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木雕有什么特色
徽州木雕,石雕、砖雕艺术善于处理原材料本色,既能溶化在建筑物整体之中,又能像水墨画一样,清新淡雅,特别是木雕艺术,更为古色古香的建筑锦上添花。徽州木雕作品绘画性很强,允许雕刻深度的平面上变化,整体感很强。
共同构筑文化空间
徽州民居大多依山傍水,他们把民居建筑和所在环境看成一体。因此无论是人们所选择的自然环境,还是人工配置的山水花木,总是和建筑,雕刻装饰共同构筑成充满艺术气氛的文化空间。
民居的前庭或庭侧布置有小型庭院或小花园,缀置花坛,水池,植以花木,摆放盆景。粉墙上饰以砖雕,石雕花窗,或放长条石桌、石凳,点缀小品,使建筑、山水、花木融为一体,庭院小,颇得园林之趣,体现了建筑的有机功能。
特别鲜明突出的是白墙黑瓦和马头墙,它们层层叠叠高低有致,长短相同,轮廓清晰,这些特点在这里均得充分体现。
同时它也是木雕中风光浮雕的蓝图,即便是人物活动的木雕,其衬景,也是从徽州园林中摄取范本的。
山区形象和气韵秀色
还有木雕上的松、石、云、泉以及奇花异草、就有山区典型形象。更具有徽派版画和徽州盆景和造型特色。
那无石不松,无松不奇(黄山虬松、顶平如削、枝著虬龙、苍翠欲滴、奇特的长相)。
那变化无穷的云海、云铺深壑,絮掩危崖,“妙在非海、确又似海”、它使本有千姿万态的奇松怪石,披上了万方魔巾。
黄山的巧石,似人、似物、似禽、似兽的造型,或具象或抽象、全在山崖的顶端。那生动活泼的黄猴,小松鼠以及具有皖南山区特性的飞禽、走兽、虫鱼、恰似鸟类、兽类云集的音乐盛会。
花卉虽说全国各地大同小异,但处在不同环境和位置上也能显示出地方特征。
即使是戏剧和其它人物动态形象,徽州木雕中很少见到体型高大,性格豪放粗犷的形象,剧中人即便是北方人、雕刻艺人还是设计得一般均比较矮小,不失江南人的秀色气韵。
徽州木雕的个性特征
徽州木雕中的个性特征,能充分体现在刀刻形象上,应该感谢那些名不见经传的能工巧匠,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艺术遗产。
徽州木雕作品绘画性很强,作品从正面观赏最佳,每地一块或一组献词是在一个平面上,采用阳刻的手法,依据画面的结构,逐渐递增使层次加深。
它们的形体受雕刻材料的实用板面所约束,处理层次基本上在允许雕刻深度的平面上变化,整体感很强。
从雕刻装饰角度,安装时也有技巧,讲究观赏视角,花边的配置可以不放在一个平面上,显得层次丰富,在统一中求变化。
形式美与装饰性很难分开
充分利用制作条件及物质材料,表现出高度概括并美化构件。
如在传统题材中的龙、凤、麒麟等,花卉中各种花的单独纹样,二方连续及四方连续。
民俗题材双喜、寿字、万字、八节、回纹及人物题材中的力士,仙佛、罗汉等形象动态,赋予美好的,吉祥的寓意应用在建筑装饰的部位上。
但艺术作品中的装饰性不要单纯被理解为点缀的花花草草,它的实际内涵大得很。 艺术作品好内容是要有完美形式来表达的,而形式美与装饰性很难分开。即使是写实的作品也有内在的装饰性。
人大于房屋,人大于山
徽州民间木雕艺人们还善于把闪电等,经过雕刻者运用夸张的具象固定、提炼出他们所熟悉的可视形象,运用到雕刻中来。
徽州木雕的装饰处理,对所表现的形象均作高度概括,并带有变形手法。 特别是戏剧、小说、民俗、神州故事方面的题材,构成手法很像舞台布景、道具和人物活动。有戏剧特写镜头之感。
对人物和环境表现,手法均很简练,常使用象征和夸张的方法。
为突出重要部分,往往出现人大于房屋,人大于山。一间屋子伸出一至两个人头,就把这房屋占满了。
把不同类别的东西组合
民间雕刻匠师通过对生活观察,概括,运用想象,集它们各自优美的部分,来创造理想之物。
徽州木雕还善于把理想的事物和现实的东西结合起来,处理理想事物有现实的基础,处理现实的事物又有理想的意境。
如木雕中民俗题材“龙腾虎跃”,“麒麟送子”等。讲究表现气势,虎的奔腾如飞,在腿和身体两侧装上“火苗”形象,给人以飞动,快捷感。
有从美好的愿望出发,把不同时间、地点甚至两种生活中的相容的东西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新的可视形象。
另外常见徽州木雕把不同类别的东西组合在一起,如人物、花鸟、山水、八宝博古、几何形等共处一个画面上,然主次分明,各起各的作用,显得民间风味浓郁,装饰性强。
