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如何理解太空?除了“天是圆的,地是圆的”他还有什么观点
说到古人对宇宙的理解,我们不能不说古人的宇宙观就是“天是圆的”和地球是圆的”。这实际上是一种刻板印象。古人对宇宙的认识与丰富一样先进,甚至可以与近代西方天文学相媲美。
如果你对中国古代天文学有一些基础的了解,你会发现中国古代天文学其实是非常发达的。经过查阅文献,我们发现中国古代宇宙学主要有三种类型,即盖天说、亨特说和宣夜说。我们还可以一一去这三个天体,更深入地了解他们的天地观和古人的智慧。

图1 古代天圆地方说
1.头巾理论:天空像张盖一样圆,地方像棋盘。
盖天说,这是汉族非常古老的宇宙观,早在殷周时代就已经出现了。在古人眼中,地球是平坦的、方形的大地,而天空就像一个圆屋顶,覆盖了整个地球,即“天圆如张盖,地如棋盘”。这就是我们每天所说的“天是圆的”。古人认为,天地是相连的,融为一体。但随着时间的发展,后来有人提出,天地实际上并不相连。虽然天覆盖了大地,但由于大地是方形的,所以有四个角是遮不住的,所以有人认为这四个角是遮不住的,每个角都有八根柱子支撑着整个天空。
盖天说,这个制度见于《晋书·天文志》,其中记载:“天如盖,地有法。北极是天地之间最高的,地最高的。三个灯都隐藏了。 ,考虑白天和黑夜。从外部尺度看,天空比冬至高出 60,000 英里。北极的低地地球也比外标度底部高 60,000 英里。外部刻度比北极底部高 20,000 英里。天地相随,日落而地八万里。”按此观,天为穹,地亦穹,相距八万里。东汉哲学家充认为:“欲使人持大火,夜行平原,十里外,火必灭;不灭,则火灭”。今日日头西转,不见踪影,亦如火灭。

图2 王充(公元27年-公元97年),字仲仁
当然,盖天表示,这是一个自诞生以来不断开放、不断演化的体系。 “赤乐川,在阴山脚下。天空像房子的圆顶覆盖着周围的田野。天很蓝,田野广阔,风吹草,可以看到牛羊。”这首北朝民歌我们并不陌生,它反映了盖天所表达的观点。从民歌中我们可以看出,其中所反映的内容无疑属于草原人民的日常生活。当我们来到牧场时,我们发现远处的天空是同样的颜色。天如穹窿,地如棋盘。天地万物相连,融为一体。因此,盖天的这种观点的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了。

图3 混天理论示意图
2.混天说:混天就像一只鸡
浑天学说的基本思想是,天上的所有星星都排列在一个“天球”上,日月星辰附着在天球上,不断旋转。从这一点来看,它无疑与现代球形天文学相似。
那么为什么叫浑天,这个观点到底说了什么天地呢?
《浑天学说》的描述见于《张衡浑仪注》,其中记载:“浑天如鸡蛋,天体圆如丸,地如鸡蛋,内黄,独居于中”。天。天大,地小。天上有水,天被水笼罩着。地像一个黄色的贝壳,天地都立在空中,浮在水上。天空的圆周为365度和四分之一度,中间分为一半182度和八度,五个覆盖地球,一半绕地球运行,使二十八个星座一半可见,一半隐藏。它们的两端分别称为北极和南极。北极在天空中,真正的北方,与地球的夹角为36度。北极的直径为72度。常见而不隐藏。南极天地正南,与地球成三十六度。南纬七十二度,经常隐藏。两极相距一百八十二度。天空像车轮一样旋转。且无故旋转,其形浑浊,故名浑天。”

