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龙抬头怎么来的?今天几点能看到“龙抬头”?一起来看看
今天是农历二月初二。
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
大仓满、小仓流……
潜龙从沉睡中抬头惊起,雷动风行,雷风相薄,引发春之生机勃勃。
从这一天起,田间莺飞草长,地里农耕忙,一年的辛劳就从这会儿开始了。
二月二龙抬头的由来
二月二,龙抬头,
风雨顺,又丰收。
大仓满,小囤流,
好年景,春开头。
在北方,二月二又叫“龙抬头日”,亦称“春龙节”。在南方叫“踏青节”,古称“挑菜节”。大约从唐朝开始,中国人就有过二月二的习俗。

从节气上说,农历二月初,正处在“雨水”、“惊蛰”和“春分”之间,我国很多地方已开始进入雨季。古人认为,这是“龙”的功劳。而且,龙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着极高的地位,不仅是祥瑞之物,更是和风化雨的主宰。因此,便有了“二月二,龙抬头”之说。此外,农历二月初二,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蛰伏在泥土或洞穴里的昆虫蛇兽,将从冬眠中醒来,传说中的龙也从沉睡中醒来,要在这天抬头升天,故有民间信奉的“龙头节”,又称“春龙节”等。
这一天过后,农村逐渐进入繁忙的春耕时节,选种、踏田、开犁……正所谓:
龙梦醒,天暖正早春,
龙抬头,填仓风雨顺。
龙尾摆,田间起花云,
龙鳞闪,五谷进家门。
二月二·习俗
吃龙食
二月二吃饼,曰“龙鳞饼”;二月二吃面,曰“龙须面”;还有“龙耳饺子”“龙眼馄饨”“龙子饭”等。许多普通的食品,都借龙来命名,大概都是为了感谢龙的恩德,感谢龙为人间带来甘雨,带来食物,带来生命。
剃头
二月二,龙抬头。乡间又有“剃龙头”之俗。老百姓在过大年前,都要剃头,所谓“有钱没钱,剃头过年”。正月里,一般不剃头。到二月二龙抬头之日,人们都要理发剃头,大约也是为讨个吉利,沾一些龙的吉祥喜气。二月二剃龙头,可能还有“期望成龙”,希望状元及第,有一个美好前程的寓意。

熏虫儿
从明朝起,民间就流行“熏虫儿”的习俗。二月二这一天,人们把元旦祭祖所用的饼或新做的馅饼用油炸来吃,用炸油的气味来熏床或炕,把将要复苏的“虫儿”熏死,来祛除病灾,保障健康。一般人家在这天还要清扫房屋。俗谚说:“二月二日扫房梁,蝎子蜈蚣没处藏。”
引龙
在晋西北,二月二早上太阳没出山以前,家家户户都要提桶到河边或井边取水。汲水时桶里放着铜钱,提上水后边走边洒,到家后将剩下的水倒入水缸,这样就把“钱龙”引回来了。
接“姑娘”
在苏北,有“二月二,带姑娘”之说。正月里“姑娘”是不能住在娘家的,到了二月初二,娘家人就来接女儿回去,住上几天,一是正月里忙活了好长时间,比较劳累,接回娘家好好歇一歇;二是新的一年刚开始,又要忙碌了,所以要犒劳犒劳她。
踏青
宋朝时二月二叫“花朝节”,把这一天指定为百花生日。到元朝时又有“踏青节”之称,百姓在这一天出去踏青、郊游。有的人在踏青回家时,沿途采摘此蓬叶(一种地上生长的花叶)拿回自家在门前拜祭,有“迎富”之意。
二月二·诗词
《二月二日》
白居易(唐)
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
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
《二月二日》
李商隐(唐)
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
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
万里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
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

《二月二日出郊》
王庭珪(宋)
日头欲出未出时,雾失江城雨脚微。
天忽作晴山卷幔,云犹含态石披衣。
烟村南北黄鹂语,麦陇高低紫燕飞。
谁似田家知此乐,呼儿吹笛跨牛归?
