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难写”的56划汉字,能拿它赊饭钱,如今成店家金字招牌

发布者:华南佬头 2023-3-5 01:14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中国最典型的特色除了优美的汉语以外,还有散之各具含义,连之则成诗文的汉字。汉字以方正且含义深厚著称。

中国字讲究横平竖直,且每个字都有自己的笔顺结构和书写规范。并且汉字的出现,给了我国漫长的历史一个可考究的实质性证据。

正是因为有了文字的记载,我国五千多年的历史才能展现在世人的眼中,被发现,被赞叹,被研究。

由此可见,汉字对于中国和中国人来事都是极其重要的,因此国人才要从小就学习书写汉字,不过汉字中也有易有难,有的一两笔就可以完成,有的却需要四五十划,甚至有的还能用它来赊账换钱。

书法字体,各具特长

其实在远古时期,我们的国家是没有文字和语言的,人们的交流靠手势的沟通,对于事件的记录也多是给绳子打结或者是画画。

可是随着要记录的事情逐渐增多,人们的神智也越来越开明,仅靠手势的交流和绳子、画画的记载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了,因此文字和语言就随之慢慢产生。

最早的文字,其实是根据人们的图画演变而来的,图画越来越简单,就变成了一种表示含义的符号,这些符号有其一定的规律,书写起来也比较整齐,这就初步具备了文字的一些基本特征。

汉字的产生至今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其形体逐渐从人们画的图画变为书写的笔画,从象形变为了象征,从复杂变成了简单。

面对汉字是如何产生的这一问题,自古以来我们就有仓颉造字的传说,后来又发现了距今一千多年的甲骨文,各学界对于其起源众说纷纭,都有着不同的看法,提到最多的便是上文我们所说的“结绳法”,也就是用给绳子打结的方式记录事件。

但不论是哪种起源,我们的汉字都从甲骨文,逐渐演变成了金文,到了篆书又到了今天的简体字。相信在这漫长的变化过程中,我国优秀的先人们都贡献了不朽的力量。

在一碗面的制作上造字

自从唐朝设立科举制之后,全国各地的文人墨客都开始了苦读的模式,有的读成了考试机器,有的读成了书呆子,但也有的成为了能人志士。

明清时期,由于思想开放,国内各地的能人志士尤其多。其中就有一位穷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中秀才后,便在科考上再无成就,止步不前了。

不知是为了维持生计,还是他始终没有放弃科举考试的念头,他离开家乡往别的城市去了,直到有一天他到了咸阳城,饥渴难耐之下,在路边找到了一家小面摊。

这家面摊小到连招牌都没有,入目的只有破旧的桌椅,耳听的都是面摊老板“biang……biang……”的摔面的声音。

不知道是这个秀才太饿了,还是这个“biang……biang……”的声音过于诱人,穷书生瞬间食欲大增,便走到面摊坐了下来,要了一碗面。

面摊老板也是个实诚人,所有的面都是现做现卖的,于是随着几声有力的“biang……biang……”声,老板给这个秀才端上来了一碗香气扑鼻的热腾腾的面条。

这碗面条被老板做得又细又长,还放了一大勺辣椒和各种小菜加以佐料。

惹得秀才食指大动,边吃边赞不绝口,老板看这个秀才如此赏识自己的面,十分开心,以至于当秀才吃完面发现自己没有钱时,老板也没有生气。

但是吃“霸王餐”自然是不被允许的,所以老板就提出来,没有钱秀才还可以用身上的东西作为交换,可是秀才远道而来,再加上家境贫寒,身上哪还有值钱的东西呢?

就在这时,秀才突然想起来这个面摊还没有招牌。

于是就问老板,为什么不放个招牌用以招揽顾客呢?老板无奈回答:他做的面名叫“biangbiang面”,是因为他每天和面的时候,面团与面板碰撞总会发出“biang……biang……”的声音,但是这个“biang”字究竟怎么写呢?

老板也不是读书人,迫于生计才出来买面做生意,甚至有可能大字都不认识几个,哪里会写什么“biang”字。

秀才听后,计从心来,于是提出自己帮助店家写出这个“biang”字,并做好招牌,店家则只需要把这碗“biangbiang面”送给自己就可以了。

于是便有了汉字中笔画最多,最难写的这个“biang”字。

臆造汉字,成汉字之最

就如上文所说“biang”这个字就是关中(古咸阳)那里的方言,也是由于“biangbiang面”而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逐渐被人熟知。

“biang”这个字,其实是一个象声字,很好理解,象形字指的是根据事物本身的形态而创造出来的文字,而象声字便是根据事物本身发出的声音或与事物有关的声音而创造出来的。

这个字并不常见,更不多用,因此很多时候电子设备中是无法打出来这个字的,所以都是用拼音代替。

其笔顺结构大概是:先写穴宝盖,再将幺、言、幺和长、马、长竖着排成一列,并在两侧写上月和利刀旁(左边写月,右边写立刀旁)写完上面这些在下面再写一个心字底,最后写个走之旁将上面的笔画拖起来就完成了。

至于这个字的含义,一个就是上面我们所说的“biangbiang面”是关中的一种美食,再有一种就是指一个穷凶极恶或者令人讨厌的人过世了,其他人含有庆幸以为的语气,最后就是“biang……biang……”的声音了。

面对这个笔画最多的汉字,我国学界学者也从来没有停止过考证和研究,因为秀才因一碗面而造出一个字的说法终究是人们口耳相传的故事,事实意义并没有实证来得有力。

所以面对这个故事我们也是听一听、看一看就可以了,不必太过较真。

不过令人注意的是,我国那么多的汉字,穷尽我们一生也未必能全部认识和熟知,这是不是就意味着我们要活到老学到老呢?又是不是意味着中华文化的精深程度,不是一般人能窥探的珍宝呢?

大家都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