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感文化是什么
“乐感文化”是李泽厚提出的,它不仅是对以儒家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质的高度概括,更是一种深层的“文化—心理”结构,是对中国人诗性智慧的精审总结。
在李泽厚看来,中国的“乐感文化”不同于西方的“罪感文化”和日本的“耻感文化”,是本民族所特有的一种文化模式。“乐感文化”以“一个世界”为立足点,以“情本体”为核心,注重个体的感性生命,强调自强不息、韧性奋斗精神,关注世间幸福、人际和谐,是一种注重涵养人性、寻求人性完满的文化。
《论语》作为儒家经典,不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在中华民族民族性格塑造过程中亦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对“志于道”“据于德”“兴于诗”“立于礼”“游于艺”和“成于乐”等“学以成人”过程的提示,“孔颜乐处”所揭示的安贫乐道、豁达自信的处世理想和人生态度,“曾点气象”所描述的寓无限于有限、即自由而超自由的审美精神,无不体现着中国“乐感文化”的诗性智慧。从《论语》来看“乐感文化”是什么呢?
第一,“乐生”的生命精神
《论语·乡党》云:“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马厩失火,孔子从朝廷回来之后首先问“伤人了没有”,没有问马,出于本能地问人怎么样、有没有伤亡,可以看出夫子对个体生命价值的尊重,此其一。
其二,《论语》中这种“乐生”的生命精神还体现为强调人们要自强不息、韧性奋斗。《子罕》篇讲:“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其实是在提醒我们只有在冰雪严寒这般恶劣的环境之中,才能磨砺人的意志,最大程度激发人的生命潜能。夫子告诫我们要耐得住困苦,要有自强不息、韧性奋斗的精神,无论遇到多么大的苦难都不要改变我们的初心。
其三,《论语》中这种“乐生”的生命精神,还体现为“慎终,追远”的生命关怀。众所周知,孔子对生死的态度是“未知生,焉知死”,对祭祀的态度是“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吾不于祭,如不祭”。这就决定了我们中国人的生命关怀之中不仅较为重视此生此世的生命和意义,而且也重视死后的哀荣,因此《论语》要求我们要“慎终追远”。
“慎终者,丧尽其礼。追远者,祭尽其诚。”之所以要“丧尽其礼”“祭尽其诚”,乃是由于我们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国“乐感文化”相较于西方的“罪感文化”和日本的“耻感文化”而言,是一种立足于此世间的文化,正是由于对此世间的“人伦日用”的无比眷恋与喜爱,才产生这种以“慎终”“追远”为核心的生命关怀。
第二,“乐群”的生存智慧
中国“乐感文化”以“一个世界”的预设为立足点,不构想超出此岸世界的天堂或地狱的存在,因此没有上帝天国可以依赖,只得靠个人自己的奋斗、靠人与人彼此之间从物质上到精神上的相互扶持,这就决定了中国人对儒家所强调的忠、孝、礼、义、仁的重视,对人际和谐的强调。
因此,《学而》中才会有曾子“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的言论。
为什么《论语》要求我们这么做呢?这是由于“乐感文化”影响下的中国人认为,我们人类走不若马、力不若牛,又没有外在的上帝可以依靠、没有一个“超人”帮助我们。
怎么办呢?只能自己依靠自己,只能相互依靠,彼此团结,正如李泽厚所言:“人处于‘与他人共在’的‘主体间性’之中。要使这‘共在’的‘主体间性’真有意义、价值和生命,从儒学角度看,便须先由自己做起。”这就迫使中国的“乐感文化”具有一种“乐群”的生存智慧,所以才会要求我们“入则孝,出则第,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我们才会“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第三,“乐观”的生活态度
前文提到以儒学为核心的“乐感文化”不提倡宗教信仰,认为没有上帝、天主可以依赖,“人生一无所本,被偶然扔掷在此世间,无所凭依,无所依皈”。
但我们并没有因此而对生活悲观失望,而是相信“物不可以终难”,坚信“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以人为本,依靠“乐群”的生存智慧,相信人自身的力量。这种坚信“人能弘道,非道弘人”的精神落实在日常生活之中,便体现为“乐观”的生活态度,体现为“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体现为“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梁漱溟先生将这种“乐观”的生活态度概括为“孔子生活之乐”,并对之阐释说:“一个人不过几十年顶多一百年的活头,眼看要老了!要死了!还不赶快乐一乐么?”