《二月二日即事》
方岳 (南宋)
春潮昨夜没平滩,一雨催花色半含。
雁唤元宵归塞北,燕衔新社到江南。
无欢不必游花树,有病何须置药篮。
只把公忠答天地,从教儿女闹冠簪。
几点能看到"龙抬头"
天文科普专家介绍,今年的“龙抬头”发生在晚上十点前后。“龙抬头”指的是什么?几点能看到“龙抬头”?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科普主管王科超介绍,我国古人为观测天象,把天球赤道和黄道一带的恒星分成二十八个星组,称为二十八宿。二十八宿中,每七宿为一组:东方为苍龙,南方为朱雀,西方为白虎,北方为玄武。
“东方苍龙包含了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生动地勾勒出一条龙的形象:角宿作龙头,亢宿为脖颈,氐宿为胸膛,房宿为龙腹,心宿是龙身,尾宿和箕宿共同代表龙尾。”王科超说,“龙抬头”反映的就是角宿从东方地平线升起的形象,像是“龙头”抬了起来。
在大约2000年前,中国古人看到的“二月二,龙抬头”是在日落后不久。由于存在岁差,如今人们一般在农历二月初二晚上八九点才能看到“龙抬头”。
今年看到“龙抬头”的时间相对更晚,大约在今天晚上十点。王科超解释,除了岁差经年累月的影响,相同的恒星天象在一天中出现的时间与公历日期的早晚也有关系。同一颗恒星,每天都比前一天提前大约4分钟升起。今年农历二月初二对应公历日期2月21日,当天“龙抬头”时间比2021年3月14日的“二月二,龙抬头”晚一个多小时。
在农历二月初二之后的近两个月内,公众在晚上不同时间段可以看到“龙头”角宿从地平线升起的景象。整条“苍龙”从地平线升起需要约6个小时。公历7月中旬至10月中旬,公众入夜后就能看到整个苍龙的“龙形”出现在夜空中。
文章综合自 |央视新闻、新华社、人民日报等
大家都在看
-
今日立秋不一般!双重“暴击”秋老虎,这些奇葩习俗你试过吗? 北京时间今日13时51分19秒,当太阳抵达黄经135度,2025年立秋节气踩着点来了。这一天恰逢农历闰六月十四,正处于中伏第九天的烧烤模式中。这个看似普通的节气交接点,暗藏玄机——它不仅是十二年来最晚的立秋时刻, ... 奇风异俗08-13
-
印度不愧是“人间炼狱”:奇葩习俗刷新三观,愚昧无知让人发指 印度不愧是“人间炼狱”:奇葩习俗刷新三观,愚昧无知让人发指你能想象吗?2025年了,地球上还有7亿人不爱用厕所,宁可清晨带瓶水冲到树林里“遛弯顺便解决人生大事”,最后还用左手直接上阵。说实话,第一次听说的 ... 奇风异俗08-13
-
湖南农村奇怪习俗,人到60岁就为自己制作棺材了,有何好处 人间百味,悲欢自知。人生六十,不过弹指一挥间。世事翻转,无常如风。正如庄子所言:生者寄也,死者归也。”走过半世风霜,人们终会明白:生死,不过一场循环。在湖南广袤的田野上,有一道特别的风景。每逢村人年满 ... 奇风异俗08-13
-
消失的东北民俗八大怪 现在人们一提起过去东北的特产,就会想起东北有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过去东北人生活有哪些民俗文化呢?今天带着你一起回忆,过去东北人日常生活中的八大怪:1、养活孩子吊起来。东北的婴儿摇篮与南方的悠车相 ... 奇风异俗08-13
-
靖江农村怪习俗:清明提灯照麦田,还得求这位"将军",你知道吗? 靖江乡下的老槐树下,82岁的王阿婆总爱摩挲那个褪色的竹灯笼。灯笼骨架上还沾着点点烛泪,是她十五岁那年"照小麦"时留下的。"那时候清明节的晚上,田埂上全是灯笼光。"阿婆眯着眼笑,仿佛又看见当年 ... 奇风异俗08-13
-
