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孔玉刀的作用

发布者:横竖有理 2021-4-18 19:05 来自: 奇趣网

在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中,出土了一把长65厘米的大玉刀,最厚处为0.4厘米,有锋利的刃部,刀背部钻有七孔,故名“七孔大玉刀”。类似的玉刀还发现过多枚,但形制稍短,刀背钻三孔或五孔,时代有早于二里头时期的,也有与二里头同时的。从它们若大的形制看,决不是装饰品,学术界就大玉刀的用途展开了讨论。

玉刀保存得相当完好,并且是迄今为止所见的最精美的饰纹者,可以称得上绝品。此刀在当时有什么用途?人们纷纷进行了猜测。有人认为是古代代表权威和地位的玉质仪杖器,有的认为是当时行刑用的刑具。

在博大精深的华夏文明中,玉器以其特有的品性和属性,融入了古代政治、经济、文化思想、伦理道德、宗教和社会的各个方面。玉本身是没有什么文化内涵的,只不过是精美的石头而已。但随着人们对它的认识的加深,进而意识到玉是可以代表陽精至纯的东西,以为是天地之精华,于是逐步赋予了它丰富的文化内涵。玉在中国古代被推崇为万物的主宰,我们可以从篆书中的玉的写法看出古人对玉的推崇。

在篆书里玉被写为“王”,与现今的玉相比少了一点,“王”代表一根丝绳贯穿着三块美玉,与参天、地、人的帝王的王相通。于是帝王用玉来表示上天的旨意,作为权威的象征。如先秦典籍《左传》记载,“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禹与诸侯相约在涂山开会,参与的国家使者执着玉器前来,为什么与会诸侯不拿其他的物件而是拿着玉器,可见玉器在那个时候已经是作为权力的象征了。

据考古挖掘研究,玉刀来源于新石器时代的石刀,但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已经脱离实用,成为权杖的象征。七孔大玉刀虽然具有战形器的形状,但从其纹饰的精美程度来看,应该脱离了作为战争用器的可能,而是作为礼仪权杖的象征的可能性更大。有的学者根据玉刀局部上有黄色沁,认为是血迹渗进玉里并且经过时间长期的洗礼后,导致变成了现在看到的这种颜色。

玉刀为什么会沾上血迹,既然不是用于战争,人们自然会联想到与杀人有关,于是在此基础上认为七孔大玉刀不是作为礼仪权杖的象征,而是作为杀人的刑具。对夏代的刑法我们现在不能完全地了解清楚,但根据古代文献的记载,可以略知一二。在夏没有建立之前,大禹认为在他的时代,德行已经开始衰落,已经比不上尧、舜时了,开始制作肉刑。他的儿子启推翻禅让制,继承了父亲的权力并建立了夏朝。

夏刑在大禹作刑的基础上继续加增。夏朝的刑法是相当多的,据郑玄为《周礼·秋官·司刑》作注说:“夏刑大辟二百,膑辟三百,宫辟五百,劓、墨各千。”大辟、膑、宫、劓、墨都是古代刑罚的名称,大辟是砍头的刑罚,膑是剔掉人的膝盖骨的刑罚,宫是阉割男性的生殖器的刑罚,劓是割掉鼻子的刑罚,墨是在脸上刺上字后涂上墨的刑罚。可见夏朝的刑法不仅类型多而且是很残酷的。其中的大辟就是死刑。夏朝到底是怎样执行死刑的,是吊死还是由人用刀杀头,或者是另外的死法?具体的细节现在就很难得知了。

但七孔大玉刀却具备了作为砍头工具这种功能,它的长度为65厘米,如果是作为装饰品,好像稍稍长了点,而且在上面钻了七个小孔,表达的是一种怎样的审美情趣,很难解释清楚;如果是作为行刑的用具,对它的长度和七个小孔都可以解释清楚。用刀杀人,刀的长度肯定要比人的头颅宽度长,另外刀上的七个小孔,可能就是拴绳子用的。在行刑的时候,把玉刀用活动的绳子拉起来,可以起到暂时稳定的作用,把人按在刀下面,然后把玉刀按下去,最后达到正法的目的。

这把七孔大玉刀由于年复一年的被当作杀人的刑具,尽管每次行刑结束后都要冲洗、擦拭,但刀上有时还是会残留有血迹,这些血迹慢慢地渗进到玉里,再经过几千年的保存,最后演化为我们现在看到的黄色沁。要彻底地了解这把七孔大玉刀的真正用途,最好的方法就是弄清楚夏朝是如何用玉的,即应理解夏代的玉文化。

商、周以后的玉文化我们现今都知道得很清楚,不仅有文献的记载,还有出土的文物相印证。自夏朝以后中国就有了国家和阶级,进入到了文明社会。对于夏这个朝代的了解,现在是非常不够的。古代的典籍对夏朝的记载与商、周相比,要少得多,这就给我们理解夏朝的文化出现了障碍。虽然古人说夏代已经有册有典。可是现在已经看不到这些册和典了。

是古人记载的失误、还是后人对古人的记载进行了篡改,抑或是在流传过程中遗失了,或者现在还静静的深埋在某个不为人所知的地方?都不得而知了。从夏朝出土的墓葬来看,当时在各个方面用玉已经相当的频繁,并且在制造玉的工艺方面也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玉在生活中所处的地位应该是很高的。

如果确实存在典和册,应该有一些关于玉方面的记载或者是相关方面的记载。只要找到相关的文献资料,再加上用出土的实物去印证,我们就可以弄清楚夏朝的玉文化了,对于七孔大玉刀用途之谜就可以迎刃而解。在没有更多的夏朝遗迹被挖掘和记载当时情况的有文字的册、典出现之前,七孔大玉刀到底是礼器还是凶器,或者具有其他的用途?只能是个谜了。

大家都在看

  • 揭秘中国古代十大未解之谜,你知道几个?