第四,“乐感”的人性追寻
就人性完满的角度而言,“乐感文化”表现为“乐感”的人性追求。所谓人性完满、“成于乐”从个体心理角度来说,指的即是孔子所谓的“臧武仲之智,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是通过“诗”“乐”等艺术形式的熏陶塑造一个完人,更是“乐生”的生命精神、“乐群”的生存智慧和“乐观”的生活态度的完满呈现。
这是一种审美结构的呈现,更是一种内在心灵的形上超越。通读《论语》可以发现,在以儒家为代表的人生哲学中,很重视“诗”“乐”在君子人格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在总共一万余字的《论语》之中引《诗》、论《诗》之处竟多达十八处,这充分说明了“诗”“乐”教化在孔子心目中的重要地位。正所谓“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此即孔子所理想的“成人之道”,并由之决定了中国“乐感文化”的导向是人的主体性的不断进步与满足,是寻求“人道”的不断完成,是在音乐和艺术的熏陶下达到对人生最高境界“天人合一”的艺术化把握。
因此,当孔子问及曾点之志时,曾子不假思索地答出“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曾点气象”。由此可见,“乐感”的人性追寻,仅靠“诗”“乐”等艺术形式的熏陶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乐生”的生命精神、“乐群”的生存智慧和“乐观”的生活态度的相互配合,这样才能最终培养出理想型的“君子”,最终将中国“乐感文化”这一“文化—心理”结构内在的诗性智慧完满呈现出来。
总之,“乐感文化”包含“乐生”的生命精神、“乐群”的生存智慧、“乐观”的生活态度和“乐感”的人性追寻等多重内涵。
上一篇:《茶录》是什么作品
大家都在看
-
今日立秋不一般!双重“暴击”秋老虎,这些奇葩习俗你试过吗? 北京时间今日13时51分19秒,当太阳抵达黄经135度,2025年立秋节气踩着点来了。这一天恰逢农历闰六月十四,正处于中伏第九天的烧烤模式中。这个看似普通的节气交接点,暗藏玄机——它不仅是十二年来最晚的立秋时刻, ... 奇风异俗08-13
-
印度不愧是“人间炼狱”:奇葩习俗刷新三观,愚昧无知让人发指 印度不愧是“人间炼狱”:奇葩习俗刷新三观,愚昧无知让人发指你能想象吗?2025年了,地球上还有7亿人不爱用厕所,宁可清晨带瓶水冲到树林里“遛弯顺便解决人生大事”,最后还用左手直接上阵。说实话,第一次听说的 ... 奇风异俗08-13
-
湖南农村奇怪习俗,人到60岁就为自己制作棺材了,有何好处 人间百味,悲欢自知。人生六十,不过弹指一挥间。世事翻转,无常如风。正如庄子所言:生者寄也,死者归也。”走过半世风霜,人们终会明白:生死,不过一场循环。在湖南广袤的田野上,有一道特别的风景。每逢村人年满 ... 奇风异俗08-13
-
消失的东北民俗八大怪 现在人们一提起过去东北的特产,就会想起东北有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过去东北人生活有哪些民俗文化呢?今天带着你一起回忆,过去东北人日常生活中的八大怪:1、养活孩子吊起来。东北的婴儿摇篮与南方的悠车相 ... 奇风异俗08-13
-
靖江农村怪习俗:清明提灯照麦田,还得求这位"将军",你知道吗? 靖江乡下的老槐树下,82岁的王阿婆总爱摩挲那个褪色的竹灯笼。灯笼骨架上还沾着点点烛泪,是她十五岁那年"照小麦"时留下的。"那时候清明节的晚上,田埂上全是灯笼光。"阿婆眯着眼笑,仿佛又看见当年 ... 奇风异俗08-13
