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最乱时期之南北朝(二)

发布者:姑苏一狼 2023-4-28 05:44

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分裂时间最长的乱世,自从南朝第一猛人,号称“六味帝皇完”的刘裕篡夺了东晋的江山,这之后大家都学会了,迫使前朝皇帝退位,篡夺前朝的江山就成了南北朝时期的一个传统。各个政权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城头变换大王旗。

公元479年,南朝宋的权臣萧道成迫使末代皇帝刘准下诏把皇位禅让给自己。自此南朝宋灭亡,南齐建立。


萧道成登上皇位以后,他励精图治,体恤百姓。他常对人说:“给我十年时间,定叫黄金与泥土同价,使百姓少受苦难。”可惜的是,南齐的百姓并没有等到黄金和泥土同价的那一天,因为萧道成在位的第四年就死了。之后太子萧赜即位,史称齐武帝。


齐武帝萧赜的年号为永明,他对国政非常用心,而且法制严明,所以当时的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历史上称赞齐武帝萧赜为“永明之治”。当时的太子是齐武帝萧泽的长子萧长懋。他性格忠厚仁孝,处事练达,很受朝野爱戴。齐武帝对自己的太子也是非常的满意。可惜天不假年,齐武帝永明11年初,即公元493年,太子萧长懋突然病重,不久病逝,年仅36岁。太子萧长茂的死给齐武帝的打击很大,不久他也跟着自己的儿子驾鹤西去。齐武帝萧赜临死前把皇位传给了太子萧长懋的儿子,也就是皇太孙萧昭业,同时他让堂兄萧鸾担任辅政大臣。


辅佐皇太孙萧昭业执掌朝政,由此开始始,南齐当年南朝宋的一样,宗室内乱,屠杀不止。皇太孙萧昭业即位后,他寻欢取乐,为所欲为,大肆挥霍。结果不到一年,他爷爷萧赜国库里积攒的金银钱财就挥霍殆尽。这个时候,辅政大臣的萧鸾即他的叔祖实在看不下去了,就上书劝谏。萧昭业不但不听,还想借机除掉叔祖萧鸾,不想被萧鸾抢先一步杀死了萧昭业。随后,萧鸾又立年仅15岁的萧昭文为帝,三个月后,萧昭文就被萧鸾废杀,萧鸾自立为帝,史称齐明帝。


萧鸾因为自己不是正统的皇位继承人,他的儿子又都年幼,怕皇位有所闪失,就把他叔叔萧道成一脉的所有儿孙全部屠戮殆尽。其中最小的只有七岁,最大的也不过二十六岁。应了那句老话:无情最是帝王家啊。

萧鸾为此沾沾自喜,总结了自己一套人生哲学“凡做事不可在人后”,并在他的哲学传给了他的儿子萧宝卷。

可这个萧宝卷,他是个磕巴,说几个字就要缓冲一下,但砍杀人从不磕巴,非常的流畅。他最喜欢带着小弟出宫溜大街,但又讨厌被围观,谁看他他就砍了谁。所以,每次出宫,只要卫队的出行鼓声一响,老百姓就像听见防空警报一样四散躲逃。


可萧宝卷每个月都要这样出游20多次,犹如萍踪侠影,飘忽不定,完全不按常理出牌,老百姓是躲都躲不及。据说有一个孕妇来不及逃走,被萧宝卷看到下令剖腹,母子俱死,惨不忍睹。

除了爱玩杀人,萧宝卷还特别爱泡妞。他泡妞舍得下血本,他还是“三寸金莲”的发明者,为什么呢?他把国库的黄金刻成莲花铺在路上,让他宠爱潘妃在上面走过,就为看他步步生莲花。这真是“砍人砍成渣,撩妹撩出花。”最终,萧宝卷还是把自己玩残废了。


面对萧宝卷的昏庸癫狂,各地纷纷起兵造反。他有个远房亲戚叫萧衍,是雍州刺史,他带兵攻入南京城,杀了萧宝卷,而后拥立萧宝卷的弟弟萧宝融为皇帝。公元502年,萧衍又废杀了萧宝融。至此,南朝的第二个王朝南齐仅仅存世24年即遭灭亡。

随后,萧衍称帝,建立了南朝史上的第三个王朝––梁,史称南朝梁或南梁。


然而,梁武帝萧衍的皇位还没坐稳,几场叛乱就不期而至。一时之间,刚刚建立的南梁狼烟四起,风雨飘摇。虽然这些叛乱很快就被梁武帝扑灭,但臣子反叛的思想没有根除,死灰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复燃。萧衍清醒意识到,自东汉末年以来,大大小小出现了几十个政权,这些政权之间的更迭很多都是通过篡位实现的。刀光剑影中,君臣、父子、兄弟之间的礼数被践踏的千疮百孔,导致儒家的忠孝礼让观念支离破碎。比如南朝宋、齐,一共延续了82年,而死于宗室互相残杀的皇族竟然多达64人。


于是,通过崇尚佛教、重振儒学来重塑人心就成为梁武帝萧衍的头等大事。为了使儒家思想披上佛教的外衣,梁武帝萧衍修建了许多寺庙,其中有两座寺庙格外引人注目。这两座寺庙的出名不是因为他们的华丽,而是因为他们是梁武帝以自己父母的名义来建造的,那这就是南朝有名的大爱敬寺和大智度寺。据说,寺庙建成后,梁武帝为父母举行了盛大的法事,每月初一十五他都要亲自来祭拜梁武帝这样的孝行不仅感动了身边的大臣,也震撼了全国的百姓。同时,梁武帝还启动了重振儒学的计划,他在建康城里开设了招收寒门子弟的儒家五金馆,并且免除他们的学费,只要考试及格就被官做。随后,他又推广儒家教育。

