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熊猫之父”胡锦矗的半世熊猫缘

发布者:唐山乌木 2023-2-25 01:58

本报记者叶含勇、余里

“今天大家共聚一堂,为保护大熊猫事业做出努力,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做出贡献。希望年轻人走出家门,多在野外跑一跑,看一看,到野外多做一些观察,研究一下大熊猫的栖息地如何,大熊猫现在的发展状况如何,为大熊猫保护事业做出一些贡献。”

这是一段只有37秒的视频,记录了胡锦矗生前对年轻人最后的寄语。

2月16日晚,被誉为“中国大熊猫研究第一人”“中国大熊猫之父”的胡锦矗在四川南充病逝,享年94岁。

19日下午,四川南充市殡仪馆,气氛庄严肃穆,前来送别胡锦矗的队伍中,除了西华师范大学的师生,他的生前好友,还有从四面八方赶来的弟子们。

作为中国第一代大熊猫研究保护工作者,胡锦矗见证了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的每一个重要瞬间,他被誉为“熊猫教父”“守护国宝的国宝”,是国际公认的大熊猫生态生物学研究的奠基人,我国研究大熊猫的标志性人物。

半世熊猫缘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1957年,28岁的四川开江小伙胡锦矗从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脊椎动物研究班毕业。正值壮年的他,一腔热血,回到四川。

彼时四川南充师专新设了生物系,急需教师。背着还没来得及拆开的行囊,胡锦矗直接到了南充。作为生物学者,他心里很清楚自己要走的路——多接触野外,在实践中进行研究。

1971年,乒乓球打开了体育外交的大门。

1972年,大熊猫打开了另一扇外交大门。

这一年,美国总统尼克松携夫人访华,专程去北京动物园参观了大熊猫。在周恩来总理的特批下,中方决定将两只大熊猫“玲玲”和“兴兴”作为珍贵礼物送给美国。这一年,后来被美国人称为“大熊猫年”。

在这样的背景下,与飞鸟和鱼打了十多年交道后,已是四川省知名野生动物专家的胡锦矗,迎来了研究生涯的转折点。1973年,周总理召集四川、甘肃、陕西三省干部开座谈会,要求开展以大熊猫为主的珍稀动物调查。1974年,45岁的胡锦矗受命进入四川卧龙,组建了一支四川省珍稀动物资源调查队(又称“野调队”),组织和领导全国第一次大熊猫野外调查研究。

作为此次调查的队长,胡锦矗考察了四川所有的大熊猫栖息地,他发现很难在野外看到大熊猫,即便遇到也是匆匆一瞥,相机还没掏出来,大熊猫就转身匿入山林,因此很难掌握野外大熊猫的分布情况。

胡锦矗想到,大熊猫每天要吃竹子,要排便。不同大熊猫的粪便,其残留竹节的长短、粗细、咀嚼程度各不相同,通过比较可以了解大熊猫的大体年龄、种群数量和活动范围等——这套方法后来被命名为研究野生大熊猫的“胡氏方法”,并一直沿用至今。

四年多的时间里,川、陕、甘的2459只大熊猫,特别是四川省的1915只大熊猫,就这样被胡锦矗和队员们用“胡氏方法”“找”到了,并最终形成一份20多万字的《四川省珍贵动物资源调查报告》。

基于这份宝贵的调查报告,卧龙自然保护区从原来的两万公顷扩建为二十万公顷;位于四川省北端的青川县唐家河从一个伐木林场变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宝兴蜂桶寨、北川小寨子沟、马边大风顶等五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相继获批。

“五一棚”

胡锦矗的女儿胡晓回忆,父亲病重时言语不清,“五一棚”三个字却说得很清晰。

“五一棚”位于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东南核心地带,如今已成为全球大熊猫研究者的“朝圣之地”。但在1978年刚建立时,这里只有几个简陋的窝棚。

全国第一次大熊猫资源调查后,国家决定继续加强大熊猫的生态学研究。1978年,胡锦矗牵头在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大熊猫野外生态观察站,取名“五一棚”,因为从住地到取水处需要走51级台阶。

在“五一棚”,最苦最累的活,是每天24小时不间断地跟踪定位戴着无线电颈圈的几只大熊猫。夜晚,在零下十几摄氏度的雪地,踩着没膝深的积雪,反复测试,确定大熊猫的位置。一夜下来,胡锦矗的军大衣冻成冰甲,走起来如机器人一样咔嚓作响。

