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登月50周年:阿波罗11号三位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奥尔德林和柯林斯 ...

发布者:零点巡夜 2021-8-27 16:22 来自: 奇趣网

人类登月50周年:阿波罗11号三位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左)、奥尔德林(右)和柯林斯(中)

据ETtoday(丁维瑀):1969年7月16日,阿波罗11号(Apollo 11)从美国佛罗里达州肯尼迪太空中心发射,直到20日成功着陆在月球宁静海,也是人类首次登陆月球的里程碑。时值登月50周年,一起来回首3名参与任务的宇航员如何克服挑战,并持续在太空领域奉献自己所学。

阿波罗11号任务把3名宇航员带往月球,其中两人在人类历史中首次踏上月球表面,全球数百万人透过电视追随他们的脚步。当时,指挥官阿姆斯特朗(Neil Armstrong)与奥尔德林(Buzz Aldrin)驾驶登月舱「鹰号」,阿姆斯特朗透过无线电告诉地面指挥中心,「鹰号」已着陆。第3名宇航员柯林斯(Michael Collins)则驾驶指挥舱环绕月球。

鹰号脱离母舱哥伦比亚号后,阿姆斯特朗以及奥尔德林启动推进器,准备下降,然而,电脑警报在最后关键时刻响起,燃料也在耗尽边缘。所幸,他们凭藉机敏反应以及与休士顿地面控制中心持续沟通,最终成功着陆,阿姆斯特朗通报,「休士顿,这边是宁静海基地,鹰号着陆了。」

阿姆斯特朗(Neil Armstrong)

阿姆斯特朗,人类的一大步

阿姆斯特朗1930年8月5日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他在家乡展开自己的NASA生涯,成为首位在月球行走的宇航员。成为宇航员前,他曾于1949到1952年担任美国海军的飞行员,接着1955年加入美国国家航空谘询委员会(NACA)

尽管阿姆斯特朗是历史上最知名的宇航员之一,他却倾向避开大众的目光,不过他始终抱持探索太空领域的热情,2010年他在国会作证表达担忧,反对时任总统欧巴马(Barack Obama)取消星座计画(Constellation program)的决定,其中还包括另一项登月项目。

阿姆斯特朗认为,欧巴马的决策会伤害美国在太空领域方面的领先地位,过去美国做出贡献而受到尊重,如果国家不愿投资,其他国家就会介入美国陷入困境的地方,这并不符合美国人的最佳利益。

2012年8月,阿姆斯特朗接受心脏血管绕道手术,他在同月25日死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享寿82岁。他的家人随后发表声明写道,对于那些可能会问该如何纪念尼尔的人来说,家属有个简单的请求,那就是尊敬他服务、成就与谦虚的榜样,「下次当你在澄澈的夜晚走出去,看见月亮朝你微笑,想起尼尔阿姆斯特朗并对他眨眨眼。」

欧巴马当时形容,阿姆斯特朗是美国最伟大的英雄之一。而与阿姆斯特朗一起登上月球的奥尔德林则表示,阿姆斯特朗是他所认识过最优秀的飞行员,「我的朋友尼尔迈出一小步,却是改变世界的一大步,将永远被铭记为人类历史上富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

奥尔德林(Buzz Aldrin)

奥尔德林,踏上壮丽的荒凉

1930年1月20日在纽泽西州出生的奥尔德林如今89岁,他是第二位踏上月球的宇航员。近期他接受采访时回忆,他与阿姆斯特朗当时都被月球的美丽所震撼,眼前的景色是「壮丽的荒凉」;回首50年前的成就,他承认阿波罗11号对许多人来说相当重要。

由于父亲是美国空军一名上校,奥尔德林从小就对飞行产生兴趣,他曾以空军少尉身份参与韩战,直到1963年被NASA选入双子星计画,1969年完成阿波罗11号任务后,他除了致力发展太空相关技术,也撰写多本科幻小说、童书以及回忆录。

1972年3月,奥尔德林停止执行太空任务后,便以管理身份回到空军,他后来在1973年的自传中透露,他离开NASA后与忧郁症、酒精成瘾对抗,他也与妻子离婚。

所幸,奥尔德林最终从混沌清醒过来,他持续研究太空探索领域,设计名为「奥尔德林火星循环轨道」的系统,获得3项美国专利。他也成立非营利组织,直到2014年进行改组,把重点放在STEAM教育,鼓励孩子从小学习太空相关知识。

相较于阿姆斯特朗的低调,奥尔德林持续发表演讲并在电视露面,他甚至在美剧《生活大爆炸》(The Big Bang Theory)、电影《变形金刚3》客串。此外,他也与嘻哈歌手合作,藉此促进年轻人对太空产生兴趣。

奥尔德林现居佛州卫星海滩(Satellite Beach),他日前出席加州隆纳雷根总统图书馆阿波罗纪念晚会。他希望能看到下一代重返月球,并在火星执行任务,「能够成为阿波罗一员,我感到很荣幸,这是我在1969年的感受,我至今仍有感觉。这是一个幸运的国家,真的很幸运,我们都有幸能参与其中,我期盼,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成为美国人有多幸运。」

柯林斯(Michael Collins)

柯林斯,被遗忘的宇航员一点也不孤独

现阶段身为太空相关领域顾问的柯林斯88岁,他1930年10月31日出生于意大利罗马,在阿波罗11号任务中,他并没有踏上月球,而是负责驾驶哥伦比亚号,独自绕行月球30周,他因此获得总统自由勋章。

柯林斯1952年毕业于西点军校,同年加入空军,并在密西西比州完成飞行训练,由于受到太空任务「水星-宇宙神6号」启发,他试图申请成为宇航员,但一度未被接受,接着他又进入美国空军试飞员学校,直到1963年被NASA选为第三组宇航员。

