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端午节的由来和传说,不止纪念屈原一人

发布者:章豆豆 2019-7-11 15:25 来自: 世界之最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我们最熟知的关于端午节的由来和传说,应该就是纪念屈原的说法。殊不知端午节的由来和传说还有其他几种说法,纪念的也不止屈原一人,还有自刎而死的伍子胥,也有古人牛鬼蛇神的迷信而来。

一、纪念屈原

端午节的由来和传说中最出名的就是屈原了。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蚊龙。又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千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

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二、迎涛神说

《曹娥碑》说端午节的由来和传说源于春秋时吴国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后,化为涛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节。伍子胥的忌辰。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

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三、龙的节日

这种说法来自闻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他认为,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祀的日子。其主要理由是:

1、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蚊龙所窃,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

2、竞渡与古代吴越地方的关系尤深,况且吴越百姓还有断发纹身“以像龙子”的习俗。

3、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丝系臂”的民间风俗,这应当是“像龙子”的纹身习俗的遗迹。

四、恶日

在先秦时代,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吕氏春秋》中《仲夏记》一章规定人们在五月要禁欲、斋戒。《夏小正》中记:“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大戴礼》中记,“五月五日畜兰为沐浴”以浴驱邪认为重五是死亡之日的传说也很多。《史记·孟尝君列传》记历史上有名的孟尝君,在五月五日出生。其父要其母不要生下他,认为“五月子者,长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

《风俗通》佚文,“俗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论衡》的作者王充也记述:“讳举正月、五月子;以正月、五月子杀父与母,不得举也。” 东晋大将王镇恶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给他取名为“镇恶”。宋徽宗赵佶五月初五生,从小寄养在宫外。可见,古代以五月初五为恶日,是普遍现象。可见从先秦以后,此日均为不吉之日。这样,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大家都在看

  • 秦宣太后的智慧与胆识:利用美人计击败义渠王

    秦宣太后的智慧与胆识:利用美人计击败义渠 秦宣太后,一个在战国时期涌现出的女性豪杰,她的一生承载了权谋与智慧的传奇。作为秦国惠文王的联姻妻子,她从楚国公主的尊贵身份,陷入了后宫争斗的泥沼之中。 1.寄人篱下的岁月 历史趣闻06-13

  • 北魏历史上两位太后的命运:冯太后与胡太后

    北魏历史上两位太后的命运:冯太后与胡太后 在北魏历史上,有两位太后垂帘听政,她们分别是冯太后和胡太后,她们的治国方式和结局却大相径庭。 1.冯太后:智慧与权谋的象征 冯太后(442年-490年),出身北燕王室,年幼被掠至 历史趣闻06-13

  • 打破百年魔咒的制度智者北魏拓跋珪

    打破百年魔咒的制度智者北魏拓跋珪 中国历史上有一句古话,叫胡虏无百年之运。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胡人建立的国家内部矛盾重重,无法形成稳定的制度运转,最多不过百年的时间就会走向崩溃。然而,历史的转折点往往是由 历史趣闻06-11

  • 揭秘北魏王朝从辉煌到分裂

    揭秘北魏王朝从辉煌到分裂 淝水之战后,前秦的强盛局面迅速瓦解,为拓跋珪的崛起提供了契机。拓跋珪建立的北魏王朝,一度实现了北方的统一,并在其鼎盛时期让南朝感到威胁。然而,这个显赫一时的王朝最终未能统 历史趣闻06-11

  • 唐初名将李靖:智勇双全的战略家

    唐初名将李靖:智勇双全的战略家 李靖是唐初一位备受推崇的名将,他不仅在战场上威震敌国,还以其智慧和军事才能赢得了众人的尊敬。在唐初时期,他的战略眼光和勇敢无畏的精神为唐朝的建立和巩固立下了不朽功勋。 李 历史趣闻06-11

  • 明初文臣陶凯的悲剧:被聪明害死的命运

    明初文臣陶凯的悲剧:被聪明害死的命运 在明初,朱元璋是个疑心猜忌重的皇帝,他时常猜疑身边的人是否对自己不利。许多功臣在他手下南征北战后都未能善终。然而,更让人难以理解的是,文臣陶凯,因为太过聪明,也被朱元璋怀 历史趣闻06-11

  • 成化年间的宫廷传奇:广西姑娘的命运转折

    成化年间的宫廷传奇:广西姑娘的命运转折 成化年间,广西发生的瑶民动乱,曾给大明王朝带来不小的动荡。然而,在这一时期,一个来自贺县的小姑娘的命运却因为宫廷的一次偶然相遇而发生了巨大的转折。 这位小姑娘名叫纪氏,因 历史趣闻06-11

  • 权谋与苦难:大宋宫廷中的明争暗斗

    权谋与苦难:大宋宫廷中的明争暗斗 《大宋宫词》中,萧太后萧绰的一系列举动揭示了大宋宫廷中的权谋与苦难。她以赵吉为牵制,试图控制赵恒,却始料未及最终战败于宋军的手下。 萧太后利用赵吉牵制赵恒的企图,实则是一 历史趣闻06-11

  • 鲁迅后人的传承:从副部级官员到大明星,谱写着家族的辉煌

    鲁迅后人的传承:从副部级官员到大明星,谱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鲁迅是一位不朽的巨匠,他的作品不仅贯穿于文学殿堂,更在思想史上熠熠生辉。然而,鲁迅的影响并非仅限于文学领域,他的后人,以儿子周海婴为代表,继承了他的衣 历史趣闻06-11

  • 清朝宫廷传奇:康熙兄弟们的命运

    清朝宫廷传奇:康熙兄弟们的命运 清朝历史上,康熙帝以其雄才伟略和长寿而闻名于世。然而,在他成功继位之后,他的兄弟们拥有属于自己不一样的人生,让我们一起来探寻这段宫廷传奇。 顺治帝的早逝,使得年幼的康熙登 历史趣闻06-11

返回顶部