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最动人处,是那些看不懂却大受震撼的时刻

发布者:秦时明月 2023-5-18 14:01

近现代 潘天寿 鱼


近现代 潘天寿 鱼


路过放学的小学门口,看见三个孩子手里都小心翼翼地托着一张画有大鱼的国画相互看,画面透着天真丰富的大师范,是那种儿童阶段鬼使神差的色彩与形象,然后听到一个小女孩自信满足地说:我都不知道我今天画的是什么,我都看不懂我画的是什么。是的,她不是疑惑的语气,是肯定的语气,充满开心与自信。听到这句话我就一直在想,这个疑问从出现起,就会伴随我们一生,从最初全无窠臼的“不知”散发着“美而不自知”,到这天生鬼使神差的能力于绝大多数人终将弱化于芸芸。幸好,它并不会完全消失,即使再也不会拿起画笔的人。





李安曾说他第一次看伯格曼的电影,连续看了两次——“我看不懂,但我大受震撼”。这句话也大大震撼了我,这个实诚人,说出了我说将会是笑话的真话。这句话已被异化成了表情包、梗,但是我笃定他当时是虔诚的。一部令人看不懂的电影成为他人的重要启蒙,伯格曼在拍摄时有过关照每一个观者的想法吗?说实话,他的电影我不光没看懂,甚至没感到那么震撼,因为感觉很恍惚,但是没有影响我觉得他的画面和构思很牛。《太空漫游2001》也没咋看懂,但它的确令我大受震撼。这都是很奇妙的感觉,绕梁多年而不散,一生中也不多见。




那么,每一部电影每一个导演,每一幅画每一个画家,他们都想表达什么?都想让我们得到什么?一部部经典的作品就像海面上的灯塔之光,划破历史的时空迷雾,揭开人生的认知局限,遥远又穿透,隐约又笃定。


这些艺术作品是不是就是意识的再现,唤起远古以来的基因,我们的记忆或理解往往会自动净化出一个个意识,多年以后如梦境让我们回味。韦神脑中的数学题解一定也是美不胜收的画面,绝不是我这种数学渣用刻板公式捣成的一地鸡毛。这些意识有天藏不住了,迸发出来,看懂而震撼是一个状态,看不懂却震撼是另一种层次。


许多意识是我们能具体描绘的吗?也许是一幅画一部电影一首诗一首歌唤起了心底沉沉之处的某个量子,相互碰撞,比如一首曲子,面貌上它是如此抽象纯粹,我们从没弄懂它的音律知识,看清它的面目,却让人明明白白感到心的存在,翻腾地我们泪流满面。


唐 颜真卿 祭侄文稿




作为美术表现形式中最为抽象的书法,同样也是足够纯粹才能保质,颜真卿的《祭侄文稿》的艺术表现已经超出人们为书法总结规范的规则和套路,他当下只有“写”这一个目的,里面还渗透着斑斑血泪,不可能有闲情逸致去琢磨炫技,但积淀的技艺足以促使情感一泻千里,并摩擦出火花,不,是烟花。大唐芙蓉园建成开园前一天预演的烟花,是我迄今见识的过最盛大炫目的烟花——如同爆发在头顶散发在眼前,体积色彩恢宏到不可思议,目瞪口呆,我每次的回忆都是第三视角下渺小背影与漫天恢宏的烟花的强烈反差。最初我根本看不懂这篇手稿,一个初出茅庐的小白还只能接受手中小小的的呲花,但是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愈发地大受震撼,冲击内心,如同那场盛大烟花,且永不落幕。


日本 良宽 天上大风


后来看到良宽的“天上大风”,每个笔画舒展着,大风席卷戈壁地扑天而来,是另一种只有“写”这个纯粹意念但却肆意绽放的形式。网上看到一段话,说他最不喜欢书家的字,厨师的菜与诗人的诗,如果抛去此事的真假,这段话太符合他了,矛盾中出禅意,细细考量,无意于佳乃佳。


南宋 法常 六柿图


看不懂但大受震撼的书画作品出现过多次,多了反倒没能一一记住,而且我没能抓住那忽明忽暗的亮光及时开悟。然而法常的《六柿图》具有一直让我保持迷惑而震撼的力量,它像一道谜题耐人寻味,却又无法复制模仿,就是这么唯一。它简直不像一幅正经的中国水墨画,你越想看出个门道越看不出来,越想解释它越解释不出来,放下时,它又慢慢清晰浮现,就是六枚形态各异的柿子,返璞归真。




白石老人的柿子就显得很喜庆很憨实,实诚人摆摊还有点小心机的感觉,另外一种天真。小朋友画起柿子来,一定更喜欢白石老人的画法,但是出手就是法常;我多希望我也出手就是法常,可是画出来的是山寨白石,细看是个扭捏莽汉。




面对一幅画一部电影,寄附其中的呢,人们看到的所有就是自己,面对一潭水,心里有深渊看到的是深渊,心里有明镜看到的就是明镜。生活压力的增长,目的性越来越强,盔甲越来越坚硬,束缚的框架越缩越紧……此时,如有看不懂却大受震撼的时刻,就感恩上苍吧,它唤回了日渐式微的初衷,同时打开了另一扇窗。

你有哪些看不懂却大受震撼的时刻?


