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日宣南话良夜,一灯相对两清臞——赵铁山与徐宗浩的艺术人生

发布者:触摸天际 2023-3-21 20:46

·杨俊友

北京这个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而古都发祥地宣南,更是天下文人墨客首选寓居之地。1911年10月11日,北京宣南古玩玉器商业街廊坊二条益恒银号门前,一个太谷来的年轻人,有礼貌的敲开了店门。不一会,一个身材魁梧的年轻人迎面走来,正是银号总经理、京城书画名人徐宗浩。他一双如上弦月的丹凤眼,款款落下,凝视着来者。赵铁山(昌燮)身材稍显诿小,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如下弦月冉冉升起。俩双眼睛就这样如世纪之交,一眨眼功夫在这里会合在一起,这一天正是农历八月十六。常言道: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在此一刻,俩个风云于民国的艺术家,在这里相识聚会。徐宗浩魁梧的身材向前伸过手来,握着赵铁山的手。两股气息扑面而来,不是秋菊的气息,也不是商人的气息,而是用松烟秘制的带着淡淡的麝香和冰片的墨香。这是岁月浸淫在骨子里,从骨髓里发出的一种“文人”特有的气息,他们颇此都闻到了这股气息。这是俞伯牙遇钟子期,从此俩人如手足之情,在人生和艺术的道路上开始了长达40年的莫逆之交。宣统三年(1911年),赵铁山时年三十四岁。他走过多少人同样求功名的道路,宣统元年(1909年)考取了清朝最后一批拨贡,他本不愿做功名的,可以说是他二哥云山,“逼上梁山”让他坚持考取功名,这一年他如二哥之心愿,也如家人之心愿,到京吏部任职,他不过也是挂了个闲职。他每天无事可做。但他对艺术的追求,是一步也没停。在京他早有耳闻徐宗浩大名,经人介绍,辛亥年八月十六日这一天他去拜访徐宗浩。从此开启了赵铁山与徐宗浩珠联璧合艺术人生的传奇故事。徐宗浩把赵铁山请进银号特设的书房里,俩人相见恨晚,从诗书谈到绘画,从篆刻谈到人生。他们谈了很久,把艺术的根须一一缕出来,“蓄须为盟”。赵铁山,山西太谷人,善诗书画,工于印章,书法艺术篆逮商周,隶逼秦汉,行得晋韵,魏直中通,楷走隋唐;无碑不临,无帖不摹;实碑必访,近碑必研。徐宗浩,江苏武进人,诗书画三绝,画竹尤胜,书法宗赵孟俯,儒雅秀逸,几可乱真,且遒健畅达,一洗世俗柔媚之习,流露出鲜明的个性特点,亦工篆刻,富收藏,是民初京津画派的主要成员并卓有成就者。推杯问茶,他们吐尽心言,好像这个世界只有艺术是最真诚的,如能找到一知己那也是人生的快事。徐宗浩在皇城根下,见多识广,又住在文化宣南,可谓得天独厚,是京津画派的代表人物。他的见识通达海内外,从此,为赵铁山在艺术的道路上打开一扇窗户。美好的日子,无论如何你怎么经营,都是短暂的。赵铁山在落日的催促下,不得不告别徐宗浩先生回到北京的住处。时隔三日,10月14日,徐宗浩回访赵铁山。在赵铁山住处,观其刻印、看所书魏碑、篆书,又赏所珍藏的石鼓碑帖。徐宗浩大开眼界,虽在聊天的时候已领风彩,但如此一见,更领风骚。篆刻承秦砖、汉印,瓦当、碑额一炉吹。摹印篆绝妙生华,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书法魏碑汉篆自岀奇彩,不逊先人。铁山鉴赏也是慧眼识珠。真情加艺趣,二人五官升华。情动于艺,艺发于情。艺术家的趣,让友谊更加富有内涵。徐宗浩从矿石里,看到铁的“精颜”。10月23日,徐宗浩应赵铁山之约赴宴,二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上次见赵铁山喜篆刻,徐宗浩送其一册《印存》。二人推杯换盏,一杯酒下肚,浇透胸怀。心燃烧着,情燃烧着,热血沸腾着,他们仿佛知音之交、鸡黍之交、忘年之交。怎么讲都不为过。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开了兄弟之花,在艺术的道路上结了丰硕之果。这一杯酒下肚,也凿开他们长达40年的艺术之河。

