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令人惊叹的天文物理学奇观:月球之谜、宇宙之始、生命的起点……

《奇观》
[英] 约翰·格里宾 著
张玫瑰 译
光尘文化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2年出版
继广受欢迎的《寻找薛定谔的猫》《深奥的简洁》后,约翰·格里宾又将读者的注意力吸引到了一些看似不可能,却令人惊叹的天体物理学奇观上。比如:
“只有当天空中的太阳与月亮看上去一样大,地球上的生灵才能看到日全食的奇观,而这美妙的巧合不早不晚,就发生在人类文明出现的那一刻。”
“水在桶中旋转,沿桶壁上升,形成凹状液面,是因为它感受到了遥远星系宇宙万物的引力。”
“地球上所有复杂生命的共同祖先是一种单细胞生物,但是如果没有月球这个‘大功臣’的‘维稳’作用,原始生物就不可能演化出人类这样的生命形式。”
本书聚焦八大令人不可思议的天文物理学奇观,深入探索了此类奇妙科学的奥秘。
复杂生命的共同祖先(节选)
今天,地球上有三种生命形式,它们在生命最基本的层次(细胞)上各有不同。我们周围所看到的生命,比如树木、人类、蘑菇、海蛇,还有其他你叫得出名字的生物,皆由复杂的细胞构成。它们叫真核细胞,每个细胞有一个核(细胞核),核内含有携带生命指令的DNA,核外充填着胶状物(细胞质),是细胞代谢活动的主要场所,被细胞壁包围着。今天,地球上所有丰富多彩的复杂生命体,全都来源于几十亿年前两个单细胞生命的“结合”。
所有植物、真菌、动物、藻类,均来源于同一个单细胞生物。进化生物学家很喜欢指出这一点:人类的细胞与蘑菇的细胞并无明显差异。尽管它们所属的有机体有着迥异的生活方式,但是它们的工作机制都是相同的——翻译DNA指令,合成蛋白质。
有了这个颠覆认知的发现打头阵,后来的相关发现便显得寡淡许多,尽管它们本身也很令人震惊。第一个令人震惊的相关发现是,地球上还存在另外两种细胞,统称为原核细胞,它们与真核细胞不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生物学家才弄清楚这两种单细胞生物(原核细胞都是单细胞生物)的区别。在那之前,所有原核生物都被归类到细菌,尽管他们发现了某些不寻常的细菌。

随着细胞基因物质研究技术的进步,这些不寻常的“细菌”后来被分了出去,独立成界。生物学家认为它们比细菌还要古老,说不定是细菌的老祖宗,便将它们命名为“archaebacteria”(古细菌)。后来,当他们发现细菌出现的时间可能和古细菌差不多时,他们又摘掉英文名里代表“细菌”的后缀,将它们简称为“archae”(古菌)。尽管如此,这两类原核生物依然很容易让人产生混淆,因为DNA和RNA分析揭示了它们的起源一样古老,这又指向了另一个令人震惊的发现。
在格陵兰岛西南部一些有38亿年历史的岩石上,科学家们发现了与生命代谢活动有关的化学特征,从中找到了地球最初生命的证据,不过它们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化石,最早的化石是在今天的澳大利亚发现的,记录着32亿年前的地球生命。总而言之,种种证据表明,地球上的生命大约起源于40亿年前,即地球形成5亿年后便出现了生命形式,并且出现了两次。
生物学家们仔细研究了古菌和细菌的内部结构,并揭晓了它们之间的区别。在最宏观的层面(就单细胞生物而言),它们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基因是相同的。在更为微观的层面,古菌的细胞壁不同于细菌。它们之间最显著的差异,在于DNA复制和细胞分裂的方法。它们使用相同的遗传密码,却用不同的方法复制它,产生的结果相去甚远。套用生物化学家尼克·莱恩的原话,这两种细胞竟然有着同一个祖先,怎么想都觉得“不合逻辑”。
不管怎么说,它们虽然走上了独立的演化路径,但是它们一定起源于同一池化学温水,即“原始汤”,才会有许多相似性。莱恩和其他人的猜想是,它们的起源场所可能在地球早期的深海热液喷口周围,那里喷出的矿物成分为化学反应提供能量,催化了蛋白质和RNA等复杂物质的合成。像上一章讲的,这股源源不断的能量流足以让熵“逆向化”,诞生出最原始的细胞。
无论这些猜想是什么,我们可能永远也无法知道复杂生命是如何来到地球上的,它是否真的出现了两次,还是说出现了两次以上,也许当时地球上还涌现了其他原始原核生物,只不过没有留下后嗣罢了。我们知道的是,从大约40亿年前开始,地球上一直生活着两类独立的单细胞生物,这意味着在这个适者生存的星球上,它们两个都是极其成功的生存者。
作者:[英] 约翰·格里宾
编辑:袁琭璐
大家都在看
-