图文内容来源于【象之】微信公众号

展开全文

大家都在看

  • 华珠“剑桥-青年领袖训练营”学子逐梦新程的感悟序章

    华珠“剑桥-青年领袖训练营”学子逐梦新程的感悟序章 在时光长河中徜徉学子踱步在英伦的朦胧晨雾古老钟声悠然回荡轻摇小舟 康河的涟漪泛起微光牛津的尖顶 刺破云端的迷茫越过浩渺重洋似飞鸟穿越云涛 无畏远航此刻心与世界紧紧相连梦想的种子在此处萌芽绽放出最绚烂的希 ... 艺术之最06-29

  • 洛阳龙门石窟,全球造像数量最多的佛窟,营造时长世界第一

    洛阳龙门石窟,全球造像数量最多的佛窟,营造时长世界第一 洛阳作为十三朝古都,文化遗产多不胜数。名气最大且最有代表性的是龙门石窟,这座全球造像数量最多、体量最宏大的石刻艺术殿堂,以巅峰水准诠释着中国石窟艺术的精粹。跨越北魏至清末的千年光阴,用绵延不断的雕凿历 ... 艺术之最05-22

  • 展览“无维同频——无问西东”亮相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

    展览“无维同频——无问西东”亮相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 近日,由赖圣予和王星予共同策划的展览“无维同频—无问西东”在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开幕。展览现场。从左到右:策展人王星予、艺术家姜维、策展人及艺术小组他们+成员赖圣予、艺术家郝俪、艺术家林伟而、艺术家唐焱 ... 艺术之最05-22

  • 敬仰之星:朱媛媛的艺术生涯与敬业精神

    敬仰之星:朱媛媛的艺术生涯与敬业精神 确实如此,这位演员在抗癌的同时还在拍戏,五年时间足以让人经历很多挑战和困难。最近听说她结肠癌复发导致去世,这确实是一个非常突然的消息。关于朱媛媛的情况,她是一位备受尊敬和喜爱的演员。她在演艺事业中一直 ... 艺术之最05-22

  • 如何艺术地谋生 这是个问题

    如何艺术地谋生 这是个问题 作者:江屿展览:逐光而行——2025中央美院毕业季展期:2025年4月29日-6月22日地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今年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展一如既往地火爆。五一假期期间,校园内游人如织,早晨九点未到,美术馆外已蜿蜒出数百 ... 艺术之最05-22

  • 喝醉酒米芾,如神仙下凡,写出“中华最美行书”,超越兰亭

    喝醉酒米芾,如神仙下凡,写出“中华最美行书”,超越兰亭 米芾的狂傲在书法史上独树一帜,他曾痛批欧颜柳楷书为“丑怪恶札”,甚至对王羲之也直言“一洗二王恶札”。这种离经叛道的性格让后世对他的评价两极分化,直到那卷《蜀素帖》横空出世,人们才真正读懂这位“疯癫书家 ... 艺术之最05-21

  • 上博东馆常设陈列入选全国博物馆“十大精品”

    上博东馆常设陈列入选全国博物馆“十大精品” 2025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举行。澎湃新闻获悉,“第二十二届(2024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活动”终评宣布,“上海博物馆东馆常设陈列”入选十大精品奖。上海博物 ... 艺术之最05-21

  • 米芾的珊瑚狂想:《珊瑚帖》里的癫狂喜意与艺术真魂

    米芾的珊瑚狂想:《珊瑚帖》里的癫狂喜意与艺术真魂 北宋崇宁三年(1104年)的某个晴日,润州城的蝉鸣正噪。54岁的米芾捧着 newly acquired 珊瑚笔架,在书斋里来回踱步,突然爆发出一阵癫狂的大笑。这位被称作“米颠”的书画奇人,抓起狼毫饱蘸浓墨,在纸上写下一通“ ... 艺术之最05-21

  • 绿水青山间的幸福 当荆州区朱家岭村打开艺术“绿”镜

    绿水青山间的幸福 当荆州区朱家岭村打开艺术“绿”镜 作为“两山”转化的一种新型助力方式,艺术乡建的优秀案例近年来不断涌现。在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八岭山镇的湖光山色中,一座田间地头的森林美术园正运用“艺术乡建”的杠杆撬动着乡村的“二次开发”。当传统乡村邂逅 ... 艺术之最05-21

  • 唐伯虎艺术生涯中的墨宝之最

    唐伯虎艺术生涯中的墨宝之最 在华夏艺术的璀璨星河中,书法与诗歌宛如两颗交相辉映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魅力。而明代才子唐伯虎的《落花诗册》,便是这两者完美融合的典范之作,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文化内涵,穿越了历史的长河,至今仍 ... 艺术之最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