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对永恒价值的追寻
教育,对永恒价值的追寻
傅国涌
教育到底想寻找什么?教育不是要寻找一路上遇到的小花小草——虽然这一切也都是美好的,而是要寻找那些确定不变的价值。
与胡适同时在美国留学的梅光迪不赞同胡适在中国提倡白话文,也不认可其相信的进化论。在梅光迪看来,进化论是浅薄的,人类的历史并非进化的历史。他说:“在有能力应对现在或是未来的生活的基础上,我们必须理解并拥有通过时间考验的一切真善美的东西。”
“理解并拥有通过时间考验的一切真善美的东西”,其实就是教育的大道,就是教育要寻找的确定不变的价值。
20世纪的科学巨人爱因斯坦说,在我们之外有一个巨大的世界,它离开我们人类而独立存在,它在我们面前就像一个伟大而永恒的谜。古今中外无数科学家、艺术家、文学家、哲学家都想要解开这个谜,而通过教育,这个谜才有可能真正解开。
教育要培养有创造性的、有感情的个人。这是爱因斯坦1930年在《我的世界观》中说的——“在人生丰富多彩的表演中,真正可贵的不是政治上的国家,而是具有创造性的、有感情的个人”。
就是让一个人通过教育提升和这个世界对话的能力,与自然对话,与历史对话,与社会对话,与自我对话,小花小草小虫小鱼……世界万物都可以成为我们的对话对象。如果你是法布尔,便与昆虫对话;如果你是牛顿,便与宇宙对话;如果你是凡·高,便与田野和向日葵对话……不同的人只是使用不同的语言,牛顿用的是物理的数学的语言,凡·高用的是绘画的语言,贝多芬用的是音乐的语言。最常用的语言当然是不同民族使用的口语和书面语,法布尔的《昆虫记》是法语写的,莎士比亚的剧作是用英语完成的,通过翻译,汉语世界的人照样可以分享他们的发现和创造。在这个意义上,人类只有一种语言。
教育为什么?一言以蔽之,就是彼此成全、互放光亮。
教师与学生之间,校长与教师、学生之间,甚至学生与学生之间,能不能互放光亮决定了教育的品质。
教育有着更崇高的目的,这个目的是精神性的、超越性的。
如果把“彼此成全、互放光亮”拆解为四个层次,教育最终要造就的人是什么样的?一是具有化空间为时间或者化时间为空间的能力,这是一种想象力。二是从“坐井观天”变成“坐天观井”,这是思想力。三是从“有中生有”到“无中生有”,这是创造力。“有中生有”相对容易,但“无中生有”就难了,教育就是扩展这种可能性。从“有中生有”到“无中生有”,这是一种突破,更是一种创造,凡·高的向日葵是无中生有,李白、杜甫的诗是无中生有,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是无中生有,曹雪芹的《红楼梦》是无中生有,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无中生有。
而所有的想象力、思想力、创造力,其根基都在于审美力。如果一个孩子从小没有审美力,长大了也不会有想象力、思想力和创造力。没有审美力,便不知道什么是好看的,他只能像“马二先生游西湖”(吴敬梓《儒林外史》第14、15回写“马二先生游西湖”),马二的眼睛看不见西湖的美景,只看见西湖的美食,一路吃遍了各个小摊,吃到撑肠拄腹,这是没有审美力的一种表现。
少年时,我读东晋陶渊明的诗,读到“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从易水想到荆轲,空间在这里化作了时间。再读初唐骆宾王的诗《易水送别》,“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时间又化作了空间,与陶渊明异曲同工。
到了近代,葬于西湖孤山脚下的和尚苏曼殊写道,“易水萧萧人去也,一天明月白如霜”,他也将时间转成了空间。“一天明月白如霜”,是他亲眼所见的空间。
杜甫最擅长时空互换。“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便是典型的时空互换的诗句。小时候,我背诵他的《咏怀古迹》,“群山万壑赴荆门”连接着“生长明妃尚有村”,原来王昭君就生在这个小村子里,从汉到唐,千年只是一瞬间。时空相互转化,在伟大的诗人手里,时空就像悠悠球一样在转动。
我19岁时,我的老师吴式南先生告诉我,广州有位画家叫李正天,曾经提出五维空间之美——
