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语言的魅力
作者:杜永道(《语言文字报》原主编)
20世纪90年代,我曾组织过一次“文学语言规范化”讨论,引起文学评论家和语言学家非常有趣的争论。一位知名文学评论家说:“文学语言本质上是反规范的”,文学语言追求的目标就是“扭断语法的脖子”。此话一出,立即受到语言学家的激烈反驳:这话并没有“扭断语法的脖子”,要想“扭断语法的脖子”,就得“把这句话说成‘脖子的语法扭断’或‘的扭断脖子语法’”。他的意思是,把话说得不成人话,彻底背弃汉语语法,才算“扭断了语法的脖子”。

山东青岛的老舍塑像。光明图片
那么,文学语言与语言文字规范是什么关系?我们说,宜提倡文学语言遵循汉语的一般规范。例如,在文学语言中减少病句,尽量不使用不合当前规范的词形(如不把“凭借”义的“借”写成“藉”,不把“执着”写成“执著”),正确运用复句中的关联词语,力避标点符号差错,等等。走上屏幕的文学语言须尽量不读错字音。文学语言的规范化,并不妨碍作家语言的个性化与创造性,而是使得文学语言更顺畅、更熨帖、更好懂,成为引领社会的语言典范。权威词典的许多示例来自文学名著。
老舍是注重语言规范的作家。1955年,老舍在《北京日报》属文,对推广普通话表示热烈拥护,“希望北京市的话剧演员和歌剧演员都负起这个政治任务,下功夫掌握北京语音,在推广普通话上起示范作用,扩大影响”。他还在《人民日报》上说,文学家对普及民族共同语负有责任,“意大利的但丁、英国的乔叟和咱们的曹雪芹都在这方面有很大的功绩”。1956年,老舍被任命为中央推广普通话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20世纪50年代,老舍对自己的文学语言进行了明显的调整。胡宗温等北京人艺的老演员告诉我一件事:1951年演出的《龙须沟》中,有个词儿叫“日崩”,外地观众反映听不懂这个北京土话,老舍后来创作话剧《茶馆》时,就再没用这类土词土语了。
我找来《龙须沟》剧本细阅,果真发现了“日崩”这个词:(1)这家伙,照现在这样,他蹬上车,日崩西直门了,日崩南苑了,他满天飞,我上哪儿找他去?这句台词里的“日崩”,是个地道的老北京土词儿,用来“形容走得突然,干脆利落,无所顾念”,也就是表示“一下子跑到哪儿去了”。“日崩”在北京话里的读音是rībēnɡ,跟普通话读音不大一样,外地观众听了,连是哪个字都弄不清,自然听不懂。
《龙须沟》中,北京土词不少。例如,(2)谁也没想到这么早就能下瓢泼瓦灌的暴雨。(3)您看,这双鞋还真抱脚儿。(4)滑溜溜的又省胰子又省碱。(5)巡长我说今儿个又得坐蜡不是?(6)今儿个他打连台不回来,明儿个喝醉了,干脆不好好干啦。这几句话里,(2)中的“瓢泼瓦灌”形容雨势凶猛。(3)中的“抱脚儿”指鞋袜尺寸合适。(4)中的“胰子”指香皂或肥皂。(5)中的“坐蜡”指陷入为难境地,或者遇到难以解决的困难。(6)中“打连台”的“连台”是“连台本戏”的简称。“连台本戏”也叫“连台戏”,指连日演出的大戏,这个戏由多个戏本构成,每天只演出一两本。“打连台”是说戏班子唱连台本戏,天天唱,要唱若干天,常用来比喻做事情中间不休息,连续做,持续多日。这些话现在几乎绝迹了。
不少北京的土词土语,有好多说道,外地观众乍一听,自然难解其意,因而影响了演出效果。这种情况传到老舍耳中,他觉察出其中弊病,在一篇文章中说:“我以前爱用土语不是没有道理的。某些土语的表现力强啊。可是,经验把我的道理碰回来了。表现力强吗?人家不懂!不懂可还有什么表现力可言呢?”基于此,老舍对自己作品的语言进行了调整。他举例说:“假若‘油条’比‘油炸鬼’更普通一些,我就用‘油条’。同样的,假若‘墙角’比‘旮旯儿’更普通一些,我就用‘墙角’。”这种变更在1956年演出的《茶馆》中体现得十分明显,《龙须沟》中出现的那些土字眼儿,一个也找不着了。但是,有两样东西一点儿也没减少。
一是京味儿。《茶馆》第一幕可谓经典中的经典。随便找两句话,一听,就是老北京话——精练,俏皮,脆生生的。我们来听听下面这两句“京腔”:(7)常四爷:要抖威风,跟洋人干去,洋人厉害!英法联军烧了圆明园,尊家吃着官饷,可没见您去冲锋打仗!(8)二德子(四下扫视,看到马五爷)喝,马五爷,你在这儿哪?我可眼拙,没看见您!这些话说得太地道了!《茶馆》里这些胡同俚语的精妙绝伦之处,就在于没用一个北京土词儿。这就是老舍的“神功夫”!