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胡锦矗带领团队用长达八年时间,在35平方公里区域内,建立了7条观测线路,并获得了大量有关大熊猫生物学的第一手材料。这也是迄今为止野外观察追踪大熊猫时间跨度最长的一次科考,他们首次系统地对大熊猫生态学、行为学、繁殖学等进行了基础性研究,取得了宝贵的研究成果。

1985年,胡锦矗编写的首部关于野生大熊猫生态研究的学术专著——《卧龙的大熊猫》出版,首次揭秘了大熊猫在密林里的“隐士”生活,引起世界动物保护学界的极大关注。这部著作至今仍是最具权威的大熊猫保护科研基础性资料。

以“五一棚”为起点,大熊猫研究保护工作拉开序幕。胡锦矗带领的团队虽扎根在四川卧龙的山野之间,却很快吸引了全球的目光。中国大熊猫保护事业开始走上正轨、走向国际。

1980年,以大熊猫为会标的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后更名为“世界自然基金会”,即WWF)进入卧龙,与中国政府展开合作,增设帐篷,扩点建站,派驻专家。这不仅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在中国大熊猫保护工作的起点,也是国际非政府组织在中国开展的第一个保护工作。2016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宣布,得益于中国持续数十载的保护,大熊猫受威胁等级从“濒危”降为“易危”。

“因为胡锦矗,中国的大熊猫保护事业才能取得这样丰富的成果。”被誉为“20世纪三位最杰出野生动物研究专家”之一的美国动物学家乔治·夏勒,这样评价胡锦矗在大熊猫保护上的成就。

一生的骄傲与遗憾

一直到92岁生日之前,胡锦矗都坚持每天去办公室工作。在位于四川南充的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3楼317号“胡锦矗教授工作室”,无数人曾坐在这里的小沙发上,与这位中国大熊猫研究保护的泰斗交谈。人们把胡锦矗视为一个大熊猫数据库,和大熊猫有关的一切问题,似乎都能在这里找到答案。

西华师范大学的野生大熊猫研究在全国高校中开展最早,持续时间最长,科研成果举世瞩目,也因此享有“熊猫大学”之称。胡锦矗生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自己一生的骄傲,就是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才:“我们国家动物研究所搞大型动物和熊猫研究的,全是我的学生。”

谈及人生中的遗憾,他则说:“人生有限,培养的学生还不够多。”

胡锦矗认为,学好生物科学,最重要的是读好大自然这一部无字之书。1984年,他开始招收研究生。中国保护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魏辅文就是胡锦矗招收的第一届硕士研究生。

魏辅文回忆胡锦矗第一次带领学生去野外科考。“且不说没有遇上大熊猫,蚊虫、蚂蟥、草蜱的叮咬常让人心烦气躁。羚牛、菜花烙铁头蛇的攻击也得时时提防。”魏辅文说,可再看看胡老师,这位年近花甲的老人,日复一日带着学生采集标本,辨认动物痕迹,回到宿营地,再累也要坚持整理笔记。

胡锦矗用实际行动告诉学生:这是一条寂寞而漫长的路,点滴成果都需要艰苦的付出。他总是叮嘱学生:“无论你走过多少艰险之路,你采集的数据、资料一定要准确,要经得起检验。”

教书育人、做好研究,成了胡锦矗余生最大的事业,他说:“我们有世界上唯一的种群和栖息地,科研搞不好,对谁都没法交代。”

科研遇到关键节点,已经七八十岁的胡锦矗,仍然选择上高山、进森林、住窝棚。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拿到最真实、最一线的数据资料。在胡锦矗的引领下,一代一代大熊猫科研人员走上前台,一项一项大熊猫科研成果出炉问世。直至退休,胡锦矗培养出近二十届研究生。他们中的多数,已经成为大熊猫研究界的扛鼎者。

“先生之为人为世,无疑是我们终生之楷模。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我们都以身为他的弟子而自豪和骄傲。”在告别仪式上,魏辅文哽咽着说,先生爱学生如子,总能发现每个人身上的闪光点;传道授业,总是鼓励学生“最美的风景在山巅”。

正如胡锦矗生前经常叮嘱,“研究大熊猫是国家重任,也可以说是时代和历史交给我们的使命和任务,我们这一代人应该完成时代赋予的使命。”

