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宿星团状态诡异,天文学家称:我们或许找到了暗物质的踪迹
宇宙中充满着耀眼的星系和绚丽的尘埃云,我们的目及之处都被遥远深空中的恒星所占据,不过它们并不是宇宙的主导。

在整个宇宙中我们熟悉的天体和星系这些常规物质仅占宇宙总质量的20%,真正主导宇宙走向的是我们看不见摸不着的暗物质,可以说暗物质未来将是物理学以及天文学领域最重要的研究方向。

但暗物质看不见也摸不着,我们无法用常规方式探测到它,一直以来科学家都在寻找发现暗物质的途径和方法,近日科学家发现了毕宿星团诡异的状态,通过它我们似乎找到了暗物质的踪迹。

毕宿星团拥有300多颗恒星,位于银河系的金牛座中,距离地球大约153光年,是离我们最近的疏散星团,在晴朗的夜空中,红巨星毕宿五和其他恒星共同构成了一个耀眼的V字型,它距离我们如此之近,在南北半球都肉眼可见,因此也是天文学家们深入研究的对象之一。

近日,《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月刊》上刊登了一篇研究文章,论文中称天文学家发现毕宿星团上存在一个诡异的现象:它似乎没有按照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行事。
万有引力是物理学乃至人类文明最基础的定律之一,假如这个发现被进一步证实,极有可能会颠覆人类对宇宙的认知,而背后的始作俑者就是暗物质。

毕宿星团内的恒星分布相当密集,所以恒星之间的引力作用也十分强烈,恒星死亡时会发生巨大的爆炸,产生的引力波会将周围的恒星推向星团的边缘,最终整个星团在内部的引力和外部潮汐力的撕扯斗争下,将被拉成一条条星流,科学家们把这些星流称为“潮汐尾”。

对恒星的测距目前仍然是天文学中比较棘手的领域之一,潮汐尾更是难以追踪,欧洲航天局的盖亚卫星夜以继日地绘制银河星图,以便我们能获得银河系近10亿颗恒星的位置变化与运动数据。
研究人员利用盖亚卫星的数据分析了毕宿星团潮汐尾,试图用模型模拟出潮汐尾中的恒星是如何在过去的6亿年中被甩出的。

疏散星团会在其运动的前后两个方向上产生两条潮汐尾,按常理来说,两条潮汐尾中恒星的数量应该总体上保持一致,以维持整个星系的引力平衡,然而在毕宿星团中,事情诡异了起来:毕宿星团前方潮汐尾中恒星的数量比后方的数量多了几个数量级,这明显打破了整个星团的引力平衡。

科学家认为,在毕宿星团运动方向上有一个巨大的存在,是它拉扯并吞噬了潮汐尾上成千上万颗恒星,根据测算,神秘的物体的至少要达到1000个太阳质量才能让毕宿星团形成如此长但实际恒星数量如此少的潮汐尾。
当我们望向那片区域时试图看到一些东西时,却什么都没有发现。

目前,我们已知的难以观测到的物体只有黑洞,但大部分科学家并不认同在毕宿星团旁存在一个巨型黑洞的想法,因为还没有发现黑洞拖拽整个星团的迹象,除非我们肯定在毕宿星团周围有大量暗物质的存在,否则就要承认万有引力是错误的,至少是不完善的。
部分科学家认为,在牛顿万有引力诞生的时代,科学家对整个宇宙的了解和观测技术都十分有限。

那时人类甚至不知道星系的存在,所以在理论中难免会出现缺陷,也就是说,是万有引力定律遭到了动摇,需要在经典引力理论基础上进行修正,发展新的动力学说以自洽宇宙中种种反差现象。

这种学说的特点是否定了暗物质的存在,认为宇宙中并没有什么看不见摸不着的暗物质,只是我们的理论需要进步罢了,虽然听起来有一定道理,但它并不能让人信服,因为异端不止体现在了毕宿星团,而是在整个大尺度宇宙中都有迹可循。

现代天体物理学中有一个最大的谜团,那就是我们熟知的星系,许多星系中恒星的运动速度都太快了,以至于按照经典引力理论推演的话,这些星系早已分崩离析了,但现实中它们依然维持着星系的运转。

