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动物在青藏高原!观化石就能一览高原隆升细节?

发布者:玉石中承 2023-5-31 23:14

央广网北京5月25日消息(记者鹤佳)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超链接》报道,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又有新发现,科考人员近日在珠穆朗玛峰地区发现新的喜马拉雅鱼龙化石。新发现将深化细化对这一青藏高原迄今已知的最庞大史前动物的科学认知,有助于该地区中生代生命演进研究。

在第二次青藏科考中,古生物学家们取得了哪些化石大发现?青藏高原在隆起的过程中,那些原本生存在这一区域的生物也站在了命运的十字路口,出走、留下还是灭亡,漫长的自然选择过程如何改变了它们的演化轨迹?通过对化石的精细研究,能否对青藏高原的隆起过程作出更为详细的判断?

青藏高原地区曾经是汪洋大海?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邓涛解释:“在化石的术语中,我们通常将爬行动物称为‘龙’,比如恐龙。”鱼龙是中生代时期与恐龙、翼龙分别占领海洋、陆地、天空的统治地位生物。鱼龙生活在中生代的早期,也就是三叠纪时期,那时的青藏高原并未露出水面,换言之,青藏高原地区曾经是一片海洋。

喜马拉雅鱼龙化石及复原图(图片来源: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第二次青藏科考到目前为止取得了许多重大化石发现。

在植物化石上,近年来,科考队发现在两三千万年前,青藏高原曾经有热带树木生长,比如榕树、棕榈树。

在动物化石上也有许多发现,鱼类化石方面,科考队在藏北高原海拔将近5000米的地方发现了攀鲈化石,攀鲈与我们日常食用的鲈鱼是近亲,它们生活在2600万年前,青藏高原尚生长有热带植物之时。2000万年前,青藏高原显著隆起,适应寒冷环境的裂腹鱼出现。在爬行类动物化石方面,科考队在青藏高原北缘发现了蟒蛇的化石。“这是一种适应干旱的蛇,在现在的非洲地区有它的近亲。”邓涛解释。在鸟类化石方面,科考队同样在青藏高原北缘发现了距今大概1000万年到600万年的沙鸡的祖先,此外还发现了在白天活动的猫头鹰。在哺乳动物化石方面,科考队在青藏高原上也找到大量适应寒冷环境的哺乳动物化石,分析发现这些哺乳动物是冰河世纪哺乳动物的祖先。

扼住动物命运咽喉的是环境变化?

青藏高原是“神奇动物”的聚集地,随着高原不断隆升,不同时期生活在这里的动物纷纷走进命运的十字路口:生存还是灭亡。北极狐——青藏高原曾经的“住客”,在地球处在温暖时期的500万年前,适应寒冷环境的它们出现在青藏高原地带,全球进入冰河世纪后,海拔低的地区也逐渐寒冷,对北极狐来说,它们的生存环境逐渐广阔。冰河世纪过后,海拔低的地区回暖,北极狐逐渐迁往北极圈,繁衍至今。又如科考队在青藏高原上发现的两种猎狗化石,猎狗如今多分布在非洲等热带地区,曾经生活在青藏高原的猎狗由于不能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最终都走向灭亡。

漫长的自然选择过程改变了动物们的物种特征。同类型的动物,在温暖或者炎热的环境里,体型偏小,反之则偏大。另外,青藏高原隆升导致动物物种特征最主要的改变是耐寒。邓涛说:“我们可以在各种化石里发现这些证据。”比如海拔较高地区裂腹鱼的咽喉齿较少,反之则较多。这是因为裂腹鱼在低海拔地区能吃到螺蛳,它们需要更多牙齿咀嚼坚硬的螺壳,随着海拔逐渐升高,螺蛳数量减少,生活在海拔较高地区的裂腹鱼以水草为食,咀嚼坚硬螺壳的机会减少,咽喉齿也就慢慢退化了。又如披毛犀,披毛犀的角特别长,呈扁平状,与今天的犀牛不同,披毛犀的角主要用来刮开积雪,寻找埋在雪下的食物。这些生物的演化都为适应生存环境而生。

化石是推演青藏高原隆起的关键?

科考队对青藏高原地区的化石研究更进一步,青藏高原的隆升过程就被刻画得更细致。在距今4000万年前的青藏高原海拔大概1000米,这时的青藏高原生长着长有气生根的榕树,同时期的动物分布有已经灭绝的两栖犀。海拔达到2000米时,青藏高原生长着棕榈树、攀鲈。距今大概2000万年时,青藏高原海拔达到3000米,曾经生长的热带动植物消失。距今大概500万年时,青藏高原海拔达到了现在的平均4000米的高度。通过这些动植物化石演变的信息,青藏高原无论是其整体还是局部的隆升过程都能被一一解读出来,“这令我们感到激动。”邓涛补充。

化石是远古生物提供的信息,这些信息影响着人类的各种抉择。从青藏高原的“住客”逐渐改变、演化的过程可以看出,气候环境变化深刻影响着动物的生存状态,人类也不例外。环境变化是否加速了物种起源、兴旺、衰退和灭绝的过程?人类是否应该用更好的办法去保护环境?从青藏高原发现的化石里得到的远古信息或许能为如何回答这些问题提供一些参考。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大家都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