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统一理论”为何没能实现,《易经》早就给出了答案
声明:本篇文章中的所有认知和观点没有科学依据,纯属作者主观推测,部分内容如果过于冲击你的主观认知,请当作故事阅读,仅供娱乐,切莫当真!

最近后台向我问到最多的问题就是:“大统一理论为什么只统一了三大作用力,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其实在我看来,大统一理论永远都统一不了四大作用力,因为大统一理论这个想法就已经错了,自然也就无法完成统一了。
我想一定会有人说,研究大统一理论的可都是全球顶级的理论物理学家,他们都相信并努力去验证,我哪有资格去否定呢?其实我敢否定也有我自己的理论依据,其中也包含了对《易经》阴阳之力的解读,所以我并不怀疑自己的想法一定就是错的。
就好比公元前400年的时候,都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还不容质疑,因为地心说最初是由米利都学派形成初步理念,后由古希腊学者欧多克斯提出,最后经亚里士多德、托勒密进一步把地心说发展而逐渐建立和完善起来。
这些人在当时可都是顶级天文学家、数学家、学者等。今天回过头再去看看那些当年顶级学者对地心说的信仰,全都是笑话。同样,1000年后的人们回过头再看20世纪的顶级理论物理学家,谁能保证就没有被他们笑话的某些定律和理论呢?

所以那些天天拿喷我当乐趣的朋友,读到这里就关掉吧。接下来分享一下为什么我坚信大统一理论本身就是错误的想法。
先要用易经的理论体系去理解宇宙和生命的起源
阅历的不同,以及对易经的理解深度不同,就会导致对易经的认知也不同。当我学完易经以后,我对易经的理解就是易经是在揭示宇宙和生命的变化规律,最后让我不得不感叹宇宙和生命太神奇了。对这些神奇之处的种种思考让我相信,宇宙中的一切都是由代码决定的,而不是大爆炸以后随机组合和演化而来的。

如果相信宇宙中的一切是由代码决定的,那么再去看大统一理论这个想法,就知道为什么是不可能的了。
首先我们要从生命的起源讲起。目前的主流观点认为远古地球上结构简单的无机物,经过长期的组合演化后,偶然形成了氨基酸等有机物质,并最终偶然演化出蛋白质并发展出生命。
注意!这个主流观点用了两次“偶然”,可这背后的概率有多低呢?目前科学家团队借助超级计算机对无机物在远古地球的大气成分下,计算出了偶然形成一个单个蛋白质的概率。先是设定了一个无机物可以组成由150个氨基酸构成的小型蛋白质,算作一次成功。
结果发现,这个概率是10的164次方之一,也就是说各种无机物在随机组合了10的164次方,才能成功组成一次。也就意味着无机物在随机组合的情况下,的确有成功组成有机物的可能。

于是超级计算机继续计算,也就是按照地球的年龄46亿年作为基础,给无机物46亿年的时间,那么能否组成一个蛋白质呢。要知道,无机物随机组成有机物是不能单纯看概率的,大前提是很多很多完美的环境和能量作为支撑,所以这个计算是假设这个完美环境和能量是已经存在的基础上去算概率。
再设定反应环境中充满了无数个构成蛋白质所需的20种氨基酸,然后给反应环境中提供充足的能量,屏蔽掉一切不利于反应的因素,继续设定这些氨基酸在每分钟内,随机组合6亿亿次,结果是,即便无机物在这样优越的条件下,46亿年时间居然一个蛋白质都没有形成。
于是科学团队取消了46亿年这个时间限制,结果算出,需要用7x10的18次方年才可以形成一个蛋白质,这个数字是个什么概念?要知道宇宙的年龄约是138亿年,这个数字是宇宙年龄的5600万倍。

更可怕的是,这仅仅是形成一个蛋白质所需要的时间,而单一蛋白质距离继续随机组合成生命体,更是遥遥无期了,那将会是7x10的18次方年的N次方年。
若想组成生命,需要最简单的一个细胞中,至少含有300个蛋白质,在这个基础上,还需要碳水化合物、糖类、核酸等各种其他复杂的有机物相互结合在一起。这些有机分子团单纯地堆积在一起还不行,想要有生命的表达,就需要有序地协调合作。
接着阐述一下有序协调合作的概念。当满足了所有细胞的组成物质,所有的有机分子团要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还要生成一个膜结构把它们和外界隔绝开,才能形成一个细胞并自我繁殖。并且这些有机分子团要同时工作才能运转,所以这些有机分子团必须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内结合才行。