因此人们引入了“暗物质”的概念,认为暗物质充满了宇宙,它产生的引力维持了整个天体系统的稳定。

不论是改进万有引力定律,还是敲定暗物质的存在,最后的结果都是人类认知的巨大进步,只有不断发现新的现象,突破现有理论,才能一步步接近到宇宙的真相。
大家都在看
-
地球之最天文篇:月球上最早的“软着陆” 前苏联的“月球2号”是一头撞向月球的,这种毁灭性的着陆称为“硬着陆”。如果像飞机一样,能在月面上徐徐降落,到月面上后飞行器不受损坏,里面的仪器能照常工作,那种着陆方式称为“软着陆”。人类第一次在月面上 ... 天文之最05-13
-
中国历史之“最”——震撼全球的璀璨明珠 在悠悠历史长河中,中国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孕育出了无数令人叹为观止的奇迹。今天,就让我们一同领略那些震撼世界、独一无二的中国历史之“最”。1. 最长的城墙——万里长城蜿蜒万里、气势磅礴的万里长城。横跨15 ... 天文之最05-04
-
春分,最是人间好颜色 2020-03-20 作者:来源: 大众日报□ 朱殿封节气也有搞平均主义的时候,比如春分。春分也称“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今年的春分是农历二月二十七日(阳历3月20日)。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 ... 天文之最04-27
-
有史以来的最强伽马射线暴——这种天文学强爆炸,闪耀了整个宇宙 这是艺术家对超新星的概念理解,它可以引发伽马射线爆炸图源:DESY,科学传播实验室一个国际天文学家小组探测到一对比以往能量都要高的伽马暴。伽马暴是宇宙中已知的最强的爆炸,但这些最近的发现暗示着我们明显地低 ... 天文之最03-22
-
天文之最——带你探秘浩瀚深邃的宇宙世界极美景观 遥望星空,星河璀璨。在这片浩瀚深邃的宇宙世界中,有无数个令人叹为观止的极美风景,我们也许这辈子都无法领略这样的风景,但是我们却能想象。世界上最美的光——极光 在地球南北两极附近地区的高空,夜间常会出现 ... 天文之最02-26
-
看:这是银河系的中心照片!天文学家在这里有惊人发现 这幅图片拍摄的是夜空星光的全景照片:我们在这里可以看到一条光带,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银河。而银河在人马座以及天蝎座方位那里显的亮度更亮、宽度更宽。那里就是银河系的中心。中心更明亮是因为那里聚集了比其它地方 ... 天文之最01-03
-
天文学家眼中的星之“尽收眼底” 天文观测其实分为很多种,我们今天在这里就和大家说说比较容易理解的光学天文观测,天文学家都看到了什么。究竟看到了啥光学波段的观测,目前采用的基本手段就是用望远镜将星光聚焦到焦面上,然后焦面处的探测器(通 ... 天文之最12-31
-
第谷.布拉赫:丹麦天文学的奇才与《鲁道夫天文表》的传奇 引言第谷·布拉赫(Tycho Brahe,1546—1601)是丹麦历史上最杰出的天文学家之一,他以独特的观测方法和对天文学的贡献而闻名于世。布拉赫的生平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工作不仅为后来的科学家奠定了基础,也为现代天 ... 天文之最12-30
-
金属鼻子天文学家:第谷.布拉赫-的星空传奇与科学启示 在丹麦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位天文学家以其独特的个性和惊人的才华而闻名,他就是第谷·布拉赫(Tycho Brahe)。如果你觉得天文学家都是一副严肃的模样,穿着白大褂,拿着望远镜,那你一定没见过这位“星空中的狂人” ... 天文之最12-30
-
第谷.布拉赫:丹麦天文学界的奇才 引言 第谷·布拉赫(Tycho Brahe,1546—1601)是丹麦历史上最杰出的天文学家之一,他以其卓越的观察能力和独特的天文理论而闻名于世。布拉赫的工作为后来的天文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尤其是他的《鲁道夫天文表》 ... 天文之最12-18
相关文章
- 有史以来的最强伽马射线暴——这种天文学强爆炸,闪耀了整个宇宙
- 天文之最——带你探秘浩瀚深邃的宇宙世界极美景观
- 看:这是银河系的中心照片!天文学家在这里有惊人发现
- 天文学家眼中的星之“尽收眼底”
- 第谷.布拉赫:丹麦天文学的奇才与《鲁道夫天文表》的传奇
- 金属鼻子天文学家:第谷.布拉赫-的星空传奇与科学启示
- 第谷:布拉赫:丹麦历史上最杰出的天文学家。
- 第谷.布拉赫:丹麦天文学界的奇才
- 第谷. 布拉赫: 丹麦天文学界的奇才
- 铅球:天文学家发现超致密超级地球
- 天文学的“奇才”:第谷.布拉赫的传奇人生
- 最大恒星:天文学家拍到一颗恒星,它可能是目前发现体积最大恒星
- 比太阳亮500万亿倍!科学家发现宇宙最亮天体,吸积盘直径达7光年
- 第谷·布拉赫:天文学界的“古怪天才”
- 第谷,布拉赫:丹麦天文学界的奇才!
- 第谷.布拉赫是丹麦历史上最杰出的天文学家
- “星空下的疯狂天文学家:第谷·不拉赫的传奇与疯狂”
- 第谷.布拉赫:天文学的先驱与观测之王
- 世界之最冷知识: 1. 天文方面: - 最大的结构
- 第谷·布拉赫:丹麦天文学界的奇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