1912年,本不乐于仕途的赵铁山,辞别徐宗浩,借探二哥云山生病回晋,再未入仕途。辛亥革命后,在家以书画自娱。与四弟愚山纠合同人,组织“观善书社”,研究书法,自任指导。在家除酬应书法外,兼及绘事,山水仿云林,花卉拟徐青藤、陈白阳。

1916年,赵铁山三十九岁。四年间与徐宗浩书信往来不断,他们在信中彼此挂念,彼此激励,又彼此留恋。9月29日,三十五岁的徐宗浩抽身从京城到山西收古画,顺便去太谷探访赵铁山。赵铁山寓所,座落在太谷古城北田家后街。赵铁山听说徐宗浩来了,出门迎徐先生,从东大院进入拔贡院及西院,入门迎面为南楼,中央悬匾“御史第”,又从福禄府第门,进入东文魁、西亚魁门。再通过“怀安堂”过厅进入里院,然后请入书房“容我轩”。徐宗浩风尘仆仆,赵铁山留在家居住。这是四年后的第一次重逢,又是第一次到赵铁山家,自然鉴赏是必作之课,徐宗浩在“容我轩”观赵铁山所藏明清书画。铁山家藏书数十万册,其中书画不计其数,拿出傅山几幅画和字,徐宗浩赞不绝口,反复观赏,共探笔法。徐宗浩是出名的书画收藏家,二人心心相昔,游于书画,情于心昔。徐宗浩从程家庄收古画回来,一直在欣赏赵铁山所藏书画,对宋拓《华山庙碑》四个版本也是爱不释手。9月30日下午,赵铁山“容我轩”墨香四溢,铁山、渔山准备好笔墨纸砚,徐宗浩观完铁山所藏书画,早已兴奋不已,展纸舔墨,挥毫作“君子图”,寓意“君子之交”。徐宗浩作完提笔给赵铁山:“铁兄,给。”赵铁山拿过笔,心领神会,笑到:“养吾兄作君子图,我自然配君子诗了。”于是挥毫配诗。渔山在傍“哈哈哈”笑到:“二兄乃难得之作。”作完画铁山拿出印,渔山盖上。挂在墙上,三人围观欣赏,不一会,史卓如、武晋义、乔寿泉也都到家,听说徐先生在作画,三人找到“容我轩”,看着挂在墙上的“君子图”三人赞不绝口。这是徐宗浩和赵铁山第一次合墨绘事,尤如艺术的血液输入体内,他们强有力的艺术生命与此分不开。铁山见老友都到,已傍晚,邀好友史卓如、武晋义、乔寿泉诸君一起前往“停云山馆”,为徐宗浩先生接风洗尘。三杯汾酒过后,大家各敬徐先生一杯,徐先生又敬大家一杯,几杯下肚,诗鱼跃起,徐先生诗兴大发。下午作画的余兴还未尽,提议铁兄先作诗一首;赠诗一首与徐宗浩:旧书屡读添新悟,古墨旧浓磨异香。留畦种菜同花赏,汲井烹茶胜酒香。(此首非赵铁山当日作,当日作诗遗失待考)徐宗浩先生诗确是随口而出,即希赋咏与赵铁山、赵渔山、史卓如各一律:过太谷赵铁山吏部(昌燮)招饮停云山馆即席赋:风流文采日沉沦,海内如君更几人。瓯北才名擅今日,明诚著录忆前尘。杯盘错落皆珍味,主客欢娱率性真。自笑此行殊不负,一樽相对洞庭春。赠赵渔山(昌愿):清秋策蹇访幽居,十载神交执手余。三径竹梧甘隐逸,一楼花萼映图昼。古金乐石从君好,蒻笠棕鞵遂我初。蟹紫鹅黄山馔美,今人不忆武昌鱼。赠史卓如:胜集停云襟抱开,梁园宾客尽邹枚。旧游已是十年往,嗜古不辞千里来。环极文章犹昔日,康成弟子尽英才。匆匆赋别真堪惜,未与茱萸九日杯。在座的各位都连连夸赞。一顿夜宴,又加诗作大餐,大家品酒饮月吟诗,好不雅趣。画是艺术家的情感写照,书法是艺术家的精神体现,诗是艺术家的灵魂对话。这一天,是赵铁山和徐宗浩终身难忘的一次聚会,也是他们诗书画溶合的历史性开端。赵铁山从徐宗浩的画中悟到精髓,徐宗浩从赵铁山的书法中体到独处,诗又成为二人灵魂相撞的火花点,由此他们的艺术得到升华!