著名演员于是之曾饰演《茶馆》中的核心人物,裕泰茶馆的掌柜王利发。他在《老舍先生重视文学语言的规范化》一文中写道:“在《茶馆》中,可以说一个让外地观众(或读者)费解的土词都没有,但《茶馆》的北京味儿依然像《龙须沟》一样浓厚,没有丝毫减弱。”
老舍的京味儿最典型、最精彩地体现在人物对话上。《骆驼祥子》里买祥子骆驼的那位老者的几句话,让人强烈地感受到浓郁醇厚的京腔京韵:(9)“这么着吧,伙计,我给三十五块钱吧;我要说这不是个便宜,我是小狗子;我要是能再多拿一块,也是个小狗子!我六十多了;哼,还教我说什么好呢!”可以说,老舍不是凭着肚子里积淀的古都土词土语来体现京味儿的,而是通过京城子民话语的韵致、做派、习惯说法以及人物的思维方式、脾气秉性来展示京味儿的。所以,老舍能做到不用一个佶屈聱牙的土词,就酣畅淋漓地展现出京畿腔调的神韵。
二是艺术性。舍弃土词土语了,但《茶馆》的艺术性丝毫没减弱。看过《茶馆》的人无不赞赏其中的妙语。如王利发说:“为什么就不叫我活着呢?我得罪了谁?谁?皇上,娘娘那些狗男女都活得有滋有味的,单不许我吃窝窝头,谁出的主意?”再如常四爷说:“我爱咱们的国呀,可是谁爱我呢?”这些话活灵活现地刻画出了人物的性格、内心世界和人生感受。
老舍曾说,他能用《千字文》里的字来写作品。《千字文》是古来儿童发蒙的教科书,相当于识字课本,里头大约有一千个字。汉字的常用字有三千,一千字显然是最基本、最常用的字。用这样的“基础用字”来写东西,明显是冲着普通群众去的,他想让里巷庶民一读就懂、一听就明白。
老舍先生用最平凡的文字,给中国文坛奉献出举世惊艳的文学艺术之花。他说:“像‘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像‘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这类的诗句,里面都是些极普通的字,而一经诗人的加工创造,就成了不朽的名句。”
自古以来,用普通、好懂的词语写出的东西易于流传。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跟说话一样,传诵千古。让群众好懂,不仅是老舍写作的夙愿,而且是他对文学艺术的热诚希冀。老舍曾提议改革京剧中的念白。他曾说:“我建议:京剧演员的道白可以不可以更自然一些,不必把字音拖拉得很长?京剧演员都能讲很好的京音调普通话,若是把道白放自然一些,接近口语的音调,或者对于传播京音的普通话不无影响。还有:‘上口’的字可以不可以改用京音来唱?在三四十年前,演员把尖团字念错了,台下就会有人给叫‘倒好’。现在,演员们已不严格地讲究辨别尖团,台下也不那么挑剔了,那么何不爽性也取消‘上口’的字呢。”
老舍说的京剧中的“上口字”指跟普通话中读音不同的字。他说的“演员们已不严格地讲究辨别尖团,台下也不那么挑剔了”中的“尖团”,是指尖音和团音。“团音”是指普通话中j、q、x跟i、ü或i、ü打头儿的韵母相拼的音节,如“记”“渠”“卷”等字的读音,就是团音。“尖音”则是z、c、s跟i、ü或i、ü打头儿的韵母相拼的音节,普通话里没有尖音。侯宝林有个相声,叫《关公战秦琼》,表演时,侯宝林说了句京剧道白:“来将通名。”其中“将”的发音是ziànɡ,这就是尖音,普通话读jiànɡ。老舍说的“那么何不爽性也取消‘上口’的字呢”,是建议取消跟普通话发音不同的尖音字。他的想头是,让各地观众更易于听懂京剧、欣赏京剧。老舍的这个建议是从“文学艺术作品要让群众好懂、便于欣赏”这个意念出发提出的。他的这个理念,当下仍值得提倡和发扬。
“用百姓的话跟百姓说话”最有效,不论是文学作品还是别的什么文本,无不如此。
《光明日报》( 2022年12月25日05版)
大家都在看
-
山东艺术学院最顶尖的5位画家,巩固华东艺术教育重镇地位 “齐鲁艺术教育的摇篮”山东艺术学院始建于1958年,是山东省唯一一所综合性高等艺术学府,由省政府与文旅部共建。学校培养了包括倪萍、靳东、大冰等在内的大批艺术精英,该校艺术影响力巨大的画家不少,最具代表性的 ... 艺术之最07-13
-
刘亦菲最漂亮最美的时候白衣礼裙飘飘欲仙 艺术之最07-13
-
“乐韵中非,心桥共筑”:中国传统艺术打动肯尼亚观众 音调激昂高亢,节奏干脆激烈,古代战场的激烈与悲壮通过中国传统乐器琵琶的演奏呈现出来。“我最喜欢的就是《十面埋伏》这首曲目。”肯尼亚肯雅塔大学音乐学院教师迪达·巴里萨说,中国高校艺术团的老师们演奏技艺精 ... 艺术之最07-13
-