图4 浑天仪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天文观测装置。它是基于浑天仪的理论。
相比盖天的理论,亨特的理论无疑更进了一步。他们认为天地不是半球,而是球体。这种观点认为宇宙就像蛋壳,地球就是蛋黄。这种观点最引人注目的是宇宙是无限的。正如张恒所说,“经过这里的东西,可能还不为人所知,那些可能还不知道的,就叫做宇宙。宇宙的表面是无限的,宇宙的尽头也是无限的。”
从我们今天的角度来看,亨特理论比盖天理论更加进步,但古人认为,两种观点之间并无优越性,只是各自持有不同的观点。不过,浑天仪理论还是有一些优点的,那就是基于这个观点,可以创造出一种天体仪器——浑天仪。基于浑天仪,古人可以创建更准确的日历,这对于人员伤亡和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图5 张衡(78—139),字平子
3.宣夜说:上帝没有品质
从前两种天文学观点来看,盖天学说和浑天学说都将天体视为一个球体,是一个实体概念。与这两个概念相比,宣夜的理论无疑是一场意识形态革命。宣夜说,“太阳、月亮和星星自然地漂浮在虚空中,它们的所有运动和停止都需要气体。”这意味着整个天体都漂浮在气体中。
事实上,宣夜的观点很早就形成了。比如,《庄子·逍遥游》是否相信“天是蓝色的,是正义邪恶的吗?是遥远的地方,没有极端邪恶的吗?”这就是说,天地万物皆由气构成,无穷无尽。后来宋玉、尹文继承了庄子的元气观,将世界万物的本源追溯到“元气”。后来著名学者的代表人物惠子提出了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史十事”。一种观点是“最大无外,谓之大;最小无内,谓之小”。这种观点认为宇宙既无限大又无限小,成为宣夜理论的思想基础。

图6 古人的天文记录石刻
宣夜的理论正在发展,并最终在金朝形成。例如,《晋书·天文志》指出“天无质量,望之无限高远,目秀故蓝,如望远路。黄山”都是绿色的,但如果低头看千尺深谷,却都是黑色的。绿色不是本色,黑色不是本体。日月星辰自然出现在天空中,其行止皆需气,故七光芒可消可留,可顺可逆,似不稳,进退各异,因无根系而异。辰基故始终不动,北斗不随西边星辰消失。设提,诸星东行,太阳行一度,月亮十三度,可见其缓慢无病,不与任何东西绑定。如果它附着在天体上,它就不起作用。”
这种观点主张“天无本质”,即天体没有形体,它不是一个实体,而是无边无际的气。太阳、月亮和星星依靠气体在太空中漂浮和运动,各自沿着自己的轨道,有规律地、有序地运行。