(参与采写:龙婷婷)

《新华每日电讯》2023年2月21日08版

展开全文

大家都在看

  • 哪种小动物的眼神最打动你?它可能透露你内心自信的柔软处

    哪种小动物的眼神最打动你?它可能透露你内心自信的柔软处 动物之最05-18

  • 北极之王:北极熊的8个惊人事实

    北极之王:北极熊的8个惊人事实 北极熊(Ursus maritimus)作为气候变化的“典型动物”,经常出现在新闻中,但除了它们体型巨大、外表呈白色、大多数生活在加拿大丘吉尔,而且它们的栖息地正处于严重危险之中之外,大多数人对它们还了解多少呢?以 ... 动物之最05-18

  • 早期脊椎动物古椎鱼演化之谜揭开

    早期脊椎动物古椎鱼演化之谜揭开 记者9日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员卢静领导的研究团队在澳大利亚约4亿年前的早泥盆世地层中发现早期脊椎动物化石,并将其命名为南方古椎鱼。这是古椎鱼家族首次在苏格兰之外被发现,不仅 ... 动物之最05-18

  • 世界上什么动物最聪明?

    世界上什么动物最聪明? 这个世界上,什么动物最聪明?猫!比如,赵朔西行漫记里的小猫,悟空!那个大冷天,寒风呼号,冰天雪地。刚出生不久的小猫,知道围着那顶帐篷,不停打转转。转了不知多少圈,将小伙子吵醒了。有可能,在天黑之前,小 ... 动物之最05-18

  • 【震撼】地球史上10大巨兽排行榜曝光!第一名光心脏就重达半吨!

    【震撼】地球史上10大巨兽排行榜曝光!第一名光心脏就重达半吨! 【震撼】地球史上10大巨兽排行榜曝光!第一名光心脏就重达半吨!蓝鲸竟只能排第三?最后一个你绝对想不到!TOP10 当代海洋霸主——蓝鲸体长:33米(超过波音737客机)体重:181吨(相当于25头非洲象)惊人事实:每天 ... 动物之最05-18

  • 世界之最的动物有哪些

    世界之最的动物有哪些 大约150万种动物中,总会有各种各样最大、最小、最快、最慢的动物,人们习惯称之为动物之最,有的动物是某个细分领域最大的动物,有的动物是某个细分领域最小的动物,有的动物行动速度特别快,有的特别慢,这都是它 ... 动物之最05-17

  • Sbike动植物百科:古今全球十大最凶猛、战力最强熊类排名(上)

    Sbike动植物百科:古今全球十大最凶猛、战力最强熊类排名(上) 熊类战力最称不上无敌,但却是能栖身前三甲的绝对王者。老虎、狮子遇上熊类都要避让三分,特别是受到威胁时,瞬间暴怒,爆发出无穷的战力。本文展现的是地球上存在过的,包括已灭绝的,人类已知的所有熊类。随Sbike ... 动物之最05-17

  • 全球每年刹人最多的动物!   #世界之最

    全球每年刹人最多的动物! #世界之最 全球杀人最多动物。你知道全球每年杀人最多的动物是什么动物吗?·猪每年约1人。·鸵鸟每年约2人。·鲨鱼每年约5人。·狼每年约10人。·蚂蚁每年约15人。·熊每年约20人。·山羊每年约22人。·马每年约30人。·蜘蛛 ... 动物之最05-17

  • 独角鲸的角又尖又硬,为什么不能作为武器?

    独角鲸的角又尖又硬,为什么不能作为武器? 角是指动物头上或者鼻前长出的骨状突起,末端比较尖锐,通常是用来攻击和防御的。在哺乳动物中,角通常有五大类:洞角 、 实角 、叉角羚角、长颈鹿角、表皮角,其中洞角是空心角,它是牛科动物的专属,实角是实心的 ... 动物之最05-17

  • 全世界10大最猛猫科动物排名

    全世界10大最猛猫科动物排名 野生猫科动物是自然界的顶级掠食者。虽然大型猫科动物是现存最令人畏惧的动物之一,但它们并非都拥有同等程度的原始爆炸力量,下面我们给他们排个名(只包含现存的大型猫科动物)。第十名|兔狲兔狲是猫科兔狲属的唯 ... 动物之最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