带有岁月见证的古意
徽州木雕的艺术价值,不仅是徽州古建筑工程中的装饰品,同时也是能够独立存在的完整艺术品。
不论是砖雕、石雕还是木雕,虽然是住宅和附属在建筑物上的部件,如门罩中的砖雕,天井四周山水、花鸟题材的石雕,或是窗扇下栏板,屋沿下檐条、雀替,楼层栏板上带有主题性的木雕,但它们统统都是一幅独立的画,一件完整独立的艺术品。
随着岁月蹉跎,古建筑的变迁,这些三雕作品依然可以作为艺术品安装在现代化的厅堂,装潢客厅,它们带有岁月见证的古意,带着深厚的民间艺术色彩,给观者以美的熏陶和启迪。
鲜明的汉风唐韵
即所谓‘、汉唐气度”。徽州木雕的特殊性是由徽州地域的“小气候”决定的。徽州木雕的热情、向上的格调与地域经济生活的富裕是合拍的。木雕构图饱满,画面注重张力,人物造型生动,雕刻粗犷,动感强烈,具有沉雄、奔放、古拙的艺术风格。
在文人画坛,人物画宋代以后就走下坡路,明清时更为沉寂,很多人物作品造型能力很弱,呈现出与当时明清小说、戏曲类同的弱不禁风的病态美。徽州木雕中却焕发出健康的喜气洋洋的审美情调。不过,到了民国以后,随着徽商的衰落,木雕中那种自信的艺术感觉也骤然消失。从民国年间款县的木雕组画《耕织图》中可以明显地看出其差异,构图囿于西学的比例和透视关系、十分工细地雕凿,满幅纤弱之气,已无法掩盖对失去的优势之无奈。
完整的构思设计
徽州木雕有着十分高超的总体设计规划。每一幢民居的木雕内容、风格都有一个明确的创作倾向。举四幢同是清代的民居为例:
一户清代大盐商建造的“承志堂”,额枯雕的是唐肃宗宴官图,前厅是百子闹元霄,格扇门雕的是八仙图,下端雕有福、禄、寿、禧四星高照图。左右边门用梁枪、月梁、雀替三个建筑构件组成两个“布币”,形似“商”字。后厅雕的是郭子仪上寿图和九世同居图。整幢设计弥漫着金银气。
另一幢清代民居,天井隔扇雕刻16块全是以诗教为内容的唐诗选刻木雕组画,东西雀替为魁星点斗和蟾宫折桂,四块窗栏板分别雕府学、社学、书院和私塾,一看便知是读书人的住宅。
有一幢面积不大的清代小户人家的民居里,天井下雕刻全套24块《二十四孝图》,还有《四爱图》,雀替、窗格心也是《麻姑上寿》及《和合二仙》等仁爱、慈孝、劝善的题材,显示出原主人的孝义情怀。
绩溪上庄的胡适故居,清末建筑,前后两进厅室的门壁上刻有10幅《兰花图》,平板凹刻,还题有“兰为王者冠,不与众草伍”的诗句;下部的裙板则空白不施任何雕凿。这幢民居的雕刻突出了主人清雅脱俗的君子。
大胆的构图布局
抓住最能代表人物或事件的特征,简约的手段,来,给人一种举重若轻的艺术感受。处理情节化构图时往往仰承汉代壁画、石、画像砖的整体风格趣味,戏剧性的事件,布局时,在一块不大的木板上雕刻众多人物,面可以表现不同空间的全过程,里。比如《关公送嫂》与《赵匡撤千里送京娘》可以在一幅作品中出现。
巧妙的光影造型
徽州民居是内向结构,中间天井的四周,井口一样的天光,光,是欣赏木雕的固定光源。几百年来,同一光源的制约下,突出,都是在上面大半部分挖得很深,面三分之一部分则很浅,雕人物的头、手、胸,在散光的投影下,得人物影影绰绰,产生会动的幻觉。
上一篇:徽州木雕是什么
下一篇:徽州木雕的图案有哪些
大家都在看
-
我们村有个奇怪的习俗,每个女孩出嫁前,都必须送到山神庙过一晚 我们村有个奇怪的习俗,那便是每个女孩出嫁前,都得去山神庙过夜。得了山神的临幸,女孩的一生都会平安顺遂,娘家和婆家也会跟着受益。女孩们在山神庙过完夜,都说自己见到了山神的英姿。有的说山神是个俊美非凡的美 ... 奇风异俗07-17
-
吉林“八大怪”:东北民俗的文化印记 吉林作为东北地区的重要省份,其民俗文化中蕴含着独特的生存智慧与地域特色。虽然网络上常称“吉林八大怪”,但这一说法实为东北民俗的缩影,涵盖了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及内蒙古东四盟的共同文化记忆。这些“怪” ... 奇风异俗07-13
-
出国旅游前必看:这些国家的“奇葩”习俗,接受不了劝你别去! 出国旅游前必看:这些国家的“奇葩”习俗,接受不了劝你别去!出国旅游的魅力,在于看不同的风景、体验不同的文化。但有些国家的“特色”,可能会颠覆你的认知——如果接受不了,或许真的要慎重出发。这些国家的“另 ... 奇风异俗07-13
-