图7“日心说”(左)和“地心说”(右)
我们知道,西方天文学最著名的两种观点是地心说和日心说。
两种观点都将天体视为一个坚硬的球体,其他太阳、月亮和恒星都固定在其上。但宣夜否认了这一观点。宣夜表示,他相信整个宇宙是无限的并且充满气体。世界是由气体构成的,因此它表现出虚空的特性。所有天体都漂浮在气体中,并且各自遵循自己的路径。这种思想并不比西方天文学少,甚至更糟糕。遗憾的是,这个概念在中国古代并没有引起太多重视,几乎失传。我们今天能够理解这个观点,无疑得益于《晋书·天文志》和中国发达的历史传统。
大家都在看
-
第谷·布拉赫:丹麦天文学奇才的天文奇迹与科学遗产 引言在科学史的长河中,许多伟大的天文学家以其卓越的观察和创新,为人类探索宇宙的奥秘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在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的天文学舞台上,丹麦天文学家第谷·布拉赫(Tycho Brahe,1546—1601)无疑是 ... 天文之最07-24
-
鼻尖缀着星辰观测者:第谷与开普勒的天文接力,成就百年最准星图 1601年10月24日,布拉格的深秋已带寒意。55岁的第谷·布拉赫躺在病榻上,呼吸微弱如风中残烛。他示意床边的年轻人靠近,从枕下摸出一把黄铜钥匙——这是他毕生观测数据的保险箱钥匙。"那些星表...托付给你了... ... 天文之最07-24
-
第谷·布拉赫:天文学奇才,打造最精确天文表的丹麦巨匠 在浩瀚的星空中,有一些天才人物用他们的智慧和坚持,推动了人类对宇宙的认知。而在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的天文学史上,丹麦天文学家第谷·布拉赫(Tycho Brahe)无疑是其中最耀眼的明星之一。他以卓越的观测技术和不 ... 天文之最07-24
-
第谷·布拉赫:天文学的奇才与天文表的巅峰之作 引言在科学史上,天文学的发展经历了从古代天象观察到现代天体物理学的巨大飞跃。而在这一长河中,有许多伟大的天文学家为人类揭示了宇宙的奥秘,其中丹麦天文学家第谷·布拉赫(Tycho Brahe)无疑是一位具有划时代 ... 天文之最07-22
-
10个中国历史之最:从文明曙光到世界巅峰(三十二) 2025年最新跨学科研究揭示,中华文明在人类科技史上创造了多项"开创性"成就。本文基于国家文物局"文明探源工程"最新数据,展现十项改写世界科技史的中国原创发明。一、材料科技突破最早的复合装甲技 ... 天文之最07-21
-
史上最牛的数学天才:高斯的一生,竟然如此精彩! 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超级厉害的人物——高斯!你可能听说过他的名字,但你知道他的故事有多牛吗?他被誉为“数学王子”,在数学界的地位简直无人能及。今天就带你走进这个天才的世界,看看他是怎么用数学改变 ... 天文之最07-19
-
第谷·布拉赫(1546—1601):天文学的巨人,现代天文观测的奠基 在漫长的科学探索史中,天文学一直是人类不断追寻宇宙奥秘的重要领域。从古希腊的托勒密体系到、哥白尼的日心说,再到伽利略的望远镜观测,每一次理论的革新都离不开精确的观测数据和创新的观测手段。而在16世纪末到 ... 天文之最07-17
-
10个中国历史之最:从文明曙光到世界巅峰(二十五) 2025年最新考古与科技研究揭示,中华文明在人类发展史上创造了多项颠覆性成就。本文通过最新科研成果,展现十项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中国原创发明,揭示这些古代智慧如何为现代科技提供创新灵感。一、能源与材料革命最 ... 天文之最07-15
-
笫谷·布拉赫(1546一1601)丹麦天文家的奇才 嘿,各位天文迷、历史粉丝们,今天咱们要聊一位堪称“天文学界的隐形大佬”的人物——第谷·布拉赫(Tycho Brahe),这个名字一听就带点“古典范儿”,但他可是那个用“肉眼”丈量星空的天文学奇才,堪比古代的“天 ... 天文之最07-12
-
第谷·布拉赫:天文学的巨人,天文观测的开拓者 在科学史的长河中,天文学作为人类探索宇宙奥秘的重要学科,孕育了无数伟大的天文学家。从古希腊的托勒密到哥白尼、开普勒,再到伽利略、牛顿,每一位天文学家的贡献都极大推动了人类对宇宙的认知。而在这众多的巨人 ... 天文之最07-11
相关文章
- 第谷·布拉赫:天文学的巨人,天文观测的开拓者
- 第谷.布拉赫:天文学的巨人,观测的传奇
- 第谷·布拉赫:天文学的巨人,开启科学精确时代的先驱
- 笫谷.布拉赫:天文学的奇才
- 第谷·布拉赫:丹麦天文学的奇才与《鲁道夫天文表》的璀璨辉煌
- 第谷·布拉赫:丹麦天文学奇才与天文表的奠基者
- 托勒密:古希腊天文学的巅峰之光,开启人类认知的黄金时代
- “古希腊最牛学霸——亚里士多德,天文、科学、教育全能王!”
- “天文学的“隐形巨人”:第谷·布拉赫的天文奇迹与巨大贡献”
- 第谷·布拉赫:天文学的奇寸与天文表的巅峰之作
- 第谷·布拉赫:天文学的奇才与《鲁道夫天文表》的辉煌成就
- 第谷·布拉赫:天文学的奇才,开启精准天文观测的先驱
- 第谷·布拉赫:丹麦天才的天文奇迹,开启现代天文学的黄金时代
- 天文学的“天眼”—第谷·布拉赫如何用一生铸就最精确天文表
- 天文学界丹麦天才——第谷·布拉赫:用“眼睛〞丈量星空的天才
- 落下闳:闪耀千年的天文巨星
- 垂直运转的行星:在双恒星上方的90°轨道令天文学家大开眼界
- 第谷•布拉赫:丹麦天文学的璀璨星辰
- 第谷·布拉赫:丹麦天文学的璀璨星辰
- 我国古代皇帝之最,你想多知道几个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