1966年7月18日,柯林斯展开双子星10号(Gemini 10)任务,接下来第二项则是众所瞩目的阿波罗11号,人类首次登月。就在伙伴阿姆斯特朗、奥尔德林在月球时,柯林斯则待在指挥舱,继续绕着月球轨道飞行,直到两位伙伴重新加入他。

柯林斯1970年1月离开NASA,1年后担任华盛顿史密森尼学会(Smithsonian Institution)行政人员,接着1980年他走入私营单位,成为相关领域的顾问。

长达半个世纪以来,柯林斯总会被多数记者询问相同的问题,当时他独自在指挥舱等待同伴,难道他不是世界上最孤独的男人吗?事实上,在阿波罗11号任务中,他确实是比较会被遗忘的太空员。

然而,柯林斯似乎不太介意他在母舱哥伦比亚号的时间,他自有一处美丽的空间,他告诉《纽约时报》,全部东西都是他的,他甚至喝了温咖啡。

柯林斯近期接受采访时表示,宇航员并不是英雄,「我们知道我们该做什么,但这就是我们被聘请要来做的事,它没有高于或超出职责范围,这是我们的责任,而我们履行了它。」

展开全文

大家都在看

  • 探索宇宙的边界,追寻科学的奥秘!

    探索宇宙的边界,追寻科学的奥秘! 学生知识科普:自然科学:宇宙到底有没有边界?宇宙到底有没有边界?自古以来人类就对宇宙的浩瀚与边界充满好奇。随着科学的发展,这一问题逐渐从哲学走向科学探索。目前主流科学理论认为宇宙起源于138亿年前的大爆 ... 宇宙探索05-15

  • 探索宇宙的奥秘:无尽的神秘之旅

    探索宇宙的奥秘:无尽的神秘之旅 宇宙,那是一个充满无尽奥秘的浩瀚空间,宛如一本永远翻不完的神秘之书,吸引着人类不断去探索。从宏观角度看,宇宙的尺度大得超乎想象。天文学家告诉我们,可观测宇宙的直径约为930亿光年。在这片广袤的空间里,散 ... 宇宙探索05-15

  • 探索未知:宇宙的神秘之旅

    探索未知:宇宙的神秘之旅 日常口语体风格嘿,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宇宙,那个无边无际、充满神秘的地方。你有没有想过,宇宙到底有多大?我们现在的科学技术虽然已经让我们发射了无数卫星、探测器,但宇宙的奥秘依然让人捉摸不透。首先,咱 ... 宇宙探索05-15

  • 关于宇宙的4大真相,99%的人都被误导了

    关于宇宙的4大真相,99%的人都被误导了 相信很多人都觉得自己虽然不是天文学家,但至少对宇宙有点常识。比如,太阳是黄色的、黑洞啥都能吸进去、水星是太阳系中最热的行星,但如果我告诉你,其实这些都是误区,你会不会有点震惊?接下来,我就带你一起拆穿 ... 宇宙探索05-13

  • 探索宇宙线起源之谜  这个开放日不容错过!

    探索宇宙线起源之谜 这个开放日不容错过! 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 (LHAASO,拉索)将于2025年5月15日至5月21日举行公众开放日活动,邀您一起探索宇宙线起源之谜!拉索是以宇宙线观测研究为核心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世界上灵敏度最高的超高能伽马探测装置, ... 宇宙探索05-13

  • 阜康之星航天陨石科普馆研学游:点燃青少年宇宙探索之火

    阜康之星航天陨石科普馆研学游:点燃青少年宇宙探索之火 5月7日,阜康市第四中学400余名学生走进阜康之星——航天陨石科普馆,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主题研学之旅。通过沉浸式体验与互动学习,带领师生们深入探索宇宙奥秘,感受科学魅力,成功点燃了青少年对天文与航天知识 ... 宇宙探索05-13

  • 宇宙探索中使用的先进机器人技术与科研成果总结

    宇宙探索中使用的先进机器人技术与科研成果总结 宇宙探索中使用的先进机器人技术与科研成果总结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人类从未止步。早期的天文学家通过肉眼观察星空,逐渐揭开宇宙的奥秘。而今,伴随着无人机、探测器以及各种先进机器人技术的出现,探索宇宙的步伐 ... 宇宙探索05-07

  • 宇宙探索中行星资源利用的潜力与挑战分析

    宇宙探索中行星资源利用的潜力与挑战分析 宇宙探索中行星资源利用的潜力与挑战分析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加深,行星资源利用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宇宙中充满了巨大的资源潜力,包括稀有金属、氦-3、水和其他可用于生命维持的物质。这些资源的 ... 宇宙探索05-06

  • 宇宙中的高能辐射及其对未来太空探索的挑战与应对

    宇宙中的高能辐射及其对未来太空探索的挑战与应对 宇宙中的高能辐射及其对未来太空探索的挑战与应对在探索宇宙的过程中,空间探测器、宇航员和其他相关设备都将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而其中一个最为严峻的挑战便是高能辐射。高能辐射来自太阳、宇宙的其他天体以及宇 ... 宇宙探索05-06

  • 人类对探索宇宙探索的越深,越觉得自己渺小

    人类对探索宇宙探索的越深,越觉得自己渺小 你或许难以置信,人类对宇宙探索得越深入就越感到绝望。因为在这片无垠的黑暗中,隐藏着两条让人类心惊胆战的定律:其一,我们所见的宇宙皆是过往的残影。其二,宇宙的浩瀚远超一切想象。人类的存在如同一粒尘埃,在 ... 宇宙探索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