仅形成一个蛋白质的几率都低至宇宙需要诞生至今5600万次倍的时间才能实现,更别说从蛋白质这些有机物结合成生命所需的过程要多久了。
生命体中,病毒的构造是最简单的,即便是病毒,现在也无法从零被创造出来,虽然可以培育或者对其基因进行编辑,但永远离不开母体。
还有最为关键的,生命体是由没有生命的原子构成,为什么同样是原子构成的石头,金属等就没有生命呢?就算生命有了,人的意识、感觉、情绪、情感、这些又是怎么产生的。

所以说物理学只告诉我们了物质的行为和规律,但没有真正地告诉我们物质到底是什么,物理学从行为描述物质,但物质却在被意识支配。
也就是说,如果生命体不是随机组成的,那就意味着每一个微观粒子都有自己的意识,也就是它们知道自己的使命是什么,它们要找谁组合,要做什么。如果是这样,可以组合出生命体就不难理解了。
就好比我们自己的身体,我们可以有限地对身体进行支配,可以支配我们能支配的器官,比如我们的四肢;但体内的一切,虽然是构成我们身体的一部分,但它们是不由我们的意识进行支配的,他们都是自主工作的。
就好比手指不小心被割破了,凝血系统会自动完成凝血,伤口会自主愈合。此时你想把自己的意识介入进行干涉,比如告诉自己的凝血系统我希望你10秒内完成愈合,或者我希望你10秒后再开始凝血工作,此时体内这套系统根本就不受你的意识指令支配。
再比如体内有源基因入侵了,免疫系统的B细胞会自主识别去做识别工作,然后T细胞会完成防御和击杀任务,这也不是你能支配的。你再深入思考一下,B细胞相当于配合狙击手工作的观察手,观察手发现目标以后,直接通过说话或者对讲机给狙击手传递信息,T细胞就相当于狙击手,B细胞识别到外源基因以后,T细胞是如何得知这些信息的?

受精卵发育到胚胎的过程,哪些微观粒子在什么时间节点跟谁结合,要完成什么任务,有益病毒什么时间节点参与它的工作,一切都是自主完成的。这套系统间完美协作的人造难度,远远超出了可控核聚变的难度。可控核聚变的实现,至少还有一个研究方向,而如何从零创造一个活体单细胞,并让他们自主有序协调配合,目前都不知道从何入手。

这就说明微观粒子是有意识的,但这个“意识”又如何理解呢?又从哪里来呢?难道又是经过无数个偶然使得意识也形成了?这是说不通的,所以这个意识,就是一套已经编写好的语言程序,也就是我说的代码,代表程序员用开发工具所支持的语言写出来的源文件,是一组由字符、符号或信号码元以离散形式表示信息的明确的规则体系。
基因语言是高维的程序语言,差别在于基因语言可以自主发现问题,自我修补,自我更新和完善。
微观粒子在做什么的时候,就是明确的代码规则给出的指令。同样是生命体,每种生物的特性是不同的,比如蝙蝠的外形跟人不同,蝙蝠拥有超声波回声定位本领,人是没有的,角马宝宝出生20分钟后就可以独立行走,人类的新生儿是做不到的,这些都是基因语言写好的。
人类独有的使用语言这套系统,也是基因语言写好的,灵长类动物10亿年以后也学不会说话,因为他们的基因语言里就没有这套指令。
人类的新生儿在初次接触母乳味道的时候,他同时还可以接收到很多气味,比如母亲的洗发香波味、沐浴露味、香水味、汗液味、但新生儿可以屏蔽掉这些没用的味道,然后识别到哪种味道可以为自己提供能量,在锁定这个味道所集中的区域以后,他们还知道咬在哪里可以把这些能量吸取出来。
有宝宝的可以回忆一下,自己宝宝初次吃母乳的时候,并不是在试错的过程中寻找乳源,而是能做到直接锁定乳源的位置。
他们又是怎么知道的?这些也是基因语言写好的,他们会自主地行动,不需要任何思考和判断。
所以易经之所以可以揭示宇宙和生命的变化规律,是因为有“规律”存在,如果宇宙的一切都是随机的,那么易经这套体系就不存在了。有规律就意味着被干涉过,这就是我相信宇宙是代码决定的一切。

引力不能被大统一理论统一,是引力代码的规则就不允许被统一
微观粒子能聚集在一起组成原子核,是力的作用。科学家通过粒子物理标准模型将强力、弱力、电磁力统一了起来,因为这三个作用力都是通过玻色子来传递。引力没能被统一,是因为“引力子”这种传递引力的假想粒子未能证实其存在。
先别说引力子是否存在,我们熟知的引力就一定是存在的吗?如果引力的本质是时空的扭曲,是否可以理解为一个物体由哪些粒子组成,于是对应怎样的质量以及时空扭曲的程度,就是代码给定义好的呢?
再就是玻色子可以传递三个作用力,这三个力是人类把这三种力给概念化,具象化了,他们又真实存在吗?是否也可以理解为两种特定粒子加上玻色子就是一个代码,代码规则就是让它们聚合在一起呢?