1918年,赵铁山因事来京,10月11日,专程到移居吉安胡同的徐宗浩家里拜访。徐宗浩拿出所藏历代书画、碑帖等精品让铁山兄观赏。这些珍藏也让赵铁山大开眼界,艺术家的生命,都是古人艺术血液养育而成的。赵铁山更懂得这些精微,徐宗浩也是如此。他们的艺术造诣,离不开这些家藏。二人互为赏其藏,也必为师。历代艺术家,能成为大师,其中所藏是第一师也。有真迹可摹,有真迹可品,细微之处是宗师。徐宗浩的家藏与赵铁山的家藏,汇历代真迹与门下,可包前孕后,师古法新。他们的交流,对一个艺术家来讲,那是何等的珍贵,二人又是通灵之人,就如每个人请了无数老师,而个个又是历代大家宗师。在艺术的道路上,更奠定了他们的艺术根基。徐宗浩另又赠赵铁山《遂园印稿》一部四册、自书《虎丘隆禅师碑第五过》一本。他们的友谊,随着深入的交流,更加深厚,宜师宜亲宜友,他们的艺术也在升华。

1919年1月,38岁的徐宗浩举家移居北京琉璃厂西太平巷王渔洋、程晋芳故址。同年7月,赵铁山为徐宗浩书《砚香阁》额。12月,徐宗浩来书信并赠赵铁山《墨兰》一幅。并题诗“回首山园夜话时,燕云晋树总堪思。遥知月白风清侯,满室花香一卷诗。”

1920年9月,徐宗浩迎来大儿子成人之喜,他三十九岁,儿子要结婚了。当第一时间告诉挚友,四十三岁的赵铁山当然为之高兴,提笔为徐宗浩长子结婚写篆书贺联:“迎福上堂翁悦妪喜,纳祥开户子众孙多。养吾尊兄仁大人作翁志喜。庚申中秋铁山赵昌燮奉贺”。两家人相处如亲兄弟一般,有事必告,有喜必贺。年内徐宗浩也为赵铁山所书《说文解字叙》题签“赵铁山写定说文解字叙部首篆附毘陵徐宗浩题签”,托常子襄由京刻印。

1921年,赵铁山四十四岁,11月,“第一次中日绘画联合展览会”在北京举行,徐宗浩参与筹划此次展览,推赵铁山作品参展。12月15日徐宗浩致赵铁山书,附《中日绘画联合绘画目》一本。赵铁山从此又打开世界艺术之窗,他的视野从此更开阔,世界艺术也让其更广泛的思考。徐宗浩是开放式艺术家,赵铁山是传统文化的代表。徐宗浩的思想对赵铁山的书画艺术起到了变革的引导,新的艺术空气也在给他注入新鲜血液。在他1922年所写的《武母杨恭人墓志》,书祁县《乔贤母梁夫人墓志铭》,书孝义《石象山人墓志铭》;1923年写太谷《曹次廉墓志》,书《赵云山年谱》,书写《特奖曹君克让墓志铭》,书《山西雁门道道尹海澜许公墓志铭》蔡元培篆额,为太谷赵耦渔着《读汉书杂咏》题书签并跋语等一批作品中,笔法变化莫测,气象万千,遒劲畅达,宏厚含浑,无一俗笔。

