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庆东创作玉珠宝饰品《玉璇玑》赏析
中国天文之最,也是世界之最
⼀⼀为什么鲜有介绍?
一一文化自信任重道远!

《晋书天文志》载:
“鲁有梓慎,晋有卜偃,郑有摆灶,宋有子韦,齐有甘德,楚有唐昧,赵有尹皋,魏有石申夫,皆掌着天文,各论图验”。

说的是春秋各国的这些掌握天文的官员,根据天象的变化对统治者提出解释。在诸家之中,最著名的是甘德石申夫两家。他们属同一时期的人。甘德著有《天文星占》八卷,石申夫著《天文》八卷,后世又称为《甘氏星经》《石氏星经》,合称《甘石星经》。甘德:战国时期楚国人,中国天文学的先驱之一。石申:战国时期魏国人,中国天文学的先驱之一。两人通过肉眼观测和计算,共发现银河系恒星800颗,并在《心经》中标明位置。到目前为止,后世已观测且测定位置了121颗。不是剩余的恒星不准确,是因为现在的技术还观测不到。

书中还记录了木、火、土、金、水这五大行星的运行情况。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找到了运行规律。
我们熟悉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其实是甘德大神发明的,称之为“四象、二十八宿 ”。由于观测天象不好归属,甘德就将星空划分为东南西北四象,用来测量日月等天体运动方位。这种方法就是——甘氏四七法,沿用至今。
伽利略以发现木卫三为世人所熟知,但人们不知道的是,伽利略在1610年,是拿着《甘石心经》,对照着观测到的木卫三。甘德发现木卫三,是在公元前四世纪,而后人确定却是在公元17世纪了。
石申仅凭肉眼观测,就推算出木星的会和周期为400天,仅比准确数值398.88天相差1.12天。
还有黄赤交角,行星逆行,太阳日珥,首次发现日冕等等,都是我们不敢想象的重大发现。所以,在世界天文学界,甘德、石申享有非常高的声誉,就是妥妥的大神。在月球背面最大的一个环形山就命名为:石申山。
《甘石星经》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最早的天文学著作。北京天文馆里,大量篇幅介绍了哥白尼伽俐略包括牛顿,而我国早他们2000年用肉眼观察天象的《甘石星经》几乎没有详解。我们的教育课本教材也是只字不提!可悲可叹。

由中国玉石雕刻大师张庆东创作的《文化系列:璀璨、星辰》宝珠首饰作品, 唤起了我们多年沉睡的记忆。
玉璇玑,1978年出土于山东滕县的一件文物,像一个长了牙的璧,外缘有三个朝同一方向飞翘的牙,间距相等,有的其间雕刻扉棱一样的小齿。“璇玑”二字,源出《尚书·舜典》:“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西汉学者孔安国释:“在,察也,璇,美玉也;玑衡,王者正天文之器,可运转者。”孔子注作的《尚书》解释的十分明白,玉璇玑是一件帝王观测天象的玉雕的仪器。 5000年前,玉璇玑在山东东部出现,到了4000年前的龙山文化时期,玉璇玑在辽宁东部沿海登陆。不久,从山东向西进入河南、陕西。商周之际,由中原向北南分流,传入河北、湖北。
北宋女词人朱淑真在《苏若兰璇玑图诗图记》中,解释颇详:“璇玑者,天盘也;经纬者,星辰所行之道也;中留一眼者,天心也。极星不动,盖运转不离一度之中,所谓居其所而斡旋之。”当然,历史上对玉璇玑也有不同的解释。
还有一种说法,对农耕文明的华夏民族来说,人们日常生活、尤其是夜间活动关系极为密切,对于所谓“天神”的“北极”与“北斗”,先祖们则发挥超凡的想象力,创造出高度概括、抽象的“北极”、“北斗”形象,并使之富有动感的玉器造型,这就是“玉璇玑”。

中国上古先民人观测“北斗”在内的星象,对农业生产具有首要的意义。“观象”又对中国古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的形成,具有深刻影响。从“天文观象”,不仅是古人赖以建立时空体系的重要手段,而且,成为古代哲学观、宗教观、政治观、与科学观,以及包括祭祀在内的礼仪制度的渊源。由此也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古代宇宙观,形成了古人对于天、地、人相互关系的深刻思考。

由中国玉雕大师张庆东以玉璇玑为形式,与采用中国传统的错金表现工艺相结合,创作出具有时代风格,又传承了中华文化的玉首饰,难能可贵的是,打破了传统错金工艺的线条表现模式,创造性地改为金银结合的由聚到散的形态表达方式,形成一种强烈的动感,契合玉璇玑飞动的的形态,金银的结合运用,呈现出的不同光感,更增加了动感的色彩感和空间感,正因为如此,张庆东设计创作的《文化系列·璀璨、星辰》珠宝首饰作品,在 2019年9月12日,在深圳举办的第“4届天工精制”国际时尚珠宝设计大赛男士首饰组评比中,一举荣获金奖。受到评委的高度评价:“两件作品的选题是象征男性至高地位才可拥有的“璇玑”以及男性饰品“玉勒子”。 点点金银错在其中宛如璀璨银河,在颗颗星辰转动间,彰显出男士运筹帷幄的雄性风采。每个角度都是精致大气,每颗金银片都是灿烂耀眼,作品融汇古今,用沉稳古典的韵味,展示男士首饰的绅士儒雅。墨绿色河磨玉与金银片结合所带来的气场,可为“王者风范”!”
此作品极具商业开发价值。
玉璇玑寓意,“顺者昌,逆者亡”“转危为机,胜券在握”