日本四大奇葩习俗,其中“夜爬”,震碎全球人的三观 前两天刷视频看见日本古代女人染黑牙齿的图片,吓我一跳。原来他们历史上还真有过不少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传统。比如古代贵族女子专门把牙齿染黑,剃眉毛涂白脸,这要是搁现在估计得被说整容过度。还有切腹自刎当荣誉, ... 奇风异俗07-13
-
100个传统民俗,你见过多少? 看到网友分享的100个传统民俗,瞬间勾起儿时的记忆。很多民俗,都在逐渐消失。还好有文字,有图片,帮我们记下这些美好的过往曾经。“磨剪子来戗菜刀”,这个耳熟能详的声音,到现在都能想起其中的声调。这个习俗也 ... 奇风异俗07-01
-
今日雨水,雨水节气在民间有哪些习俗?给家里的小孩找一个干爹 今天就是雨水节气了,时间在2月18日晚上18:06:18,雨水是24节气的第二个节气。雨水过后,标志着气温有所回升,雨水会多了起来,冰雪将会融化。在雨水节气,在民间也流传着一些习俗。到底有哪些呢?一起来了解一下, ... 奇风异俗07-01
-
【长图】正月十三民间有哪些习俗? 奇风异俗07-01
-
探寻民间风俗:文化传承与精神体现 民间风俗是一个民族或地区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文化印记,它如同散落的珍珠,串起了岁月的记忆与生活的智慧。下面从多个维度为你介绍民间风俗,带你领略其独特魅力。饮食风俗:舌尖上的文化密码在饮食方面,民间风 ... 奇风异俗07-01
-
正月十五闹元宵,这10大习俗一定要知道! 今天是2025年2月12日乙巳年正月十五立春不久,我们就迎来了——元宵节自这一夜起,月移西去,春回大地。火树银花,香车宝马。灯火阑珊处,眉间心上人。天寒地冻不会长久,春风正在来的路上。愿这个元宵,带来一年的 ... 奇风异俗07-01
-
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除了理发,厦门还有这些独特的民间习俗…… 今天是农历二月初二,在民间有“龙抬头”之说。有民谚说:“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说的是在“龙抬头”这一天理发,可鸿运当头、福星高照。今天一早,就有很多市民去理发店“剃龙头”了。今年的“龙抬头” ... 奇风异俗07-01
相关文章
- 古代奇葩习俗大揭秘:你无法想象的古人生活
- 二十四节气习俗趣事与养生
- 探秘越南:那些让人惊掉下巴的怪异习俗
- 再说广西风俗:外人看着奇怪,本地人过得实在,这背后道理在哪?
- 老辈传下的“招财宝典”:12个让财运“狂飙”的传统习俗
- 你以为的“民间风俗”其实是误解!揭开背后的真实面纱!
- 你听过各省都有哪些奇特的风俗习惯?山西午睡文化放下碗就找枕头
- 谷雨到!夏意近!这些民间习俗和俗语,老祖宗的智慧太绝了!
- 最离谱的十大民间大小事,特别是电动车居首
- 老祖宗的5个智慧习俗,藏着夏天最舒服的打开方式
- 谷雨节气话“习俗”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深厚
- 吃春、禁蝎、走谷雨、赏牡丹……“雨生百谷”话习俗
- 民间传统习俗小知识:生活里的安心小细节
- 山西八大怪有多怪?老陈醋算一道菜,新娘盖头给驴盖
- 发现广西农村,7个不一样的民间习俗,有相同的吗?一起来说说看
- 这些世代相传的讲究,藏着生活的美好祈愿
- 中国的民间习俗.
- 民俗里的奇趣密码:传统节日中的小众 “怪” 习俗
- 三农现象:农村的奇怪风俗
- 在我们家乡民间风俗有几点必须知曉和遵守
热门阅读
-
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傣族泼水节(代表着新年) 07-11
-
史上最牛的节日彝族摸奶节,女人很享受男人的爱意 07-11
-
日本好看的三级推荐向 保证让你满意 07-11
-
古代惩罚道具三角木马 女性被如此折磨 07-11
-
广西柳州莫菁门事件,全场都是刺激让人流鼻血 07-11
-
犹太民族的割礼习俗是怎样的 12-07
-
女体盛是一种什么文化 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