1922年6月赵铁山来京办事,14日回晋前,到徐宗浩琉璃厂新居拜访,石雪忙于中国画学研究会展览事宜未晤,随往访铁山已离京,亦未晤。次日,徐宗浩邮寄其三枚《扇面》赠之。

1925年,徐宗浩为赵铁山所写《太谷赵铁山先生法书集存》二册收入《千文三种》、《朱子周易五赞》、《篆书杨濠叟在昔篇》三篇著作题签。在赵铁山所著的岀版作品中,非徐宗浩不题签,两人书艺胶漆之合,宗浩画铁山跋签,铁山书宗浩必签。在留下作品中可见端倪。

1926年,赵铁山(昌燮)四十九岁。书《篆书》、《正书》各一夲赠送徐宗浩,艺术家最珍贵的礼物,就是把最得意的作品送给最珍贵的朋友,他们的欣赏如同学生交给导师的作业。对艺术家而言,是至高无上的,赠是艺术成长路上的驱动力,也是艺术家成熟的一个标志。1926年“第四次中日联合绘画展览”,6月18日至30日在日本东京、7月7日至11日在日本大阪举行。徐宗浩推赵铁山参加此次展览,5月25日将其作品送至天津新铭船交于金城(拱北)。赵铁山由此与金城、陈师曾、徐宗浩、齐白石等走出国门,参与中日文化艺术交流。徐宗浩是赵铁山精研古法博采新知,从传统走向开放的领路人,也是他们携手走向艺术世界的同盟军。对相对封闭传统的赵铁山来讲,是他思想变革的转型期。秋季赵铁山与徐宗浩相约前往上海参加第一届书法展,因徐宗浩在天津筹备“天津墨香书画社”展未能同往。徐宗浩先生还相约与赵铁山一同到杭州西泠印社,拜会吴昌硕并入“西冷印社”,也未圆梦,成为徐赵终身的遗憾。

1927年,赵铁山五十岁。5月9日,徐宗浩因公事到祁县,特专程到太谷看望铁山、渔山昆仲,又一次在太谷赵家大院相聚,当晚即宿其家中,这次非比上次,时隔十年,“容我轩”也好,“拨贡院”也罢,徐宗浩留下的气息和足迹,足以刻上烙印。徐宗浩经济有困,赵铁山给予大力支持,在徐宗浩写《赵君墓志铭》中提及。在赵铁山创作的《雁雀图》中可见心迹。是日,徐宗浩并为赵铁山题书册《南华经》签。他们短暂的相聚,胜过永久的团圆。情被艺术感染的如同雨后彩虹,喷发出的都是精彩的人生。

1937年,农历正月十二,是赵铁山六十岁生日。太谷广升远药铺掌柜王志杰备了厚礼派人到赵家给铁山祝贺生日。赵家的家俗,向来是不专门做生日的。铁山对王此举实在不爽,遂将礼物退回。可是,到生日当天,他的学生及太谷多位文士秘密安排给他过生日,一切就绪才告知铁山。铁山不得已而待客,凝神命笔,给远在北京的知己好友徐宗浩写了四首绝句,末一首云:勿谀勿颂勿铺张,只乞兰言助举殇。或贶一联悬坐壁,或摅交谊纪瑶章。赵铁山不喜谀颂,不喜铺张,唯一喜好者,以文墨会友。从其随笔所写绝句,充分表达了赵铁山与徐宗浩君子之交相知相谅的深厚情谊。这就是铁山一生中唯一做过的一次生日。俭朴笃信,耿介磊落,让人敬佩。