泰勒斯:水之哲人,开启理性之光的古希腊艺术之作 在那遥远的古希腊海岸线上,海浪轻拍着岩石,空气中弥漫着咸湿的气息。阳光洒在碧蓝的海水上,泛起点点金光。在这片充满神话与传说的土地上,有一位渔夫,他用水的流动,描绘出哲学的蓝图,用理性的火花,点亮了人类 ... 艺术之最07-13
-
华珠“剑桥-青年领袖训练营”学子逐梦新程的感悟序章 在时光长河中徜徉学子踱步在英伦的朦胧晨雾古老钟声悠然回荡轻摇小舟 康河的涟漪泛起微光牛津的尖顶 刺破云端的迷茫越过浩渺重洋似飞鸟穿越云涛 无畏远航此刻心与世界紧紧相连梦想的种子在此处萌芽绽放出最绚烂的希 ... 艺术之最06-29
-
洛阳龙门石窟,全球造像数量最多的佛窟,营造时长世界第一 洛阳作为十三朝古都,文化遗产多不胜数。名气最大且最有代表性的是龙门石窟,这座全球造像数量最多、体量最宏大的石刻艺术殿堂,以巅峰水准诠释着中国石窟艺术的精粹。跨越北魏至清末的千年光阴,用绵延不断的雕凿历 ... 艺术之最05-22
-
展览“无维同频——无问西东”亮相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 近日,由赖圣予和王星予共同策划的展览“无维同频—无问西东”在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开幕。展览现场。从左到右:策展人王星予、艺术家姜维、策展人及艺术小组他们+成员赖圣予、艺术家郝俪、艺术家林伟而、艺术家唐焱 ... 艺术之最05-22
-
敬仰之星:朱媛媛的艺术生涯与敬业精神 确实如此,这位演员在抗癌的同时还在拍戏,五年时间足以让人经历很多挑战和困难。最近听说她结肠癌复发导致去世,这确实是一个非常突然的消息。关于朱媛媛的情况,她是一位备受尊敬和喜爱的演员。她在演艺事业中一直 ... 艺术之最05-22
-
如何艺术地谋生 这是个问题 作者:江屿展览:逐光而行——2025中央美院毕业季展期:2025年4月29日-6月22日地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今年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展一如既往地火爆。五一假期期间,校园内游人如织,早晨九点未到,美术馆外已蜿蜒出数百 ... 艺术之最05-22
-
喝醉酒米芾,如神仙下凡,写出“中华最美行书”,超越兰亭 米芾的狂傲在书法史上独树一帜,他曾痛批欧颜柳楷书为“丑怪恶札”,甚至对王羲之也直言“一洗二王恶札”。这种离经叛道的性格让后世对他的评价两极分化,直到那卷《蜀素帖》横空出世,人们才真正读懂这位“疯癫书家 ... 艺术之最05-21
相关文章
- 上博东馆常设陈列入选全国博物馆“十大精品”
- 米芾的珊瑚狂想:《珊瑚帖》里的癫狂喜意与艺术真魂
- 绿水青山间的幸福 当荆州区朱家岭村打开艺术“绿”镜
- 唐伯虎艺术生涯中的墨宝之最
- 墨韵千年:王羲之《兰亭序》的艺术传奇与文化价值
- 西班牙的布列松:为什么他的偷拍成了艺术史上最野的街头纪实?
- 欣闻丨毛泽东题词红线女艺术人生(毛主席题字5)
- 指墨艺术的四重境界:解读高其佩、潘天寿、崔如琢、朱祖国
- 为什么说书法是“最古老的设计艺术”?答案让人拍大腿!
- 毛主席高度评价《红色娘子军》:革命是成功的!艺术上也是好的!
- 明朝最野艺术家:徐渭把人生过成行为艺术,作品让郑板桥当"舔狗"
- 解码华夏衣冠的时尚密码和艺术之美
- 哪种艺术形式最能触动你?映射你感知财富机会的敏锐度
- 哪种艺术形式最能触动你的灵魂?看你的审美与感知能力
- 非洲雕刻艺术有着怎样的“变形之美”
- 哪种艺术形式最能触动你的灵魂?它关乎你的精神财富噢
- “100青年艺术季”展现最鲜活的奇思妙想 为年轻艺术家搭建桥梁
- 湖南冷知识:推荐湖南这21个世界之最和中国之最,你还知道哪些
- 100个中国历史之最!从秦始皇到郑和,你知道几个?
- 牟芝松的印刻之最
热门阅读
-
网络十大禁书,各种匪夷所思的性幻想 07-13
-
国内外经典好看的三级片,剧情丰富尺度惊人 07-13
-
这些韩国限制片 足以让你喷够鼻血 07-13
-
法国啄木鸟公司诞生的性感女郎个个是经典 太养眼了 07-13
-
8部最唯美的韩国禁播电影 绝对让你一饱眼福! 07-13
-
娈童是什么意思?中国历史上大户人家的男宠 07-13
-
莫奈十大名画,盘点莫奈最出名的十幅作品! 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