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麦隆奇怪风俗,乱伦合法(儿子娶母亲)
喀麦隆素有微型非洲之称,这里有广阔的沙漠,美丽的海滩,雄伟的火山,辽阔的草原,浓密的森林,肥沃的农田,非洲所有植物几乎都在这里生长,非洲所有动物几乎都在这里奔跑,非洲各种文化几乎都在这里上演,婚姻形式更是五花八门,一夫一妻,一夫多妻,继承妻子……
借葫芦求婚 以酒为媒
虽然喀麦隆法定婚龄是女子15岁以上,男子18岁以上,但在农村仍保留着传统的早婚习俗,有的女孩2岁订婚,9岁结婚。在城市,男女青年的结婚年龄一般在20岁左右。
男孩看上一个姑娘后,父母便带着儿子去女方求婚。去的时候要背着一只装满棕榈酒的葫芦。来到女方大门外,男孩朝院内高喊:“我来这里向某某姑娘的父母借个葫芦喝水。”这句话的寓意是来向女孩父母求婚的。
喀麦隆奇特风俗:儿子竟可娶母亲为妻
女方父母开门迎客,互相了解对方的情况后,女方父母会征求女儿的意见。如果女孩对这门亲事有意,她会接过男孩的酒葫芦,打开塞子,先敬父亲喝,接着敬兄长(如果有的话),然后,她自己也啜上一口,最后,把葫芦递给自己的意中人,请他喝酒。一旦姑娘和男孩都喝了酒,这就意味着订立了婚约。即使女方不同意,为了不让客人扫兴,这酒照样喝,只是在客人告辞时,女方会送给男方酒钱,这就暗示女方不同意这门亲事。
订婚后,男方便准备彩礼。传统的彩礼包括女子的“头上钱”、棕榈油、盐巴、一把新锄头、一根乌木棍、给女子长辈的钱、30葫芦棕榈酒、4只母鸡、3只公鸡、30捆干柴、一串烟草和一些白布。过完彩礼,准女婿要“砍断妻子的脚”,就是向未婚妻的脚面上洒酒,意味着剪断未婚妻与娘家的脐带关系,把她从娘家“解放”出来和自己过日子。
喀麦隆的传统婚礼在夜间举行,要举行两次婚礼,第一次是在公婆家,第二次是在新婚夫妇自己的新家。
结婚那天,新娘要用油涂抹身体,爷爷向她身上洒乌木粉以示祝福。然后,新娘在伴娘陪同下由长辈和兄弟姐妹们送到公婆家。
新娘来到公婆家门前,男方的女性成员出来迎接,并送给新娘一只鸡。新娘进门后,新郎的姐姐妹妹们要“买新娘”。新娘接过钱弯腰行礼,进入公婆家的临时洞房。新娘和伴娘坐定后,新郎的兄弟姐妹们进来“买新娘的嘴”,送给新娘一些钱后开始祝福、寒暄、攀谈。然后是婚宴,婚宴就像晚餐会,人们边吃边唱边跳,热闹非凡。
等到“恩坦姆布突”(喀麦隆的星期八,这天是集市),新娘要洗去身上的油。新婚夫妇站在院落里,有人拿来“福福”(用玉米面做的糕)。如果他们吃下“福福”,表示双方对婚姻满意。谁不吃“福福”,谁对婚姻不满意,这门婚姻就宣告解除,女方把彩礼返换给男方,从此,男女双方可另觅新欢。
如果新娘新郎对婚姻满意,就要安排第二次婚礼。新郎先到属于自己的新家等候,人们簇拥者新娘去新家。路上,人们欢快地唱呀、笑呀、跳呀,有得还戴着面具,就像狂欢节一般。
快到新家时,男方迎亲的人照样送来一只鸡。这时,送亲的队伍会停下来,对男方送鸡的人谎称有石头和蚂蚁挡住了路,过不去了。这时,男方的来人就掏出“红包”递上去。拿到“红包”后,送亲的人群又兴高采烈地继续向前走。
送亲的队伍停在新家门口,等再次拿到“红包”后才肯进门。新娘坐到床上,新郎家的亲戚都来道喜。这时,洞房里点燃炭火,把一坛酒架到火上煮,人们喝酒,嬉闹,喧嚣,庆祝活动一直持续到次日凌晨。
如果在新婚第一夜新娘不是处女,新郎可以宣告退婚,也可以接受这门婚姻。如果新郎接受这个不是处女的新娘,第二次婚礼就不能选在“恩坦姆布突”,而要选“德兹姆布芬”(星期一),婚礼没有什么庆祝活动,新娘只在姑姑陪同下,灰溜溜地来到自己的新家,还不能从大门进去,只能从围墙上开的洞钻进去。
在喀麦隆,新婚夫妇领取结婚证时要决定领取何种结婚证,因为喀麦隆有两种结婚证——一夫多妻结婚证和一夫一妻结婚证。当然,选哪种结婚证主要取决于女方,因为几乎100%的男人想领一夫多妻结婚证。如果新娘不同意一夫多妻婚姻,结局无非有两种:如果男方很爱女方,他就放弃一夫多妻婚姻,领取一夫一妻结婚证,这意味着在他们婚姻存续期间,丈夫不得再娶别的女人,否则就是违法;如果新郎是个花心男人,坚持领一夫多妻结婚证,那两人只好分手。
在一夫多妻制家庭中,每个老婆独居一处,通常是在分给她的农田上盖房子,在那里居住、劳动。丈夫住在自己的房子,他要安排一个“值日表”发给所有的老婆,每天晚上,老婆根据“值日表”到丈夫的住所过夫妻生活。当然,年轻貌美的老婆“值日”的机会更多些。
喀麦隆还有种奇异的婚姻,那就是儿子可以继承父亲的老婆,弟弟可以继承哥哥的老婆,连孩子一起继承,其目的是“肥水不流到外人田”,防止父亲的老婆或哥哥的老婆改嫁外人,把财产带走。当然,这种继承不是强制性的,要双方同意。但酋长是个例外,根据传统,老酋长驾崩后,儿子酋长顺理成章地把父亲酋长的头衔、权势、财产连同所有的老婆孩子一同继承。
大家都在看
-
100个传统民俗,你见过多少? 看到网友分享的100个传统民俗,瞬间勾起儿时的记忆。很多民俗,都在逐渐消失。还好有文字,有图片,帮我们记下这些美好的过往曾经。“磨剪子来戗菜刀”,这个耳熟能详的声音,到现在都能想起其中的声调。这个习俗也 ... 奇风异俗07-01
-