1938年6月,徐宗浩来书。铁山三兄先生侍史:世事纷纭,久未通侯,驰想不可言惟。动履安胜为颂。此间自荷花生日后,日在风鹤中。然举目九州岛,安流何处,亦只得静以处之。近有二绝句録呈一粲。弃除世事君机先,现不尤人易怨天。莫必须叟争寿夭,空留老眼看桑田。相煎太急泣同根,得失鸡虫岂足论。回喔近无缘极深,倾仰小诗留简口。即希吟正。诗名久慕罗昭谏,书法雄奇近公无。何日宣南话良夜,一灯相对两清臞。戊寅五月卄四日徐宗浩再拜。这是赵铁山盼望已久,才收到徐宗浩的来信。信中诗曰:诗名久慕罗昭谏,我们共同仰慕《罗昭谏集》诗文。书法雄奇近公无,当今书法艺术又有谁能比的了兄呢?何日宣南话良夜,多么盼望能在北京宣南,就象以往一样彻夜长谈谈书论画。一灯相对两清臞,我们日子虽然说过的清贫,但是有你一灯相对,我便知足了。就这么点小小的愿望何时能满足呢?

1940年,徐宗浩迎来他六十大寿,这是徐先生的人生大事。这一年赵铁山六十三岁。8月,徐宗浩(养吾)来书,讬题民国著名肖像画家王美沅所绘《徐养吾六十小像》。赵铁山与徐宗浩已交往三十年,他对徐宗浩的了解尤如了解自己一样。他想起苏东坡的《秦少游画像赞》提笔挥毫写下200字的《养吾老友己卯六十初度像赞》,从文到书法,叹为当世奇品。海蚌含珠,字字珠玑。短短200字,将徐先生的长像,性格,为人,处事,学问,才华,书艺,诗书画特征描绘的情真意切,无一废字。甚比苏东坡《秦少游画像赞》,有过之而无不及,堪称经典之作。文曰:秀真在骨,飘飘欲仙。春风朗抱,温然蔼然。入岫之云,在山之泉。躬行素位,尚志乐天。纬史经经,兀兀穷年。三余游艺,铁砚磨穿。临池水墨,吴兴是专。绘事坛索,落纸云烟。寄情従好,兰竹精研。五七字句,斗酒百篇。古今印人,金石结缘。壁经鼎彝,汉碣秦权。学以日邃,德以弥坚。文字撑肠,万卷一墨。静者心妙,玉润珠圃。石雪去岁六十初度友人为写照,近来函索题尽意。复数翻删改,辄难得稳惬,别拟此,并书寄正,庚辰。这一年他们已交往三十多个春秋,他们的艺术人生走过最辉煌的的岁月,也走过最艰难的人生道路。赵铁山家族生意的衰败,兄弟姐妹儿女侄儿的英年早逝都没有压垮他,他唯一的支承,就是艺术这根巨柱,徐宗浩又是艺术巨柱的扶持者,赵铁山评价徐宗浩“寄情従好,兰竹精研。五七字句,斗酒百篇。古今印人,金石结缘。”他怎能不为之赞叹,又怎能不为之释怀。赵铁山书竟《养吾老友己卯六十初度像赞》,并拜托好友武渭生赴京亲自送交徐宗浩。

1940年是动荡不安的岁月,北京在日伪统治下,可他们不顾战火纷飞的危险,依然给对方最真诚的祝福。如今这幅赵铁山(昌燮)写的传世书法艺术神品《像赞》,已成为赵铁山与徐宗浩艺术人生的历史见证。在赵铁山的书法艺术中也是颠峰之作,若“鹤踏仙潭,始皇古玺。”