2025年“双六月”,你知道民间有哪些习俗与禁忌吗? 作者 :彩霞满天“双六月”,是指农历一年中出现两个六月,民间视为特殊月份。在19年7闰的历法设置中,闰六月出现的频率相对较高。最近一次出现在8年前的2017年,下一次会出现在11年后的2036年。“双六月”,是闰六 ... 奇风异俗08-08
-
2025年罕见“双六月”,你知道民间这6大传统习俗与禁忌吗? 农历2025年将迎来罕见的"双六月"奇观!这个19年才出现7次的特殊月份,在民间被称为"福寿双至月"。老一辈常说:"双六门前过,无喜也有祸",在这个特殊的月份里,到底有哪些传承千年的习俗? ... 奇风异俗08-04
-
我国有一神秘族群,其特殊的习俗实在太吓人,少女婚前必须经历 在中国西南那一片山鬼出没、云雾缭绕的地方,独龙江峡谷总是被描绘得神秘又带点冷峻。独龙族就在这里生存了漫长的岁月。外面的人往往觉得他们像是被岁月藏起来,不问尘世。可谁知道,这种与世隔绝其实也有苦衷?独龙 ... 奇风异俗07-30
-
云南十八怪,怪怪有来头!十八怪风俗背后的故事,你知道多少 云南这地方,藏在西南边儿,不光风景美得没话说,民族又多,更有那让人听着就新鲜的"云南十八怪"。别以为这"怪"是说不好,其实是说这儿的地理、文化、过日子的法子特别有意思。今天就跟大伙儿掰扯掰 ... 奇风异俗07-30
-
我们村有个奇怪的习俗,每个女孩出嫁前,都必须送到山神庙过一晚 我们村有个奇怪的习俗,那便是每个女孩出嫁前,都得去山神庙过夜。得了山神的临幸,女孩的一生都会平安顺遂,娘家和婆家也会跟着受益。女孩们在山神庙过完夜,都说自己见到了山神的英姿。有的说山神是个俊美非凡的美 ... 奇风异俗07-17
相关文章
- 吉林“八大怪”:东北民俗的文化印记
- 出国旅游前必看:这些国家的“奇葩”习俗,接受不了劝你别去!
- 日本四大奇葩习俗,其中“夜爬”,震碎全球人的三观
- 100个传统民俗,你见过多少?
- 今日雨水,雨水节气在民间有哪些习俗?给家里的小孩找一个干爹
- 【长图】正月十三民间有哪些习俗?
- 探寻民间风俗:文化传承与精神体现
- 正月十五闹元宵,这10大习俗一定要知道!
- 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除了理发,厦门还有这些独特的民间习俗……
- 古代奇葩习俗大揭秘:你无法想象的古人生活
- 二十四节气习俗趣事与养生
- 探秘越南:那些让人惊掉下巴的怪异习俗
- 再说广西风俗:外人看着奇怪,本地人过得实在,这背后道理在哪?
- 老辈传下的“招财宝典”:12个让财运“狂飙”的传统习俗
- 你以为的“民间风俗”其实是误解!揭开背后的真实面纱!
- 你听过各省都有哪些奇特的风俗习惯?山西午睡文化放下碗就找枕头
- 谷雨到!夏意近!这些民间习俗和俗语,老祖宗的智慧太绝了!
- 最离谱的十大民间大小事,特别是电动车居首
- 老祖宗的5个智慧习俗,藏着夏天最舒服的打开方式
- 谷雨节气话“习俗”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深厚
热门阅读
-
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傣族泼水节(代表着新年) 07-11
-
史上最牛的节日彝族摸奶节,女人很享受男人的爱意 07-11
-
日本好看的三级推荐向 保证让你满意 07-11
-
古代惩罚道具三角木马 女性被如此折磨 07-11
-
广西柳州莫菁门事件,全场都是刺激让人流鼻血 07-11
-
犹太民族的割礼习俗是怎样的 12-07
-
女体盛是一种什么文化 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