接下来思考两个问题:
1、想象一下一块石头里的所有波色子如果突然消失,那么这块石头最终会变成什么?
2、三个作用力通过玻色子传递的能量,是谁提供的,来自哪里?
尤其是第一个问题,我有我的思考结果,但这个结果很难用语言表述出来。不过你可以想象一下,微观粒子都散开了,原始斥力让他们无法再聚集,此时散开的无数粒子肉眼是否可见?他们要会被扩散到地球的地表,再继续思考,如果整个宇宙的玻色子消失了,那么宇宙还存在吗?这是你肉眼看不到的存在,那么他们以怎样的方式存在,如果不是代码规则,这不是一个大bug吗?
大统一理论为什么我认为是错误的,我们再回到易经的体系,易经认为万物都有阴阳之力,阳中有阴,阴中有阳。然后易经里的四象,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四大作用力。易经认为它们之间相生相克,相互发展与制约生成了宇宙的运动。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三个“生”的过程,是谁给提供的能量,具体点说就是玻色子传递的能量,和微观粒子运动的能量是谁给提供的,易经里解释的是阴力阳力之外的元气,即宇宙原始之力的推动下,万物方可不停地进行阴阳运动,生生不息。
再具体点解释这个阴力和阳力,宇宙在诞生以前,代码设定的规则就是宇宙的本源由质量、能量和空间组成,代码要求它们是终极的对立统一体。
阳力可以理解为代码规定质量具有原始默认的向心引力,或者对应的时空扭曲参数;
阴力可以理解为能量具有原始默认的离心斥力。
所以物质诞生后,四种作用力的代码规则就是必须是原始引力和原始斥力是最终对立统一。如果是这样,那么“大统一理论”,这个想法就已经错在根上了。

所以我相信宇宙就是虚拟出来的,一切的规律都是代码设定好的,代码能够工作,是宇宙原始能量支持的。这个原始能量如何理解呢?
现在来回忆一款游戏——《超级玛丽》,游戏里的人物只要吃到蘑菇,自身的能量就会变强,吃不同颜色的蘑菇,就会拥有不同的能量。假设游戏里的人物有了意识,他们也会思考为什么吃下蘑菇就会有能量?
于是这个人物就研究红蘑菇和绿蘑菇为什么要碰触特定的能量石块才能出现蘑菇,为什么能量石块总是出现在固定的位置?于是他通过物理和化学层面去研究蘑菇,为什么不同颜色的蘑菇会可以让自己拥有不同的能量,最终不论研究的结果是什么,总之就是蘑菇赋予了他能量。