1941年,赵铁山应同人之嘱,书《临兰亭》二种印行,徐宗浩曾由都门寄赠一跋,“松雪跋《兰亭》云右军书兰亭是已退笔因其势而用之,无不如志。又云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大佛山人,天资功力举世无匹,藏雄秀于朴茂之中,是善用退笔者。展玩数过如饮醇醪,敬志数言藉伸钦仰。”铁山也对王羲之有深研:“右军字势,无美不臻,唐宋摹夲,不过得至一端而已。然每观一帖,必有一帖之独胜处。此夲盘曲处,最胜尤妙,在盘曲处,皆以正大出之。学王书,易涉侧婿常临此帖,可以不堕此径矣。宋拓《十七帖》,转技之中,皆舍异趣,实能道得此帖妙处。学书此,于此二语悟入,得晋贤三味不难。《乐毅论》刻攀冈与中者,虽甚忙,不得废文字,即读亦不可废。”这是赵铁山与徐宗浩对《兰亭序》研究的史料,也是考证《兰亭序》的重要文献。

1945年5月19日,赵铁山与世长辞。在赵铁山与徐宗浩长达四十年的交往中,人生经历的是动荡不安的战争年代。先是清朝灭亡,继北伐战争,又民国之乱,后日本侵华。时局如此恶劣的环境,赵铁山家族从晋商的兴盛,江苏徐州一条街的典当、票号、商业,太原的商铺,安徽砀山的商号,杭州、上海的股份商业,太谷的商店、总号。从清末太谷的巨富,到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商业已荡然无存。清末民初赵氏一族,桂山二女、云山五子女、铁山十三子女、渔山七子女,赵氏一门二十七子女。到解放前铁山只有一儿一女鼎盛于世。人生之不辛,家族之衰弱,生意之毁灭,三座大山足以压垮铁山。然而,赵铁山的艺术,是在这样一个人生历史背景下,将艺术逆天发扬光大。在赵铁山的心目中,他把艺术奉为致臻。如佛教的《心经》、天主教的《圣经》。最重要的,一路走来还有徐宗浩、常赞春这样志同道合,灵魂相伴之音。避人生之艰难,博生活之惊涛,弃商海之险恶,独壁艺术之溪径。在逆历史之洪流中,博得艺术之发展,将艺术发扬光大,留下中华民族文化遗产。赵铁山强大的艺术内心,创作岀具有强大感染力的作品。从他创作的书法《张丹山公家传》、《养五老友六十初度赞》、绘画《雁雀图》等等一大批作品中,可以看岀他“铁笔松山”“闪电银针”般的逸品。中华民族之文化,赵铁山之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典型代表,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财富。赵铁山与徐宗浩所走的人生道路是一样的,他们有着同样的血脉,有着同样的精神财富。