第谷·布拉赫:丹麦天文学的奇才 引言第谷·布拉赫(Tycho Brahe,1546—1601)是丹麦历史上最杰出的天文学家之一,他的贡献在科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布拉赫以其精确的天文观测和独特的宇宙模型而闻名,尤其是他所编著的《鲁道夫天文表》(Rudolph ... 天文之最05-22
-
天文学的奇才:第谷·布拉赫如何颠覆了我们对宇宙的认知! 在科学史的浩瀚星空中,有一位天文学家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卓越的贡献,改变了我们对宇宙的理解。他就是第谷·布拉赫(Tycho Brahe,1546—1601),这位丹麦的天文学巨星不仅以其精确的观测数据闻名于世,更因其与开普 ... 天文之最05-21
-
【南京大学天文系】中国天文最耀眼的明珠 南京大学天文学系是全国高校中历史最悠久、培养人才最多的天文学专业院系,拥有目前国内唯一的天文学一级重点学科,在历次学科评估中稳居第一一,4位中科院院士坐镇目前拥有4位中国科学院院士:曲钦岳院士、苏定强院 ... 天文之最05-21
-
古希腊“天文学”:为何能够领先中国,背后原因引人思考 新中国之后,在天文学领域,中国考古取得了很多重大发现,其中两个尤其特别:其一,先秦史书上说“北斗九星,七见二隐”,而考古发现的距今5300年前的河南巩义双槐树遗址中,就发现了北斗九星的布置,因此北斗原本九 ... 天文之最05-20
-
第谷.布拉赫,丹麦天文学界的奇才 第谷·布拉赫(Tycho Brahe,1546—1601)是丹麦历史上最杰出的天文学家之一,他的贡献不仅在于开创了现代天文学的基础,更在于他以独特的视角和方法推动了科学革命的进程。布拉赫的研究和观测成果,为后来的天文学 ... 天文之最05-19
-
宇宙也自转? / 宇宙也自转?最近,发表在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上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宇宙可能会自转——只是非常缓慢。这一发现可能有助于解决天文学最大的难题之一。目前的模型认为,宇宙向各个方 ... 天文之最05-18
-
万年前最硬核"天文密码"!揭秘燧人氏如何用北极星终结"看天吃饭" 在距今约1.2万年前的末次冰期结束后,中原大地逐渐温暖湿润,黄河流域的先民们开始尝试定居生活。此后,一位被后世尊称为"燧人氏"的智者,通过对北极星与北斗七星的持续观测,开创性地构建起华夏民族最早的 ... 天文之最05-18
-
天文学界的“奇才与怪咖” 第谷·布拉赫:天文学界的“奇才与怪在历史的星空中,有些人就像璀璨的星星,照亮了人类探索宇宙的道路。而今天我们要聊的这位丹麦天文学家,第谷·布拉赫(Tycho Brahe),不仅是一位天文学的奇才,还是个不折不扣 ... 天文之最05-18
-
世界时钟之祖,最古老的天文钟——宋朝的科技巅峰“水运仪象台” 公元 1085 年,一场关乎宋朝颜面的外交危机正在发酵。北宋使臣苏颂出使辽国时,因两国历法差异引发争执 —— 辽国冬至日比北宋晚一天,辽官当场质问:"哪国历法更准?" 苏颂的回答堪称教科书级外交智慧: ... 天文之最05-18
-
第谷•布拉赫:丹麦天文学界的奇才 在天文学的浩瀚星空中,有一个名字如同一颗璀璨的星星,闪耀着无与伦比的光芒——第谷·布拉赫(Tycho Brahe)。这位丹麦天文学家不仅以其精湛的观测技术和数据分析能力而闻名,更以其传奇的生活故事和个性魅力赢得 ... 天文之最05-18
相关文章
- 第谷•布拉赫:丹麦天文学的奇才与《鲁道夫天文表》的传奇
- 地球之最天文篇:月球上最早的“软着陆”
- 中国历史之“最”——震撼全球的璀璨明珠
- 春分,最是人间好颜色
- 金星最亮时刻
- 有史以来的最强伽马射线暴——这种天文学强爆炸,闪耀了整个宇宙
- 天文之最——带你探秘浩瀚深邃的宇宙世界极美景观
- 看:这是银河系的中心照片!天文学家在这里有惊人发现
- 天文学家眼中的星之“尽收眼底”
- 第谷.布拉赫:丹麦天文学的奇才与《鲁道夫天文表》的传奇
- 金属鼻子天文学家:第谷.布拉赫-的星空传奇与科学启示
- 第谷:布拉赫:丹麦历史上最杰出的天文学家。
- 第谷.布拉赫:丹麦天文学界的奇才
- 第谷. 布拉赫: 丹麦天文学界的奇才
- 铅球:天文学家发现超致密超级地球
- 天文学的“奇才”:第谷.布拉赫的传奇人生
- 最大恒星:天文学家拍到一颗恒星,它可能是目前发现体积最大恒星
- 比太阳亮500万亿倍!科学家发现宇宙最亮天体,吸积盘直径达7光年
- 第谷·布拉赫:天文学界的“古怪天才”
- 第谷,布拉赫:丹麦天文学界的奇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