一维是直线美,二维是平面美,三维是立体美,四维是时空中的运动美,五是心灵自由组合的梦幻美。
而我的老师继续向前,当时就提出还可以有六维空间之美和七维空间之美。六维是什么?是零维的“点”的美,七维则是“空白”本身的维外美。这让我脑洞大开,一生受益。
吴式南先生是“一代词宗”夏承焘先生的弟子,在院系调整后之江大学幸存的文科(当时叫浙江师范学院)读书时,夏先生教他古典文学,他还是课代表。蒋礼鸿、姜亮夫等也都是他的老师。他一生不幸,教我时已50多岁。他生平只出过两本书,唯一的专著是前几年出版的《发现艺术之美》。
他没有将“六维”“七维”写进这本书,是在发给我们的讲义里提出的。那时,我的世界一下子便打开了。我从他提出的“空白”本身的维外之美,相隔30年,我想出了自己的教育“留白”论,起源就是他的七维空间之美。
语言的背后是思维,思维的呈现是语言。从本质上讲,教育就是要启发一个孩子打开思维,让他的思维“无限”。
而我们总是活在有限之中,生命是有限的。人世间的种种都是有限的,谁也超越不了肉身的限制,但是,教育可以。
教育通过什么来打开无限的门?通过思维,通过想象,通过创造。孔夫子、苏格拉底、柏拉图、康德、凡·高、塞尚、鲁迅……每一个在自身领域打破人类思维限制的人,就变成无限。
所谓无限,不是肉身的天长地久,而是思维超越了时间给予的限制。
1987年,吴式南先生来我家里,对我说了一句话——21世纪是教育学的世纪。他预言,到21世纪,在所有的学科中,人类最值得关心的是教育学,当然迄今为止,这个领域还没有产生哥白尼式、康德式、牛顿式的人物。
当时,吴先生还跟我说了一个观点——“教育学是人学”。那时,我20岁,他55岁,我懵懵懂懂,只是把它记了下来。现在,我理解了,“教育学是人学”,这一论断是多么精准。
德国学者狄尔泰说过一句话,“生命本身即流逝着的时间性,是以形成永恒的意义统一体为目标”。生命本身在不断流逝,时间流过你的身体,但必须要以形成“永恒的意义统一体”为目标,活着才有意义。
人类共有一个心灵,教育就是要让每个孩子的心灵融入人类的心灵中,不再孤立于人类之外,用最好的语言(无论是文学的、艺术的、科学的)将自己的心灵表明出来,分享给其他人。
在日复一日与世界对话的过程中,每一个孩子的心灵将融入“永恒的意义统一体”中,也就是“理解并拥有通过时间考验的一切真善美的东西”。这是教育的价值所在,是对不断变化的时间的抵抗。
198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布罗茨基曾说——无限只能通过有限来领会。有限仍有意义,作为有限的人,我讲了一些有限的话,但我的目标却是指向无限的。
(作者系历史学者,著有《开门见山》等)
大家都在看
-
华珠“剑桥-青年领袖训练营”学子逐梦新程的感悟序章 在时光长河中徜徉学子踱步在英伦的朦胧晨雾古老钟声悠然回荡轻摇小舟 康河的涟漪泛起微光牛津的尖顶 刺破云端的迷茫越过浩渺重洋似飞鸟穿越云涛 无畏远航此刻心与世界紧紧相连梦想的种子在此处萌芽绽放出最绚烂的希 ... 艺术之最06-29
-
洛阳龙门石窟,全球造像数量最多的佛窟,营造时长世界第一 洛阳作为十三朝古都,文化遗产多不胜数。名气最大且最有代表性的是龙门石窟,这座全球造像数量最多、体量最宏大的石刻艺术殿堂,以巅峰水准诠释着中国石窟艺术的精粹。跨越北魏至清末的千年光阴,用绵延不断的雕凿历 ... 艺术之最05-22
-
展览“无维同频——无问西东”亮相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 近日,由赖圣予和王星予共同策划的展览“无维同频—无问西东”在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开幕。展览现场。从左到右:策展人王星予、艺术家姜维、策展人及艺术小组他们+成员赖圣予、艺术家郝俪、艺术家林伟而、艺术家唐焱 ... 艺术之最05-22
-
敬仰之星:朱媛媛的艺术生涯与敬业精神 确实如此,这位演员在抗癌的同时还在拍戏,五年时间足以让人经历很多挑战和困难。最近听说她结肠癌复发导致去世,这确实是一个非常突然的消息。关于朱媛媛的情况,她是一位备受尊敬和喜爱的演员。她在演艺事业中一直 ... 艺术之最05-22
-