《清故吏部主事赵君墓表》

武进徐宗浩撰

余弱冠,游祁谷间,获交赵君铁山。既归京师,君方官吏曹时,时浔谈艺之乐,君归里,书扎往还四十年。无间盖,幼时朋好,凋谢殆尽。惟君归,然独存。近年,君以疾不能兴,窃以为忧。今春得君和诗,又见题《傅青主先生书赞》笔划精谨。意谓渐当霍,然而,讣忽至。感念畴昔为之,泫然其子,克讱不远千里具书,并事状来。请《墓道》之文,发书叹曰,余与君相好久,方冀晚岁访君。凤皇山下,商㩁古今,欣赏书画以乐。余年,而君先我而逝。则可与言者,何人哉。君直谅,多闻则所以,资益我者,又何人哉。忍以不文辞耶,君讳昌燮,字铁山,号汉痴,又号苘齐。其先自,明季有,讳永祥者,有由交城迁谷,遂为太谷人。六传至,讳秉智,以商起家,是为君,曾大父,大父讳淑本,生大父,讳渭俱,话赠如制,父讳维周,廪贡生,隹选训导,诰封中宪大夫,妣氏、孙氏、刘俱封恭人,氏胡貤,封宜人。中宪公,有丈夫子四,君其叔也。长曰,昌燕,光绪己丑举人,河津县训导。次曰,昌晋,光绪甲午举人,内阁中书。季曰,昌愿,国学生。君颖悟过人,傅闻强记,见者称许,年十九补县学生员。癸卯,山西大学,调君入校未赴。与诸弟、侄辈研讨经世之学,旁及校斟目,录碑版,书画。每日课罢,诣诸兄,所辨论经史、疑义,或审鉴古器物,当夜分不倦。后理家事,亦如之盖,数十年如一日。诗云,兄弟既翕和乐,且耽君家有焉。宣统纪元,君应拨萃,科受知。于汪公颂年,得列选。明年朝考,仲兄阅,其又曰,洁净清腴,必售之作也,榜发果列第一。及殿试黜置二等,朋侪多叹息,以为君屈。而君处之泰然,以录事分吏部,君欲弃去,仲兄促就,职旋输粟,授主事。奏留本部,未几改制,裁吏部,韱分农工商部。会伯兄病,假归,甫抵里,而朝旨逊国矣。自是遂,不复出。君之难进易退。如此在里,主家塾事。癸丑,伯兄卒,无子,以子克讱为嗣。己未丁继妣,刘恭人忧。癸亥,仲兄复卒,数经大故,兼之家政,商业丛集一身,而求书画文字者,堆案盈几。晨夕,挥洒不辍,坐是而发痔疾。遂为终身之累,君性刚毅,蔫行孝友,平居不苟言笑。舆人交,若落落寡合。而谦卑,自抆不炫己。能不议人短,尤存于风义,赵耦渔君师也,段志先君友也,所遗诗文,为之序。跋刊行其戚,党贪乏者,馈助不遗余力。而承先世勤俭之风,自奉未尝侈靡。布衣疏食,萧然如素,季弟患风痹,呻吟床褥者,年余卒不起。江南商业,数丁世,燮复耗甚而。丁丑秋,战事猝发。不一月,县城沦陷。避地养屙,不胜家国之戚,忧深思远病,日加剧,莞郁郁而。卒时共和三十四年,乙酉五月十九日也,年六十有九。娶武氏、继贾氏、俱赠安人、再继娶乔氏、子男二人、克讱嗣伯氏、克兢幼亡、遗命以克讱次两子为嗣。徐宗浩先生在长达一千多字的《墓表》中,悲泣地写到,他们从认识有四十年深交。与赵铁山、渔山、史卓如谈艺术,会诗文,品茗饮酒。在交往中,见铁山诗文,又一起论傅青主先生书画,笔墨精妙。想起和铁山在一起的情景,立立在目。铁山之子克讱不远千里来京告父仙逝,并请写《墓道》之文。我仿佛还觉得与君,在太谷凤皇山下商摧古今,欣赏书画之乐,而今君先我仙逝。如今君已去,我有话于谁讲,今后又找谁呢?天度英才,悲哉呜呼!

徐宗浩简介:徐宗浩(1881-1957),名宗浩,字养吾,号石雪,后以号行,自号石雪居士,祖籍江苏武进,生于北京。中国近现代著名书画家、收藏家。1920年被聘为北京中国画学研究会初始评议,1926年任副会长。曾任东方绘画协会顾问,北京古物陈列所顾问。1952年11月被聘任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1956年9月任北京中国书法研究社副主席。曾与齐白石、于非闇、汪慎生、胡佩珩、溥毅斋、溥雪斋、关松房、潘素等共同创作《普天同庆》绘画一轴,馈赠毛泽东。临终遗嘱,将珍藏数十年的大量珍贵书画、图书和自己的作品全部捐献给国家。为此,国家文物局专门在故宫举办展览。

参考文献:1.赵子言《夲生先府君心隐庵主人年谱》2.徐宗浩《石雪斋日记》第五册——第三十九册3.徐宗浩《石雪斋诗稿》卷一——卷四4.徐宗浩《石雪斋文稿》第一册

此文2022年4月初稿,我三易其稿。年已八十一岁的徐宗浩儿徐国昱先生,也是我的好兄长,看文还有出入之处,又三改其稿。二人六次修改,总怕有误笔之漏。在此特谢徐国昱兄长!