今日雨水,雨水节气在民间有哪些习俗?给家里的小孩找一个干爹 今天就是雨水节气了,时间在2月18日晚上18:06:18,雨水是24节气的第二个节气。雨水过后,标志着气温有所回升,雨水会多了起来,冰雪将会融化。在雨水节气,在民间也流传着一些习俗。到底有哪些呢?一起来了解一下, ... 奇风异俗07-01
-
【长图】正月十三民间有哪些习俗? 奇风异俗07-01
-
探寻民间风俗:文化传承与精神体现 民间风俗是一个民族或地区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文化印记,它如同散落的珍珠,串起了岁月的记忆与生活的智慧。下面从多个维度为你介绍民间风俗,带你领略其独特魅力。饮食风俗:舌尖上的文化密码在饮食方面,民间风 ... 奇风异俗07-01
-
正月十五闹元宵,这10大习俗一定要知道! 今天是2025年2月12日乙巳年正月十五立春不久,我们就迎来了——元宵节自这一夜起,月移西去,春回大地。火树银花,香车宝马。灯火阑珊处,眉间心上人。天寒地冻不会长久,春风正在来的路上。愿这个元宵,带来一年的 ... 奇风异俗07-01
-
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除了理发,厦门还有这些独特的民间习俗…… 今天是农历二月初二,在民间有“龙抬头”之说。有民谚说:“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说的是在“龙抬头”这一天理发,可鸿运当头、福星高照。今天一早,就有很多市民去理发店“剃龙头”了。今年的“龙抬头” ... 奇风异俗07-01
-
古代奇葩习俗大揭秘:你无法想象的古人生活 人类的历史如同一部绚丽多彩的长卷,古人用他们奇异的习俗、荒诞的仪式,书写着一幕幕令人啼笑皆非、震惊不已的奇幻篇章。那些古老的风俗,宛如隐藏在时间深处的宝藏,等待着我们去发掘、去感叹。今天,就让我们一同 ... 奇风异俗06-26
-
二十四节气习俗趣事与养生 二十四节气习俗趣事:食苦菜5月21日迎来小满节气,这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八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其名字来源于作物,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小满节气民间有吃苦菜的 ... 奇风异俗05-22
-
探秘越南:那些让人惊掉下巴的怪异习俗 越南,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国度如今,出国旅游已经成为很多人放松身心、增长见识的热门选择。当我们翻开世界地图,不难发现,在东南亚的版图上,有一个国家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目光,它就是越南。越南 ... 奇风异俗05-20
-
再说广西风俗:外人看着奇怪,本地人过得实在,这背后道理在哪? 最近网上那篇“广西7大奇怪风俗”火了,说实话,作为在不同地方都生活过的人,看到这些描述,第一反应可能真和那位湖南老表差不多:嘿,还真有点不一样!老人不兴做寿、寡妇不嫁本村、同姓不婚那么严格、甚至还有二 ... 奇风异俗05-19
相关文章
- 老辈传下的“招财宝典”:12个让财运“狂飙”的传统习俗
- 你以为的“民间风俗”其实是误解!揭开背后的真实面纱!
- 你听过各省都有哪些奇特的风俗习惯?山西午睡文化放下碗就找枕头
- 谷雨到!夏意近!这些民间习俗和俗语,老祖宗的智慧太绝了!
- 最离谱的十大民间大小事,特别是电动车居首
- 老祖宗的5个智慧习俗,藏着夏天最舒服的打开方式
- 谷雨节气话“习俗”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深厚
- 吃春、禁蝎、走谷雨、赏牡丹……“雨生百谷”话习俗
- 民间传统习俗小知识:生活里的安心小细节
- 山西八大怪有多怪?老陈醋算一道菜,新娘盖头给驴盖
- 发现广西农村,7个不一样的民间习俗,有相同的吗?一起来说说看
- 这些世代相传的讲究,藏着生活的美好祈愿
- 中国的民间习俗.
- 民俗里的奇趣密码:传统节日中的小众 “怪” 习俗
- 三农现象:农村的奇怪风俗
- 在我们家乡民间风俗有几点必须知曉和遵守
- 民间十条风水习俗,你知道几条?揭秘那些影响生活的古老智慧
- 中国人必须知道的35个风俗
- 民间的这些传统文化习俗,你知道哪几个?
- 做四事,吃三样,二不碰……二月二,这些民间传统习俗你知道吗?
热门阅读
-
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傣族泼水节(代表着新年) 07-11
-
史上最牛的节日彝族摸奶节,女人很享受男人的爱意 07-11
-
日本好看的三级推荐向 保证让你满意 07-11
-
古代惩罚道具三角木马 女性被如此折磨 07-11
-
广西柳州莫菁门事件,全场都是刺激让人流鼻血 07-11
-
犹太民族的割礼习俗是怎样的 12-07
-
女体盛是一种什么文化 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