-
2025年“双六月”,你知道民间有哪些习俗与禁忌吗? 作者 :彩霞满天“双六月”,是指农历一年中出现两个六月,民间视为特殊月份。在19年7闰的历法设置中,闰六月出现的频率相对较高。最近一次出现在8年前的2017年,下一次会出现在11年后的2036年。“双六月”,是闰六 ... 奇风异俗08-08
-
2025年罕见“双六月”,你知道民间这6大传统习俗与禁忌吗? 农历2025年将迎来罕见的"双六月"奇观!这个19年才出现7次的特殊月份,在民间被称为"福寿双至月"。老一辈常说:"双六门前过,无喜也有祸",在这个特殊的月份里,到底有哪些传承千年的习俗? ... 奇风异俗08-04
-
我国有一神秘族群,其特殊的习俗实在太吓人,少女婚前必须经历 在中国西南那一片山鬼出没、云雾缭绕的地方,独龙江峡谷总是被描绘得神秘又带点冷峻。独龙族就在这里生存了漫长的岁月。外面的人往往觉得他们像是被岁月藏起来,不问尘世。可谁知道,这种与世隔绝其实也有苦衷?独龙 ... 奇风异俗07-30
-
云南十八怪,怪怪有来头!十八怪风俗背后的故事,你知道多少 云南这地方,藏在西南边儿,不光风景美得没话说,民族又多,更有那让人听着就新鲜的"云南十八怪"。别以为这"怪"是说不好,其实是说这儿的地理、文化、过日子的法子特别有意思。今天就跟大伙儿掰扯掰 ... 奇风异俗07-30
-
我们村有个奇怪的习俗,每个女孩出嫁前,都必须送到山神庙过一晚 我们村有个奇怪的习俗,那便是每个女孩出嫁前,都得去山神庙过夜。得了山神的临幸,女孩的一生都会平安顺遂,娘家和婆家也会跟着受益。女孩们在山神庙过完夜,都说自己见到了山神的英姿。有的说山神是个俊美非凡的美 ... 奇风异俗07-17
相关文章
- 【长图】正月十三民间有哪些习俗?
- 探寻民间风俗:文化传承与精神体现
- 正月十五闹元宵,这10大习俗一定要知道!
- 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除了理发,厦门还有这些独特的民间习俗……
- 古代奇葩习俗大揭秘:你无法想象的古人生活
- 二十四节气习俗趣事与养生
- 探秘越南:那些让人惊掉下巴的怪异习俗
- 再说广西风俗:外人看着奇怪,本地人过得实在,这背后道理在哪?
- 老辈传下的“招财宝典”:12个让财运“狂飙”的传统习俗
- 你以为的“民间风俗”其实是误解!揭开背后的真实面纱!
- 你听过各省都有哪些奇特的风俗习惯?山西午睡文化放下碗就找枕头
- 谷雨到!夏意近!这些民间习俗和俗语,老祖宗的智慧太绝了!
- 最离谱的十大民间大小事,特别是电动车居首
- 老祖宗的5个智慧习俗,藏着夏天最舒服的打开方式
- 谷雨节气话“习俗”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深厚
- 吃春、禁蝎、走谷雨、赏牡丹……“雨生百谷”话习俗
- 民间传统习俗小知识:生活里的安心小细节
- 山西八大怪有多怪?老陈醋算一道菜,新娘盖头给驴盖
- 发现广西农村,7个不一样的民间习俗,有相同的吗?一起来说说看
- 这些世代相传的讲究,藏着生活的美好祈愿
热门阅读
-
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傣族泼水节(代表着新年) 07-11
-
史上最牛的节日彝族摸奶节,女人很享受男人的爱意 07-11
-
日本好看的三级推荐向 保证让你满意 07-11
-
古代惩罚道具三角木马 女性被如此折磨 07-11
-
广西柳州莫菁门事件,全场都是刺激让人流鼻血 07-11
-
犹太民族的割礼习俗是怎样的 12-07
-
女体盛是一种什么文化 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