杨俊友2022年4月初稿,2023年2月又三宜其稿

大家都在看

  • 中国绘画艺术之最知多少!

    中国绘画艺术之最知多少! 1. 中国绘画艺术最早的工具是新石器时代的彩陶描绘所用的近似兽尾或羽毛的“毛笔”。2. 中国最早的绘画可追溯到6000年前新石器时代的西安半坡彩陶盆上的陶器画。3.1974年出土于河南郑 艺术之最04-11

  • 我国历史上最大的古城在哪里,你知道吗?

    我国历史上最大的古城在哪里,你知道吗? 我国历史上建设了许多著名的古城,不管是从文学作品上还是影视作品上,一些古城规模庞大,富丽堂皇,设计精巧,布局完美,堪称是世界艺术之最。那么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古城在哪里呢 艺术之最04-11

  • 世界上最伟大的 10 件艺术品以及他们背后的故事

    世界上最伟大的 10 件艺术品以及他们背后的 多年来,艺术史给了我们无数令人惊叹的作品。将艺术领域的贡献限制在 10 件最伟大的作品上,这是一个不小的成就。但许多艺术评论家和艺术爱好者都同意,有些作品是如此的宏伟和永恒, 艺术之最03-27

  • 中国古代艺术的巅峰在哪里?

    中国古代艺术的巅峰在哪里? 李成、王晓《读碑窠石图》,大阪市立美术馆藏中国传统的古代艺术承载着千年来悠长而宏大的文明,蕴藏独树一帜的东方文化。古代艺术和工艺的顶尖作品不仅塑造着中国艺术和文化的历史, 艺术之最03-27

  • 历史承接——中国玉雕艺术之承

    历史承接——中国玉雕艺术之承 摘要:20世纪初,中国现代雕塑的概念自西方经由日本传入中国以后,玉工便逐渐与雕工、塑匠产生了距离,他们之间的地位和身份也由此拉开。中国现代雕塑承接的是以西方古典雕塑为主体的 艺术之最03-27

  • 文化艺术领域的这些世界之最,您了解吗?

    文化艺术领域的这些世界之最,您了解吗? 1.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小说——《源氏物语》《源氏物语》成书年代在公元1001年至1008年。作者为女作家紫氏部。全书54回,近百万字。小说历经4代天皇,跨越70多个年头,登场人物数以百计 艺术之最03-20

  • 新民说年度之最盘点

    新民说年度之最盘点 【引言】新年到来,是时候回顾过去一年的精彩瞬间,让我们一同穿越时光的隧道,迎接新的时代。在这个年度盘点中,我们将一一呈现那些在文学、艺术、科技等各个领域脱颖而出的新民之最 艺术之最03-11

  • 赊店山陕会馆,此生值得去看看

    赊店山陕会馆,此生值得去看看 到了南阳,赊店是必打卡之地,而赊店的山陕会馆,此生更不容错过,一定要去看看。赊店,位于南阳市社旗县城中心。始建于东汉 ... 艺术之最01-20

  • 书法之最,你知道多少?

    书法之最,你知道多少? 点击下方蓝字抢购书画优盘高清:3800幅古代绘画图库,1200幅齐白石作品图库,27G历代经典书法套装,4100幅西方大师经典油画,临摹学习绝佳素材!书法是中国古典艺术的一座宝藏,在世 艺术之最01-18

  • 世界上“神奇”的三块石头,一块屹立在中国,许多游客慕名而来!

    世界上“神奇”的三块石头,一块屹立在中国 世界上“神奇”的三块石头:中国石、埃及石和印度石当我们谈论自然界的神奇之处时,我们可能会想到壮丽的山脉,深邃的海洋,或是繁星点点的夜空。地球上的许多奇迹并非只存在于这些广 艺术之最01-0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