科动物,肉食性,它们的主要食物以老鼠为主,偶尔会捕杀野兔和鸟类(占比较小),一只成年的黄鼠狼一晚上就能抓5-7只老鼠,比猫对老鼠的灭杀能力更强,而老鼠是“四害”之首,所以从食性的角度看,黄鼠狼对我们来说是一种“益兽”。

黄鼠狼是典型的夜行性动物,它们白天极少会出现,通常只有在夜深人静时才悄悄的出来捕杀老鼠。

尽管黄鼠狼的夜行性让它避开了大多数的猎食者,但它依然是有天敌的,在野生环境下,野猫是它最大的天敌,而在人类的居住地内,流浪猫、散养猫也是它们最大的杀手之一,除此之外,猫头鹰也能捕杀小个体的黄鼠狼。

虽然黄鼠狼的速度很快,但从天而降的猫头鹰以及以灵活和速度著称的猫也不是吃素的,所以想要躲避这些天敌,仅仅是靠谨慎和速度还是不够的,它需要有更强的保命能力。

此时,放“臭屁”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当黄鼠狼无处可逃或者被控制住时,它就会放“臭屁”,猎食动物的嗅觉都是非常敏锐的,一个“臭屁”足以让动物没有进食欲,而且黄鼠狼的“臭屁”可不是我们认为的屁,因为我们常说的屁是食物与消化液、胰液、胆汁等混合后,在肠道的菌群的分解下产生的气体和进食时吞咽的空气,最终由肛门排出。

而且不同饮食也会影响屁的构成,比如食肉动物由于蛋白质摄入比较高,所以屁中会含有大量的硫化氢、吲哚以及粪臭素,此时屁的味道会格外的上头,而当动物摄入大量的淀粉,此时的屁占比最大的是二氧化碳,这样的屁通常比较响,但味道不浓。

食草动物,尤其是反刍动物,食物在肠道内停留的时间较长,经过长时间的发酵会产生大量的甲烷,当然这样的屁通常也是没有味道的,不过,如果在牛羊等动物放屁时用打火机点一下是能够燃烧的。

但是,黄鼠狼放的“臭屁”,其实不是真正的屁,而是由肛门两侧的臭腺分泌的一种淡黄色的液体,这种液体具有浓烈的气味,比只吃蛋白质的动物放出的真正的屁至少要臭10倍以上,浓烈的臭味会将猎食者劝退,从而达到脱险的效果。

其实,整个鼬科动物都演化出来臭腺以及放“臭屁”的能力,包括平头哥蜜獾,只是不同的动物臭的程度不同,比如鼬科动物中最臭的是臭鼬,它的臭腺分泌的液体臭味是黄鼠狼的好几倍,一旦沾上一点,没有一个星期是散不去的。

黄鼠狼的“屁”为什么这么臭?

上面我们说过,黄鼠狼的“臭屁”实际上是臭腺分泌物,并不是真的屁,而且在释放臭液时,我们也听不到什么响动。那么,黄鼠狼释放的臭液中到底有什么能让臭味如此的浓烈呢?

早在2002年6月,国外的一个研究团队就抓了几只野生的黄鼠狼然后刺激它让其分泌臭液,然后对臭液的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人员指出,鼬科动物的臭腺其实是由肛门腺异化而来的,在漫长的演化中,只有那些将肛门腺进化成臭腺的鼬科动物才活了下来,这是鼬科动物都会放“臭屁”的原因。

而且黄鼠狼在极度危险的情况下会释放臭液其实与人在非常紧张的情况下会放屁一样,属于一个非常自然和本能的行为。

通过进一步的分析,研究人员发现黄鼠狼臭液的主要成分是9种不同的硫化物,而人的屁臭不臭,除了与进食有关外,与硫化物的浓度成正比,如此多的硫化物混合在一起还成了液态,其挥发能力会大大增强,研究人员给黄鼠狼的臭液的臭度进行了一个量化,那就是与正丁硫醇(C4H9SH)相仿,而且正丁硫醇也是一种易挥发的淡黄色液体,不过,接近归接近,黄鼠狼的臭液并不是正丁硫醇。

正丁硫醇

那么,正丁硫醇有多臭呢?在空气中如果有亿分之一的正丁硫醇,我们就能闻到非常臭,显然在黄鼠狼释放臭液之后,空气中的臭液成分远远高于亿分之一,所以在大多数动物闻起来,黄鼠狼的臭液都是巨臭的。

而且除了臭外,黄鼠狼的臭液还是攻击武器,由于其中含有大量的挥发性硫化物,这些物质一旦被动物大量吸入,可能会导致短暂的中毒现象,从而失去捕猎能力,堪比“生化武器”。

黄鼠狼会被自己的“臭屁”影响吗?