如何艺术地谋生 这是个问题 作者:江屿展览:逐光而行——2025中央美院毕业季展期:2025年4月29日-6月22日地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今年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展一如既往地火爆。五一假期期间,校园内游人如织,早晨九点未到,美术馆外已蜿蜒出数百 ... 艺术之最05-22
-
喝醉酒米芾,如神仙下凡,写出“中华最美行书”,超越兰亭 米芾的狂傲在书法史上独树一帜,他曾痛批欧颜柳楷书为“丑怪恶札”,甚至对王羲之也直言“一洗二王恶札”。这种离经叛道的性格让后世对他的评价两极分化,直到那卷《蜀素帖》横空出世,人们才真正读懂这位“疯癫书家 ... 艺术之最05-21
-
上博东馆常设陈列入选全国博物馆“十大精品” 2025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举行。澎湃新闻获悉,“第二十二届(2024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活动”终评宣布,“上海博物馆东馆常设陈列”入选十大精品奖。上海博物 ... 艺术之最05-21
-
米芾的珊瑚狂想:《珊瑚帖》里的癫狂喜意与艺术真魂 北宋崇宁三年(1104年)的某个晴日,润州城的蝉鸣正噪。54岁的米芾捧着 newly acquired 珊瑚笔架,在书斋里来回踱步,突然爆发出一阵癫狂的大笑。这位被称作“米颠”的书画奇人,抓起狼毫饱蘸浓墨,在纸上写下一通“ ... 艺术之最05-21
-
绿水青山间的幸福 当荆州区朱家岭村打开艺术“绿”镜 作为“两山”转化的一种新型助力方式,艺术乡建的优秀案例近年来不断涌现。在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八岭山镇的湖光山色中,一座田间地头的森林美术园正运用“艺术乡建”的杠杆撬动着乡村的“二次开发”。当传统乡村邂逅 ... 艺术之最05-21
-
唐伯虎艺术生涯中的墨宝之最 在华夏艺术的璀璨星河中,书法与诗歌宛如两颗交相辉映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魅力。而明代才子唐伯虎的《落花诗册》,便是这两者完美融合的典范之作,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文化内涵,穿越了历史的长河,至今仍 ... 艺术之最05-21
相关文章
- 墨韵千年:王羲之《兰亭序》的艺术传奇与文化价值
- 西班牙的布列松:为什么他的偷拍成了艺术史上最野的街头纪实?
- 欣闻丨毛泽东题词红线女艺术人生(毛主席题字5)
- 指墨艺术的四重境界:解读高其佩、潘天寿、崔如琢、朱祖国
- 为什么说书法是“最古老的设计艺术”?答案让人拍大腿!
- 毛主席高度评价《红色娘子军》:革命是成功的!艺术上也是好的!
- 明朝最野艺术家:徐渭把人生过成行为艺术,作品让郑板桥当"舔狗"
- 解码华夏衣冠的时尚密码和艺术之美
- 哪种艺术形式最能触动你?映射你感知财富机会的敏锐度
- 哪种艺术形式最能触动你的灵魂?看你的审美与感知能力
- 非洲雕刻艺术有着怎样的“变形之美”
- 哪种艺术形式最能触动你的灵魂?它关乎你的精神财富噢
- “100青年艺术季”展现最鲜活的奇思妙想 为年轻艺术家搭建桥梁
- 湖南冷知识:推荐湖南这21个世界之最和中国之最,你还知道哪些
- 100个中国历史之最!从秦始皇到郑和,你知道几个?
- 牟芝松的印刻之最
- 中国十大高校之最
- 回望新世纪10年代的艺术之最
- 中国杂技团摘下第4尊“金小丑”奖,数量创国内杂技艺术团体之最
- 法国城堡复刻达·芬奇艺术之美
热门阅读
-
网络十大禁书,各种匪夷所思的性幻想 07-13
-
国内外经典好看的三级片,剧情丰富尺度惊人 07-13
-
这些韩国限制片 足以让你喷够鼻血 07-13
-
法国啄木鸟公司诞生的性感女郎个个是经典 太养眼了 07-13
-
8部最唯美的韩国禁播电影 绝对让你一饱眼福! 07-13
-
娈童是什么意思?中国历史上大户人家的男宠 07-13
-
莫奈十大名画,盘点莫奈最出名的十幅作品! 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