事实上,出现蘑菇的能量石块在游戏进度条的哪个位置出现,吃下以后人物的能量有着怎样的变化,都是代码设定好的。游戏里的人物认为是蘑菇赋予了能量,殊不知是这个游戏里的原始能量提供的,这个原始能量就是幕后玩家插上电源后,所提供的能量,当玩家拉电闸的时候,一切都化为虚无。
结语
就此分享到这里吧, 按照以往发文经验,就知道会有一大波喷子来各种喷我,不过没关系,我把希望寄托于未来人,如果未来人在考古的时候有幸发现我的理论依据和结论是对的,请记得补给我一个诺贝尔物理学奖,挂我坟头就可以了。
大家都在看
-
关于宇宙的4大真相,99%的人都被误导了 相信很多人都觉得自己虽然不是天文学家,但至少对宇宙有点常识。比如,太阳是黄色的、黑洞啥都能吸进去、水星是太阳系中最热的行星,但如果我告诉你,其实这些都是误区,你会不会有点震惊?接下来,我就带你一起拆穿 ... 宇宙探索05-13
-
探索宇宙线起源之谜 这个开放日不容错过! 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 (LHAASO,拉索)将于2025年5月15日至5月21日举行公众开放日活动,邀您一起探索宇宙线起源之谜!拉索是以宇宙线观测研究为核心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世界上灵敏度最高的超高能伽马探测装置, ... 宇宙探索05-13
-
阜康之星航天陨石科普馆研学游:点燃青少年宇宙探索之火 5月7日,阜康市第四中学400余名学生走进阜康之星——航天陨石科普馆,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主题研学之旅。通过沉浸式体验与互动学习,带领师生们深入探索宇宙奥秘,感受科学魅力,成功点燃了青少年对天文与航天知识 ... 宇宙探索05-13
-
宇宙探索中使用的先进机器人技术与科研成果总结 宇宙探索中使用的先进机器人技术与科研成果总结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人类从未止步。早期的天文学家通过肉眼观察星空,逐渐揭开宇宙的奥秘。而今,伴随着无人机、探测器以及各种先进机器人技术的出现,探索宇宙的步伐 ... 宇宙探索05-07
-
宇宙探索中行星资源利用的潜力与挑战分析 宇宙探索中行星资源利用的潜力与挑战分析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加深,行星资源利用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宇宙中充满了巨大的资源潜力,包括稀有金属、氦-3、水和其他可用于生命维持的物质。这些资源的 ... 宇宙探索05-06
-
宇宙中的高能辐射及其对未来太空探索的挑战与应对 宇宙中的高能辐射及其对未来太空探索的挑战与应对在探索宇宙的过程中,空间探测器、宇航员和其他相关设备都将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而其中一个最为严峻的挑战便是高能辐射。高能辐射来自太阳、宇宙的其他天体以及宇 ... 宇宙探索05-06
-
人类对探索宇宙探索的越深,越觉得自己渺小 你或许难以置信,人类对宇宙探索得越深入就越感到绝望。因为在这片无垠的黑暗中,隐藏着两条让人类心惊胆战的定律:其一,我们所见的宇宙皆是过往的残影。其二,宇宙的浩瀚远超一切想象。人类的存在如同一粒尘埃,在 ... 宇宙探索05-03
-
中国首台大型通用型光谱望远镜启航:开启自主探索宇宙的新纪元 2025年4月27日,随着上海交通大学JUST光谱望远镜在青海冷湖天文观测基地的基建正式启动,中国天文学迎来了历史性的一刻——国产大型通用型光谱望远镜实现“零的突破”。这座口径达4.4米的“星辰之眼”,不仅是我国天 ... 宇宙探索04-29
-
点燃探索宇宙的热情!昆明市第十八幼儿园童心向太空 掌上春城讯近日,昆明市第十八幼儿园内热闹非凡,一场以“童心向太空 点亮航天梦”为主题的精彩活动在此开展,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往浩瀚宇宙的奇妙大门。活动现场,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沉浸在属于自己的航天探索之旅 ... 宇宙探索04-29
-
冷湖!探索宇宙的世界级“星辰之眼”!上海交大领衔为中国天文学发展再添利器 上海交通大学JUST光谱望远镜(Jiao-tong University Spectroscopic Telescope,简称JUST)基建项目建设启动会,昨天在冷湖天文观测基地B平台举行,标志着国产大型通用光谱望远镜研发实现了零的突破,中国天文观测再 ... 宇宙探索04-28
相关文章
- 神舟二十号:探索宇宙新征程
- 神舟二十号发射:探索宇宙新征程,科技发展新高度
- 【学习小组】习近平:探索浩瀚宇宙,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
- 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行任务大揭秘:探索宇宙新征程
- 宇宙中存在着最神秘的天体,虫洞,今天揭开虫洞的神秘面纱
- 太阳系外生命“最有力证据”现身,宇宙探索迎历史性转折 (2)
- 宇宙深处的旅程!从地球到银河边缘,探索无垠的星空奥秘!
- 渺小人类何以窥探浩瀚宇宙?认知边界与探索之路大揭秘
- 向着太空出发!“中国航天日”巡讲活动进校园,航天专家讲述宇宙探索故事
- 神秘的宇宙——探索黑洞的奥秘
- 向星辰出发:人类移居宇宙的探索之路
- 人类的宇宙探索:梦想与未来的征程
- AI可能会继承人类没有完成的"好奇心", 去探索宇宙的目的
- 睿创微纳助力宇宙探索,国产短波红外探测器首次成功应用于地基红外天文观测
- 宇宙射线探测实验的探索与挑战
- 2025年危机悄然逼近,你做好准备了吗?
- 月球丢失后果大揭秘!地外文明星际飞船曝光!
- 宇宙探索全集,带你领略浩瀚星空!
- 探索宇宙:无尽奥秘中的人类征程,带你开启奇妙宇宙之旅
- 量子芯片登太空:当硬核科技邂逅宇宙探索的浪漫
热门阅读
-
预言2030年太阳将休眠,恐怖的千年极寒将来临 07-11
-
中国十大元帅之死,多高寿而善终(林彪叛逃而死) 07-11
-
因果报应真实事例,做尽坏事必遭天谴 07-11
-
全球人口减少可能带来的六大教训和好处 07-18
-
离太阳最近的十大恒星排名,宇宙最大十大星球 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