既然黄鼠狼的“臭屁 ”堪比生化武器,那么这些挥发的臭液对它们有没有影响呢?答案是否定的。早在2012年,国外的一个研究小组对臭鼬这个“臭屁之王”进行了研究,发现臭鼬在分泌臭液后即使待在这个环境中,行动、意识也没有受到什么影响。这就好比毒液在毒蛇体内是非常温和的,但是一旦到了其他动物体内,就成了致命的毒药。

同理,黄鼠狼的臭液比臭鼬还有低几个档次,自然也就对它没有影响了。不过,释放臭液是黄鼠狼最终的手段,不会轻易的使用,当然,如果猎食者抗住了臭味,黄鼠狼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黄鼠狼为什么要放臭屁?#

展开全文

大家都在看

  • 哪种小动物的眼神最打动你?它可能透露你内心自信的柔软处

    哪种小动物的眼神最打动你?它可能透露你内心自信的柔软处 动物之最05-18

  • 北极之王:北极熊的8个惊人事实

    北极之王:北极熊的8个惊人事实 北极熊(Ursus maritimus)作为气候变化的“典型动物”,经常出现在新闻中,但除了它们体型巨大、外表呈白色、大多数生活在加拿大丘吉尔,而且它们的栖息地正处于严重危险之中之外,大多数人对它们还了解多少呢?以 ... 动物之最05-18

  • 早期脊椎动物古椎鱼演化之谜揭开

    早期脊椎动物古椎鱼演化之谜揭开 记者9日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员卢静领导的研究团队在澳大利亚约4亿年前的早泥盆世地层中发现早期脊椎动物化石,并将其命名为南方古椎鱼。这是古椎鱼家族首次在苏格兰之外被发现,不仅 ... 动物之最05-18

  • 世界上什么动物最聪明?

    世界上什么动物最聪明? 这个世界上,什么动物最聪明?猫!比如,赵朔西行漫记里的小猫,悟空!那个大冷天,寒风呼号,冰天雪地。刚出生不久的小猫,知道围着那顶帐篷,不停打转转。转了不知多少圈,将小伙子吵醒了。有可能,在天黑之前,小 ... 动物之最05-18

  • 【震撼】地球史上10大巨兽排行榜曝光!第一名光心脏就重达半吨!

    【震撼】地球史上10大巨兽排行榜曝光!第一名光心脏就重达半吨! 【震撼】地球史上10大巨兽排行榜曝光!第一名光心脏就重达半吨!蓝鲸竟只能排第三?最后一个你绝对想不到!TOP10 当代海洋霸主——蓝鲸体长:33米(超过波音737客机)体重:181吨(相当于25头非洲象)惊人事实:每天 ... 动物之最05-18

  • 世界之最的动物有哪些

    世界之最的动物有哪些 大约150万种动物中,总会有各种各样最大、最小、最快、最慢的动物,人们习惯称之为动物之最,有的动物是某个细分领域最大的动物,有的动物是某个细分领域最小的动物,有的动物行动速度特别快,有的特别慢,这都是它 ... 动物之最05-17

  • Sbike动植物百科:古今全球十大最凶猛、战力最强熊类排名(上)

    Sbike动植物百科:古今全球十大最凶猛、战力最强熊类排名(上) 熊类战力最称不上无敌,但却是能栖身前三甲的绝对王者。老虎、狮子遇上熊类都要避让三分,特别是受到威胁时,瞬间暴怒,爆发出无穷的战力。本文展现的是地球上存在过的,包括已灭绝的,人类已知的所有熊类。随Sbike ... 动物之最05-17

  • 全球每年刹人最多的动物!   #世界之最

    全球每年刹人最多的动物! #世界之最 全球杀人最多动物。你知道全球每年杀人最多的动物是什么动物吗?·猪每年约1人。·鸵鸟每年约2人。·鲨鱼每年约5人。·狼每年约10人。·蚂蚁每年约15人。·熊每年约20人。·山羊每年约22人。·马每年约30人。·蜘蛛 ... 动物之最05-17

  • 独角鲸的角又尖又硬,为什么不能作为武器?

    独角鲸的角又尖又硬,为什么不能作为武器? 角是指动物头上或者鼻前长出的骨状突起,末端比较尖锐,通常是用来攻击和防御的。在哺乳动物中,角通常有五大类:洞角 、 实角 、叉角羚角、长颈鹿角、表皮角,其中洞角是空心角,它是牛科动物的专属,实角是实心的 ... 动物之最05-17

  • 全世界10大最猛猫科动物排名

    全世界10大最猛猫科动物排名 野生猫科动物是自然界的顶级掠食者。虽然大型猫科动物是现存最令人畏惧的动物之一,但它们并非都拥有同等程度的原始爆炸力量,下面我们给他们排个名(只包含现存的大型猫科动物)。第十名|兔狲兔狲是猫科兔狲属的唯 ... 动物之最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