学校在各州郡遍地开花。紧接着,他又设立国子学,让皇太子、宗室以及王侯学习儒家经典。梁武帝以儒治国,绕不开对古代礼仪制度的传承,他从朝代更迭、权力纷争中深切感受到了“礼”的重要性,他要重新确立礼的权威。于是,南梁建国后不久,梁武帝就下诏建立一个强大的治理班子,不仅是对儒家礼仪制度进行规范,随后,规范佛教礼仪的治理班子也相继建成。

在梁武帝看来,儒家礼仪规范的是人的社会行为,而佛教礼仪规范的却是人的心灵。梁武帝不仅参与编撰礼仪规范,更是身体力行。比如他参与编撰的《在家受菩萨戒》,自己就身体力行,确确实实按照戒律形式和生活。他勤政节俭,并且戒荤吃素,每天还只吃一顿。梁武帝的这些行为深深感染了身边的大臣。


从50岁起,梁武帝开始戒色,并且亲授菩萨戒,法名“冠达”。自此,梁武帝有了另一个称呼“皇帝菩萨”。梁武帝推行的这一系列措施,比如《在家受菩萨戒》,就是要让社会各阶层遵守佛教的戒律,不做恶事,要做善事,这当然就起到了稳定社会的作用。同时,他用儒家倡导的忠孝礼制建立起社会的行为规范,对南梁的社会稳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晚年的梁武帝大兴佛教,所谓“南朝四百八十寺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甚至这位“皇帝菩萨”先后四次“遁入空门”,光是赎他的花费就多达4万亿钱。在梁武帝修身养性期间,南梁并没有出现大臣篡位或部下叛乱的事情,可见梁武帝通过佛家儒学治国取得了成功。

但就在梁武帝第四次设身寺庙的期间,他接受了落难的北方将领羯族人侯景的投靠,却节外生枝的演变成为历史上著名的侯景之乱。


公元548年,投靠梁武帝的侯景发动了叛乱,史称“侯景之乱”。一年后,“菩萨皇帝”梁武帝萧衍被囚禁并且死于台城,享年86。第二年,侯景立萧衍的太子萧纲为帝,就是梁简文帝。到了公元551年,侯景又废杀了梁简文帝萧纲。至此,曾经多年繁荣鼎盛的建康经过了“侯景之乱”,昔日的繁华几乎荡然无存。

后来,侯景之乱终于平定,梁武帝萧衍的第七个儿子萧绎继位当了皇帝。公元554年,西魏攻陷南梁的江陵,萧义被杀之后,萧义的下手下悍将陈霸先拥立萧绎的儿子萧方智在健康称帝。又过了三年,熟悉的戏码再次上演,还是原来的配方,原来的套路。陈霸先取代萧绎为帝。至此,南梁灭亡,而陈霸先建立了南朝最后一个王朝南陈粉墨登场了。纵观南朝的四个政权中,南陈的国力最弱,疆域最小,很容易被人忽视。人们对南陈最为熟知的无外乎陈后主的荒淫无度。其实,然而南陈是南朝四个政权中唯一一个没有出现过暴君的王朝。

南陈的建立者陈霸先和南朝宋武帝刘裕一样,都是寒门出身,中途参军,一路从基层开始干起的。


但陈霸先称帝后,他的处境明显要比刘裕差很多。此时的南朝经过“侯景之乱”,已经是千疮百孔。史书上这样形容当时的惨状,“千里烟绝,人迹罕见,白骨成聚,如丘陇焉”。而当时在中国的北方,北朝还有两个虎视眈眈的国家,北齐和北周,他们随时准备挥师南下。在这样的内忧外患下,仅仅称帝两年,南陈的创立者陈霸先就在一片内忧外患中早早去世。陈霸先死后,他的侄子陈蒨即位,史称陈文帝。陈文帝在位六年,对内平定各种反叛势力,基本上完成了长江以南的统一。他是南北朝大分裂时期那些神经病皇帝中少有的清醒者之一,可惜死的早了一点。

陈文帝雕像

陈文帝死后,他的儿子陈伯宗继位,但不到两年,皇位就被他的叔叔陈戌篡夺了。其实陈蒨临终的时候,觉得儿子陈伯宗呢,性格懦弱,不堪大用,有意让弟弟陈顼即位,结果陈顼伏地大哭,坚决推辞。

陈倩被弟弟的虚情假意以的演技感动了,就让陈顼做了辅政大臣。陈顼不辱使命,愣是把哥哥陈蒨的儿子陈伯宗从一个皇帝辅佐成了一个王。


被陈顼废掉的陈伯宗

陈顼在位13年,苟安江南,没有什么大作为,


到了他儿子陈叔宝这一代,就凭着荒淫度日出名了。陈叔宝是个妇女之友,异常的浪漫,每天就会和美女谈情说爱,以至于后来隋朝的大军打过来的时候,他还淡定的说,大家别怕,寡人自有妙计。


那他的妙计是什么呢?就是三十六计躲为上计[呲牙],躲哪儿呢?他带着两个老婆躲井里边去了,结果他差点就让隋军给砸死。公元589年,南朝的最后一个王朝南陈灭亡。南朝的历史到此就结束了,下期我们开始聊聊北朝的那些事儿。

展开全文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