大家都在看
-
第谷·布拉赫:丹麦天文学奇才的天文奇迹与科学遗产 引言在科学史的长河中,许多伟大的天文学家以其卓越的观察和创新,为人类探索宇宙的奥秘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在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的天文学舞台上,丹麦天文学家第谷·布拉赫(Tycho Brahe,1546—1601)无疑是 ... 天文之最07-24
-
鼻尖缀着星辰观测者:第谷与开普勒的天文接力,成就百年最准星图 1601年10月24日,布拉格的深秋已带寒意。55岁的第谷·布拉赫躺在病榻上,呼吸微弱如风中残烛。他示意床边的年轻人靠近,从枕下摸出一把黄铜钥匙——这是他毕生观测数据的保险箱钥匙。"那些星表...托付给你了... ... 天文之最07-24
-
第谷·布拉赫:天文学奇才,打造最精确天文表的丹麦巨匠 在浩瀚的星空中,有一些天才人物用他们的智慧和坚持,推动了人类对宇宙的认知。而在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的天文学史上,丹麦天文学家第谷·布拉赫(Tycho Brahe)无疑是其中最耀眼的明星之一。他以卓越的观测技术和不 ... 天文之最07-24
-
第谷·布拉赫:天文学的奇才与天文表的巅峰之作 引言在科学史上,天文学的发展经历了从古代天象观察到现代天体物理学的巨大飞跃。而在这一长河中,有许多伟大的天文学家为人类揭示了宇宙的奥秘,其中丹麦天文学家第谷·布拉赫(Tycho Brahe)无疑是一位具有划时代 ... 天文之最07-22
-
10个中国历史之最:从文明曙光到世界巅峰(三十二) 2025年最新跨学科研究揭示,中华文明在人类科技史上创造了多项"开创性"成就。本文基于国家文物局"文明探源工程"最新数据,展现十项改写世界科技史的中国原创发明。一、材料科技突破最早的复合装甲技 ... 天文之最07-21
-
史上最牛的数学天才:高斯的一生,竟然如此精彩! 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超级厉害的人物——高斯!你可能听说过他的名字,但你知道他的故事有多牛吗?他被誉为“数学王子”,在数学界的地位简直无人能及。今天就带你走进这个天才的世界,看看他是怎么用数学改变 ... 天文之最07-19
-
第谷·布拉赫(1546—1601):天文学的巨人,现代天文观测的奠基 在漫长的科学探索史中,天文学一直是人类不断追寻宇宙奥秘的重要领域。从古希腊的托勒密体系到、哥白尼的日心说,再到伽利略的望远镜观测,每一次理论的革新都离不开精确的观测数据和创新的观测手段。而在16世纪末到 ... 天文之最07-17
-
10个中国历史之最:从文明曙光到世界巅峰(二十五) 2025年最新考古与科技研究揭示,中华文明在人类发展史上创造了多项颠覆性成就。本文通过最新科研成果,展现十项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中国原创发明,揭示这些古代智慧如何为现代科技提供创新灵感。一、能源与材料革命最 ... 天文之最07-15
-
笫谷·布拉赫(1546一1601)丹麦天文家的奇才 嘿,各位天文迷、历史粉丝们,今天咱们要聊一位堪称“天文学界的隐形大佬”的人物——第谷·布拉赫(Tycho Brahe),这个名字一听就带点“古典范儿”,但他可是那个用“肉眼”丈量星空的天文学奇才,堪比古代的“天 ... 天文之最07-12
-
第谷·布拉赫:天文学的巨人,天文观测的开拓者 在科学史的长河中,天文学作为人类探索宇宙奥秘的重要学科,孕育了无数伟大的天文学家。从古希腊的托勒密到哥白尼、开普勒,再到伽利略、牛顿,每一位天文学家的贡献都极大推动了人类对宇宙的认知。而在这众多的巨人 ... 天文之最07-11
相关文章
- 笫谷·布拉赫(1546一1601)丹麦天文家的奇才
- 第谷·布拉赫:天文学的巨人,天文观测的开拓者
- 第谷.布拉赫:天文学的巨人,观测的传奇
- 第谷·布拉赫:天文学的巨人,开启科学精确时代的先驱
- 笫谷.布拉赫:天文学的奇才
- 第谷·布拉赫:丹麦天文学的奇才与《鲁道夫天文表》的璀璨辉煌
- 第谷·布拉赫:丹麦天文学奇才与天文表的奠基者
- 托勒密:古希腊天文学的巅峰之光,开启人类认知的黄金时代
- “古希腊最牛学霸——亚里士多德,天文、科学、教育全能王!”
- “天文学的“隐形巨人”:第谷·布拉赫的天文奇迹与巨大贡献”
- 第谷·布拉赫:天文学的奇寸与天文表的巅峰之作
- 第谷·布拉赫:天文学的奇才与《鲁道夫天文表》的辉煌成就
- 第谷·布拉赫:天文学的奇才,开启精准天文观测的先驱
- 第谷·布拉赫:丹麦天才的天文奇迹,开启现代天文学的黄金时代
- 天文学的“天眼”—第谷·布拉赫如何用一生铸就最精确天文表
- 天文学界丹麦天才——第谷·布拉赫:用“眼睛〞丈量星空的天才
- 落下闳:闪耀千年的天文巨星
- 垂直运转的行星:在双恒星上方的90°轨道令天文学家大开眼界
- 第谷•布拉赫:丹麦天文学的璀璨星辰
- 第谷·布拉赫:丹麦天文学的璀璨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