    揭秘中国古代十大未解之谜,你知道几个? 中国古代历史悠久,留下了许多令人费解的谜团。这些未解之谜不仅让后人惊叹,更激发了无数人的探索欲望。那么,中国古代究竟有哪些至今仍无法破解的神秘事件?以下为大家盘点十大古代未解之谜,你是否也曾听说过其中 ... 未解之谜07-08

  • 中国历史上十大未解之谜,破解任何一个都将震惊世界(建议收藏)

    中国历史上十大未解之谜,破解任何一个都将震惊世界(建议收藏) 历史的迷雾中,藏着改变世界的答案中国人常说:“读史可以明智。”但有些历史谜题,至今无人能解。它们像一道道悬在时间长河中的谜题,吸引着无数人去追寻、去探索。如果这些谜题被解开,或许会颠覆我们对古代文明的 ... 未解之谜06-14

  • 中国十大未解之谜,你听闻过几个?

    中国十大未解之谜,你听闻过几个? “九鼎”失踪之谜:上古时期,大禹治水功成,将天下划分为九州,遂令九州进献青铜,铸造了象征王权与国家统一的九鼎。这九鼎,仿佛是天地灵气与人间权势的结晶,承载着华夏最初的文明密码。然而,当历史的车轮滚到秦 ... 未解之谜05-24

  • 《无忧渡》大结局过后,留下了十个未解之谜

    《无忧渡》大结局过后,留下了十个未解之谜 由任嘉伦、宋祖儿等人主演的网剧《无忧渡》迎来了大结局,剧中几位主要角色看似都有了自己的归宿,但依然有些剧情没有交代清楚。下面就简单盘点一下,结局过后没有给出的答案的十处剧情。一、当年是谁刺伤了宣夜半夏 ... 未解之谜05-23

  • 中国五大未解之谜,有你知道的吗?

    中国五大未解之谜,有你知道的吗? 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中,无数未解之谜如星辰般散落,至今仍令人困惑。它们或与自然奇观有关,或与历史悬案相连,成为人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以下盘点的五大未解之谜,或许能带你走进一段神秘的历史旅程。1. 三 ... 未解之谜05-23

  • 中国十大未解之谜:破解一个就能改写历史?最后一个沉默了!

    中国十大未解之谜:破解一个就能改写历史?最后一个沉默了! 九鼎失踪之谜:秦始皇陵里藏着惊天秘密?大禹治水铸九鼎镇九州,周武王曾公开展示震慑诸侯。可到了秦始皇手里,这象征天命的九鼎竟凭空消失!司马迁说被秦国掠走,汉书却说沉在泗水河底。最邪门的是,杜牧写诗说&#34 ... 未解之谜05-18

  • 十大未解之谜 科学家都无法解释的进化之谜

    十大未解之谜 科学家都无法解释的进化之谜 人类世界一直都存在着许多的未解之谜,对于生物的进化问题更是如此,虽然科学家做过许多关于人类起源和生命是如何在地球上进化的答案,但是还有一些问题是至今没有答案的。一起来看看吧。10.长寿的原因有些动物,比 ... 未解之谜05-17

  • 时空迷局:世界十大未解之谜 !

    时空迷局:世界十大未解之谜 ! 上集:死亡三角的召唤“林教授,您真的相信百慕大三角的传说吗?”站在"探索者号"科考船的甲板上,林远望着眼前这片被称为"魔鬼三角"的海域,海风带着咸腥味拂过他略显沧桑的脸庞。这位四十出头的考 ... 未解之谜04-27

  • 时隔160年!孟德尔豌豆遗传学“未解之谜”被揭开

    时隔160年!孟德尔豌豆遗传学“未解之谜”被揭开 豌豆研究领域,科学家一直希望全面揭开160年前孟德尔所用七对性状背后的遗传密码遗留下来的“未解之谜”。记者24日从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获悉:这件工作,被该所研究员程时锋牵头的联合团队实现了。1 ... 未解之谜04-27

  • 《无忧渡》:“画中世界”结束之后,留下了五个未解之谜

    《无忧渡》:“画中世界”结束之后,留下了五个未解之谜 由任嘉伦、宋祖儿等人主演的网剧《无忧渡》正在热播,这部剧一共有六个单元,随着沙满和怯月虫的下线,“画中世界”这个单元正式结束。故事虽然已经结束,但是却依然有些剧情没有解释清楚,下面就简单盘点一下这个单 ... 未解之谜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